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洛昔芬对绝经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明 张恩 徐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绝经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雷洛昔芬对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门诊接诊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并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研究绝经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雷洛昔芬对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门诊接诊的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并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绝经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氯氮平联合雷洛昔芬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血清雌二醇(E2)水平、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ANS评分、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即刻记忆、注意力、言语功能、延迟记忆、视觉广度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洛昔芬能有效缓解绝经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慢性精神分裂症 雷洛昔芬 阴性症状 阳性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生活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郝立峰 朱昭红 李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自愿参与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10例,对照组30例,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联合团体心理辅导,观察1个月。治疗后采用阳性与阴...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自愿参与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10例,对照组30例,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联合团体心理辅导,观察1个月。治疗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阳性症状评分差值>中位数(11分)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阴性症状评分差值>中位数(12分)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团体心理辅导 阳性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谭余龙 代佳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小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奥氮平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观察12周。治疗前后采...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小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奥氮平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观察12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A组治疗8周、12周末总分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12周末A组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A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小剂量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特别是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优于单用奥氮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奥氮平 氨磺必利 阳性阴性症状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尾状核脑熵与PANSS阳性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颖 激扬 +1 位作者 王雪莉 方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熵功能的异常模式,探索临床症状的潜在神经机制。方法本地招募49例(男性26例,女性23例)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被试组及人口学相匹配的38例为健康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经阳性和...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熵功能的异常模式,探索临床症状的潜在神经机制。方法本地招募49例(男性26例,女性23例)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被试组及人口学相匹配的38例为健康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经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后使用GE Signa HDxt扫描仪采集静息态fMRI和T13D结构数据。MRI数据经dpabi预处理后计算各被试静息态全脑脑熵,并使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P<0.05,GRF校正)。对被试组患者,提取差异区脑熵信号与PANSS阳性和阴性指标进行spearman偏相关分析(P<0.05为显著性),以年龄、教育程度为控制变量。结果相比对照组,被试组在右侧楔前叶脑熵显著增强、右侧尾状核脑熵显著降低(P<0.05,GRF校正);被试组右侧尾状核脑熵值与PANSS阳性症状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4,rho=0.36)。结论楔前叶与其它脑区的同步性受损影响其调控复杂和高度整合任务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而尾状核在病症中可能具有功能可塑性和代偿性,是潜在的治疗和缓解精神分裂症状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熵 精神分裂症 调控 阳性阴性症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效果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余艳 蒋志锋 +1 位作者 罗锐 董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97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联合...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97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性操作测验(CPT)、Hopkins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分,并观察随访期间躁狂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和PANSS评分呈下降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最低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BRMS和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WCST、CPT和HVLT-R评分呈上升趋势,并于治疗1个月后达到峰值;联合组治疗2周、1个月后的WCST、CPT和HVLT-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联合组躁狂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佳,控制兴奋躁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钠 碳酸锂 Bech-Rafaelsen躁狂 阳性阴性症状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帆 康建华 李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8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4.4%,对照组为79.1%,两组显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261,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多出现在治疗初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或对症处理均可缓解或消失。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5%,对照组为62.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齐拉两酮 奥氮平 阳性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哲 杜向东 +8 位作者 张兰兰 杨建功 杨力 殷铭 潘能荣 黄自勇 顾震 谢年秀 杨忠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7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不变,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高频重复...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7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不变,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4周,对照组予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伪刺激治疗4周,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情感平淡、注意障碍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和注意障碍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头痛、头昏头晕、活动减少等。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安全性高,但起效较慢,效应延迟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抗精神病药物 阴性症状 阳性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金华 王建平 +3 位作者 普建文 李斌 李中才 张轶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为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170名身心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相关性,为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170名身心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一74进行测评分析,对研究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结果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一74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因子Ⅲ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因子Ⅱ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因子Ⅱ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因子Ⅰ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阳性症状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子Ⅲ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和阴性症状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精神症状越严重,述情障碍越明显,生活质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述情障碍 生活质 精神症状 多伦多述情障碍 生活质综合评定问卷74 阳性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淑芳 马闯胜 邱松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4-225,228,共3页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伴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伴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8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研究组有效率92.68%,对照组为76.9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94,P〈0.05)。治疗2w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呈持续性下降;治疗4w末起,研究组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8w末总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口干、便秘、恶心、厌食、锥体外系副反应、嗜睡等。