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7
1
作者 左欣 吴海峰 +3 位作者 朱筱娟 陈芳 许沄 杨慧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7-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vaginally assisted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VALS)治疗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 目的探讨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vaginally assisted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VALS)治疗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26例POP-Q分期为Ⅲ、Ⅳ期子宫脱垂行阴式辅助下腹腔镜"Y"形聚丙烯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分别于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增加植入网片的长度,4例(15.4%)合并中度以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同期行经闭孔无张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ape,TOT),采用POP-Q分期法和盆底症状影响量表-20(PFDI-20)、盆底障碍影响问卷-7(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12(PISQ-12)分别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6.3±36.6)min,术中出血量(87.3±37.8)ml,术后残余尿量(33.5±13.8)ml。术后POP-Q分期Aa、Ba、C、Ap、Bp各指示点解剖位置中位数分别为-3.0、-3.0、-8.0、-3.0、-3.0 cm,较术前各指示点中位数1.5、3.0、2.0、-2.3、-1.5 cm明显改善(P〈0.05)。术后PFIQ-7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33.3±3.6)分vs.(55.4±2.8)分,t=-27.321,P=0.000];术后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35.4±2.7)分vs.(66.4±3.7)分,t=-35.993,P=0.000];术后PISQ-12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40.8±3.2)分vs.(21.6±3.4)分,t=19.809,P=0.000]。术后26例随访6-25个月,(12.5±6.2)月,无复发、网片侵蚀、性生活不适;2例术后新发SUI,其中1例术后5个月行TOT。术前6例尿失禁,术后3例症状减轻,3例症状加重经功能锻炼后症状减轻。客观治愈率100.0%,功能恢复率80.8%(21/26)。结论 VALS是治疗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重度POP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可能诱发或加重尿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 聚丙烯网片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张佳慧 纪妹 +5 位作者 赵曌 刘亚芬 何南南 李悦 许鹏琳 曾浩然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RASC)与传统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探讨RA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6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RASC)与传统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探讨RA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6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实施RASC或LSC的PO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58例,根据术式分为RASC组(109例)和LSC组(149例);统计分析比较组间术后、术中情况,随访长期并发症情况,并通过对比组间及组内患者术前、术后盆底障碍量表简表(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的量表分值反映患者术后的长期疗效,进而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两组术后脱垂复发、网片暴露、阴道残端息肉、排便困难、新发尿失禁、骨髓炎、腰疼、下腹痛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术后5年、术后5年以上的PFDI-20、PFIQ-7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术后时间点的PFDI-20、PFI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组内术后6个月、术后1年POP-Q指示点Aa、Ba、C、Ap、Bp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POP-Q指示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100%),无中转开腹,术后恢复良好。结论:RASC较LSC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同时RASC与LSC在长期疗效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可取得相当的结果,RASC可成为治疗POP患者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骶骨阴道固定 长期疗效 远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在超重/肥胖POP患者中的短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浩然 纪妹 +4 位作者 赵曌 许鹏琳 何南南 李悦 张佳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5-810,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RASC)与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LSC)在超重/肥胖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探讨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实施骶...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RASC)与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LSC)在超重/肥胖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探讨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实施骶骨阴道固定术的50岁以上超重/肥胖(体质量指数≥24 kg/m^(2))POP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将其分为机器人组(68例)和腹腔镜组(110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及短期随访情况,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ID-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GI-I)评估手术效果。结果:①两组均无术中中转开腹病例。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器人组未发生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有1例发生膀胱损伤。③两组组内比较,术后3月与术后12月的PFDI-20、PFIQ-7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I-I评分均为“明显改善”,主、客观治愈率为100%。④两组术后3月与术后12月的POP-Q指示点(Aa、Ba、C、Ap、Bp、gh、pb、TVL)均优于术前(P<0.05),获得满意的解剖学复位。结论:RASC治疗超重/肥胖POP患者安全可行,与LSC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且短期疗效肯定,可成为超重/肥胖POP患者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骶骨阴道固定 机器人手 腹腔镜 超重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尹慧芳 曾飞 +1 位作者 薛敏 田兴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20例POP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研究组)的临床...