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梯加量法”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超 张蕾 +3 位作者 李香 孙超 周琦 孙皓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56例血管瘤婴幼儿(共计72枚瘤体)在本院接受住院"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前全面评估,并行心电图、血糖、... 目的探讨"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56例血管瘤婴幼儿(共计72枚瘤体)在本院接受住院"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前全面评估,并行心电图、血糖、肝功能、心肌酶及血常规检查,排除禁忌症后,均给予"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剂量从0.5 mg·^(-1)~·d^(-1)逐渐增加至1.5~2 mg·kg^(-1)·d^(-1),每日一次性顿服,服药后予心电监测2~3 h,动态观察瘤体大小、质地、颜色等变化,以及患儿有无相关不良反应,出院后定期随访,按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6例患儿服药72 h内,50例出现瘤体不同程度颜色变浅或质地变软,剂量增加至1~1.5 mg·kg^(-1)·d^(-1)后的前3 d内瘤体性质变化最快。服药后随访1~3个月者12例,3~6个月者16例,6~12个月者26例,超过12个月者2例;疗效评价:Ⅳ级(优)10例(10/56,17.86%),Ⅲ级(好)30例(30/56,53.57%),Ⅱ级(中)14例(14/56,25%),Ⅰ级(差)2例(2/56,3.57%)。草莓状血管瘤的疗效优于海绵状及混合型血管瘤(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心率减慢56例(56/56,100%),嗜睡6例(6/56,10.7%),腹泻3例(3/56,5.4%),低血糖1例(1/56,1.8%),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1/56,1.8%),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阶梯加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切,用药时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加量 普萘洛尔 婴幼儿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