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锰酸钾用于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 被引量:5
1
作者 温青 刘智敏 +1 位作者 陈野 李凯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84-587,共4页
为提高生物燃料电池(MFC)的输出功率和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实验以KMnO4为阴极电子受体,泡沫金属为阳极,葡萄糖模拟废水为基质,设计了新型双室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KMnO4浓度、pH值对MFC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浓度为500mg/L时,MFC... 为提高生物燃料电池(MFC)的输出功率和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实验以KMnO4为阴极电子受体,泡沫金属为阳极,葡萄糖模拟废水为基质,设计了新型双室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KMnO4浓度、pH值对MFC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浓度为500mg/L时,MFC的最大开路电压可达1.68V,最大输出比功率为8657mW/m3,电池的内阻为232W,同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87.1%,库仑效率为45.2%。阴极液的pH值对电池的产电性能有显著影响,酸性溶液条件下有利于改善电池的性能。本研究设计的MFC可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回收电能,同时提高了电池的产电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电池 高锰酸钾 比功率 阴极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与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孔晓英 袁振宏 +2 位作者 孙永明 李连华 马隆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变化趋势;从电化学角度介绍了几种两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阴极室采用不同电子受体对提高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和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了电池组在电池放大过程中...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变化趋势;从电化学角度介绍了几种两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阴极室采用不同电子受体对提高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和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了电池组在电池放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串挠和电压反转等问题,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电子受体 电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卜文辰 蔡昌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24-1127,共4页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个阳极产生电子,阴极接受电子的电化学系统。阐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各种电子受体在阴极的反应机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电子受体 生物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电子受体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谷玺 田兴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2-96,共5页
以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为试验装置,比较铁氰化钾、重铬酸钾、高锰酸钾作为阴极电子受体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压和功率输出。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重铬酸钾混合电子受体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提高没有显著效果,不如两者的单独表现;高锰... 以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为试验装置,比较铁氰化钾、重铬酸钾、高锰酸钾作为阴极电子受体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压和功率输出。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与重铬酸钾混合电子受体对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提高没有显著效果,不如两者的单独表现;高锰酸钾对应的最高输出电压可达1 160 mV,但很不稳定,会很快下降到600 mV左右,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障碍;在酸性条件(pH=3.0)下,重铬酸钾的开路电压为1 081.2 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35.1 W/m3,电池内阻为170.27Ω,而且表现稳定,是理想的阴极电子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电子受体 输出电压 最大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液环境条件对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淑梅 朱宁正 +2 位作者 温青 吴英 孙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3,共3页
以铁氰化钾为阴极电子受体,葡萄糖模拟废水为燃料,构建了无媒介体双室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阴极液中铁氰化钾浓度、pH值、离子强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铁氰化钾浓度,可以降低MFC的内阻,提高MFC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铁氰化... 以铁氰化钾为阴极电子受体,葡萄糖模拟废水为燃料,构建了无媒介体双室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阴极液中铁氰化钾浓度、pH值、离子强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铁氰化钾浓度,可以降低MFC的内阻,提高MFC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铁氰化钾质量浓度由0.5g/L增加到10.0g/L,MFC表观内阻由713W降低到151W,MFC最大输出功率由802mW/m3增加到4061mW/m3;K3Fe(CN)6质量浓度为0.5g/L时,在阴极液中加入3g/LNaSO4电解质,MFC的内阻由713W降低到253W,输出功率由802mW/m3增加到1820mW/m3;阴极液的pH值对电池的发电性能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电池 铁氰化钾 功率密度 阴极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晓英 孙永明 +3 位作者 李东 李连华 李颖 袁振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研究自行设计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常温常压下,以厌氧污泥为接种源,以葡萄糖为底物原料,以不同溶液作为电子受体的条件下测试其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与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稳定运行约30d,并在注入新的底物后,电压又... 研究自行设计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常温常压下,以厌氧污泥为接种源,以葡萄糖为底物原料,以不同溶液作为电子受体的条件下测试其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与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稳定运行约30d,并在注入新的底物后,电压又快速回升至稳定电压。以铁氰化钾溶液作为电子受体,输出电压可达0.75V,输出功率为2100mW/m^2;以高锰酸钾溶液作为电子受体,输出电压为1.023V,输出功率为2638m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阴极电子受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