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激光阶段升温^(40)Ar/^(39)Ar地质年代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陈文 刘新宇 张思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7-134,共8页
利用CW型Nd:YAG连续激光器作为加热源,配以高灵敏度的英国产MM1200B气体质谱计,建成了连续激光阶段升温^(40)Ar/^(39)Ar地质年代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测定对象可以是所有能用于传统^(40)Ar/^(39)Ar法测年的样品,特别适用于年轻地质样品和... 利用CW型Nd:YAG连续激光器作为加热源,配以高灵敏度的英国产MM1200B气体质谱计,建成了连续激光阶段升温^(40)Ar/^(39)Ar地质年代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测定对象可以是所有能用于传统^(40)Ar/^(39)Ar法测年的样品,特别适用于年轻地质样品和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年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激光 40Ar/39Ar 阶段升温 年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板力学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玉梅 王广勇 戴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395,共7页
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火灾中最容易破坏的结构构件,需要对其火灾后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加固。考虑升温阶段、降温阶段及火灾后阶段材料本构关系的不同,考虑高温下混凝土保护层的爆裂对温度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楼板... 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火灾中最容易破坏的结构构件,需要对其火灾后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加固。考虑升温阶段、降温阶段及火灾后阶段材料本构关系的不同,考虑高温下混凝土保护层的爆裂对温度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楼板力学性能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针对典型的钢筋混凝土板加固方法,在前述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灾后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板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典型的火灾后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模型中采用单元生死技术实现了混凝土高温下的爆裂及火灾后加固的数值模拟,模型可用于火灾后及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板力学性能的评估。分析表明,经历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降低幅度较大,板存在明显残余挠度。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后 钢筋混凝土楼板 承载能力 升温阶段 降温阶段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中假玄武玻璃及其围岩的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建民 陈柏林 +2 位作者 董树文 赵越 刘晓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1-589,共9页
发育在新疆富蕴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中的假玄武玻璃是古地震断裂快速滑移形成的构造岩。地质产状、显微构造研究表明,这些假玄武玻璃主要由发生重结晶的玻璃质熔融体形成。假玄武玻璃基质的全岩40Ar-39Ar阶段升温方法主阶段和K-Ar年龄... 发育在新疆富蕴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中的假玄武玻璃是古地震断裂快速滑移形成的构造岩。地质产状、显微构造研究表明,这些假玄武玻璃主要由发生重结晶的玻璃质熔融体形成。假玄武玻璃基质的全岩40Ar-39Ar阶段升温方法主阶段和K-Ar年龄分别为282.8±3.8Ma和276.4±7.4Ma。假玄武玻璃所在母岩(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90.4±1.0Ma和396.3±0.1Ma,表明二台断裂带中的假玄武玻璃是在二叠世早期形成的,也说明二台断裂带古地震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晚古生代(早二叠世早期)。尽管二台断裂带是现今仍然活动的地震构造带,但目前所见到的假玄武玻璃是早二叠世时期古地震活动的产物。1931年的富蕴8.0级地震仅仅是沿着二台断裂带发生的多次构造活动的一次活动,与假玄武玻璃之间没有成因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阶段升温 K—Ar年代学 假玄武玻璃 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触媒合成高品级金刚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彦涛 王改民 +1 位作者 贾晓鹏 马红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8,共6页
本文提出了金刚石合成的二阶段升温升压工艺,讨论了各工艺参数(暂停时间、台阶功率、台阶压力)对粉末触媒高温高压合成优质金刚石单晶的影响,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确立了高品级金刚石的合成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暂停时间长短影响成核... 本文提出了金刚石合成的二阶段升温升压工艺,讨论了各工艺参数(暂停时间、台阶功率、台阶压力)对粉末触媒高温高压合成优质金刚石单晶的影响,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确立了高品级金刚石的合成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暂停时间长短影响成核的数量,暂停时间长金刚石产量低,暂停时间短金刚石产量高,但晶形较差;随着台阶功率的增加,金刚石的成核量和产量呈减少趋势;台阶压力的高低影响成核的多寡,台阶压力低,成核少,合成温度偏低,台阶压力高,成核多,金刚石晶形差。实践证实该工艺更有利于腔体的温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升温升压 工艺参数 金刚石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调节方式对‘五九香’梨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丽梅 王景涛 +2 位作者 何近刚 程玉豆 关军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8-311,共4页
