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阵列倏逝波荧光传感器的雌二醇免疫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单迪迪 文晓刚 +3 位作者 刘兰华 周小红 何苗 施汉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48-3152,共5页
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用传统的检测技术分析,过程复杂、耗时长、价格昂贵,因此急需发展灵敏度高、反应迅速快、价格低廉的检测手段。介绍了一种平面波导型阵列倏逝波荧光生物传感器,在对系统光路参数进行... 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其用传统的检测技术分析,过程复杂、耗时长、价格昂贵,因此急需发展灵敏度高、反应迅速快、价格低廉的检测手段。介绍了一种平面波导型阵列倏逝波荧光生物传感器,在对系统光路参数进行模拟优化的基础上,可实现24个传感位点的同步、快速、灵敏检测。基于此阵列倏逝波荧光传感器,运用间接竞争免疫检测模式,优化并建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雌二醇的标准检测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入射角在61.8°时,系统灵敏度最高。该方法对雌二醇检测线性检测区间为0.08~2.52μg·L^(-1),检测限为0.05μg·L^(-1),半抑制浓度为0.46μg·L^(-1),完成单次样品的检测时间为20min。利用该传感器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加标回收测试,回收率在84%~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表明该方法能够用于实际水体中雌二醇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光波导 阵列倏逝波荧光传感器 免疫检测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Escherichia coli O157∶H7直接快速检测的倏逝波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顺燕 宋丹 +4 位作者 刘艳萍 徐文娟 刘佳瑶 韩向峙 龙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8-234,共7页
通过融合倏逝波荧光光纤传感器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倏逝波荧光原理及其与病原菌尺寸效应的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直接快速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当一定浓度荧光标记E.coli O157∶H7核酸适配体... 通过融合倏逝波荧光光纤传感器和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倏逝波荧光原理及其与病原菌尺寸效应的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直接快速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当一定浓度荧光标记E.coli O157∶H7核酸适配体加入样品检测池时,倏逝波激发荧光分子发出荧光,利用倏逝波全光纤生物传感器即可实现荧光信号的定量检测;当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与E.coli O157∶H7混合后加入样品检测池,因倏逝波渗入深度仅为100 nm,导致特异性结合E.coli O157∶H7的核酸适配体标记荧光分子不能被激发,从而使得检测荧光信号降低;利用荧光信号强度与E.coli O157∶H7浓度的比例关系即可实现其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E.coli O157∶H7的检测限可达610 CFU/mL,线性检测区间为1.1×10^3-1.4×10^7 CFU/mL。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在40%-18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之内,水样基质对E.coli O157∶H7的检测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建立基于倏逝波荧光原理及其与病原菌尺寸效应的生物传感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仅需使用不同荧光标记的生物识别分子即可实现其他病原菌的直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核酸适配体 逝波荧光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有毒污染物多指标快速检测仪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浩宇 李伟 +4 位作者 任争光 宋丹 杨荣 施汉昌 龙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3-1067,共5页
生物传感器正处于高度动态发展,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纳米科学及电子信息技术上的突破不断进步。多指标倏逝波荧光免疫传感器作为多指标快速检测仪器可满足环境样品和食品中农药检测的要求,在环境、临床诊断及食品卫生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 生物传感器正处于高度动态发展,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纳米科学及电子信息技术上的突破不断进步。多指标倏逝波荧光免疫传感器作为多指标快速检测仪器可满足环境样品和食品中农药检测的要求,在环境、临床诊断及食品卫生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类免疫传感器具有能同时检测多种有毒污染物、相对廉价、检测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点。综述了其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全面梳理了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多指标同步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检测仪器 光学免疫传感器 多指标 逝波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雌激素结合活性筛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聪 张冬生 +4 位作者 刘兰华 周小红 刘春 陆韻 施汉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4-218,共5页
以倏逝波光纤荧光生物传感器为平台,以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为靶标,优化了基于受体作用理论的生物传感分析技术,实现了PAEs雌激素结合活性的定性筛查。对7种典型邻苯二甲酸酯的雌激素结合活性测试结果为BBP>DBP>DIPP,其他4... 以倏逝波光纤荧光生物传感器为平台,以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为靶标,优化了基于受体作用理论的生物传感分析技术,实现了PAEs雌激素结合活性的定性筛查。对7种典型邻苯二甲酸酯的雌激素结合活性测试结果为BBP>DBP>DIPP,其他4种物质几乎无雌激素结合活性,结果与文献广泛报道结论相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在最优测试条件下,光纤传感界面可再生300次以上,为雌激素活性污染物的筛查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自动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逝波光纤荧光生物传感器 雌激素受体 邻苯二甲酸酯 雌激素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