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83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蒲红 方安娜 +4 位作者 吴炎 屠昌华 曹渭斌 瞿彩莲 吴丽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治疗 阵发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张保国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6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报告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心动过速25例48次发作的诊断与治疗,认为应将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心动过速分为:窦性心律并发预激综合征、阵性心动过速并预激综合征两种类型.这有利于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房旁路下传型慎用洋地黄... 本文报告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心动过速25例48次发作的诊断与治疗,认为应将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心动过速分为:窦性心律并发预激综合征、阵性心动过速并预激综合征两种类型.这有利于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房旁路下传型慎用洋地黄类药物,而以乙胺碘呋酮及电复律为佳.对房室结下传型则通常与室上速的治疗方法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临床分析 并发 洋地黄类药物 诊断与治疗 预后判断 相同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云 权正良 马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F0003-F0004,共2页
目的比较门冬氨酸钾镁(KMA)与普罗帕酮(Pr)联合应用与单用Pr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PSVT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普罗帕酮组,联合治疗组是在单药组的基础上加用KMA 30 mL+50 g/L葡萄糖注射液500... 目的比较门冬氨酸钾镁(KMA)与普罗帕酮(Pr)联合应用与单用Pr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PSVT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普罗帕酮组,联合治疗组是在单药组的基础上加用KMA 30 mL+50 g/L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观察两组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率、Pr用量及其心脏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单药组72.5%,两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r用量联合治疗组(69.6±18.9)mg,单药组(102.8±24.1)mg,有显著性差异(P<0.01);副作用联合治疗组12.5%,单药组3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MA联合Pr治疗PSVT,转复率高,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动过速 室上 门冬氨酸钾镁 普罗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1
4
作者 齐书英 李洁 +5 位作者 李育红 席爱雪 王晓晔 栾雪冰 许娜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54±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7.8±3.6)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min vs(20.2±7.1)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min vs(5.5±1.7)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结论 :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X线曝光 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彭静 邓淑珍 +4 位作者 王瑞耕 刘玲 孙东明 夏琨 付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心率变异性(HRV),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PSV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5例PSVT患儿,其中16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儿,30例健康儿童,分析及比较24 h HRV长程时域指标。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儿心率变异性(HRV),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PSV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5例PSVT患儿,其中16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儿,30例健康儿童,分析及比较24 h HRV长程时域指标。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PSVT患儿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6例AVRT患儿中,10例频繁发作患儿的SDNN、RMSSD、SDANN、SDNNindex均低于6例非频繁发作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SVT患儿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以迷走神经功能降低为主;频繁发作AVRT患儿心脏交感神经活动亦存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自主神经系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特点及性别和年龄差异 被引量:9
6
作者 叶赞凯 马坚 +2 位作者 姚焰 方丕华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治疗的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特点及性别和年龄差异。方法:总结2008-01-01至2012-06-30期间,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儿(〈14岁)。根据室上性心动...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治疗的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特点及性别和年龄差异。方法:总结2008-01-01至2012-06-30期间,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儿(〈14岁)。根据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以及性别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院442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284例,女性患儿158例,平均体重(33.70±12.52)kg(13-80 kg)。入院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70±2.52)岁(3岁-14岁),其中3-6岁50例,7-10岁74例,11-14岁318例,442例患儿中房室旁路266例(男性患儿188例,女性患儿7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76例(男性患儿96例,女性患儿80例)。房室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11-14岁患儿中房室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患儿更容易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P〈0.05);而在10岁以下患儿中则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是相关的。由房室旁路介导的心动过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在11-14岁患儿中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更容易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房室旁路 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翠芬 夏伟 +1 位作者 王玉玮 杨兴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药物复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7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丽 李筠 +2 位作者 肖婷婷 谢利剑 沈捷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小婴儿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气促、烦躁、汗多等;儿童表现为胸闷、心悸、腹部不适、乏力等。将电复律、食管调... 目的探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小婴儿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气促、烦躁、汗多等;儿童表现为胸闷、心悸、腹部不适、乏力等。