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提高渗吸效率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华波 薛小佳 +3 位作者 刘锦 郭钢 李楷 吴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3-439,共7页
表面活性剂在微裂缝细小吼道发生渗吸效应可以提高单井产量。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N211,用核磁共振仪表征了产物结构,研究了AN211的临界胶束浓度、油水界面张力、润湿性和渗吸效率等性能。结... 表面活性剂在微裂缝细小吼道发生渗吸效应可以提高单井产量。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N211,用核磁共振仪表征了产物结构,研究了AN211的临界胶束浓度、油水界面张力、润湿性和渗吸效率等性能。结果表明,AN211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52 g/L;AN211溶液的界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降低,0.3%AN211溶液的界面张力为3.37mN/m;AN211改变岩心润湿性能较强,润湿时间较短,通过降低岩心表面Zeta电位改变其润湿性,实现润湿反转;AN211有效剥离了岩心表面的油性吸附物,其水溶液在岩心中的渗吸效率可达48%,渗吸效率提高,其渗吸性能受矿化度影响小,水质适用范围广。AN211性能优于两性表面活性剂椰油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驱油剂QY-1,可用于非常规油气藏储层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烷基醇聚氧乙烯醚 马来酸酐 渗吸效率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电解质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子瑜 廖琦 +2 位作者 靳志强 张磊 张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8-1174,共7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电解质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EO_3C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运用z轴质量密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分子间相互作用配位数、空间分布函数及均方根位移五种模拟参数来分析电解质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电解质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12)EO_3C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运用z轴质量密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分子间相互作用配位数、空间分布函数及均方根位移五种模拟参数来分析电解质与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情况。研究表明,三种离子的加入均对水分子与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形成的水化层结构产生影响,且从微观层面验证三种离子对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相互作用强度大小顺序为Na^(+)<Ca^(2+)+<Mg^(2+)。通过扩散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离子加入对界面张力平衡时间的影响情况。这对指导实验方向、制订最佳复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电解质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水化层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性能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殷代印 仲玉仓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6-1558,共3页
为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开发了一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ANG7-Ⅳ-7,并测定体系的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吸附量。结果表明,ANG7-Ⅳ-7表面活性剂浓度在1~4 g/L范围内,油水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m N/m的超低数量级,当ANG7-Ⅳ-7浓度为4... 为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开发了一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ANG7-Ⅳ-7,并测定体系的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吸附量。结果表明,ANG7-Ⅳ-7表面活性剂浓度在1~4 g/L范围内,油水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m N/m的超低数量级,当ANG7-Ⅳ-7浓度为4 g/L时,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6.025×10-3m N/m;在注入浓度为4 g/L时,表面活性剂在油砂上的吸附量为2.035 mg/g。室内岩心驱油试验结果表明,4 g/L的ANG7-Ⅳ-7表面活性剂驱可在水驱后提高采收率1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 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非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谭俊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695-3699,共5页