以‘五九香’梨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调节方式,即非逐步降温、逐步降温、非逐步降温结合阶段升温、逐步降温结合阶段升温4种方式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含量、膜透性和果皮褐变的影响。实验用果实均采用0.010mm梨... 以‘五九香’梨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调节方式,即非逐步降温、逐步降温、非逐步降温结合阶段升温、逐步降温结合阶段升温4种方式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含量、膜透性和果皮褐变的影响。实验用果实均采用0.010mm梨专用保鲜膜(山西省农科院保鲜所提供)包装。所采用的逐步降温贮藏方式为果实从10℃开始降温,每天降温1℃,至7℃,然后每天降温2℃,至3℃,再用1d降温至0℃;非逐步降温方式为果实直接进入0℃贮藏;阶段升温方式是果实先置于10℃升温24h,然后再在25℃升温24h。结果表明:逐步降温贮藏对硬度和SSC、膜透性没有明显影响,有利于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抑制了果皮褐变。阶段升温后果实能够正常后熟软化,表现为硬度下降,对SSC、可滴定酸含量和膜透性没有明显影响;在贮藏150d之前加剧了果皮褐变的发生,之后则没有显著影响。逐步降温结合阶段升温处理缓解了果实硬度下降、果皮褐变增加,有利于‘五九香’梨果实的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九香’梨 逐步降温 阶段升温 贮藏 果皮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20wt% 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及微观结构表征
6
作者 王丙军 王晓民 +1 位作者 邱彦星 喇培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高纯亚微米Al_2O_3粉中添入质量分数为20 wt%的亚微米ZrB_2(ZrO_2)粉体,采用高压干压的成型方法和恒速升温多阶段小保温的烧结方法制备出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采用XRD、EDS和SEM对ZrB_2(ZrO_2)粉体和复相陶瓷进行相组成、... 在高纯亚微米Al_2O_3粉中添入质量分数为20 wt%的亚微米ZrB_2(ZrO_2)粉体,采用高压干压的成型方法和恒速升温多阶段小保温的烧结方法制备出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采用XRD、EDS和SEM对ZrB_2(ZrO_2)粉体和复相陶瓷进行相组成、元素分布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1500℃/8 h烧结制备的20 wt%ZrB_2(ZrO_2)/Al_2O_3复相陶瓷微观结构优良;杂质元素诱导晶粒生长,导致复相陶瓷表面出现Al_2O_3和ZrB_2(ZrO_2)聚集相;引入的ZrB_2(ZrO_2)颗粒使复相陶瓷发生剧烈的穿晶断裂,ZrB_2(ZrO_2)晶粒带动周围的Al_2O_3晶粒发生明显的撕裂,断裂模式为穿晶-沿晶混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升温阶段小保温烧结 ZrB2(zrO2)/Al2O3复相陶瓷 微观结构 穿晶断裂 撕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奶牛粪生产有机肥技术
7
作者 周文章 徐龙鑫 张麟 《贵州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随着我国奶业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和奶牛存栏量的扩大,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奶牛粪便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严重破坏养殖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还通过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并破坏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因... 随着我国奶业产业化的迅猛发展和奶牛存栏量的扩大,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奶牛粪便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严重破坏养殖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还通过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并破坏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因此,奶牛粪便往往由良好资源变为难以处理的废物,形成“畜产公害”[1,2],成为阻碍奶牛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据统计,一般体重550 kg左右的成年泌乳奶牛日排泄粪量为25~3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粪 土壤污染 奶牛存栏量 泌乳奶牛 生态环境 有机物含量 生存环境 养殖生产过程 升温阶段 内源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共炼油煤浆黏温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彦军 舒歌平 高山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75-3283,共9页
煤油共炼技术将煤化工技术与劣质重油加工技术耦合,是煤与劣质重油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油煤浆黏温特性是影响规模化制浆、输送、加压、预热设计和生产操作的关键因素。以塔河重油、煤焦油和低阶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傅里... 煤油共炼技术将煤化工技术与劣质重油加工技术耦合,是煤与劣质重油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油煤浆黏温特性是影响规模化制浆、输送、加压、预热设计和生产操作的关键因素。以塔河重油、煤焦油和低阶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分析仪、表面孔隙结构分析仪及高温黏度计等,分析了煤粉质量分数、溶剂性质、溶胀时间及煤粉孔隙结构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研究了制浆过程和升温预热过程中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制浆过程中煤粉质量分数和重质油溶剂性质是影响油煤浆黏度的主要因素;当煤粉质量分数大于35%时,油煤浆黏度显著增大;相同条件下,塔河重油煤浆黏度大于煤焦油重油煤浆。随溶胀时间的增加,重质油煤浆黏度整体呈增大趋势;溶胀12 h以后,油煤浆黏度均快速增大,且塔河重油配制的油煤浆黏度增加更快;溶胀作用之后的煤粉颗粒表面形成新的孔隙结构,产生了大量大孔和部分微孔,导致油煤浆黏度增加;油煤浆制备过程中重质油发生脱氢、吸氧缩合反应而导致性质变化也是影响油煤浆黏度的重要因素。升温预热过程,随着温度升高,油煤浆黏度迅速降低;且煤粉质量分数越高,黏度越大;当温度超过140℃时,黏度均降至较低值;当温度超过240℃时,开始出现黏度反增现象,煤粉质量分数越高煤浆黏度出现反弹的温度越低,反弹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共炼 油煤浆 黏温特性 煤浆制备 升温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法浅析船舶杂散电流腐蚀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宾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65,共2页
目前随着全球物流的迅猛发展,航运业也随之开始进入迅速升温阶段,全国沿海范围内以旧船改造和新建船舶工程量在迅速增加,在此过程中一些航运企业或船修造厂往往注重订单量的上升,而忽视了船舶腐蚀问题的管理。
关键词 腐蚀问题 船舶 杂散电流 案例 升温阶段 航运企业 航运业 工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标准《木质门》的编制与实施
10
作者 王永林 石兴 张鹏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编制背景 行业标准 房地产行业 木质 房地产业 升温阶段 人居环境 建筑面积 住房面积 配套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