将电复律、食管调搏、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以食管调博转复率最高,物理治疗转复率最低;普罗帕酮、地高辛、胺碘酮3种药物的转复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PSVT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略。治疗PSVT方法多样,可先试行兴奋迷走神经,无效者再采用药物治疗,也可以使用电复律和食管调搏术,其中食管调搏术复律成功率较高。治疗PSVT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选择药物需要因人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临床特点 复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徐保干 袁琳 +2 位作者 田方 陈超 石文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6-970,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的3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心电图有无心室预激表现,分为隐匿通路组与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 目的分析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的3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心电图有无心室预激表现,分为隐匿通路组与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37例新生儿PSVT中,隐匿通路组28例,WPW综合征组9例。两组间性别、出生胎龄及出生体质量、发病年龄及胎儿发病率、心功能不全情况及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时平均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SVT是新生儿最重要的心律失常,隐匿通路与WPW综合征发作时临床表现相似,治疗及预后无明显差异,WPW综合征较隐匿通路发作时心率偏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使用胺碘酮配合刺激迷走神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璞 王维展 +2 位作者 马国营 刘倩 张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07-2107,共1页
PSVT是急诊常见急症之一。快速、有效、安全终止PSVT发作是急诊科医师努力的目标。转复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法、药物治疗、食管调搏、电复律、介入治疗等.目前使用胺碘酮及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是急诊科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时常不尽如人... PSVT是急诊常见急症之一。快速、有效、安全终止PSVT发作是急诊科医师努力的目标。转复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法、药物治疗、食管调搏、电复律、介入治疗等.目前使用胺碘酮及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是急诊科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时常不尽如人意。本研究使用胺碘酮配合刺激迷走神经治疗PSVT与单纯刺激迷走神经或单纯应用胺碘酮者进行比较,旨在探寻转复PSVT更快捷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迷走神经 急诊科医师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药物治疗 胺碘酮 迷走神经刺激法 PSVT 转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静 王瑞耕 +2 位作者 刘玲 孙东明 龙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息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无CHD的PSVT患儿50例(PSVT组)、伴CHD的PSVT患儿30例(伴CHD组)及同期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儿24...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息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无CHD的PSVT患儿50例(PSVT组)、伴CHD的PSVT患儿30例(伴CHD组)及同期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儿24h心率变异性(HRV)长程时域指标的差异。结果各项HRV长程时域指标即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NN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NN间期差值个数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2~263.18,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PSVT组的SDNN、pNN50、RMSS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DANN、SDNNIndex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CHD组与PSVT组比较,SDNNIndex、pNN50及RMSS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DNN、SDANN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DNN、pNN50、RMSSD、SDANN、SDNNIndex在伴CHD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PSVT患儿存在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衡,以迷走神经功能降低为主,而伴CHD的PSVT患儿同时存在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心脏病 心率变异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烨 姜海 +3 位作者 侯小锋 李柯蓓 胡志斌 邹建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讨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地纳入PSVT患者99例,根据指导手术的方式将其分入Carto Univu组(51例)和二维X射线... 目的:探讨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地纳入PSVT患者99例,根据指导手术的方式将其分入Carto Univu组(51例)和二维X射线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曝光剂量、剂量与面积之积(dose area product,DAP)、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放置导管曝光时间、放置导管DAP、放电次数、放电功率和总放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rto Univu组的标测消融曝光时间、总曝光时间、标测消融DAP和总DAP较二维X射线组有明显减少(P<0.01)。在右侧旁道病例中,Carto Univu组的标测消融DAP和总DAP较二维X射线组减少(P<0.05),在左侧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中减少更为明显(P<0.01)。Carto Univu组有7例在标测消融时达到"零射线",其中5例为房室结双径路。两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随访3~12个月,Carto Univu组无复发,二维X射线组有3例疑似复发,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arto Univu三维电解剖标测可安全有效地指导PSVT射频消融,减少医患双方辐射暴露,尤其适用于房室结双径路,甚至可达到"零射线",可作为指导房室结双径路消融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剖标测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辐射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药物复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钟家蓉 田杰 余更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95-898,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静脉药物终止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起效时间、副作用,以指导临床小儿PSVT的约物复律,提高复律成功牢,减少副作用。方法:收集5年来我院住院经腺苷三磷酸(ATP)、心律平、两地兰治疗的 PSVT病人共40...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静脉药物终止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起效时间、副作用,以指导临床小儿PSVT的约物复律,提高复律成功牢,减少副作用。方法:收集5年来我院住院经腺苷三磷酸(ATP)、心律平、两地兰治疗的 PSVT病人共40例,比较各种药物的复律时间、成功率及副作用,构成比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ATP复律时间3-30sec,成功率为89.47%,发生不良反应63.15%;心律平复律时间5-30min,成功率72.73%,发生不良反应9.09%; 西地兰复律时间20min-5h,成功率61.11%,发生不良反应5.55%。