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钠对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蠕虫状胶束形成和性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1
作者 裴晓梅 赵剑曦 魏西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3-917,共5页
用稳态和震荡剪切实验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50mmo·lL-1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2-羟基-(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3(OH)-12和12-3-12)水溶液中形成蠕虫状胶束及... 用稳态和震荡剪切实验研究了水杨酸钠(NaSal)对50mmo·lL-1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2-羟基-(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三亚甲基-α,ω-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2-3(OH)-12和12-3-12)水溶液中形成蠕虫状胶束及其性质的影响.在无盐状态下,50mmo·lL-1的12-3(OH)-12或12-3-12在水溶液中仅形成球状或棒状胶束.NaSal可促进上述两体系胶束的生长,生成蠕虫状胶束.比较而言,12-3(OH)-12对NaSal更敏感,可以在低盐浓度下生成蠕虫状胶束.而且与12-3-12体系相比,12-3(OH)-12生成了更长的蠕虫状胶束.这些差别在于12-3(OH)-12体系中存在羟基连接链之间的氢键作用,这增加了12-3(OH)-12头基的亲水性,促进了反离子的解离,增大的胶束表面电荷密度更强烈地结合水杨酸根反离子,减小了头基间的静电斥力,反过来又增强了分子间氢键,致使12-3(OH)-12胶束迅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NASAL 蠕虫状胶束 流变性质 分子间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酯基不对称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4
2
作者 潘忠稳 王磊 +1 位作者 夏岚 韦亚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报道了一种含酯基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剂n-C12H25(CH3)2N+CH2CH2OCO2CH2CH2N+(CH3)2C16H33-n.2Br(Ⅰ)的合成。在丙酮溶液中,N,N-二甲基乙醇胺与光气反应得到二(N,N-二甲基胺基乙基)碳酸酯(Ⅱ),收率60%(以N,N-二甲基乙醇胺计);Ⅱ在丙酮... 报道了一种含酯基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剂n-C12H25(CH3)2N+CH2CH2OCO2CH2CH2N+(CH3)2C16H33-n.2Br(Ⅰ)的合成。在丙酮溶液中,N,N-二甲基乙醇胺与光气反应得到二(N,N-二甲基胺基乙基)碳酸酯(Ⅱ),收率60%(以N,N-二甲基乙醇胺计);Ⅱ在丙酮中与1-溴代正十二烷反应,经石油醚处理,再用1-溴代正十六烷季铵盐化,经乙腈重结晶后,得白色固体产物Ⅰ,质量分数为99.4%,收率为50%(以1-溴代正十二烷计)。用电导率法测定其CMC=1.93×10-4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酯基不对称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介孔氧化硅
3
作者 安秋凤 李浩 +2 位作者 郭锟 李歌 蒋中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8-441,共4页
以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H33N+(CH3)2(CH2)2N+(CH3)2C16H33].2Br-(G16-2-16)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n(SiO2)∶n(G16-2-16)∶n(NH3)∶n(H2O)=1∶0.1∶9∶110的条件下,在弱碱性环境中用水热法合成... 以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H33N+(CH3)2(CH2)2N+(CH3)2C16H33].2Br-(G16-2-16)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n(SiO2)∶n(G16-2-16)∶n(NH3)∶n(H2O)=1∶0.1∶9∶110的条件下,在弱碱性环境中用水热法合成了平均孔径3.1 nm、比表面积906.71 m2/g、孔容0.93 cm3/g、具有二维六角结构且高度有序的介孔氧化硅MCM-41。采用小角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N2吸附-脱附分析和热重-微分热重法(TG-DTG)对其结构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不同模板剂浓度对材料结构有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G16-2-16)/n(TEOS)=0.1时,合成的材料有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MCM-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酰胺基或酯基的可降解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 聚集行为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英雄 邓曼丽 +4 位作者 唐永强 韩玉淳 黄旭 侯研博 王毅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111,共13页
建立高效的可降解表面活性剂是降低表面活性剂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疏水链或联接基团上含有酰胺基或酯基的可生物降解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酰胺基在疏水链的单链表面活性剂以及酰胺基同时在疏水链和联接基团上... 建立高效的可降解表面活性剂是降低表面活性剂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疏水链或联接基团上含有酰胺基或酯基的可生物降解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酰胺基在疏水链的单链表面活性剂以及酰胺基同时在疏水链和联接基团上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系统研究了降解基团结构和位置对Gemini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及Gemini表面活性剂和单体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疏水链带有酰胺键的Gemini表面活性剂C12A-Cn-AC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比对应的单链表面活性剂低一个数量级,位于疏水链上的酰胺基可有效促进Gemini表面活性剂C12A-Cn-AC12的氢键形成和自组装。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明,短联接基团和氢键的共同作用导致C12A-C2-AC12在单体与聚集体间呈现慢交换。对于连接基团含有酰胺键的Gemini表面活性剂(C12-ACnA-C12),酰胺基可明显增加连接基团的有效长度,C12-AC12A-C12在浓度高于cmc时呈现“U”形结构,成为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部分。与只有疏水链或者只有连接基团上含有酰胺键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相比,连接基团和烷基链上均含有酰胺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呈现出更小的cmc和胶束微极性值、更放热的胶束化焓。含酯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存在醇-酯平衡,且可通过水分子形成的桥连作用形成氢键,比酰胺基间的直接氢键弱,因此,含有酯基的Gemini表面活性剂C12E-C6-EC12和C12-EC6E-C12具有较低的表面活性、较高的胶束离子化度、较大的微极性、聚集过程放热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可降解 NMR 聚集行为 酰胺基 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反应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光华 秦松 +2 位作者 黄凤萍 相瑞 何志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30-4034,4058,共6页
