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丽蕴教授基于燕京赵氏皮科阴阳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经验
1
作者 杨功瑞 徐旭英 孙丽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34-137,142,共5页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葡萄疫”范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孙丽蕴教授在传承燕京赵氏皮科“首辨阴阳”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将本病划分为病起之阳斑、病进之阳斑及阴斑,补充本病阴阳辨证论治体系。阳斑治用凉血五根汤化裁,病起之阳斑重清...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葡萄疫”范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孙丽蕴教授在传承燕京赵氏皮科“首辨阴阳”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将本病划分为病起之阳斑、病进之阳斑及阴斑,补充本病阴阳辨证论治体系。阳斑治用凉血五根汤化裁,病起之阳斑重清热凉血祛风,病进之阳斑重活血养阴;阴斑治用养血健脾经验方化裁,健脾益气、养血消斑、止血。孙教授辨伴发肢体水肿之阴阳,阳证用白茅根、丝瓜络祛风清热行水,阴证加赤茯苓皮、川牛膝健脾化瘀利水;内外同理,外治上对三阶段分别予以芙蓉膏清热凉血,紫色消肿膏化瘀,紫草茸油健脾活血。本文特举典型病案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丽蕴 过敏性紫癜 赵炳南 阴阳辨证 经验 内外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外科阴阳辨证探讨温通法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
2
作者 郑洁莹 楚爱景 +2 位作者 仲文莉 黄子宸 夏仲元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20-1623,共4页
中医外科诊病首辨阴阳,根据局部体征、全身症状、发病缓急及预后转归等进行辨别。阴证阳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阳证易治,阴证难医。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除在脓肿期可短暂性出现红肿高凸,多以乳房肿块色不红或暗红... 中医外科诊病首辨阴阳,根据局部体征、全身症状、发病缓急及预后转归等进行辨别。阴证阳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阳证易治,阴证难医。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除在脓肿期可短暂性出现红肿高凸,多以乳房肿块色不红或暗红、质韧难消难溃,溃后难敛,病程迁延难治为临床特点,NPM属于半阴半阳证或阴证,多种因素导致的“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病机。诊察治疗时要注意阴阳转化,尤其把握半阴半阳病证阶段,要避免由阳转阴,促其由阴转阳。治法上以温通法为主要方法,以阳和汤、阳和解凝膏、冲和膏为主要代表方,于肿块期、脓肿期、溃后期分别采用温通散结消肿、温通托毒排脓、温通生肌促愈的原则选方用药,并选用火针、热奄包、溻渍、熏蒸等多种中医外治疗法配合治疗。通过阴阳辨证深化病机认识,拓宽丰富温通法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阴阳辨证 “阳化气 阴成形” 半阴半阳证 温通法 内外合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辨证理论在现代中医符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新娟 张璜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及其阴阳辨证理论的分析,总结以阴阳辨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尝试在现代中医公用符号设计中借鉴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并遵循阴阳辨证理论的观念,提出现代中... 本文通过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及其阴阳辨证理论的分析,总结以阴阳辨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尝试在现代中医公用符号设计中借鉴中医传统图式符号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特征,并遵循阴阳辨证理论的观念,提出现代中医公共用图形设计的构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辨证理论 中医 符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的阴阳辨证体会
4
作者 刘野 植奇明 张参军(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16-117,共2页
时间在阴阳辨证中有重要作用,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对于病情发生发展与时间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可运用基于时间的阴阳辨证方法,指导分析病性、确定治疗方法的方向,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阴阳辨证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京外科名家“阴阳辨证”论治粉刺性乳痈经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加乐 张董晓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145-2149,共5页
