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阵列光电探测器在光电探测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翰山 华翔 +2 位作者 王泽民 雷志勇 雷鸣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4-266,共3页
针对在外弹道测量弹丸速度及命中靶标的两维坐标参数的光电探测靶,结合探测靶自身结构特点,提出将阵列光电探测器应用于光电探测靶的研制中,改善与提高其探测灵敏度和增大作用视场;对阵列光电探测器存在的探测盲区,提出采用离焦弥散技术... 针对在外弹道测量弹丸速度及命中靶标的两维坐标参数的光电探测靶,结合探测靶自身结构特点,提出将阵列光电探测器应用于光电探测靶的研制中,改善与提高其探测灵敏度和增大作用视场;对阵列光电探测器存在的探测盲区,提出采用离焦弥散技术,消除探测盲区;分析阵列光电探测器应用在光电探测靶出现的影响探测因素,提出合理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 探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二维钙钛矿单晶纳米线阵列光电探测器研究取得进展
2
作者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来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92-2692,共1页
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应用于制备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钙钛矿具备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较长的寿命和扩散距离,也是一类较为理想的光电探测器材料。但三维钙钛矿暗电流对光电探测器的信噪比有较大影响,发展... 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应用于制备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钙钛矿具备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较长的寿命和扩散距离,也是一类较为理想的光电探测器材料。但三维钙钛矿暗电流对光电探测器的信噪比有较大影响,发展受到限制。基于多晶薄膜的光电二极管检测器,虽可抑制暗电流,但无法实现较大的光电导增益,器件灵敏度也不理想。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吴雨辰、中科院院士江雷课题组与天津大学教授付红兵,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张翔团队合作,制备出高质量的二维钙钛矿单晶纳米线阵列,首次发现二维钙钛矿纳米线的边缘态光电导效应,并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灵敏度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光电探测器 纳米线阵列 钙钛矿 二维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单晶 光电二极管检测器 中科院院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NH_(3)PbI_(3)钙钛矿薄膜阵列光电探测器
3
作者 叶雨琪 王时茂 +2 位作者 单雪燕 赵啸 孟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2-760,共9页
将光电性能优异、可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的卤化物钙钛矿制成阵列型光电探测器,必将推动其在成像、光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然而,卤化物钙钛矿易被常规溶剂(包括显影液)溶解,导致其与光刻工艺不兼容。自组装单分子疏水层结合光刻工艺的亲水... 将光电性能优异、可通过低温溶液法制备的卤化物钙钛矿制成阵列型光电探测器,必将推动其在成像、光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然而,卤化物钙钛矿易被常规溶剂(包括显影液)溶解,导致其与光刻工艺不兼容。自组装单分子疏水层结合光刻工艺的亲水-疏水图形基底制备方法能解决制备过程中极性溶剂与钙钛矿材料不兼容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旋涂(极性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仅在亲水图形区域浸润)、低温退火,可以快速获得钙钛矿阵列。CH_(3)NH_(3)PbI_(3)薄膜阵列光电探测器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530 nm光辐照下探测率为4.7×10^(11) Jones,响应度为0.055 A/W。这项工作为制备图案可控的钙钛矿薄膜阵列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光学 卤化物钙钛矿 光电探测器阵列 反溶剂法 亲水-疏水基底 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高隔离度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研究
4
作者 王栋 陈代尧 +2 位作者 卢朝保 谭荣 黄梦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针对传统微波光子应用平衡光电探测器体积大、集成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混合集成封装技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通过集成多个平衡光电二极管芯片及其偏置与匹配电路,实现了4个独立通道的平衡光电探测功能,每... 针对传统微波光子应用平衡光电探测器体积大、集成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混合集成封装技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通过集成多个平衡光电二极管芯片及其偏置与匹配电路,实现了4个独立通道的平衡光电探测功能,每个通道平均体积仅为588 mm3。此外,搭建了测试系统,对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各个通道的响应度大于0.9 A/W,3 dB带宽约为12 GHz,带宽范围内的通道一致性优于±0.43 dB,共模抑制比大于30 dB,通道隔离度在50 dBc以上,在10 GHz处的饱和输入光功率大于8.4 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平衡光电探测器阵列 小型化 高隔离度 光电混合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器阵列光敏元宽度对谱线峰值位置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刚 温志渝 +3 位作者 吴英 杨桂荣 温中泉 黄尚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本文针对采用光电阵列探测器进行信号采集的光谱分析系统 ,分析了探测器阵列光敏元宽度对光谱峰值定位的影响 .指出由于光敏元具有一定宽度 ,导致非对称型光谱峰值的亚象元定位误差 ,并提出用反卷积消除这种误差 .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阵列 光敏元 光谱峰值定位 反卷积 宽度 亚象元定位误差 光谱分析 谱线峰值位置 信号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状光电探测器阵列电极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焦泓玮 黄永清 +3 位作者 赵康 段晓峰 刘凯 任晓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0-176,共7页
