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梯-深潭系统的水力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文哲 王兆印 +2 位作者 李志威 张晨笛 吕立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82,共9页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中常见的河床形态,具有稳定河床和消能减灾的作用,其水力特性较为复杂。在温峡水库下游温峡河修建典型的阶梯-深潭系统开展野外实验以研究阶梯-深潭系统的水力特性。利用先进的高频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量阶梯-...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中常见的河床形态,具有稳定河床和消能减灾的作用,其水力特性较为复杂。在温峡水库下游温峡河修建典型的阶梯-深潭系统开展野外实验以研究阶梯-深潭系统的水力特性。利用先进的高频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量阶梯-深潭系统阶梯上游、阶梯上、深潭中和沿深泓线的水力特性。实验在10 L/s、50 L/s、100 L/s、150 L/s、290 L/s 和 420 L/s 6种流量工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阶梯-深潭系统流场尤其是深潭流场具有很强的三维性,阶梯上与深潭中水力特性相差很大。阶梯上沿流向的时均流速远大于横向和垂向的时均流速,三向紊动强度处在一个量级且较小。深潭中的时均流速比阶梯上小,但紊动强度远大于阶梯,紊动强度随流量变大增大。实验工况下,阶梯上的相对紊动强度在0.1左右,深潭中则最大超过8.0。随着水流从阶梯上跌入深潭,机械能大量转化为紊动能消耗。实验流量范围内,雷诺应力随流量小幅增大,深潭中的雷诺应力约为阶梯上的50倍。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在实验工况下为64%-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深潭系统 剖面流速 紊动流速 消能率 雷诺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质输沙对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文哲 李志威 王兆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5,共8页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上一种河床结构形态,具有稳定河床和消能减灾的作用。推移质运动会影响水流结构并改变河床形态,从而影响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效率。在野外构建阶梯-深潭系统,通过人工加沙试验,研究不同来水来沙对阶梯-深潭系统...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上一种河床结构形态,具有稳定河床和消能减灾的作用。推移质运动会影响水流结构并改变河床形态,从而影响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效率。在野外构建阶梯-深潭系统,通过人工加沙试验,研究不同来水来沙对阶梯-深潭系统流场及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推移质运动使阶梯上紊动略增强,深潭中紊动大为减弱,从而使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降低。推移质运动的增强改变水流能量分配,其消能附加作用使阶梯-深潭结构消能降低和深潭淤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深潭系统 推移质输沙 山区河流 消能 野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哲 王兆印 李志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1-65,共5页
阶梯-深潭系统是高坡降河流上经常发育的一种河床结构,它能够形成阻力、极大的消耗水流能量,从而稳定河床。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率变化规律和阶梯-深潭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了阶梯-深潭系统在不同量级洪水下的消能率,... 阶梯-深潭系统是高坡降河流上经常发育的一种河床结构,它能够形成阻力、极大的消耗水流能量,从而稳定河床。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率变化规律和阶梯-深潭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了阶梯-深潭系统在不同量级洪水下的消能率,并对构造的2种形式的阶梯-深潭系统在不同量级洪水下的消能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内进行,试验沟道由泥石流堆积物上开挖而成,利用在沟道上游修建的水池来制造试验洪水,阶梯-深潭系统用直径0.3~0.5 m的大石块构造。试验采用了2种典型的阶梯-深潭系统构造形式,一种为单个阶梯加较深深潭的构造形式,一种为多级阶梯加较小深潭的构造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最高能达到90%以上。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率随着洪水量级的增大会减小。在各种工况下,第1种形式的阶梯-深潭系统消能率要高于第2种形式。研究为阶梯-深潭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深潭系统 消能率 试验 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阶梯-深潭破坏案例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3 位作者 张晨笛 余国安 张康 漆力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0-828,共9页
通过2006—2010年4个修建人工阶梯-深潭系统的治理山区河流案例,总结其治理效果和最终破坏原因。以单个阶梯为分析对象,给出其受力表达式,建立单个阶梯-深潭的简化稳定性模型,进而分析来流量和冲刷角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单个阶梯的... 通过2006—2010年4个修建人工阶梯-深潭系统的治理山区河流案例,总结其治理效果和最终破坏原因。以单个阶梯为分析对象,给出其受力表达式,建立单个阶梯-深潭的简化稳定性模型,进而分析来流量和冲刷角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单个阶梯的稳定性取决于关键石块粒径、河道坡降、流量和冲刷角。洪水期的洪峰流量和阶梯下游冲刷是阶梯破坏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流量增加和冲刷角越大,阶梯越易发生破坏。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在洪水期的稳定性是其发挥长期治理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阶梯-深潭系统 山区河流 阶梯稳定性 洪水流量 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深潭结构旋涡辅助消能机理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社鸿 漆力健 +1 位作者 黄华东 余国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作用主要集中在深潭内,这是与深潭内水流的复杂流态有关的。梯上水流跌落深潭,与潭内水流发生碰撞,进而下切,引起旋滚、翻腾、紊动等一系列利于能量交换的现象。水流在深潭内经历急流向缓流转变的过程,能量随之被消... 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作用主要集中在深潭内,这是与深潭内水流的复杂流态有关的。梯上水流跌落深潭,与潭内水流发生碰撞,进而下切,引起旋滚、翻腾、紊动等一系列利于能量交换的现象。水流在深潭内经历急流向缓流转变的过程,能量随之被消刹在潭内,进而流向下游,达到消能的目的。在潭内复杂流态的分析上,旋涡的分析是具有代表性的,潭内无论出现横轴旋涡或者立轴旋涡,从它们与潭内水流翻滚摩擦以及旋涡间互相影响的角度来说,都是有利于消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深潭系统 复杂流态 立轴旋涡 横轴旋涡 消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研究初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云 陈晓清 +1 位作者 游勇 王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75,共3页