针对长庆某区块油田注水驱替效率低,油藏温度30—80℃的情况,开发出一种重烷基苯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 g/L、温度为80℃及矿化度为50 000 mg/L的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可在... 针对长庆某区块油田注水驱替效率低,油藏温度30—80℃的情况,开发出一种重烷基苯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 g/L、温度为80℃及矿化度为50 000 mg/L的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可在8 min内快速降至3.5×10-3mN/m。在80℃、矿化度为50 000 mg/L、浓度为5 g/L及测试时间为2 h乳化性测试中析水量为2%(油水总体积)。岩心吸附测试中岩心吸附量较小,在连续5 d吸附稳定性测试中界面张力均可达到10-3mN/m数量级。填砂管驱替测试表明在水测渗透率为95 mD时,采收率可提高为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性 阴非复配表面活性 界面张力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显光 王琳 +2 位作者 任立伟 苏长明 赵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简介了氧乙基数为3、烷基碳数x=8,10,12的3种对烷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磺酸盐CxBE3PS的合成方法。在气流法起泡装置上测定了3种磺酸盐的泡沫体积、起泡性参数Rv(泡沫与进入空气体积比)、泡沫半衰期和泄液半衰期。由表面张力浓度曲线和R... 简介了氧乙基数为3、烷基碳数x=8,10,12的3种对烷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磺酸盐CxBE3PS的合成方法。在气流法起泡装置上测定了3种磺酸盐的泡沫体积、起泡性参数Rv(泡沫与进入空气体积比)、泡沫半衰期和泄液半衰期。由表面张力浓度曲线和Rv浓度曲线求得,起泡剂浓度达到CMC时Rv值增大至稳定值。取起泡剂溶液浓度为各该温度下的CMC,在30℃、45℃、60℃测定了各项泡沫参数,3种CxBE3PS的起泡和稳泡性能良好,烷基碳数增大时泡沫稳定性增大,C8BE3PS、C10BE3PS的泡沫性能稍优于C12BE3PS,而C10BE3PS和C12BE3PS又远优于SDPS,尤其是泡沫稳定性;30℃时C12BE3PS的泡沫半衰期为431min,远高于SDPS的260min,而加量仅为SDPS的1/40。C10BE3PS的Rv和泡沫半衰期曲线在NaCl含量为01%间出现高峰。加入0.2%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对C8BE3PS和C10BE3PS的Rv影响不大,使泡沫半衰期大幅增大,泄液半衰期稍有增大。CxBE3PS可用于泡沫钻井液和泡沫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对烷基苄基均质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起泡 空气泡沫 起泡性能 稳定性 气流法 钻井液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种衣剂中的助悬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谢红璐 王家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2,15,共3页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主悬浮剂的种衣剂中的助悬性。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能产生协同效应 ,悬浮稳定性和粘性变化均优于单一组分 ,而对高分子表...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主悬浮剂的种衣剂中的助悬性。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 ,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能产生协同效应 ,悬浮稳定性和粘性变化均优于单一组分 ,而对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增效不明显 ;质量分数比 3∶ 1的 6 #/ 3#体系对 1 1号、1 7号、1 9号种衣剂的悬浮率分别达到 77%、81 %、89% ,且粘度变化率均低于 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 种衣 助悬性 复合型种衣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赤霉素在苹果角质膜渗透的影响
7
作者 李守龙 岳彩鹏 +3 位作者 于倩倩 张尧尧 胡文浩 史团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6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效果,筛选出高效复合型的表面活性剂。[方法]在20、25和30℃条件下选用辛二酸二乙酯(DESU)、磷酸三丁酯(TBP)和癸二酸二乙酯(DES)3种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及其不同配方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离体苹果... [目的]探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效果,筛选出高效复合型的表面活性剂。[方法]在20、25和30℃条件下选用辛二酸二乙酯(DESU)、磷酸三丁酯(TBP)和癸二酸二乙酯(DES)3种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及其不同配方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离体苹果角质膜渗透试验,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赤霉素在角质膜渗透吸收的影响。[结果]TBP、DES和DESU及其混合型的表面活性剂都对赤霉素在苹果果实离体角质膜上的渗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DESU的促进作用高于TBP和DES,是对照组效果的5.27倍,使用的最佳浓度为300 mg/L;DES和TBP作用效果分别是对照组的4.87和3.97倍,最佳使用浓度分别为180和60 mg/L;混合型的表面活性剂TBP+DESU(浓度为60 mg/L+300 mg/L)对赤霉素的渗透促进作用最显著,是对照组的7.39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植物微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角质膜 表面活性 复合型表面活性 赤霉素 渗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油聚醚羧酸盐阴非离子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鲍新宁 张卫东 +1 位作者 沙鸥 李应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0-1232,共3页
针对目前常规表面活性剂普适性差的问题,以椰油单乙醇酰胺为原料,制备系列椰油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羧酸盐阴非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其界面性能,0.2%表活剂溶液能够使江苏油田真35区块原油分别与水源井水和油田... 针对目前常规表面活性剂普适性差的问题,以椰油单乙醇酰胺为原料,制备系列椰油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羧酸盐阴非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其界面性能,0.2%表活剂溶液能够使江苏油田真35区块原油分别与水源井水和油田处理站污水,都达到10-3m 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满足油田驱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油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羧酸盐 阴非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盐油藏SMG和SH03二元复合驱产出液用破乳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戴维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15,338,共4页
