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牡丹、牡丹谱与晚明亳州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葛小寒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晚明时期的亳州是牡丹种植与赏玩的中心,这一时期关于牡丹的集大成之作是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略考书中人物约有54位,包含了焦竑、袁宏道等名士,也有不少园丁花户。因此,这本牡丹谱勾勒了晚明亳州的“牡丹交往圈”,从中可以发现牡丹... 晚明时期的亳州是牡丹种植与赏玩的中心,这一时期关于牡丹的集大成之作是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略考书中人物约有54位,包含了焦竑、袁宏道等名士,也有不少园丁花户。因此,这本牡丹谱勾勒了晚明亳州的“牡丹交往圈”,从中可以发现牡丹在亳州社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粘合作用,它不仅维系了士人的关系网络,而且使得下层百姓也能与地方士人进行相应的交往活动。《亳州牡丹史》所体现的这种“社会史”价值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阶层感”,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物”去构筑与往昔先人的联系,由此保持这种文化资本带来的社交网络,同时需要通过撰写诸如《亳州牡丹史》这样的著述来与下层民众所“区隔”。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自然之物”的花谱也就不那么“自然”了,它们其实是士人彰显“文化权力”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牡丹谱 晚明 《亳州牡丹史》 阶层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桂秋 《经济与管理》 2005年第7期11-13,共3页
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心态逐步失衡,即人们心理上所感受到的贫富差距将事实上的贫富差距又进一步的放大。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一部分人的腐败和非法致富,造成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并在人们心理上将现实中的贫富差距进一步... 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心态逐步失衡,即人们心理上所感受到的贫富差距将事实上的贫富差距又进一步的放大。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一部分人的腐败和非法致富,造成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并在人们心理上将现实中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放大。其二、耕农的比较利益过低、上千万国有企业职工的失业下岗,使传统的基础性阶层产生相对被剥夺感,在某些突发事件的刺激下,会发生失去理性控制的集体行为。其三、贫富两极分化的出现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人们关于贫富差距的社会心态发生的变化,不仅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念,而且影响到对效率的追求。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配套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国家法律体系,通过各种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杠杆,缩减贫富分化的差距;必须严格依法调节收入分配;改革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和非法致富 基础性阶层被剥夺 心态失衡 法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