针对物源剧增、狭陡沟道、小流域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提出一种具有强力消能作用的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介绍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原理,指出梯-潭槽在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应用中的防止磨蚀和... 针对物源剧增、狭陡沟道、小流域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提出一种具有强力消能作用的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介绍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梯-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排导原理,指出梯-潭槽在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应用中的防止磨蚀和冲刷的优势,为进一步研究泥石流在排导槽中的运动特征,泥石流与梯-潭段的相互作用机制,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与优化打下基础,对于提高泥石流防治技术水平及新型排导槽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狭陡沟道 阶梯-深潭系统 泥石流排导槽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河床结构对推移质输沙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康 王兆印 +1 位作者 刘乐 余国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208,共7页
河床结构是山区河流河床在洪水过程中达到较强阻力及较高河床稳定性时床面大颗粒的组合,对山区河流的推移质输沙起重要影响.引入河床结构强度Sp对山区河流河床结构进行定量化研究,使用河床结构测量设备对河床强度进行测量,采用类似于坑... 河床结构是山区河流河床在洪水过程中达到较强阻力及较高河床稳定性时床面大颗粒的组合,对山区河流的推移质输沙起重要影响.引入河床结构强度Sp对山区河流河床结构进行定量化研究,使用河床结构测量设备对河床强度进行测量,采用类似于坑测法的子母双槽进行推移质输沙率实测,对云南小江流域的15条主要支流河床结构及推移质输沙进行野外实测,发现推移质输沙强度至少受单宽水流能量与河床结构发育程度共同影响,在同等级水流能量条件下,河床结构的发育程度越高的河流(或河段)其推移质输沙强度越小,河床强度值越小的河流(或河段)推移质输沙强度越大.单宽水流能量小于50 kg/(m.s)、河床结构强度大于0.35时,推移质输沙率接近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河床结构 推移质输沙率 水流能量 阶梯-深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引发的流域管理新课题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兆印 施文婧 +1 位作者 余国安 漆力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32,共11页
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巨型滑坡夷平了山谷,创造了平缓坡地.这些新生地非常不稳定,易引发泥石流.尽快稳定和开发新生地是一个新问题.滑坡造成的堰塞湖引起剧烈河床演变,对河流地貌和稳定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影响.大量的崩塌... 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巨型滑坡夷平了山谷,创造了平缓坡地.这些新生地非常不稳定,易引发泥石流.尽快稳定和开发新生地是一个新问题.滑坡造成的堰塞湖引起剧烈河床演变,对河流地貌和稳定产生长远和深刻的影响.大量的崩塌体形成大石块堆积体,表面没有土壤,如何修复植被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野外测量和试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成果表明,采用阶梯-深潭结构稳定滑坡体,可以控制或减轻泥石流;发生于崩塌和滑坡体上的泥石流含水量小且大石块多,不是黏性泥石流而是两相泥石流,运动速度仅为黏性泥石流的1/10;堰塞坝发育成尼克点会显著改变河流纵剖面,稳定岸坡减少滑坡崩塌灾害;在花岗岩崩塌体上引种紫萼藓能显著加快植被演替,绿化裸露的石块堆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 泥石流 阶梯-深潭系统 植被修复 尼克点 堰塞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河床结构表征新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威 颜旭 +2 位作者 潘保柱 余国安 王兆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9-809,共11页
山区河流的河床结构是来水来沙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河床阻力及输沙率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为更科学地表征河床结构的细节特征,采用2017年2次考察金沙江小江流域干支流7个河段的地形测量数据,提出河床结构表征的4个新量纲一数(凹凸... 山区河流的河床结构是来水来沙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河床阻力及输沙率的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为更科学地表征河床结构的细节特征,采用2017年2次考察金沙江小江流域干支流7个河段的地形测量数据,提出河床结构表征的4个新量纲一数(凹凸数、平均凹度、平均凸度和凹凸度)及其计算方法。新参数的计算原理简单而直观,能够从多角度表征河床结构发育程度及其形态特征,而且当河床结构发育程度较低时,凹凸度的表征结果更具有区分度。结果表明:新参数表征结果与前人单一参数的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吊嘎河下游、陶家小河和清水沟的河床结构凹凸程度大,河床凸起"高凸",凹陷"深陡",河床阻力大,输沙率低;吊嘎河上游、小江、蒋家沟和蓝泥坪沟的河床结构凹凸程度小,河床凸起"低平",凹陷"浅缓",河床阻力小,输沙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河床结构 形态表征 凹凸度 阶梯-深潭系统 小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