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20例POP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因POP行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和盆底疾病生活质量问卷(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7,PFIQ-7)评估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手术操作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如出血、肠梗阻、肠道及泌尿系统损伤等,术后随访期间POP无复发,而对照组有1例复发。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6个月PFDI-20和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PFDI-20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POP安全可行,比腹腔镜恢复快,短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阴道骶骨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苗娅莉 孙秀丽 +1 位作者 杨欣 王建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对100例中盆腔缺陷为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LSC,分离右侧盆腔后腹膜,将网片远端固定于阴道前后壁、阴道穹隆;近端网片固定于骶前纵韧带,网... 目的:评价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对100例中盆腔缺陷为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LSC,分离右侧盆腔后腹膜,将网片远端固定于阴道前后壁、阴道穹隆;近端网片固定于骶前纵韧带,网片无张力置于腹膜后。采用手术成功、手术并发症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65.7±48.0分钟,术中出血量119.5±108.5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4.3±2.4天,排便时间4.7±1.3天,住院9.6±3.6天。手术均成功,无复发病例,新发尿失禁17例。术后并发症共12例,包括暂时性尿潴留1例,肠梗阻3例,发热1例,术后网片侵蚀6例,术后右下腹坠痛再次手术网片取出术1例。100例随访31.9±17.6月。PFDI-20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3.46±3.56分vs 17.98±8.24分,P<0.001)。结论:LSC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的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效果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永军 段华 +1 位作者 高颉 郭银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对22例POP-Q分期Ⅲ、Ⅳ期的重度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Y”形聚丙烯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分别于膀胱阴道间隙... 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对22例POP-Q分期Ⅲ、Ⅳ期的重度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Y”形聚丙烯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分别于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增加植入网片的长度,合并中度以上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者同期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ransobturator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TVT-O),采用POP-Q分期法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20(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7(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分别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结果22例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合并重度SUI同期行TVT-O,术中未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他大血管损伤。手术时间(134.3±36.6)min,术中出血量(77.3±37.8)ml,术后2~3 d拔尿管均能自主排尿,无尿潴留。22例术后随访(17.5±8.2)月,无手术失败及术后复发,无网片侵蚀、暴露;POP-Q分期Aa、Ba、C、Ap、Bp各指示点解剖位置中位数由术前1.5、3.0、2.0、-2.3、-1.5 cm分别恢复为术后-3.0、-3.0、-8.0、-3.0、-3.0 cm。 PFIQ-7、PFDI-20评分中位数由术前66.7、66.2分恢复为术后12.0、14.6分,PISQ-12评分由术前(69.4±10.3)分提高到(86.9±10.0)分(t=12.351,P=0.000);UDI-6术前后无改善(Z=-0.337,P=0.736)。术后新发SUI 3例,急迫性尿失禁1例。术前6例尿失禁,术后2例症状减轻,4例症状加重,其中1例术后8个月行 TVT-O,3例功能锻炼并观察。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5.4%(21/22)。结论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是治疗重度子宫或穹隆脱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有诱发或加重尿失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 骶骨阴道固定 合成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和阴腹联合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礼全 张晓薇 +3 位作者 梁雪早 王苏 林晓婷 徐丽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和阴腹联合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因"阴道穹隆脱垂"行全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38例患者(...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和阴腹联合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因"阴道穹隆脱垂"行全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的38例患者(全腹腔镜组)和因"子宫阴道脱垂"行"阴腹联合"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161例患者(阴腹联合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全腹腔镜组及阴腹联合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出血量59.2±37.9 ml vs 74.8±45.4 ml,手术时间74.47±8.4分钟vs 107.6±6.5分钟,术后停留导尿管时间2.3±1.0天vs 2.3±0.9天,术后住院天数5.6±1.6天vs 5.5±1.8天,两组间术后停留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及阴腹联合组患者均无一例发生术中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为:发热2.6%vs 1.2%,尿潴留7.9%vs 5.6%;远期并发症为网片相关并发症5.3%vs 5.0%。两组间术后病率、尿潴留发生率及网片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相比,阴腹联合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并没有增加围手术期感染率及网片相关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 “阴腹联合”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应用新型穹隆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效果初探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礼全 张晓薇 +1 位作者 林晓婷 王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应用新型穹隆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2010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41例,均进行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应用新型穹隆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2010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41例,均进行改良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术中使用新型穹隆杯辅助分离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9分钟,术中出血量70.1±60.5 ml,术中无输尿管、膀胱、肠道损伤等并发症。