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Ⅱ-型似然方法:模型类选择与AR阶次估计
1
作者 詹一辉 郑维敏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5-34,共10页
本文讨论统计模型类选择和AR阶次估计问题。虽然人们早已意识到模型类参数如参数维数、阶次等与模型参数是不平等的,但由此出发去构造模型选择准则与阶次估计方法的工作并不多见。本文给出了模型类选择与AR阶次估计的第Ⅱ-型极大似然方... 本文讨论统计模型类选择和AR阶次估计问题。虽然人们早已意识到模型类参数如参数维数、阶次等与模型参数是不平等的,但由此出发去构造模型选择准则与阶次估计方法的工作并不多见。本文给出了模型类选择与AR阶次估计的第Ⅱ-型极大似然方法,明显地考虑了类参数与参数的不平等性,并建立了AR阶次估计的一致性。在小样本的情形,Monte-Carlo模拟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优于AI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模型 模型类选择 AR阶次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Jenkins模型阶次与参数同时估计的递推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端金 张文英 吴捷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研究了Box-Jenkins模型阶次与参数的同时估计问题。基于信息压缩阵的UD分解技术和广义增广最小二乘原理,提出Box-Jenkins模型阶次与参数同时估计的一种速推算法,减少了辨识计算量,改善数值稳定性,提高了辨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 研究了Box-Jenkins模型阶次与参数的同时估计问题。基于信息压缩阵的UD分解技术和广义增广最小二乘原理,提出Box-Jenkins模型阶次与参数同时估计的一种速推算法,减少了辨识计算量,改善数值稳定性,提高了辨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Box-Jenkins模型 阶次估计 参数估计 递推算法 数学模型 信息压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 被引量:36
3
作者 庞存锁 刘磊 单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7-352,共6页
本文研究了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时频分析方法的分辨率精度和算法性能.首先,文中给出了一种STFRFT时频分辨率的数学计算表达式,其有利于时频分辨率的量化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量化值与观察值基本吻合;其次,针对算法运算量大... 本文研究了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时频分析方法的分辨率精度和算法性能.首先,文中给出了一种STFRFT时频分辨率的数学计算表达式,其有利于时频分辨率的量化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量化值与观察值基本吻合;其次,针对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TFRFT的快速计算方法,它较传统的穷举搜索方法运算量约降低1个数量级;最后,给出了算法估计误差的理论分析并运用该方法对多目标信号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交叉项和解决多分量时频信号的分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分数傅立叶变换 时频分析 阶次估计 多目标信号分离 short-tim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STFR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近理论的两阶段过程辨识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祖华 赵均 钱积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3-9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渐近理论的两阶段过程辨识方法:先用高阶模型得到无偏估计和频域方差;然后通过OE模型与MDL定阶法进行降阶处理。它将多变量模型结构辨识转换为易于实现的单变量问题,同时通过模型频域方差进行模型验证,解决了传统多变量... 提出了一种基于渐近理论的两阶段过程辨识方法:先用高阶模型得到无偏估计和频域方差;然后通过OE模型与MDL定阶法进行降阶处理。它将多变量模型结构辨识转换为易于实现的单变量问题,同时通过模型频域方差进行模型验证,解决了传统多变量辨识方法的阶次估计及模型验证难的问题。采用多通道测试信号,测试时间短,对装置生产影响小。应用实例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辨识 渐进理论 阶次估计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角回归的稀疏辨识与优化PID控制
5
作者 刘艳君 武禹辰 +1 位作者 陈晶 丁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6-2714,共9页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稀疏模型,然后将最小角回归算法用于稀疏系统辨识,并提出绝对角度停止准则,使算法经过少量的迭代即可获得模型的稀疏参数估计,并同时获得有效的时滞和阶次估计。结合辨识得到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引入一种基于指定相位点频率和增益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器。数值仿真和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控制仿真表明,该稀疏辨识算法在低数据量下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角回归 稀疏系统辨识 时滞联合估计 停止准则 优化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