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混合指示剂程序加入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唐凯 俞稼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原有的混合指示剂 (MIT)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改进的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两相混合指示剂程序加入 (MIST)法 ,并分别在纯体系和复杂体系中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由于 MIST法减少了滴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在两相之间... 在原有的混合指示剂 (MIT)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改进的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两相混合指示剂程序加入 (MIST)法 ,并分别在纯体系和复杂体系中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由于 MIST法减少了滴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化合物在两相之间的相转移 ,因而减小了相应的影响因素 .在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分析中其标准偏差 s不大于 0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 表面活性 百里酚蓝 次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被引量:22
2
作者 易忠胜 杨华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MAB)、溴甲酚紫 ( BC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者在 p H 7.0 0的条件下可形成有色离子缔合物 ,据此建立了 CTMAB- BCP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在 75μg CTMAB存在下 ,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在 0...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CTMAB)、溴甲酚紫 ( BC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者在 p H 7.0 0的条件下可形成有色离子缔合物 ,据此建立了 CTMAB- BCP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在 75μg CTMAB存在下 ,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在 0~ 5 0 μg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 2 .74× 1 0 4 L· mol- 1·cm- 1,并用标准加入法和主成分回归法不分离干扰可直接测定。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河水、池塘水和生活污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以 SDS计 )并与亚甲蓝法进行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溴甲酚紫 主成分回归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 废水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上吸光光度法研究——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登军 李丽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方法采用阳离子显色剂亚甲基蓝试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不溶于水的离子对沉淀,将沉淀吸滤在滤纸上,直接置于721型分光光度计中,用双波长吸光度差值法定量,操作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于0.5μ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3次测定... 本方法采用阳离子显色剂亚甲基蓝试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不溶于水的离子对沉淀,将沉淀吸滤在滤纸上,直接置于721型分光光度计中,用双波长吸光度差值法定量,操作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于0.5μg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3次测定变异系数为2.2%。样品测试回收率在96-102%之间,以取样体积为20ml计,最小检出浓度为7.5×10^(-8)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分光光度法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电极用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金爱琴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2-43,41,共3页
本文介绍了以AD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对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电位滴定进行了研究,该法比两相滴定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阴离子 表面活性 测定 AD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对脂肪酶催化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付薇薇 滕超 +3 位作者 周明春 周亚迪 邱学宇 孙启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研究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SSOS)对脂肪酶Novozym51032催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光谱学信息探讨了两者间相互作用对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SSOS)对脂肪酶Novozym51032催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光谱学信息探讨了两者间相互作用对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SOS质量浓度为6.0 mg/mL时,脂肪酶相对酶活力可显著提高164.99%。酶动力学分析显示,SSOS在较低质量浓度(1 mg/mL)时,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_(m))从4.12μmol/L降低到3.46μmol/L;较高质量浓度(6 mg/mL)条件下,K_(m)增大到58.82μmol/L,而最大初始反应速率(Vmax)增至333.00μmol/(L·min)。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脂肪酶荧光强度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削弱,而酶二级结构则发生由α-螺旋、β-转角向β-折叠的转变,这说明SSOS对脂肪酶催化特性的影响与其结构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阴离子表面活性 催化活性 动力学 光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秋实 吴林源 +3 位作者 张诗委 袁哲 张可佳 赵海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对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 7494—1987)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进行了方法改进。以毒性相对较小的二氯甲烷取代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试管取代分液漏斗,利用振荡器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最佳萃取时间为1.5 min,单个样品的分析... 对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 7494—1987)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进行了方法改进。以毒性相对较小的二氯甲烷取代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试管取代分液漏斗,利用振荡器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最佳萃取时间为1.5 min,单个样品的分析时间在10 min以内;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2.0 mg·L^(-1)以内,检出限(3s/k)为0.0297 mg·L^(-1);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重复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9.0%;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0%~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方法改进 阴离子表面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石鑫 许艳艳 +3 位作者 伍亚军 吴贝贝 席玲慧 侯宝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5,694,共7页