手术前、后各解剖位点位置比较,除会阴体长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脱垂患者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应用新型穹隆杯可减少术中膀胱及直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脱垂 阴道骶骨固定 新型穹隆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吕净上 王慧芬 付秀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5,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中盆腔脏器脱垂为主的患者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进行分度,Ⅲ度及以上者完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7例...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中盆腔脏器脱垂为主的患者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类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进行分度,Ⅲ度及以上者完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7例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B组19例行经腹阴道骶骨固定术,统计并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弹性良好,性生活满意度无明显差异,A组无复发病例。结论: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骶骨固定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Y型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伟芳 罗喜平 范保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14-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Y型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手术操作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Y型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28例中重度PO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操作的困难程度,...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Y型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手术操作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Y型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28例中重度PO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操作的困难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疗效、随访情况,并与同期行阴式子宫切除加前盆或全盆网片悬吊术12例患者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33.5±9.7)min,平均出血量(74±28)m 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 d,术后平均阴道长度(8.80±0.84)cm,术后疼痛评分(4.28±0.99);阴式组平均手术时间(133.5±16.7)min,平均出血量(150±35)m 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5 d,术后平均阴道长度(6.40±0.35)cm,术后疼痛评分(6.00±1.04);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平均阴道长度,术后疼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式组的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大于腹腔镜组,术后平均阴道长度小于腹腔镜组,术后3~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POP相关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POP-Q评分较前明显改善;腹腔镜组有一例阴道残端网片外露,保守治疗好转。结论腹腔镜下Y型网片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骶骨固定 盆腔器官脱垂 Y型网片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泌尿系统损伤5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静 李晓伟 +3 位作者 周蓉 王世军 崔恒 王建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泌尿系统损伤的教训与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2月~2006年1月415例LAVH中5例出现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2例膀胱损伤;术后3...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泌尿系统损伤的教训与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2月~2006年1月415例LAVH中5例出现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2例膀胱损伤;术后3例输尿管损伤:2例术后第4天出现腹痛而发现,1例术后30d因无症状阴道大量排液发现.并发症发生率1.2%(5/415).结论 LAVH并发症高危因素有肿瘤直径>5 cm,肿瘤突向阔韧带及接近宫颈峡部水平,手术修补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 泌尿系损伤 输尿管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58
12
作者 姚书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 腹腔镜子宫切除 筋膜内子宫切除 次全子宫切除 子宫全切除 女性生殖道 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欣 刘岩松 +1 位作者 史玉林 牛菊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1-705,共5页
目的:评价与分析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了腹腔镜下阴道(子宫颈)骶骨固定及骶韧带融合、阴道旁修复... 目的:评价与分析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了腹腔镜下阴道(子宫颈)骶骨固定及骶韧带融合、阴道旁修复悬吊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90例中重度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子宫切除为筋膜外还是筋膜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选择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即术中行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手术),对照组(46例)选择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低于对照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术后POP-Q分度均为0~Ⅰ度,均无术后SUI发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殖道裂孔面积及膀胱颈移动度、PFDI-20评分、PFIQ-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QS-31术后与术前相比分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一时期两组患者生殖道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及PIQS-3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DI-20、PFIQ-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主观满意度100.0%、客观治愈率100.0%,对照组主观满意度87.0%、客观治愈率100.0%,两组主观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POP患者采用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筋膜内子宫切除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 骶韧带融合 阴道旁修复悬吊 阴道前后壁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