针对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TW-PDA)的传输时延导致各路电信号在输出终端产生相位失配,影响整体频率响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叉状光电探测器阵列(F-PDA)的电极结构.该电极采用对称连接结构代替TW-PDA的逐级连接结构的方法,使得各路光电探测... 针对行波光电探测器阵列(TW-PDA)的传输时延导致各路电信号在输出终端产生相位失配,影响整体频率响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叉状光电探测器阵列(F-PDA)的电极结构.该电极采用对称连接结构代替TW-PDA的逐级连接结构的方法,使得各路光电探测器单元与信号输出终端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克服传统结构中由于传输时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电极的结构参数经HFSS进行设计并优化后,在100 GHz内的最大插入损耗不超过1.5 dB,特征阻抗稳定于50Ω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TW-PDA在40 GHz下的插入损耗约2.5 dB,3 dB带宽约6.9 GHz;而F-PDA对应的测试结果分别约1.36 dB以及13.8 GHz.相比而言,本文提出的结构存在明显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阵列 电极 共面波导 插入损耗 光载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连续高功率激光光斑分布阵列探测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振宝 冯刚 +5 位作者 吴勇 张磊 方波浪 王飞 王平 武俊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通过测量发射到远场的激光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给出所需要的到靶总功率、光束质量、桶中功率、功率时间曲线等关键指标参数,是目前准确评价激光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电探测器阵列实现近红外脉冲激光功率密度时空分布... 通过测量发射到远场的激光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给出所需要的到靶总功率、光束质量、桶中功率、功率时间曲线等关键指标参数,是目前准确评价激光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电探测器阵列实现近红外脉冲激光功率密度时空分布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900~1700 nm波长、动态范围大于2000倍的激光光斑参数测量。该阵列探测器具有测量面积大、单元一致性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并可同时实现脉冲和连续激光参数测试要求。给出了阵列探测器的总功率测量结果,测量值与激光器输出功率偏差在5%以内,且激光光斑分布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该阵列探测器已在多套激光系统的参数测试中得到成功应用,可以作为响应波段内的脉冲/连续激光光斑参数测试一种有效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功率密度 时空分布 光电探测器阵列 高功率激光 脉冲/连续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探测靶探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翰山 高俊钗 +1 位作者 雷志勇 王泽民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74,共4页
针对传统野外使用的光电探测靶存在高空测量时靶面小、探测灵敏度低等不足,结合探测靶的工作特点并根据光度学理论,分析光电探测靶的光学设计参数对探测性能的影响;选用阵列光电探测器为探测靶的光电接收器件,采用离焦技术,消除阵列光... 针对传统野外使用的光电探测靶存在高空测量时靶面小、探测灵敏度低等不足,结合探测靶的工作特点并根据光度学理论,分析光电探测靶的光学设计参数对探测性能的影响;选用阵列光电探测器为探测靶的光电接收器件,采用离焦技术,消除阵列光电探测器存在的探测盲区,分析采用矩形光阑方案,削弱背景光大幅度变化引起的自激现象,提高与稳定光电探测靶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 探测性能 探测灵敏度 阵列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fast Self-powered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ors and Imaging Array Based on Tin-lead Mixed Perovskites
9
作者 LIU Jingjing YANG Zhichun +7 位作者 BAO Haotian MENG Xinqin QI Minru YANG Changgang ZHANG Guofeng QIN Chengbing XIAO Liantuan JIA Suotang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7-1047,共11页