研究表面活性剂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机理对油田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红外光谱、形貌扫描成像、Zeta电位、固体表面振荡频率和接触角等的测定,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PES)改变油湿性砂... 研究表面活性剂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机理对油田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红外光谱、形貌扫描成像、Zeta电位、固体表面振荡频率和接触角等的测定,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PES)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油湿性石英粉的红外光谱相比,PES处理后的石英粉红外谱图中具有S—O键、亚砜S=O键和砜—SO_(2)—键的拉伸振动峰,说明“吸附”为PES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由于PES吸附在油湿性石英片表面,使得石英片表面较为平坦,平均粗糙度大大减小。未经PES处理的油湿性石英颗粒的Zeta电位为-4.2 mV,用PES处理样品的Zeta电位值随着PE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终趋于平衡。PES与带负电岩石表面的静电排斥力使得PES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吸附在砂岩表面。随着PES浓度的增加,石英晶体表面的共振频率降幅越来越大,即PES分子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越来越大。另外,未经PES处理的油湿性石英片原始接触角为140°,经过PES处理的油湿性石英片对应的接触角为109°。随着PES的加入,表面活性剂疏水链与原油组分的疏水端形成双层吸附结构,此时表面活性剂亲水头基裸露在外面,使得接触角逐渐降低,从而改变了固体表面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湿性 砂岩 阴离子表面活性 润湿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练书 高俊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754-755,760,共3页
对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只需要一次萃取,即向样品中一次性加入亚甲蓝10 mL及三氯甲烷10 mL,激烈振摇1 min,静置分层,然后再测其吸光度。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它与国标方法的线性回归无显著性差异(t=0.912,P>0... 对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只需要一次萃取,即向样品中一次性加入亚甲蓝10 mL及三氯甲烷10 mL,激烈振摇1 min,静置分层,然后再测其吸光度。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它与国标方法的线性回归无显著性差异(t=0.912,P>0.05),具有简便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萃取方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俞凌云 孙冬梅 张新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6,共5页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大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体中可引起水质的恶化,已成为水质监测的一项必测指标。国内外近年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色谱法共振光散射法、...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大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体中可引起水质的恶化,已成为水质监测的一项必测指标。国内外近年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色谱法共振光散射法、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等,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方法向着更快、更准、更易操作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测定方法 进展 流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离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韦寿莲 郑妍鹏 谢天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Ca2 +为分离介质 ,甲酰胺为添加剂 ,通过对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酸度、Ca2 +浓度、甲酰胺浓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的优化选择 ,用毛细管电泳 -电导检测法分离了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在10mmol/LTris -11mmo... 以Ca2 +为分离介质 ,甲酰胺为添加剂 ,通过对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酸度、Ca2 +浓度、甲酰胺浓度、电泳电压和进样时间的优化选择 ,用毛细管电泳 -电导检测法分离了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在10mmol/LTris -11mmol/LCit(pH4.5)运行缓冲液中 ,上述两组分在16min内完全分离 ;K12和LAS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10-6~8.0×10-3 mol/L和5.0×10-6 ~5.0×10-3 mol/L ;检出限(S/N=3)分别为2.5×10-6 和3.0×10-6 mol/L,应用于合成洗衣粉样和合成水样中K12 和LAS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分离 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导检测 磺酸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酚藏花红的作用及其在核酸荧光法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峰 杜俊 +3 位作者 章丽 卞桂荣 朱昌青 王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22-726,共5页
对阳离子荧光染料酚藏花红 (PF)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状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浓度在 0 .8× 10 -3 ~ 2 0× 10 -3 mol/L范围内时 ,酚藏花红形成非荧光现... 对阳离子荧光染料酚藏花红 (PF)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状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浓度在 0 .8× 10 -3 ~ 2 0× 10 -3 mol/L范围内时 ,酚藏花红形成非荧光现场二聚体 ,且在 5 15nm处出现新的特征吸收峰。现场形成的酚藏花红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的实验表明 ,核酸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有很大的增强 ,且其增强的程度与核酸加入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核酸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 ,用于小牛胸腺DNA、鲱鱼精DNA、酵母RNA的定量测定 ,其线性范围分别为 0 0 6~ 18mg/L、0 0 4~ 2 0mg/L和 0 12~ 2 0mg/L ;检测限分别为 2 1、17和36 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藏花红 阴离子表面活性 核酸 荧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萃取流动注射法快速测定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丽平 田芹 +1 位作者 江林 张卓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3-556,共4页