通过三步反应,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环氧氯丙烷(ECH)和3种长链烷基叔胺(十二烷基叔胺、十四烷基叔胺、十六烷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3种反应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即C12-3(OH)-DM、C14-3(OH)-DM和C16-3(OH)-DM。利用傅... 通过三步反应,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环氧氯丙烷(ECH)和3种长链烷基叔胺(十二烷基叔胺、十四烷基叔胺、十六烷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3种反应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即C12-3(OH)-DM、C14-3(OH)-DM和C16-3(OH)-DM。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仪(1H NMR)和元素分析仪表征了目标产物结构,通过DCTA21表面界面张力仪测定其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其热力学常数,并测定了其水溶液的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单子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表面活性剂Cm-3(OH)-DM(m=12,14,16)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0.0265mmol/L、0.0169mmol/L、0.0083m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32.1m N/m、30.1m N/m、27.7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 反应型 阳离子 合成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18-3-18/水杨酸钠胶束体系流变和减阻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方波 邹春昱 +5 位作者 何良好 朱广宇 吕婷阳 卢海伟 王进爽 侯向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丰富和发展表面活性剂减阻体系,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8-3-18)与水杨酸钠(NaSal)组成的新型胶束体系的流变和减阻性能。考察了不同浓度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该胶束体系的摩擦阻力系数和... 为丰富和发展表面活性剂减阻体系,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8-3-18)与水杨酸钠(NaSal)组成的新型胶束体系的流变和减阻性能。考察了不同浓度胶束体系的流变特性,讨论了该胶束体系的摩擦阻力系数和减阻率随广义雷诺数的变化关系,并比较了在光滑管及粗糙管中该体系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18-3-18/NaSal胶束体系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触变性和剪切变稀性。随胶束体系浓度增大,减阻效果提高。对18-3-18/NaSal(5 mmol L 1/10 mmol L 1)胶束减阻体系,存在临界广义雷诺数,最大减阻率为78.5%;对18-3-18/NaSal(7.5mmol L 1/15 mmol L 1,10 mmol L 1/20 mmol L 1)胶束体系在光滑管中的最大减阻率可分别达到82.3%和81.7%。该胶束体系在光滑管中的减阻效果优于粗糙管中的减阻效果,表明18-3-18/NaSal胶束是一种新型减阻胶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 水杨酸钠 胶束 减阻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酯基不对称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冬青 潘忠稳 +2 位作者 刘玉莹 李凯波 何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7-1121,共5页
报道了一种含多酯基不对称阳离子Gem in i表面活性剂(Ⅰ)的合成。在甲醇钠催化下,N,N-二甲基乙醇胺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酯交换制得二(N,N-二甲基氨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Ⅱ),收率92%(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计);氯乙酸分别与十二醇、十六醇反... 报道了一种含多酯基不对称阳离子Gem in i表面活性剂(Ⅰ)的合成。在甲醇钠催化下,N,N-二甲基乙醇胺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酯交换制得二(N,N-二甲基氨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Ⅱ),收率92%(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计);氯乙酸分别与十二醇、十六醇反应合成氯乙酸十二醇酯(Ⅲ)和十六醇酯(Ⅳ),产率分别为93%(以十二醇计)、91%(以十六醇计);(Ⅱ)与(Ⅲ)反应,经石油醚洗涤除去杂质后,再与(Ⅳ)季铵盐化,经乙腈重结晶,得白色晶体(I),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其质量分数为99.5%,收率59%(以氯乙酸十二醇酯计)。用IR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其CMC和γCMC,研究了其乳化性和泡沫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基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 合成 表面活性 泡沫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与PVA相互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裘灵光 刘卉 +2 位作者 程毛杰 谢安建 沈玉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6-508,共3页
A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 10-2-10, 1,2-ethane bis(decyl d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was synthesized, and the interactions in a mixture of the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 with a water-soluble polymer polyvinyl alcohol... A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 10-2-10, 1,2-ethane bis(decyl d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was synthesized, and the interactions in a mixture of the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 with a water-soluble polymer polyvinyl alcohol(PVA)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viscosity, electric