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对脂肪酶催化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付薇薇 滕超 +3 位作者 周明春 周亚迪 邱学宇 孙启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研究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SSOS)对脂肪酶Novozym51032催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光谱学信息探讨了两者间相互作用对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odium starch octenyl succinate,SSOS)对脂肪酶Novozym51032催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光谱学信息探讨了两者间相互作用对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SOS质量浓度为6.0 mg/mL时,脂肪酶相对酶活力可显著提高164.99%。酶动力学分析显示,SSOS在较低质量浓度(1 mg/mL)时,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_(m))从4.12μmol/L降低到3.46μmol/L;较高质量浓度(6 mg/mL)条件下,K_(m)增大到58.82μmol/L,而最大初始反应速率(Vmax)增至333.00μmol/(L·min)。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脂肪酶荧光强度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削弱,而酶二级结构则发生由α-螺旋、β-转角向β-折叠的转变,这说明SSOS对脂肪酶催化特性的影响与其结构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阴离子表面活性 催化活性 动力学 光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秋实 吴林源 +3 位作者 张诗委 袁哲 张可佳 赵海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对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 7494—1987)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进行了方法改进。以毒性相对较小的二氯甲烷取代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试管取代分液漏斗,利用振荡器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最佳萃取时间为1.5 min,单个样品的分析... 对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 7494—1987)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进行了方法改进。以毒性相对较小的二氯甲烷取代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试管取代分液漏斗,利用振荡器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最佳萃取时间为1.5 min,单个样品的分析时间在10 min以内;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2.0 mg·L^(-1)以内,检出限(3s/k)为0.0297 mg·L^(-1);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重复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9.0%;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0%~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方法改进 阴离子表面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机理
3
作者 石鑫 许艳艳 +3 位作者 伍亚军 吴贝贝 席玲慧 侯宝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0-685,694,共7页
研究表面活性剂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机理对油田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红外光谱、形貌扫描成像、Zeta电位、固体表面振荡频率和接触角等的测定,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PES)改变油湿性砂... 研究表面活性剂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机理对油田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红外光谱、形貌扫描成像、Zeta电位、固体表面振荡频率和接触角等的测定,研究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PES)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油湿性石英粉的红外光谱相比,PES处理后的石英粉红外谱图中具有S—O键、亚砜S=O键和砜—SO_(2)—键的拉伸振动峰,说明“吸附”为PES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由于PES吸附在油湿性石英片表面,使得石英片表面较为平坦,平均粗糙度大大减小。未经PES处理的油湿性石英颗粒的Zeta电位为-4.2 mV,用PES处理样品的Zeta电位值随着PE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终趋于平衡。PES与带负电岩石表面的静电排斥力使得PES以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吸附在砂岩表面。随着PES浓度的增加,石英晶体表面的共振频率降幅越来越大,即PES分子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越来越大。另外,未经PES处理的油湿性石英片原始接触角为140°,经过PES处理的油湿性石英片对应的接触角为109°。随着PES的加入,表面活性剂疏水链与原油组分的疏水端形成双层吸附结构,此时表面活性剂亲水头基裸露在外面,使得接触角逐渐降低,从而改变了固体表面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湿性 砂岩 阴离子表面活性 润湿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耐盐机理 被引量:59
4
作者 赵涛涛 宫厚健 +3 位作者 徐桂英 曹绪龙 宋新旺 王红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针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问题,基于国内外45篇期刊论文、5部专著及作者所在研究组近期研究成果,综述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耐盐机理,论题包括:前言;①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②无机盐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针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问题,基于国内外45篇期刊论文、5部专著及作者所在研究组近期研究成果,综述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耐盐机理,论题包括:前言;①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②无机盐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改变表面活性剂Krafft点;改变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临界堆积系数,改变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相的分配系数);③展望(机理研究;计算模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溶液 物化性能 耐盐性 盐/表面活性相互作用 作用机理 驱油表面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及去除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伟 韩晓宇 +5 位作者 陈江荣 姚富森 黎方铃 陈默 蒙晓琴 李晓林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06-111,144,共7页
文章系统研究了应用较为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生物池中污染物(氨氮、总磷、硝态氮)的去除影响以及不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_(3))]对SDBS去除效能和最佳... 文章系统研究了应用较为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生物池中污染物(氨氮、总磷、硝态氮)的去除影响以及不同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_(3))]对SDBS去除效能和最佳投加位点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随着SDBS浓度的增加会明显降低,SDBS对以上两种污染物的去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SDBS对硝态氮的去除基本无影响。通过进一步试验得出,FeCl_(3)作为混凝剂可以更有效去除SDBS,当FeCl_(3)与SDBS在最佳质量配比(3∶1)时,SDBS的去除率可达到78.3%。在提升泵站、初沉池出口、外回流液中投加FeCl_(3)对SDBS皆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但在初沉池出水中投加时SDBS的去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阴离子表面活性 生化池 混凝沉淀法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聚集性质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森 程发 +1 位作者 郑宝江 于九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45-1248,共4页
