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读《评北宋雍熙北伐》以后——与顾全芳先生商榷
- 1
-
-
作者
唐兆梅
-
机构
湘潭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顾全芳先生《评北宋雍熙北伐》一文,是一篇关于北宋雍熙三年(986)春,宋太宗赵光义倾全国之力北向伐辽的专论。文中着重叙述了雍熙北伐的失败,咎由谁取,雍熙北伐的起因,谁是始作俑者;雍熙北伐的性质,正义在谁方。
-
关键词
宋太宗
北宋
赵匡
宋太祖
秦王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
阴谋手段
长君
秉笔直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漫画与“四人帮”
- 2
-
-
作者
吴恭俭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0期192-194,共3页
-
文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看不到漫画。称王称霸但本质虚弱的“四人帮”怕风,怕声音,怕阳光,……还怕漫画,把漫画禁锢了多年。可是,一声霹雳,漫画之花开在报刊上,开在街巷头尾、车站码头,以及公社、学校、兵营的广阔天地里。它伴随着欢庆十月伟大胜利的锣鼓而获得了新生。 多好啊!人民胜利了,无产阶级胜利了,党胜利了,连漫画也解放了!它饱含着开怀的微笑、轻蔑的嘲讽和切齿的痛恨,指向“四人帮”。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启发、帮助观众加深认识“四人帮”的反动本质,篡党夺权的种种阴谋手段及其可耻失败的必然结局。
-
关键词
“四人帮”
漫画
黑话
篡党夺权
观众
反动本质
江青
审判台
阴谋手段
打扮成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陈胜、吴广波澜壮阔的反孔斗争
- 3
-
-
-
机构
兰州大学校大批判组
-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28-34,共7页
-
文摘
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和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两千多年前用革命暴力推翻反革命暴力,打击赵高秦二世的反动政权;批判反动的孔孟之道和混进农民起义队伍中的孔老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光辉范例。这次农民大起义是在秦二世继位,赵高用阴谋手段篡夺了秦王朝的最高权力,改变了秦始皇所推行的法家路线,代表奴隶主阶级疯狂进行复辟活动的情况下爆发的。农民拿起武器,用革命暴力批判复辟倒退的孔孟之道,批判赵高推行儒家反动路线和例行逆施的反革命复辟活动,以排山倒海之势,沉重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冲击了地主阶级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为汉高祖刘邦继续推行法家路线奠定了基础。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反对腐朽、黑暗势力统治的巨大威力。历史斗争是现实斗争的一面镜子。回顾这次农民起义军的这段历史,从中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我们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革命,反对复辟,坚持统一,反对分裂,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是很有益的。
-
关键词
农民起义军
革命暴力
地主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
反革命
劳动人民
批林批孔运动
路线
阴谋手段
农民革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在“送书”与“受书”的背后
- 4
-
-
-
机构
福建师大图书馆革命大批判小组丙组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51-52,共2页
-
文摘
林彪反党集团是一伙“在理论上一窍不通”,而“在干阴谋勾当方面却是颇为能干的”野心家。为了反党篡权,他们耍尽花招,施尽诡计,以至连“送书”与“受书”也成了他们结死党、搞复辟的阴谋手段之一。一九六五年五月,林彪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反共老手陈伯达,亲自把三十二开线装本《增广贤文》郑重其事地送给正在北京开会的我省某“
-
关键词
林彪反党集团
陈伯达
阴谋手段
野心家
死党
资产阶级
反革命
毛主席
三十二开
增广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