conductivity, surface tension and ultraviolet spectrum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VA displays viscosity behavior of polyelectrolyte-electroviscous effect in an aqueous solution with gemini surfactant 10-2-10 due to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ymer and the surfactant. The maximum UV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polymer-surfactant solution shifted to higher wavelength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surfactant, and the conductivity of polymer-surfactant solu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of PVA in a certain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surface tension of gemini surfactant 10-2-10 solution de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PVA and its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from 5.9 mmol/L to 4.8 mmol/L in the presence of 1.25×10^-3 g/mL P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gemini 阳离子表面活性 粘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松香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海峰 姜占国 +1 位作者 马玉玲 韩世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1,共3页
以松香酸、环氧氯丙烷、四甲基丙二胺为原料,通过酯化、季铵盐化反应制备了松香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产率为70.5%,纯度为95.5%;采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确证;表面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4×10-4mol/L,γcmc为37.... 以松香酸、环氧氯丙烷、四甲基丙二胺为原料,通过酯化、季铵盐化反应制备了松香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产率为70.5%,纯度为95.5%;采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确证;表面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4×10-4mol/L,γcmc为37.35 mN/m,pc20为4.45,乳化性能强,泡沫密集且稳定,HLB值约为13.98,属于水包油(O/W)型乳化剂,与阴离子相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酸 gemini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静态吸附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小燕 蒲万芬 +2 位作者 杨燕 赵宏利 徐晓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0,共3页
为了认识阳离子Gemin表面活性剂(NNMB)的吸附特性,从时间、液固比、质量浓度、温度以及pH值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NNMB在净砂上的静态吸附性能。实验表明:NNMB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浓度及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大,在碱性溶液中的吸附主要是靠静电... 为了认识阳离子Gemin表面活性剂(NNMB)的吸附特性,从时间、液固比、质量浓度、温度以及pH值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NNMB在净砂上的静态吸附性能。实验表明:NNMB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浓度及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大,在碱性溶液中的吸附主要是靠静电作用。这为进一步探求有效抑制NNMB吸附损失的方法和研究其在驱油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gemini表面活性 吸附 驱油 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酯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相转移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领 潘忠稳 +2 位作者 李凯波 刘玉莹 徐冬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5-1019,共5页
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N,N-二甲基乙醇胺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制得二(N,N-二甲基胺基乙基)碳酸酯(Ⅰ),产率92%(以碳酸二甲酯计);再与1-溴代十六烷反应得到一种含碳酸酯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Ⅱ),产率68.5%[以(Ⅰ)计],用IR... 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N,N-二甲基乙醇胺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制得二(N,N-二甲基胺基乙基)碳酸酯(Ⅰ),产率92%(以碳酸二甲酯计);再与1-溴代十六烷反应得到一种含碳酸酯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Ⅱ),产率68.5%[以(Ⅰ)计],用IR、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采用(Ⅱ)为固-液相转移催化剂,对无水乙酸钠与对甲基氯苄亲核取代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常数k与(Ⅱ)的浓度Cb符合线性方程K=9.8194×Cb+0.062;当Cb=0.0038mol/L时,反应活化能比空白降低了19KJ/mol,(Ⅱ)对该反应具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酯基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相转移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环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乃妮 郑敏燕 杨连利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1-877,共7页