合成了一种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与传统的单基表面活性剂相比,其临界胶束浓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具有突出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效率;研究了该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于胶束聚集数... 合成了一种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与传统的单基表面活性剂相比,其临界胶束浓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具有突出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效率;研究了该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于胶束聚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胶束聚集数出现了一个极大值,同时观察到液晶微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 溶液 合成 聚集性质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数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界面活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森 程发 +1 位作者 郑宝江 于九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2-795,共4页
研究了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其表面活性远远高于相应的单基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比相应的单基表面活性剂降低了1个数量级,且随着联接基团长度的增加,CMC呈减小的趋势;测定了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研究了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其表面活性远远高于相应的单基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比相应的单基表面活性剂降低了1个数量级,且随着联接基团长度的增加,CMC呈减小的趋势;测定了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其C20比常用的单基表面活性剂降低了2个数量级,显示出突出的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率;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GeminiD质量分数为0.1%时,就可以使得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具有突出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CMC C20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溶液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善法 崔云海 +1 位作者 熊萧 雷小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46-149,8-9,共4页
为有效降低清洁压裂液药剂用量及对储层潜在的伤害,使用MCR301界面流变仪,系统研究了新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正十二醇、疏水缔合聚合物(GRF-1H)及纳米二氧化钛对GA-16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A-16质量分数增大,其溶... 为有效降低清洁压裂液药剂用量及对储层潜在的伤害,使用MCR301界面流变仪,系统研究了新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正十二醇、疏水缔合聚合物(GRF-1H)及纳米二氧化钛对GA-16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A-16质量分数增大,其溶液的黏度增大,当GA-16质量分数为3%时具有经济高效性;GRF-1H及正十二醇均能有效提高GA-16溶液黏度,纳米二氧化钛能增强GA-16溶液耐温性。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复配体系配方为3%GA-16+3.5%十二醇+0.15%GRF-1H+0.125%纳米二氧化钛(配方中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可满足中低温(≤90℃)油藏清洁压裂液有效携带支撑剂所需的黏度(25mPa·s)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溶液黏度 纳米二氧化钛 正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苏 赵巍 +1 位作者 张乐 马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6期957-960,共4页
目的研究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方法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I1、I2、I3、I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添加剂可以强化分解过程,提高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粒度和强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 目的研究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方法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I1、I2、I3、I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添加剂可以强化分解过程,提高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粒度和强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添加剂的重要组分——油酸的吸附平衡时间及吸附等温线;借助红外光谱确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氢氧化铝颗粒表面的吸附方式.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油酸40 mim即达到吸附平衡;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静电力作用吸附到氢氧化铝颗粒表面.结论确定了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体系油酸在氢氧化铝界面的等温吸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铝酸钠溶液 晶种分解 油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电解质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液流变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松梅 娄清香 +1 位作者 毛国梁 吴韦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2,共4页
将不同阳离子电荷度的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与反电性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由电导率测定发现两者依靠静电引力结合的大分子复合物存在着非电荷化学计量比关系。低于临界沉淀浓度时,大分子复合物能够保持分散溶... 将不同阳离子电荷度的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与反电性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由电导率测定发现两者依靠静电引力结合的大分子复合物存在着非电荷化学计量比关系。低于临界沉淀浓度时,大分子复合物能够保持分散溶解状态,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并且分子复合作用使溶液的抗剪切稀释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电解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 大分子复合物 溶液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SEM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苏 马纯聪 张洪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584-587,603,共5页
