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地基阶梯型截面桩承载模型试验与计算
1
作者 邓友生 马二立 +3 位作者 马建军 李文杰 张克钦 李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3,72,M0006,共9页
为研究黄土地基阶梯型截面桩的荷载传递机理,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与有限元计算,分析阶梯型截面桩竖向静荷载下的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顶沉降和桩身不同深度荷载分担比,并探索了变径比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 为研究黄土地基阶梯型截面桩的荷载传递机理,通过室内模型试验与有限元计算,分析阶梯型截面桩竖向静荷载下的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顶沉降和桩身不同深度荷载分担比,并探索了变径比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下,阶梯型截面桩的桩顶沉降明显小于等截面桩,当变径比在0.8~0.9时,沉降控制效果最佳,其材料利用率最高;若二者极限承载力相同时,阶梯型截面桩的最高材料利用率为等截面桩的1.06倍。阶梯型截面桩为摩擦型桩,变截面位置土体对桩体具有支承作用,其变径处底面土体能承担部分桩顶荷载。桩侧能够分担更多桩顶荷载,减轻桩端土体承载,当变径比在0.8~0.9时,侧摩阻力发挥程度更高。在桩体用料相同时,与等截面桩相比,阶梯型截面桩能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型截面桩 截面 变径比 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型变截面桩水平承载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伟 杨森 +2 位作者 瑜璐 赫山林 张龑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粉砂地基中刚性与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机理和变径因素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室内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分别对刚、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和常截面桩进行水平加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数值模... 目的为探究粉砂地基中刚性与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机理和变径因素对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室内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分别对刚、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和常截面桩进行水平加载,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数值模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下半段桩径减小阶梯型变截面形式对弹性桩的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较小,考虑材料利用率情况下,刚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比常截面桩提高6.4%,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提升33.28%;水平荷载相同条件下,刚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浅层土抗力大于常截面桩的,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浅层土抗力小于弹性常截面桩的;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力随变径比和变径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随变径比增加而减小。变径比为0.8,变径长度占比为50%时,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力接近于弹性常截面桩;与弹性常截面桩相比,当弹性阶梯型变截面桩变径比为0.8,变径长度占比为40%时,单位体积水平承载力提升最大。结论与常截面桩相比,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单位水平承载力更高,合理设置变径长度和变径比可以节约成本。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中阶梯型变截面桩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地基 阶梯截面 水平承载机理 变径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阶梯型变截面水平受荷桩分析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笛 王金昌 +2 位作者 杨仲轩 龚晓南 徐荣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44-1952,共9页
为研究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了综合考虑桩基尺寸效应、剪切变形和桩基材料非线性效应的四弹簧模型及其状态方程,获得了非线性桩土相互作用下任意长细比的桩截面内力与变形解析解。通过与已有文献中... 为研究阶梯型变截面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了综合考虑桩基尺寸效应、剪切变形和桩基材料非线性效应的四弹簧模型及其状态方程,获得了非线性桩土相互作用下任意长细比的桩截面内力与变形解析解。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现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讨论了变径位置、桩径比和弹性模量比对桩基受荷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桩基水平承载力对三者的敏感性为:桩径比>变径位置>弹性模量比;(2)综合考虑桩承载能力和经济性,建议变径位置、桩径比和弹性模量比取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截面 水平受荷 土相互作用 TIMOSHENKO梁 四弹簧模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限分析原理的岩溶桩基破坏模式与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07-2214,共8页
针对下伏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提出等截面桩与阶梯型变截面桩的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极限上限法引入摩尔库伦准则,构建圆台状顶板破坏滑裂面,提出岩溶等截面桩的桩顶荷载与顶板厚度的关系式并分析式中参数对桩顶荷载与顶板... 针对下伏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提出等截面桩与阶梯型变截面桩的顶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极限上限法引入摩尔库伦准则,构建圆台状顶板破坏滑裂面,提出岩溶等截面桩的桩顶荷载与顶板厚度的关系式并分析式中参数对桩顶荷载与顶板厚度曲线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算例对比数值解和解析算法的结果,论证该算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极限分析法推导阶梯型变截面桩各变阶处滑裂面的上限解,并寻找最先满足上限解的滑裂面,提出该溶洞顶板破坏模式并推导出桩顶荷载与顶板厚度的关系式,通过模型试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该计算方法对于上述2类截面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均较适用,对岩溶区桩基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极限上限定理 极限承载力 阶梯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