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齐拉西酮 氟西汀 阳性阴性症状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邱述领 韩振如 +1 位作者 周保卫 王佳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总分及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但研究组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于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有效率为76.9%,对照组53.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9,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 利培酮 阳性阴性症状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更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共4页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口服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口服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各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氨磺必利组情感退缩条目评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氨磺必利组总有效率为65.6%,利培酮组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3,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但氨磺必利组失眠发生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静坐不能、血清泌乳素升高、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著且相当,但氨磺必利改善情感退缩症状显著优于利培酮,对体质量、泌乳素水平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氨磺必利 利培酮 阳性阴性症状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辉 陈孝芬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w。于...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w、8w、12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5.0%;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持续性下降(P〈0.05或0.01);治疗第4w、8w末研究组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第8w、12w末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精神病理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或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治疗各周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好,改善阴性症状及其他精神病性症状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无抽搐电休克 利培酮 阳性阴性症状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冬 席永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共3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采...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各时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因子分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4.36,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多出现在治疗初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利培酮 舍曲林 阳性阴性症状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璐 任学娟 殷旭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志愿者10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L/A、NRG-1、Tie-2水平,对比研究组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血清L/A、NRG-1、Tie-2水平。分析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认知障碍患者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认知正常患者,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认知正常患者(P<0.01)。血清L/A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NRG-1、Tie-2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1)。血清L/A、NRG-1、Tie-2评估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08、0.75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1、8.52 pg/mL、1962.62 pg/mL;血清L/A高表达、NRG-1、Tie-2低表达分别提示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增加5.237、6.172、4.538倍;L/A、NRG-1、Tie-2两两联合及三者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82、0.868、0.876、0.932。结论血清L/A、NRG-1、Tie-2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异常表达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价值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瘦素 脂联素 神经调节蛋白-1 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 阳性阴性症状 简明精神病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郭平 郭华 +1 位作者 赵涛 朱玉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生存质量总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或0.01),研究组生存质量总评、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阳性阴性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娟 刘晓梅 +2 位作者 陈东萍 黄群明 邱大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7,10,共4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氯丙嗪治疗,观察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个月、6个月、12个月末...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氯丙嗪治疗,观察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个月、6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同期两组间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2个月末,研究组显效率62.86%、有效率87。62%,对照组分别为65.71%、88.57%,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76%,对照组为51.4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X^2=15.831,P〈0.01);研究组各时段副反应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或0.01)。结论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氯丙嗪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生活质 阳性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慧芳 沈婷 +6 位作者 余一旻 刘登堂 王飚 江开达 郭晓云 诸索宇 凌政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兴奋激越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治疗21天。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兴奋激越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治疗21天。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奎硫平组40例,氟哌啶醇组30例。1.奎硫平与氟哌啶醇的总体疗效(t=1.815)、兴奋症状的控制(t=0.478)效果相当(P>0.05)。2.不良反应方面:氟哌啶醇引起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如肌强直、静坐不能较奎硫平高。结论奎硫平合并氯硝西泮对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的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阳性阴性症状 兴奋症状 对照研究 治疗 副反应(TESS) 激越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红梅 张红云 梁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两组均口服奥氮平治疗,研究组联合托吡酯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及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两组均口服奥氮平治疗,研究组联合托吡酯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检测体质量及血浆瘦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第6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质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托吡酯能有效地抑制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导致的体质量增加反应,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趋势,但对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托吡酯 奥氮平 体质 瘦素 阳性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宏 张保健 王刚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28-329,335,共3页
目的 探讨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口服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 目的 探讨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口服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卡尔加里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卡尔加里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卡尔加里抑郁量表评分研究组治疗2周、4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其他时段评分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哌罗匹隆改善抑郁症状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哌罗匹隆 阿立哌唑 阳性阴性症状 卡尔加里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平军辉 方润领 仲照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察3d。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察3d。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分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d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各时点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治疗第3 d后实验组急性激越症状显效率6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72.5%、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4、0.21,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但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的连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症状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肌内注射 阳性阴性症状 兴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