Tin-lead(Sn-Pb)mixed perovskites are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near-infrared(NIR)photodetectors(PDs)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photoelectric performance.However,achieving high-performance Sn-Pb mixed PDs remains chall... Tin-lead(Sn-Pb)mixed perovskites are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near-infrared(NIR)photodetectors(PDs)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photoelectric performance.However,achieving high-performance Sn-Pb mixed PDs remains challenging,primarily because of the rapid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susceptibility of Sn^(2+) to oxidation.To ad⁃dress these issues,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multifunctional molecules 2,3-difluorobenzenamine(DBM)to modulat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n-Pb mixed perovskites and retard the oxidation of Sn^(2+),thereby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film quality.Compared with the pristine film,Sn-Pb mixed perovskite films modulated by DBM molecules exhibit a high⁃ly homogeneous morphology,reduced roughness and defect density.The self-powered NIR PDs fabricated with the improved films have a spectral response range from 300 nm to 1100 nm,a peak responsivity of 0.51 A·W^(-1),a spe⁃cific detectivity as high as 2.46×10^(11)Jones within the NIR region(780 nm to 1100 nm),a linear dynamic range ex⁃ceeding 152 dB,and ultrafast rise/fall time of 123/464 ns.Thanks to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PDs,the fabri⁃cated 5×5 PDs array demonstrates superior imaging ability in the NIR region up to 980 nm.This work advances the development of Sn-Pb mixed perovskites for NIR detection and paves the way for their commerci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lead mixed perovskites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ors imaging array oxidation crystallization mod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探测与器件
10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TN366 2003010593光电探测器阵列光敏元宽度对谱线峰值位置影响的研究=Influences on spectrum line position caused by light activatedelement’s width of elecrophotonic array[刊,中]/陈刚(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TN366 2003010593光电探测器阵列光敏元宽度对谱线峰值位置影响的研究=Influences on spectrum line position caused by light activatedelement’s width of elecrophotonic array[刊,中]/陈刚(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400044)),温志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阵列 光敏元 重庆大学 器件结构 量子效率 量子阱 光谱峰值定位 微变信号 北京邮电大学 光电阵列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集成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实验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刚 温志渝 +2 位作者 温中泉 蒋子平 黄尚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32-1237,共6页
文中简述了所研制微型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并对该微型光谱仪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标定。在实验中采用汞灯作为测试所用的光源,分别使用不同芯径和数值孔径的光纤作为光输入元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光谱仪具有很好的线性度,在采用50μm... 文中简述了所研制微型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并对该微型光谱仪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标定。在实验中采用汞灯作为测试所用的光源,分别使用不同芯径和数值孔径的光纤作为光输入元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光谱仪具有很好的线性度,在采用50μm的多模光纤时,光谱分辨率可达13.8nm,在采用9μm的单模光纤时分辨率可以达到5.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混合集成微型光纤光谱仪 结构 实验测试 微型光机电系统 光电阵列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分光光度计 被引量:12
12