综述了咪唑、吡啶、喹啉、三唑和三嗪等季铵盐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合成方法、性能和应用领域,对新型杂环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原料选择、性能研究、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研究和应用领域等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杂环阳离子 表面活性 界面活性 杀菌性 缓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胶束对乙酸酯碱性水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裘灵光 王立 +2 位作者 刘卉 谢安建 沈玉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 25℃条件下,研究了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及乙酸戊酯在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 2-双亚甲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16-2-16)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在Gemini表面活性剂 16-2-16胶... 在 25℃条件下,研究了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及乙酸戊酯在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 2-双亚甲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16-2-16)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在Gemini表面活性剂 16-2-16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速率,在低浓度条件下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即催化作用,在一定浓度下达最大值,然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最终在较高表面活性剂浓度下显示出对酯碱性水解的禁阻作用。此外,随乙酸酯疏水性的增加,Gemini表面活性剂胶束对其碱性水解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 gemini表面活性 碱性水解 乙酸戊酯 度条件 亚甲基 乙酸丁酯 乙酸酯 乙酸乙酯 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与右旋糖苷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裘灵光 谢安建 +1 位作者 沈玉华 周艺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4,共5页
通过黏度、电导和紫外光谱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阳离子Gem in i表面活性剂1,2-二亚甲基-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0-2-10和12-2-12)和右旋糖苷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Gem in i表面活性剂10-2-10和12-2-12存在下,右... 通过黏度、电导和紫外光谱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阳离子Gem in i表面活性剂1,2-二亚甲基-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0-2-10和12-2-12)和右旋糖苷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Gem in i表面活性剂10-2-10和12-2-12存在下,右旋糖苷溶液表现出电粘效应;随着溶液中右旋糖苷浓度的增加,Gem in i表面活性剂10-2-10和12-2-12胶束电离度呈增加趋势,且右旋糖苷与Gem in i表面活性剂12-2-12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强于与10-2-10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 聚合物 右旋糖苷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2)-m-C_(12)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志刚 董乐 +4 位作者 李兴 高文超 魏文珑 常宏宏 杨志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9-653,共5页
利用座滴法和电泳法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m-C12·2Br-(m=4、6、8、10)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质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表面张力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趋于平稳,接触角θ和铺展系数S的... 利用座滴法和电泳法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m-C12·2Br-(m=4、6、8、10)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质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表面张力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趋于平稳,接触角θ和铺展系数S的变化趋势与表面张力类似;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内,C12-10-C12型表面活性剂的γlg^cosθ曲线符合Zisman理论,且侵湿功(Wi)与表面张力也呈线性关系;煤沥青表面的Zeta电位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从负电变为正电,最后趋于平稳,且零电位对应的浓度比CMC至少低一个数量级;C12-8-C12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改变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由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润湿结果及Zeta电位可以看出,C12-m-C12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是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润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gemini表面活性 接触角 润湿性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自组装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宇 周广刚 +6 位作者 孟思炜 邱贝贝 徐志彦 王雨翔 孙晓亮 李桢禹 卢贵武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5-681,共7页
两亲性表面活性剂(Gemini)是通过一个联接基团将两个传统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其亲水头基处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构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球簧结构模型,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DPD),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两亲性表面活性剂(Gemini)是通过一个联接基团将两个传统表面活性剂分子在其亲水头基处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构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球簧结构模型,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DPD),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考察了添加剂醇分子对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结构以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的增加,其水溶液中依次出现球状、蠕虫状以及层状胶束等自组装结构;添加醇分子可提高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在溶液中的溶解性从而增大表面活性剂溶液的CMC,具有抑制胶束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 耗散粒子动力学 自组装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杨酸钠溶液的黏度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青会 刘冬洁 魏进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7,共6页