针对钟市油田矿化度高达300000 mg/L的特高盐油藏进行二元复合驱后产出水乳化严重而常用破乳剂的破乳效果欠佳的情况,通过主体单体AM与耐盐单体AMPS和苯乙烯磺酸钠SSS由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共聚,合成了不同于常规聚醚或聚醚改性的... 针对钟市油田矿化度高达300000 mg/L的特高盐油藏进行二元复合驱后产出水乳化严重而常用破乳剂的破乳效果欠佳的情况,通过主体单体AM与耐盐单体AMPS和苯乙烯磺酸钠SSS由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共聚,合成了不同于常规聚醚或聚醚改性的耐盐聚合物破乳剂,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产品HYDR2的合成条件。AM、AMPS摩尔比2∶1、SSS占单体总质量的4%、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h、p H值9时所合成的HYDR2性能最佳。HYDR2的加量以5 g/L为宜,对钟市油田复合驱模拟采出液脱水率(10 h)高达99.5%以上,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HYDR2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优于油田目前在用的破乳效果好的破乳剂AE1910,5 g/L的破乳剂AE1910处理模拟采出液10 h后的脱水率为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水溶液聚合 破乳 耐盐基团 破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系列高温高盐条件下界面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晓鹏 郭东红 +2 位作者 辛浩川 崔晓东 钟安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2-424,共3页
实验考察了作为驱油表面活性剂合成的氧乙基数n为7,8,9,12,15的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n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性质。实验中使用华北油田晋45断块脱水脱气原油,实验温度70℃。用含钙镁离子0.6g/L的模拟水配制的NNA溶液,随矿... 实验考察了作为驱油表面活性剂合成的氧乙基数n为7,8,9,12,15的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NNA-n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性质。实验中使用华北油田晋45断块脱水脱气原油,实验温度70℃。用含钙镁离子0.6g/L的模拟水配制的NNA溶液,随矿化度增大(20120g/L),油水(平衡)界面张力显现低谷区,其中NNA-9和NNA-12显现较宽的超低界面张力区(10-3mN/m)。当矿化度分别为60、80、100g/L,钙镁离子浓度由0增至1.2g/L时,NNA-9和NNA-12在中间钙镁浓度区也显现界面张力低谷区;NNA-9的低谷区随矿化度加大而变深,在矿化度20g/L、钙镁浓度约为0.30.8g/L区间有超低值;NNA-12的界面张力则在矿化度80g/L时最低,超低值出现在钙镁浓度0.40.9g/L区间。NNA-9在矿化度40g/L模拟水中的1g/L溶液,在110℃老化192小时后,有效物含量为42%,界面张力为8.94×10-3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十二烷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 驱油表面活性 高温高盐环境 油水界面张力 抗高温老化性 华北晋45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己醇聚醚硫酸盐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建波 李萍 +3 位作者 王万绪 杨效益 郭朝华 李全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9-445,共7页
以正己醇作为引发剂,分别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发生聚合,再以气体三氧化硫进行硫酸化反应,合成了正己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HE3S)以及正己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HP3S)2种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和1H NMR技术对表面活性剂结构进行了... 以正己醇作为引发剂,分别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发生聚合,再以气体三氧化硫进行硫酸化反应,合成了正己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HE3S)以及正己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HP3S)2种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和1H NMR技术对表面活性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平衡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和动态接触角研究了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E3S和HP3S在298 K下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58.36 mmol/L和53.84 mmol/L,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33.91 m N/m和33.29 m N/m;由动态表面张力计算出的扩散系数,可知两种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吸附机理均属于混合动力控制吸附;当溶液浓度为150 mmol/L时,HE3S和HP3S的水溶液液滴在石蜡膜上可以短时间内快速铺展,其最低接触角分别达到64.5°和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正己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烷氧基团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非离子复配微乳液体系优选及驱油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殷代印 贾江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5-1108,共4页