目的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强化分解过程,提高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粒度和强度.研究表面活性剂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微观作用机理.方法借助扫描电镜分析了种分过程中氢氧化铝晶体的生长.结果加入... 目的在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强化分解过程,提高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粒度和强度.研究表面活性剂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微观作用机理.方法借助扫描电镜分析了种分过程中氢氧化铝晶体的生长.结果加入脂肪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I后,晶粒在分解前期急剧增大;脂肪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I在试验条件下可以促进某些大颗粒间的附聚.结论分解最终得到的产物粒度与空白样相比明显增大,晶体表面比空白样的晶体表面圆滑致密,因此加入脂肪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后产品的粒度和强度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铝酸钠溶液 晶体生长 分解 氢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苏 毕诗文 +1 位作者 杨毅宏 谢雁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在铝酸钠溶液的种分过程中,加入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强化分解过程,提高产品质量·试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达280mg/L时,可使溶液分解率提高5%左右,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增大2%左右,强度提高5%左右·表面活... 在铝酸钠溶液的种分过程中,加入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强化分解过程,提高产品质量·试验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达280mg/L时,可使溶液分解率提高5%左右,产品氢氧化铝的粒度增大2%左右,强度提高5%左右·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铝酸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明显变化·通过对铝酸钠溶液的粘度、表面张力、电导率性质的测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铝酸钠溶液 分解 氢氧化铝 添加 物理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物理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奇锋 倪小明 李志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6-311,共6页
为揭示温度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临界胶束浓度时的理化性质和胶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测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C_(12)H_(25)SO_4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_(18)H_(29)NaO_3S)溶液的表面张力、泡沫半衰期和黏度等性能参数,研究了这两种... 为揭示温度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临界胶束浓度时的理化性质和胶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测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C_(12)H_(25)SO_4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_(18)H_(29)NaO_3S)溶液的表面张力、泡沫半衰期和黏度等性能参数,研究了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黏度活化能、胶束化标准焓变和标准熵变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常温时,C_(12)H_(25)SO_4Na和C_(18)H_(29)NaO_3S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008和0.002 mol/L。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泡沫半衰期均呈指数型下降,黏度呈线型下降。C_(18)H_(29)NaO_3S的黏度活化能是C_(12)H_(25)SO_4Na的1.96倍,但C_(12)H_(25)SO_4Na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和吸附趋势均大于C_(18)H_(29)NaO_3S,其标准胶束化自由能和标准熵变均大于C_(18)H_(29)NaO_3S,更容易产生胶束,且胶束结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4N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 溶解动力学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雨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67-68,共2页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含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基本上没有影响,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烯丙基铵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含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基本上没有影响,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烯丙基铵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影响很大,存在极大值。指出在聚合物筛选时,必须进行矿化度、温度和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的全面分析,同时要考虑地层吸附和色谱效应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 粘度 水溶性聚合物 油田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高温下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大鹏 高景滨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37-39,49,共4页
对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4-16溶液在高温下的流变性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无机盐和有机盐加量、温度对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A16-4-16溶液黏度随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加入质量分数小于0.04%... 对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A16-4-16溶液在高温下的流变性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无机盐和有机盐加量、温度对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A16-4-16溶液黏度随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加入质量分数小于0.04%的NaCl有一定增黏效果,而当加入量超过0.04%的无机盐(NaCl,AlCl_3·6H_2O)对GA16-4-16溶液有降黏作用,加入一定浓度CaCl_2溶液对GA16-4-16溶液有增黏作用;GA16-4-16与少量有机酸盐(水杨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合后溶液黏度增大几倍甚至十几倍;GA16-4-16溶液黏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对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 流变性 聚集体形态 无机盐 水杨酸钠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SPNH及其溶液性质的研究
16
作者 闫海科 赵扬 +2 位作者 胡日恒 刘康德 张德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17-321,共5页