结论:对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的小儿PS- VT,复律应首选ATP,虽副作用多,但不良反应轻且消失快;心律平复律比较平稳、效果好且副作用少,与ATP一样,可作为一线药,合并预激综合症者尤其应首选心律平;合并明显心力衰竭者首选西地兰,在使用西地兰基础上如心衰不重再用心律平、 ATP可提高转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药物复律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蔚有权 杨浩 +1 位作者 刘文洁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84-785,共2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科及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选择作用快、安全性好的药物终止PSVT的发作,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国产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guanfu base A,GFA),在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间对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科及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选择作用快、安全性好的药物终止PSVT的发作,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国产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guanfu base A,GFA),在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间对入选Ⅳ期临床试验的12例自发的PSVT患者进行终止试验,评价GFA的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 安全观察 疗效 Ⅳ期临床试验 PSVT 药物终止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心房调搏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屈顺梅 李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机制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TEAP检查且后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50例PSVT患者的电生理资料。结果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为诊断金标准,T...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机制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TEAP检查且后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50例PSVT患者的电生理资料。结果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IEPS)为诊断金标准,TEAP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左侧房室旁道(LAP)、右侧房室旁道(RAP)的灵敏度分别为92.9%、83.1%、90%,特异度为86.4%、100%、95%,准确性为90%、96%和94%。TEAP对AVNRT诊断符合率为92.9%(26/28),其中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而2例快慢型的AVNRT均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TEAP对AVRT诊断的符合率为86.4%(19/22),3例被诊断为慢快型的AVNRT。结论 TEAP对儿童PSVT发生机制的判定及初步定位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对少数PSVT发生机制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 心内电生理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蚀术结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芙荣 陈君柱 +2 位作者 陶谦民 郑良荣 朱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5,共2页
探讨射频消蚀(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RFCA治疗43例老年PSVT患者。结果:消蚀总成功率93.0%(40/43).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32条单旁道).成功消蚀旁道29条.... 探讨射频消蚀(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RFCA治疗43例老年PSVT患者。结果:消蚀总成功率93.0%(40/43).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32条单旁道).成功消蚀旁道29条.成功率90.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例,慢径消蚀成功率100%。3例左侧旁道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心包填塞.1例一过性冠状动脉痉挛)、术后平均随访14.7±9.2个月.AVRT复发3例,再次行RFCA成功。结论:RFCA治疗老年PSVT患者成功率高,但左侧旁道消蚀并发症率较高,需谨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治疗 旁道 RFCA 并发症 患者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结果评价 结论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与标准Valsalva动作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蕊 闫菲 +2 位作者 韩雅琪 王珏 吴金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PMVM)与标准Valsalva动作(SVM)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转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于我院就诊实施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PSVT的老年患者88例,采用密封信封抽签法... 目的观察体位改良Valsalva动作(PMVM)与标准Valsalva动作(SVM)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转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于我院就诊实施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PSVT的老年患者88例,采用密封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SVM组43例和PMVM组45例。比较2组患者PSVT的一般特征、成功转复窦性心律以及转复后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PSVT发作频率、发作方式及类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VM组与PMVM组第1次和第2次成功转复窦性心律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3.3%vs 37.8%,4.7%vs 11.1%,P>0.05);SVM组与PMVM组总成功转复率比较,有显著差异(27.9%vs48.9%,P<0.05)。在转复过程中,SVM组与PMV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27.3%,P>0.05)。结论PMVM能有效提高老年PSVT患者成功转复率,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阵发 体位 VALSALVA动作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中度 刘宝宏 +2 位作者 崔克剑 刘立 张丽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治疗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6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19
作者 骆志刚 王邦宁 +3 位作者 陈大年 程自平 徐岩 胡泽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射频消融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行射频消融治疗的6 2例PSVT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消融总成功率 93 5 % ,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双径路慢径消融的成功率 (88 3%vs 9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射频消融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行射频消融治疗的6 2例PSVT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消融总成功率 93 5 % ,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双径路慢径消融的成功率 (88 3%vs 94 5 %及 96 4 % ;P值均 <0 0 5 ) ,总复发率 6 8% ,并发症发生率 1 6 %。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PSVT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电生理学 导管消融术 PS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学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关键词 阵发室上心动过速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