25℃恒温条件下,在不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对2.829~7.072mmol/L浓度范围内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黏度特性进行测定,以探究溶液内部的胶束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剪切速率时,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高浓度溶液中黏度快速减小至基本稳定,这表明... 25℃恒温条件下,在不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对2.829~7.072mmol/L浓度范围内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黏度特性进行测定,以探究溶液内部的胶束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剪切速率时,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高浓度溶液中黏度快速减小至基本稳定,这表明胶束结构变化简单;低浓度溶液流变性较复杂,在高剪切速率作用下起始阶段黏度先减小,随后经历了逐渐增大和振荡降低并最终基本稳定的过程。低剪切速率时,所有浓度范围的溶液的黏度均是先增大而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表明胶束结构变化相似,最显著的变化是在开始阶段都存在短时间的"应激响应过程"使得溶液黏度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 黏度特性 胶束结构 剪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四聚多羟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杨酸钠胶束体系流变性研究
18
作者 张思琪 方波 +2 位作者 李昱蝶 田珍瑞 卢拥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4-1171,共8页
为丰富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胶束压裂液体系,合成了一种新型四聚多羟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TPC),其与水杨酸钠(NaSal)复配后形成黏弹性STPC/NaSal胶束压裂液新体系,并对胶束体系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四参数流变动力学方程可用于... 为丰富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胶束压裂液体系,合成了一种新型四聚多羟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TPC),其与水杨酸钠(NaSal)复配后形成黏弹性STPC/NaSal胶束压裂液新体系,并对胶束体系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四参数流变动力学方程可用于描述胶束体系黏度随剪切时间变化曲线;四参数黏温关系模型可用于表征胶束体系黏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证实STPC/NaSal胶束体系流动曲线符合Carreau模型。考察了反离子盐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STPC/NaSal胶束体系流变性影响,确定了STPC/NaSal胶束体系的最优质量组成为5%/1.6%。黏温关系结果表明,STPC/NaSal(5%/1.6%质量分数)胶束溶液表现出“热增稠”行为,其在90℃下的保留黏度为743.09 mPa·s,有望丰富耐高温VES压裂液体系。黏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曲线证实STPC/NaSal(5%/1.6%)胶束溶液具有温度触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聚多羟基阳离子表面活性 低聚表面活性 黏弹性表面活性 VES压裂液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流变性研究
19
作者 武志颖 方波 +3 位作者 韩晓阳 田珍瑞 宾钰洁 卢拥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以环氧氯丙烷、十八胺和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pKO-E)为原料,合成了四聚十八烷基-芥酸酰胺丙基阳离子叔胺(TCTA)和六聚十八烷基-芥酸酰胺丙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AEE);研究了TCTA、HAEE分别与水杨酸钠(NaSal)和氯化钠(NaCl)形成TCTA/Na... 以环氧氯丙烷、十八胺和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pKO-E)为原料,合成了四聚十八烷基-芥酸酰胺丙基阳离子叔胺(TCTA)和六聚十八烷基-芥酸酰胺丙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AEE);研究了TCTA、HAEE分别与水杨酸钠(NaSal)和氯化钠(NaCl)形成TCTA/NaSal、HAEE/NaSal和HAEE/NaCl黏弹性胶束新体系的流变性,考察了盐浓度、温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胶束体系流变性的影响,优化获得了各黏弹性胶束体系的最佳组成。结果表明,各黏弹性胶束体系流动曲线符合Carrea-Yasuda本构方程;建立四参数流变动力学方程可表征黏度随剪切时间的变化曲线;证实HAEE/NaSal胶束体系具有热增稠和热触变行为。HAEE/NaSal和HAEE/NaCl胶束体系的黏度和黏弹性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阳离子表面活性 流变性 黏弹性胶束 压裂液 流变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0
作者 秦恩博 周磊 +3 位作者 王珏 陈绘林 顾雨星 王元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表面活性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降低表面张力、促进液体渗透、增强吸附力,从而提高农药利用效率。以N,N-二甲基癸胺和脂肪酸为原料,经过季铵化反应及离子交换反应两步法制备了系列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DA-C5~NDA-C8。通... 表面活性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降低表面张力、促进液体渗透、增强吸附力,从而提高农药利用效率。以N,N-二甲基癸胺和脂肪酸为原料,经过季铵化反应及离子交换反应两步法制备了系列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DA-C5~NDA-C8。通过FT-IR、^(1)H NMR以及^(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对润湿渗透、铺展、静态表面张力以及动态表面张力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列产物中NDA-C8各项性能最好,当质量分数为0.100%时,静态表面张力低至25.9 mN/m,润湿时间为260 s,同时在超疏水有机玻璃上的铺展面积达到102 mm^(2)。此外,NDA-C8具有优异的动态表面张力性能,0.01 s到1 s范围内,表面张力从53.3 mN/m迅速下降至34.2 mN/m。季铵阳离子本身具有很好的界面活性,并且随着反离子碳链长度的增加,界面处的吸附扩散系数进一步增大,使得各项表面活性性能有所提高。相对于静态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更能体现实际使用时的情况,并且该系列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所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季铵化 离子交换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