粉刺性乳痈是发生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妇女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疾病,病程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缠绵难愈。阴阳辨证不仅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一切外科辨证的总纲。赵炳南先生作为燕京外科流派重要代表人物,通晓经典、勤于临床,受《外科证治... 粉刺性乳痈是发生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妇女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疾病,病程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缠绵难愈。阴阳辨证不仅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一切外科辨证的总纲。赵炳南先生作为燕京外科流派重要代表人物,通晓经典、勤于临床,受《外科证治全生集》影响颇深,认为应将“辨阴阳”放在首要位置,提出“首辨阴阳”观点并将其作为重要学术思想指导临床,王玉章先生及吕培文教授继承“首辨阴阳”学术思想并传承发展,王玉章先生辨阴阳时强调整体观念,强调分辨寒热真假,吕培文教授重视半阴半阳证的分辨及治疗。在具体应用“辨阴阳”进行治疗时,分别采用清热法、温阳法及调和法内外合治阳证、阴证、半阴半阳证。内治上,清热法可分为清热解毒法、清热养阴法、清热凉血法,代表方剂为清热解毒汤、凉血五根汤等,温阳法则以阳和汤和补托透脓汤为基本方加减运用治疗阴证疮疡,调和法则以赵炳南先生创制的“四藤”为调和阴阳的基本组合,据临床表现不同加减运用。外治法上,包括外用膏药、纱条及中医技法的使用,阳证疮疡可用铁箍散膏、复方化毒膏、芙蓉膏、刺络拔罐法和引血疗法,阴证疮疡可用紫色消肿膏、消化膏及回阳生肌纱条,半阴半阳证则根据阴阳多少的不同将药膏、纱条等调配使用进行治疗。本文旨在总结燕京外科流派阴阳辨证的传承及在粉刺性乳痈治疗中的应用,学习名家经验,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京外科名家 阴阳辨证 粉刺性乳痈 肉芽肿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清热法 温阳法 调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黄疸阴阳辨证与辅助检查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舒生虎 周淑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辅助检查指标与肝病黄疸的阴阳辨证关系。方法:所有病例分成阳黄组、阴黄组,并检测患者AST/ALT、GGT、A/G、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5个项目数据,比较2组病例5项数据差异。结果:2组患者AST/ALT、GGT、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差异有... 目的:探讨辅助检查指标与肝病黄疸的阴阳辨证关系。方法:所有病例分成阳黄组、阴黄组,并检测患者AST/ALT、GGT、A/G、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5个项目数据,比较2组病例5项数据差异。结果:2组患者AST/ALT、GGT、血小板计数、脾脏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检查指标与肝病黄疸的阴阳辨证存在明确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黄疸 阴阳辨证 辅助检查指标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辨证在临床中的运用——学习郑钦安扶阳思想体会
7
作者 陈乔芝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7期106-106,108,共2页
阴阳辨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总结辨证论治的方法,阐述了如何进行阴阳辨证,将阴阳辨证作为中医辨证治疗疾病的总纲,运用到临床中,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 阴阳辨证 方法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辨证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向前锟 李振杰 +1 位作者 李伟赣 何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阴阳辨证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杜牛八味汤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辨证为阳证者采用杜牛八味汤+决明子、石... 目的探讨阴阳辨证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杜牛八味汤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辨证为阳证者采用杜牛八味汤+决明子、石斛,辨证为阴证者采用杜牛八味汤+干姜、细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中医症候评分(7.82±2.11)分低于对照组的(11.01±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阴阳辨证+脏腑辨证能更有效地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亏虚 型膝骨性关节炎 阴阳辨证 杜牛八味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辨证浅析手足十二针的组方特点 被引量:16
9
作者 侯海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85-86,共2页
