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直接升力控制的阵风载荷减缓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职晓波 唐永哲 马娟丽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4,共3页
飞机受到垂直阵风的影响会产生不希望的法向过载。采用了安装直接升力操纵舵面并设计解耦控制器的方案,通过产生的直接升力来减缓阵风引起的载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可行,乘坐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关键词 阵风载荷减缓 直接升力控制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翼段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芮俊俊 于明礼 李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795,共8页
针对二维翼段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设计了阵风发生器,以在垂直来流方向产生稳定的简谐流场。设计了次最优控制器,并考虑沉浮、俯仰方向的阻尼不确定因素以及超声电机建模时存在的误差,设计了H_∞控制器。数值仿真与风洞实验表明:两种... 针对二维翼段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设计了阵风发生器,以在垂直来流方向产生稳定的简谐流场。设计了次最优控制器,并考虑沉浮、俯仰方向的阻尼不确定因素以及超声电机建模时存在的误差,设计了H_∞控制器。数值仿真与风洞实验表明:两种控制器均能对二维翼段阵风载荷起到减缓的作用。通过对比两种控制器的阵风载荷减缓效率发现:虽然在数值仿真中次最优控制器比H_∞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减缓效果,但风洞实验中H_∞控制器的减缓效果更好,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发生器 阵风载荷减缓 次最优控制器 H∞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二元机翼颤振抑制及阵风载荷减缓方法研究
3
作者 吕聪 刘世前 +2 位作者 卢正人 王永 梁青祥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36-142,共7页
针对大展弦比柔性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面临的两类气动弹性问题:颤振抑制与阵风载荷减缓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以飞行速度为时变参数的柔性二元机翼结构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鲁棒预测控制方法的变参数柔性机翼颤振抑制;同时,引入干扰... 针对大展弦比柔性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面临的两类气动弹性问题:颤振抑制与阵风载荷减缓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以飞行速度为时变参数的柔性二元机翼结构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鲁棒预测控制方法的变参数柔性机翼颤振抑制;同时,引入干扰观测器对阵风扰动进行观测,以干扰估计作为抗干扰控制输入,实现阵风载荷减缓。然后,根据对偶原理,将控制器与观测器独立设计。运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了离散系统干扰观测器。根据Lyapunov理论将变参数系统的鲁棒镇定与颤振抑制问题转换为极大/极小动态规划问题。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出相应的预测控制律,并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以某型柔性变参数二元机翼对象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鲁棒预测控制器可提高约20%的临界颤振速度,且阵风载荷减缓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机翼 干扰观测器 颤振抑制 阵风载荷减缓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波器群时延对二元翼段阵风减缓的影响
4
作者 芮俊俊 于明礼 孙旭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18,共7页
针对二元翼段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系统,研究了数字滤波器群时延对阵风减缓效率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气动弹性模型,并将时滞系统转化为等价的无时滞系统。随后设计了阵风发生器、数字滤波器及时滞线性二次型(Linearquadratic,LQ)控制器等... 针对二元翼段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系统,研究了数字滤波器群时延对阵风减缓效率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气动弹性模型,并将时滞系统转化为等价的无时滞系统。随后设计了阵风发生器、数字滤波器及时滞线性二次型(Linearquadratic,LQ)控制器等组成控制系统。最后对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并开展风洞实验加以验证。研究发现,当滤波器群时延量较小时可以改善控制系统性能,提高阵风载荷减缓效率,但随着滤波器群时延量增大,阵风载荷减缓效率降低甚至出现控制器失效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载荷减缓 时滞 LQ控制器 滤波器群时延 二元翼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机翼结构变形量测量装置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京娟 秦海霞 吴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为减缓阵风或紊流对飞机的扰动,提高飞行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机电加速度计实时测量机翼弹性变形量的测量装置。对测量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流程。该装置的采样频率为200 Hz,能够同时完成12路加速度信号... 为减缓阵风或紊流对飞机的扰动,提高飞行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机电加速度计实时测量机翼弹性变形量的测量装置。对测量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和软件流程。该装置的采样频率为200 Hz,能够同时完成12路加速度信号的采样和数据实时存储。结果表明测量弯曲角度误差在0.8°以内,满足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系统的使用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加速度计 机翼结构变形 阵风载荷减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