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内核与图式
1
作者 张其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3-45,共13页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其内核可凝练为“阴阳中和”,“太极图”是这一内核形象精准的表达图式。从中华文化主干看,“易学主干”说认为“易道”即“天道”,其内涵为“一阴一阳”;“阴阳”非矛盾关系,而是相对相倚、互藏...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其内核可凝练为“阴阳中和”,“太极图”是这一内核形象精准的表达图式。从中华文化主干看,“易学主干”说认为“易道”即“天道”,其内涵为“一阴一阳”;“阴阳”非矛盾关系,而是相对相倚、互藏交感的存在,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包容、调和平衡的思维方式。儒家尚阳刚、道家尚阴柔,二者形成阴阳互补。从儒释道共同价值出发,“中”与“和”是融贯三家的精神内核:儒家主张中庸仁和,道家主张中气柔和,佛家主张中观圆和,“中和”遂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阴阳中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深度契合,实现传统智慧的当代转化。作为诠释“阴阳中和”思想的完美图式,太极图在宋代形成阴阳小头鱼互纠的精准图式,以黑白双鱼象征阴阳消长,通过S曲线与鱼眼体现“中道”与互藏关系,生动反映儒释道各家思想的差异性与共融性。太极图不仅诠释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反向循环的变易观念、取象运数的思维观念,还与天文、历法、中医、武术等传统科技文化紧密关联,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的“正和思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东方智慧,成为中华文明精神内核的直观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中和 中正 合和 太极图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学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其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72-75,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是"一源三流",如同中华大地的地理结构一样。中华大地的源头在青藏高原,从这里流出三条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易",三流是儒、道、禅。
关键词 国学 周易 阴阳中和修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雄《太玄》中的医学思想研究
3
作者 陈沛锦 张其成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5期29-31,共3页
《太玄》为西汉末年扬雄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通过选取对《太玄》中“中、养、常、割、灶”五首的阐述,表明了其阴阳中和的生命观、藏心于渊的养生观、及时求医的预防观、见微知著的治疗观、不洁致病的病因观这五个方面的医学思想。扬... 《太玄》为西汉末年扬雄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通过选取对《太玄》中“中、养、常、割、灶”五首的阐述,表明了其阴阳中和的生命观、藏心于渊的养生观、及时求医的预防观、见微知著的治疗观、不洁致病的病因观这五个方面的医学思想。扬雄认为,人秉中和之德,立身行道,如此方可达至“性命之理”。生命一体内外息息相关,两者不可分离。一旦生病,就应当及时就诊,方不至于病情蔓延开来,最终导致难以治愈之境。养生之道,莫若藏心于宁静平和之地,如此则生命得以返璞归真,达到真正的美好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玄 医学思想 阴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