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代树形大分子(PAMAM)的合成及对阴阳离子的识别
1
作者 董丹丹 田勋 马彦青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前生物体内ATP合酶催化ATP水解的研究是生物催化方向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ATP合酶催化ATP水解的机制,本研究模拟生物体系环境,在N2氛围中,采用甲醇溶液回流的发散合成法合成了多功能化的树形大分子,用核磁、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 目前生物体内ATP合酶催化ATP水解的研究是生物催化方向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ATP合酶催化ATP水解的机制,本研究模拟生物体系环境,在N2氛围中,采用甲醇溶液回流的发散合成法合成了多功能化的树形大分子,用核磁、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其多作用位点的特征对不同阴阳离子进行了识别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G1.0 PAMAM(L)与Mn2+的识别效果最明显,荧光强度增加18倍,根据修饰的Benesi-Hildebrand方程得到了G1.0 PAMAM与Mn2+最佳配位比为1∶1,结合常数为1.13×104L/mol;采用Job’s法对主客体配位比进行了验证;同时,F-对G1.0 PAMAM荧光猝灭现象最明显,根据修饰的Benesi-Hildebrand方程确定了两者的最佳配位比为1∶1,结合常数为2561 L/mol。该结果开辟了新的一类模拟酶催化剂体系,并为研究ATP合酶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大分子 阴阳离子识别 荧光探针 最佳配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双(2-苯并咪唑基)苯对F-和Hg^2+识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盼盼 桑武堂 +3 位作者 高静 赵秋月 魏薇 胡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28-1335,共8页
通过合成一种简单的苯并咪唑类主体分子并运用荧光光谱及~1H NMR考查其与十二种阳离子和九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主体分子对阴离子中的F^-具有较好的单一选择性识别效果,荧光滴定和~1H NMR滴定数据表明主体与F^-通过氢键相互结... 通过合成一种简单的苯并咪唑类主体分子并运用荧光光谱及~1H NMR考查其与十二种阳离子和九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主体分子对阴离子中的F^-具有较好的单一选择性识别效果,荧光滴定和~1H NMR滴定数据表明主体与F^-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对F^-的最低检测限为8.543×10-6mol·L-1。同时,主体分子对阳离子中的Hg^(2+)具有较好的单一选择性识别效果,通过荧光滴定、~1H NMR滴定、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及质谱进一步证明了主体分子与Hg^(2+)以配位键1∶1结合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对Hg^(2+)的最低检测限为5.579×10-6mol·L-1。此外,制备了主体的荧光试纸,可实现对F^-和Hg^(2+)的快速、简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阴阳离子识别 荧光传感 离子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