采用在线萃取预处理功能模块,配合流动注射分析法对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快速测定。通过对萃取模块结构的优化,解决了测试过程中峰形拖尾、接口处氯仿渗出以及萃取膜频繁更换的问题。方法检出限为10.2μ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采用在线萃取预处理功能模块,配合流动注射分析法对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快速测定。通过对萃取模块结构的优化,解决了测试过程中峰形拖尾、接口处氯仿渗出以及萃取膜频繁更换的问题。方法检出限为10.2μ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50.0~1 000.0μg/L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 3);精密度(100μg/L,n=7)为2.5%;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7.8%~112.6%;检测频率为18个样/h。方法操作简便,与传统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比较,样品测试速度快,分析效率高,可以满足现场水质快速批量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阴离子表面活性 在线萃取 功能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力可 刘淼 +5 位作者 陈嵩岳 刘南 冷粟 李广柱 杨欣然 王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采用0.45μm滤膜代替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地表水水样.在出现乳化时用干净带圈铜丝代替破乳剂异丙醇破乳,对阴离子型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国标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对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无明显差异,方法的准... 采用0.45μm滤膜代替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地表水水样.在出现乳化时用干净带圈铜丝代替破乳剂异丙醇破乳,对阴离子型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国标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对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无明显差异,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均达到质量控制要求;分析步骤更简单,分析效率更高,更加适合测定地表水中的L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阴离子表面活性 方法的改进 破乳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概述 被引量:15
15
作者 魏福祥 郝莉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危害;重点对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即分光光度法、两相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及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水中阴离子表面活... 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危害;重点对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即分光光度法、两相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及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向信息化、实时快速在线监测智能化和检测仪器向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环境水样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峰 王新 崔正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以溴甲酚绿作指示剂 ,氯仿为油相 ,水、被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Na3PO4 -Na2 HPO4 缓冲剂组成水相 ,当体系总体积和两相体积比固定时 ,过量的阳离子与溴甲酚绿形成蓝绿色复合物溶于氯仿相 ,在 6 30nm处产生最大... 以溴甲酚绿作指示剂 ,氯仿为油相 ,水、被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Na3PO4 -Na2 HPO4 缓冲剂组成水相 ,当体系总体积和两相体积比固定时 ,过量的阳离子与溴甲酚绿形成蓝绿色复合物溶于氯仿相 ,在 6 30nm处产生最大吸收。当阳离子浓度固定不变时 ,氯仿层吸光度随阴离子浓度增加线性下降。据此可作出工作曲线 ,用于常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微量分析。应用于 1× 10 -6mol/L~2× 10 -5mol/L (约 0 5mg/L~ 10mg/L)重烷基苯磺酸盐和羧酸盐 (肥皂 )浓度的测定 ,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 0 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微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 溴甲酚绿 吸光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1
17
作者 袁晶 王小红 谢家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6,28,共4页
在B-R缓冲溶液中,基于罗丹明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F)产生强烈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的方法。试验发现对于SDS和SDBS,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518和373nm处。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检出限... 在B-R缓冲溶液中,基于罗丹明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F)产生强烈共振光散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的方法。试验发现对于SDS和SDBS,最大共振光散射峰位于518和373nm处。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分别为0.023mg·L^-1(SDS)和0.038mg·L^-1(SDBS),用于合成样和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4.0%~105.0%之间,并与亚甲蓝光度法相比,结果满意,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法 阴离子表面活性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残余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庆英 裘爱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0-311,共2页
在氯仿溶液中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亚甲基蓝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一定的络合物 ,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可计算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含量 .用此法可测定表面活性剂分提猪油后在产品中的残余含量 ,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 。
关键词 油脂 阴离子表面活性 残余含量 测定 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胜科 费晓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45,共2页
在pH 7.00的缓冲溶液中,孔雀绿可以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DOSO_3Na)形成紫色离子缔合物,在582nm处有最大吸收值。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OSO_3Na的方法,已用于水体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 孔雀绿 阴离子表面活性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测定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威 杨胜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应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条件下结晶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形成的紫色离子缔合物的光学特性。发现室温条件下,在pH7.00的缓冲溶液时,此紫色离子缔合物在5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十二烷基磺酸钠在0~2.0mg/L范...  应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条件下结晶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形成的紫色离子缔合物的光学特性。发现室温条件下,在pH7.00的缓冲溶液时,此紫色离子缔合物在5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十二烷基磺酸钠在0~2.0mg/L范围内回收率为96%~103%,且RSD<3.7%。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此法已用于水体样品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结晶紫 阴离子表面活性 十二烷基磺酸钠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