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阵列探测技术在激光测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海涛
李祝莲
+5 位作者
汤儒峰
翟东升
李荣旺
皮晓宇
伏红林
李语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观测数据对航天器碰撞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空间目标距离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技术,但大多数空间碎片上并未携带角反射器装置,激光测距回波信号较弱。阵列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回波信号较弱的空间碎片激光...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观测数据对航天器碰撞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空间目标距离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技术,但大多数空间碎片上并未携带角反射器装置,激光测距回波信号较弱。阵列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回波信号较弱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5年开始开展基于阵列探测技术的激光测距试验,2017年成功将阵列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多通道事件计时器等阵列探测技术应用于激光测距试验系统中,分别在2017年3月和2018年3月的激光测距试验中,成功采集2×2和4×4阵列激光测距数据。其中探测到最小目标为轨道高度约1 000 km、大小为雷达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0.045 m^2的空间碎片;探测到最远目标为斜距约5 000 km、大小为RCS 18.25 m^2的空间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阵列探测技术
阵列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
探测
器
多通道事件计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阵列探测技术在激光测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海涛
李祝莲
汤儒峰
翟东升
李荣旺
皮晓宇
伏红林
李语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17030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联合基金(U1631134,U1431116,U1731112)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ZDYZ2013-2)
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优秀会员(Y201817)
云南省重点基金(2019FA002)。
文摘
高精度的空间碎片观测数据对航天器碰撞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空间目标距离测量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技术,但大多数空间碎片上并未携带角反射器装置,激光测距回波信号较弱。阵列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回波信号较弱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5年开始开展基于阵列探测技术的激光测距试验,2017年成功将阵列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多通道事件计时器等阵列探测技术应用于激光测距试验系统中,分别在2017年3月和2018年3月的激光测距试验中,成功采集2×2和4×4阵列激光测距数据。其中探测到最小目标为轨道高度约1 000 km、大小为雷达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0.045 m^2的空间碎片;探测到最远目标为斜距约5 000 km、大小为RCS 18.25 m^2的空间碎片。
关键词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阵列探测技术
阵列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
探测
器
多通道事件计时器
Keywords
space debris laser ranging
array detection technology
array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
multi-channel event timer
分类号
P228.5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阵列探测技术在激光测距中的应用
张海涛
李祝莲
汤儒峰
翟东升
李荣旺
皮晓宇
伏红林
李语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