我们用精密溶解热量热计、示差扫描量热计和热失重等装置,对本所合成的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由实验测定结果计算出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有关化学热力学函数,并与表面张力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热... 我们用精密溶解热量热计、示差扫描量热计和热失重等装置,对本所合成的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由实验测定结果计算出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有关化学热力学函数,并与表面张力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表面活性剂的热学性能稳定,抗盐性好,根有希望作蒸汽驱油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聚合物 表面活性 SPNH 溶液性质 蒸汽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其溶液表、界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睿智 唐善法 +2 位作者 金礼俊 邓虹 Musa Mpelwa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107,共10页
在合成一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使用表面张力仪和旋转滴界面张力仪考察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亲水头基、疏水碳链、间隔基团)对其溶液表、界面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疏水链和间隔基团碳数相同时,磺酸盐双子表面... 在合成一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使用表面张力仪和旋转滴界面张力仪考察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亲水头基、疏水碳链、间隔基团)对其溶液表、界面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疏水链和间隔基团碳数相同时,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更高。间隔基团碳数相同时,随着疏水链碳数增加,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吸附效率均先上升后降低,界面活性升高。疏水链碳数相同时,随着间隔基团碳数增加,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吸附效率均先上升后降低,界面活性降低。结果表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影响到其溶液的表、界面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调整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可以使其溶液具有较为优异的表、界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分子结构 表面活性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对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树云 唐善法 +2 位作者 胡睿智 姜昭文 金礼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0-316,共7页
为探讨无机盐对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CS416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及机理,采用DV2T黏度计和MCR 301界面流变仪考察了无机盐类型及浓度对GACS416溶液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考察其溶液胶束尺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加... 为探讨无机盐对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CS416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及机理,采用DV2T黏度计和MCR 301界面流变仪考察了无机盐类型及浓度对GACS416溶液黏度和黏弹性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考察其溶液胶束尺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NaCl、KCl可对GACS416溶液有效增黏,MgCl_(2)、CaCl_(2)无增黏效果。NaCl浓度的增加,溶液黏度先增大再减小,而黏弹性由弱变强。随KCl浓度的增加,溶液黏度先增大后减小,黏弹性不断增强。当NaCl或KCl浓度低于1000 mg/L时可有效增黏,浓度高于1000 mg/L时无增黏效果。随NaCl浓度的增大,GACS416溶液中胶束的平均水力半径先增大后减小,使溶液黏度和弹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而随KCl浓度的增大,GACS416溶液中胶束的平均水力半径则逐渐增大,溶液黏度和弹性均相应增大。NaCl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GACS416溶液黏度和黏弹性最好;KCl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GACS416溶液的黏度和黏弹性最好。图11表5参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增黏效果 黏度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油藏下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宪中 康万利 +5 位作者 孟祥灿 范海明 徐海 黄经纬 傅建斌 张一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5-2290,共6页
研究了在高盐油藏中,利用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的方法.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与高盐矿化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但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7%-0.39%(质量分数)范围内仅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 研究了在高盐油藏中,利用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获得油水超低界面张力的方法.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与高盐矿化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但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7%-0.39%(质量分数)范围内仅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m-1量级,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后则可与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通过探讨表面活性剂总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复配比例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发现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可以在高矿化度、低浓度和0.04%-0.37%的宽浓度范围下获得10-5mN·m-1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并分析了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协同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 阴离子表面活性 协同效应 超低界面张力 耐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曹绪龙 吕凯 +2 位作者 崔晓红 石静 苑世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59-1964,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十二烷基磺酸盐和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Na+,Ca2+,Mg2+)形成的离子对进行结构优化,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磺酸盐和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均采用2...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十二烷基磺酸盐和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Na+,Ca2+,Mg2+)形成的离子对进行结构优化,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磺酸盐和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均采用2∶1型,即极性头中两个氧原子与阳离子发生稳定结合;在与阳离子结合之前,表面活性剂分子上的α-亚甲基带有明显的负电荷,因此将其归为极性头;但在阳离子电荷诱导下,α-亚甲基转而带有部分弱正电荷,使极性头范围缩小.计算也发现,表面活性剂尾链带有弱正电荷,使胶束内核带有了部分极性,利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此种极性介于烷烃油相和水相的极性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阴离子表面活性 相互作用 胶束 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