手足十二针是针灸学泰斗、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乐亭先生的临床宝贵经验,用于治疗中风、高血压、瘫痪、痹证等。该组穴位由双侧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组成,左右共十二穴,故名手足十二针。这些穴... 手足十二针是针灸学泰斗、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乐亭先生的临床宝贵经验,用于治疗中风、高血压、瘫痪、痹证等。该组穴位由双侧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组成,左右共十二穴,故名手足十二针。这些穴位配伍精妙,与脾、胃、肝、肺等脏腑有着紧密联系,参与着人体阴阳调节,气血化生,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辨证 气血辨证 脏腑辨证 经络辨证 手足十二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安三书,强调辨阴阳;擅用姜附,亦常用寒凉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进喜 贾海忠 +4 位作者 储真真 赵勇 张洪钧 顾然 汪伯川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郑钦安为清末著名医家,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合称《郑钦安医学三书》。阐发经典,结合临床,强调明辨阴阳,突出中气,临床擅长应用大剂量姜、桂、附等,屡起沉疴,被今人奉为扶阳派宗师。认真研读郑氏三书,即可发现郑... 郑钦安为清末著名医家,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合称《郑钦安医学三书》。阐发经典,结合临床,强调明辨阴阳,突出中气,临床擅长应用大剂量姜、桂、附等,屡起沉疴,被今人奉为扶阳派宗师。认真研读郑氏三书,即可发现郑钦安学宗仲景,问师陈修园,实际上阴阳并重,临床常用寒凉药,以治热证。提示善读书者,一定要读原著,不可为时人偏见所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钦安 阴阳辨证 扶阳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银屑病中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与阴阳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亚帆 王晓旭 +4 位作者 季云润 肖士菊 林子量 陈妍霏 张广中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913-916,共4页
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着一套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系统,它在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且与中医“阴阳”平衡高度相似。根据阴阳定义,辅助性T细胞17细胞相关物质与免疫炎症激动、促进炎症相关,属“阳... 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着一套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系统,它在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且与中医“阴阳”平衡高度相似。根据阴阳定义,辅助性T细胞17细胞相关物质与免疫炎症激动、促进炎症相关,属“阳”,调节性T细胞相关物质与免疫抑制、炎症抑制相关,属“阴”。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不断的变化,但治病求本,辨别阴阳,寻求理法方药,使人体恢复阴阳协调的状态是亘古不变的目标。综合银屑病的病因、皮损情况与内部症状、证型分布和用药规律,银屑病在阴阳辨证中多属热证、阳证,少有纯阴证,较多为半阴半阳证。治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的变化理论上支持了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物质为“阳”,调节性T细胞相关物质为“阴”的假设。但缺乏相关证据支持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与半阴半阳证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阴阳平衡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 阴阳辨证分型 阳证 半阴半阳证 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耿建国教授回阳救逆治疗急危重症四则辨析
12
作者 陈玉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215-1217,共3页
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临床很多急危重症均是阳气虚脱、阴盛格阳所致,治以回阳救逆,方可起死回生。耿建国教授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以阴阳为纲,甄别寒热,尤其擅于辨别寒热错杂、寒热真假之证。临床用药注重顾护人体阳气,治疗以扶阳为先,以... 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临床很多急危重症均是阳气虚脱、阴盛格阳所致,治以回阳救逆,方可起死回生。耿建国教授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以阴阳为纲,甄别寒热,尤其擅于辨别寒热错杂、寒热真假之证。临床用药注重顾护人体阳气,治疗以扶阳为先,以不变应万变,疗效显著。本文选录四则急危重症,出现不同程度昏迷、发热以及疼痛等症状。病案一,患者年高体弱,心、脾、肾阳气欲脱,真寒假热之昏迷,治以摄纳浮阳,回阳固脱;病案二,水漫高原,蒙蔽清窍之厥证,属阴盛格阳,治以温振温化,扶阳抑阴;病案三,下利不止,呃逆频繁,阴竭阳脱之厥证,急以回阳固脱,降逆止呃;病案四,阴盛格阳,心阳痹阻之心梗,峻补心肾之阳,通阳宣痹。四案病症虽异,病机均为真阳外脱,治以回阳救逆,挽回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耿建国 急危重症 阴盛格阳 寒热错杂 回阳救逆 阴阳辨证 扶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钦安辨治咳嗽经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少锋 杜少辉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11期69-71,共3页
通过研究郑钦安经典著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从外感、内伤两方面总结归纳郑钦安治疗咳嗽的经验,郑钦安治疗咳嗽以阴阳辨证为纲,认为"内外各有攸分,阴阳各有实据,药性各有专主"。
关键词 咳嗽 阴阳辨证 外感 内伤 郑钦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