针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优选,研究不同摩尔比情况下的界面张力和乳化率的大小,优选出复配表面活性剂合适的摩尔比。利用天然岩心微乳液驱油实验说明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现场数值模拟应用技术验证微乳液驱油实验的... 针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优选,研究不同摩尔比情况下的界面张力和乳化率的大小,优选出复配表面活性剂合适的摩尔比。利用天然岩心微乳液驱油实验说明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现场数值模拟应用技术验证微乳液驱油实验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微乳液驱油体系是质量分数为4%,摩尔比3∶7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二烷基磺酸钠,质量分数为2%的正丁醇,质量分数为0.8%的NaCl。与水驱相比,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增幅可达到13.06个百分点,采收率提高效果较为显著。现场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天然岩心的驱油实验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差不大,整体曲线拟合误差不超过3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摩尔比 微乳液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驱油体系界面张力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东方 张贵才 +3 位作者 葛际江 蒋平 赵楠 裴海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5,共4页
在55℃下研究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AS-5-0(壬基酚聚氧丙烯醚(5)硫酸钠盐)与胜利桩西脱水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和驱油特性。稠油样取自桩106-15-X18井,含胶质沥青质20.54%,55℃密度0.9302 g/cm3,黏度238 mPa.s。不同盐(NaC l)浓度的... 在55℃下研究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AS-5-0(壬基酚聚氧丙烯醚(5)硫酸钠盐)与胜利桩西脱水稠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和驱油特性。稠油样取自桩106-15-X18井,含胶质沥青质20.54%,55℃密度0.9302 g/cm3,黏度238 mPa.s。不同盐(NaC l)浓度的2 g/L 9AS-5-0水溶液与稠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盐浓度0-80 g/L时随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盐浓度80-120 g/L时随盐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时间的变化幅度小均达不到超低值,盐浓度80 g/L时迅速达到超低值;60 m in时的平衡界面张力值,在盐浓度为1、60、80 g/L时分别为0.3050、0.0262、0.0014 mN/m。用这三个9AS-5-0溶液驱替渗透率3.0-4.0μm2、饱和原油的环氧树脂胶结岩心,段塞体积0.5 PV,最终采收率分别为38.99%、38.30%、36.81%,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效率反而较低。根据采收率、驱替压力与注入体积关系曲线,认为该表面活性剂体系是通过扩大波及体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聚氧丙烯醚硫酸盐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盐/水体系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矿化度 稠油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C(Na)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斌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8,共4页
在埕岛油田埕北油水条件下,考察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PEC(Na))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氧基(EO)数、温度、无机盐、溶液pH值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PEC(Na)中的EO数为6时的油水界面张力最低6.5×10-3mN/m。温度由30℃... 在埕岛油田埕北油水条件下,考察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PEC(Na))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氧基(EO)数、温度、无机盐、溶液pH值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PEC(Na)中的EO数为6时的油水界面张力最低6.5×10-3mN/m。温度由30℃增至80℃,0.3%的APEC(Na)(EO数=6)海水溶液与埕北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由5.6×10-2mN/m降至6.4×10-3mN/m;在APEC(Na)完全溶解后,温度(50~80℃)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不明显。单一NaCl、Na2SO4、NaHCO3、CaCl2、MgCl2无机盐对APEC(Na)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产生影响。随无机盐浓度升高,界面张力均先降低后升高;阳离子类型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强于阴离子类型。Na2SO4、MgCl2、CaCl2加量分别为25×104、10×104、25×104mg/L时,界面张力最低,分别为1.2×10-3、2.2×10-3、5.8×10-3mN/m,Mg2+对APEC(Na)界面活性的影响最大。在APEC(Na)海水溶液中加入1%NaOH,EO数为7的APEC(Na)可使原油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2.9×10-3mN/m;随EO数为7的APEC(Na)海水溶液pH值升高,油水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pH值为13.4(NaOH加量1%)时的界面张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羧酸盐 阴非两性表面活性 界面张力 海水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