作者 霍建伟 马海涛 +3 位作者 王丽秋 刘剑 陈今涌 唐玉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结合国家九五攻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研制与开发"项目,研制了一种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该分光光度计采用全息凹面平像场光栅为分光元件,以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为探测器。光度测试采用后分光技术,从光源... 结合国家九五攻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研制与开发"项目,研制了一种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该分光光度计采用全息凹面平像场光栅为分光元件,以硅光电二极管阵列为探测器。光度测试采用后分光技术,从光源辐射的复合光先经样品溶液吸收后再由全息凹面平像场光栅分光,光电二极管阵列同时接收12路光谱信号,多个光谱信号同时检测,实现快速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 全息凹面平像场光栅 光电二极管阵列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视觉修复的视网膜下植入微芯片 被引量:8
13
作者 裴为华 陈弘达 +7 位作者 唐君 鲁琳 刘金彬 吴惠娟 陈晶华 胡小凤 黎晓新 李凯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3,共5页
为治疗由视网膜光感受器退化引起的失明,研制了一种可以满足视网膜下植入要求的光电刺激器件--硅基PIN光电探测器阵列结构微芯片,这种电刺激芯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因疾病受损的光感受细胞,向位于光感受细胞之后、尚未损伤的其他视网... 为治疗由视网膜光感受器退化引起的失明,研制了一种可以满足视网膜下植入要求的光电刺激器件--硅基PIN光电探测器阵列结构微芯片,这种电刺激芯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因疾病受损的光感受细胞,向位于光感受细胞之后、尚未损伤的其他视网膜细胞发出电刺激,从而引发视神经的视觉冲动.微芯片制作采用了硅、硅氧化物以及金等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在微芯片上利用半导体工艺刻蚀隔离槽,形成一个探测器面阵,面阵上的每个探测器单元可以根据照射在其上的光强大小产生相应的刺激电流.对制作的芯片进行了生物相容性、伏安特性、响应度以及光谱特性的测量,结果表明,芯片在眼睛安全用光的范围内可以产生足够强度的刺激电流,满足动物植入实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视觉修复 电刺激 光电探测器阵列 植入 微芯片 PIN光电探测器 膜下 视觉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μC812单片机的微型光谱仪信号采集系统
14
作者 钟志鑫 温志渝 +1 位作者 潘银松 蒋子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3期551-553,共3页
微型光谱仪通常采用光电探测器阵列作为光谱信号获取元件,将光谱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针对重庆大学研制的微型光谱仪,开发一种基于A DμC812单片机的微型光谱仪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DμC812单片机的A/D转化中的外部触发DMA工作方式,... 微型光谱仪通常采用光电探测器阵列作为光谱信号获取元件,将光谱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针对重庆大学研制的微型光谱仪,开发一种基于A DμC812单片机的微型光谱仪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ADμC812单片机的A/D转化中的外部触发DMA工作方式,实现对信号的快速采集和存储,具有采集精度高、速度快、高性能价格比、易于控制程序开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光谱仪、ADμC812 DMA模式 光电探测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仪器
1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TH744.1 2002064061光电阵列探测器对色散型光谱仪的光谱分辨极限及波长准确性的影响=Influence of photo-detecter arrayson resolution and wavelength accuracy of spectrom-eter[刊,中]/胡松,陈伟民,温志渝,杨桂荣,陈刚,黄尚廉(重... TH744.1 2002064061光电阵列探测器对色散型光谱仪的光谱分辨极限及波长准确性的影响=Influence of photo-detecter arrayson resolution and wavelength accuracy of spectrom-eter[刊,中]/胡松,陈伟民,温志渝,杨桂荣,陈刚,黄尚廉(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400044))∥光学学报.—2002,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阵列探测器 波长准确性 光谱分辨极限 干涉光谱仪 重庆大学 色散 非线性 镜反射率 光谱仪器 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光学 其他
16
《中国光学》 CAS 2005年第4期61-61,共1页
TN25 2005042865 光纤-混凝土复合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3-D nonlin- 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fiber-concrete complex[刊, 中]/丁睿(四川大学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刘浩吾…//光电子·激光,-2004,15(12),-1467... TN25 2005042865 光纤-混凝土复合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3-D nonlin- 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fiber-concrete complex[刊, 中]/丁睿(四川大学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刘浩吾…//光电子·激光,-2004,15(12),-1467-1471 对光纤-混凝土间的微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考虑了双接触面摩擦接触,通过试验确定了接触面力学参数; 对光纤-混凝土复合体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数值分析,得出光纤-混凝土复合体不同受载状况下微观应力应变分布状态及其接触面滑移状态,从理论上验证了光纤涂覆层对其传感灵敏度的影响及光纤布置方式的选择。图7表1参 10(严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束 纤维光学 浓度分布 激光 光电探测器阵列 混凝土 光纤准直器 光电 灵敏度 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