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酸盐型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刘子龙 王馨 +2 位作者 黑艳晓 刘月亮 王敬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2,共11页
在高温高盐苛刻的油藏环境中,传统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失活,无法发挥最佳的采油效果。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二者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耐高温耐高矿化度等优点,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乙... 在高温高盐苛刻的油藏环境中,传统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失活,无法发挥最佳的采油效果。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二者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耐高温耐高矿化度等优点,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乙氧基数为7和9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AEO9)、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7、NP9)为原料,通过磺烷基化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磺酸基团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SO7、AESO9、NPSO7、NPSO9),产率均在70%左右,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耐盐性、耐温性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ESO7、NPSO7溶液在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27.16、28.67 mN/m,低于AESO9、NPSO9的。在矿化度为10~100 g/L的模拟海水中,4种表面活性剂展现出较好的耐盐性能,表面张力均保持稳定。随温度升高,AESO9、NPSO9乳状液的析水率较AESO7、NPSO7的略大,在温度为60~80℃下4种质量浓度为10 g/L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煤油按体积比1∶1所得到的乳状液的析水率基本保持稳定,改性后表面活性剂的耐温性能得到显著优化。AESO7、AESO9与α-环糊精(α-CD)按复配比为1∶2得到的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在不同温度下,相较于单一体系乳状液稳定性能提升约10%,同时在矿化度为10~100 g/L的模拟海水中其表面张力亦保持稳定,展现出优良的耐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 耐温耐 Α-环糊精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性能
2
作者 包利宁 李健斌 +3 位作者 王晓虹 董庆文 李旭 董晋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3-1563,共11页
将自制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DBS)、C6二聚烷基苯磺酸钠(SC6DBS)和双己基烷基苯磺酸钠(SDHBS)3种煤基同分异构型烷基苯磺酸盐分别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IC13EO9)进行复配,得到了3种复配体系SDDBS/IC13EO9、SC6DBS/IC13EO9和SDHBS/I... 将自制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DBS)、C6二聚烷基苯磺酸钠(SC6DBS)和双己基烷基苯磺酸钠(SDHBS)3种煤基同分异构型烷基苯磺酸盐分别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9)(IC13EO9)进行复配,得到了3种复配体系SDDBS/IC13EO9、SC6DBS/IC13EO9和SDHBS/IC13EO9,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面张力仪、动态光散射仪、液滴形状分析仪、立式去污机考察了不同复配比例(质量比,下同)对3种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剂稳定性、表面张力、胶束聚集行为、润湿性能、泡沫性能、乳化性能以及去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烷基苯磺酸盐和IC13EO9质量比为5∶5的复配体系表现出最佳的协同增效作用;SDHBS/IC13EO9表现出较好的润湿性能(30 s的水接触角为53.0°)、泡沫性能(泡沫半衰期为349.2 s)和乳化性能(乳化时间为1035 s),具有与商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IC13EO9复配体系相当的去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分异构型烷基苯磺酸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复配体系 动态表面张力 动态光散射 去污性能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韩霞 程新皓 +1 位作者 王江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三者组分配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等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从而在胜利油田多个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较大比例范围和较低浓度区域的油水超低界面张力,部分体系甚至达到了10-4mN·m-1.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相关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能力.经过石英砂48h吸附后,体系仍然具有很好的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复配体系 超低界面张力 三次采油 石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聚度对低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油-水界面性能及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侯研博 乔富林 +1 位作者 江建林 秦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0-537,共8页
合成了联接基团含有酰胺键及羟基的Gemini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alic-2C_(12)及三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itric-3C_(12),并通过表面张力、电导及动态光散射技术(DLS),研究了Malic-2C_(12)及Citric-3C_(12)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随... 合成了联接基团含有酰胺键及羟基的Gemini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alic-2C_(12)及三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itric-3C_(12),并通过表面张力、电导及动态光散射技术(DLS),研究了Malic-2C_(12)及Citric-3C_(12)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寡聚度由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增大到2(Malic-2C_(12))再到3(Citric-3C_(12)),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提高,临界聚集浓度(CAC)有了数量级的降低,聚集能力大大提高。当浓度高于CAC时,疏水尾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以及联接基团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促使Malic-2C_(12)聚集形成球形胶束。而3个季铵盐头基间的静电排斥及联接基团的刚性使Citric-3C_(12)以爪状构象存在,聚集形成大聚集体。同时,随寡聚度增大,DTAB、Malic-2C_(12)和Citric-3C_(12)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及润湿石蜡表面所需的浓度有数量级的降低。而且,由于爪状构象的Citric-3C_(12)分子之间在大聚集体中相互作用很强,解聚集成单体的过程慢,使得其对石蜡表面的润湿具有时间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阳离子季铵表面活性 寡聚度 聚集行为 油-界面性能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酸盐等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性质及萃取机理探讨
5
作者 吴瑛 陈新萍 +1 位作者 邱雨 洪远新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全氟辛酸钠 (简称SPFO)与反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二烷基三乙胺 (简称C12NE)组成双水相体系以及由C12NE与SDS组成双水相体系对卟啉及其衍生物的萃取结果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全氢辛酸 离子表面活性 体系 性质 萃取机理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耐温耐盐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型驱油体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卫龙 沈一丁 +3 位作者 严海南 杨剑 费贵强 王海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仲烷基磺酸钠(SAS6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乙醇和碱剂等制备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型驱油体系(CA),考察了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比、用量、温度、矿化度等因素对CA性能的影响。实验...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仲烷基磺酸钠(SAS6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乙醇和碱剂等制备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型驱油体系(CA),考察了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比、用量、温度、矿化度等因素对CA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最佳配比为m(1631)∶m(SAS60)∶m(AEO-9)=1.5∶32∶8;45℃时,CA耐Na Cl达到110 g/L,耐Ca2+达到5 g/L;对CA含量为0.3%(w)的模拟地层水,在20~80℃下模拟地层水与模拟油的界面张力达到低界面张力范围(0.01~0.001m N/m),油砂吸附5 d后油水界面张力达0.002 8 m N/m,乳状液静置12 h后析水率仅为25%,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阴离子驱油体系 耐温耐 表面活性 三次采油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对两相体系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付海燕 王霞 +4 位作者 袁茂林 黎耀忠 陈华 何玉萼 李贤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2-334,共3页
合成了四种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16H33N(N2H5)3Br(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16H33N(CH3)2C12H25Br(十六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3I(二十二烷基三甲基碘化铵)和C22H45N(CH3)2C16H33Br(二十二烷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 合成了四种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16H33N(N2H5)3Br(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16H33N(CH3)2C12H25Br(十六烷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C22H45N(CH3)3I(二十二烷基三甲基碘化铵)和C22H45N(CH3)2C16H33Br(二十二烷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考察其在水 有机两相体系中对Rh TPPTS催化的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中疏水长链和阳离子头的变化对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疏水长链的增长和疏水长链数目的增加、小的阳离子头均有利于加快催化反应的速度,而疏水长链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结构 长链烯烃 氢甲酰化反应 1-十二碳烯 两相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盐作用形成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莉 肖进新 马季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癸基三乙基溴化铵-癸基磺酸钠(C10NE-C10SO3)等摩尔混合均相体系(即使在表面活性剂总浓度高达0.2mol·L-1时仍然可形成稳定的均相溶液)在外加盐NaF、Na2SO4和Na3PO4的作用下可自发分离成两个水相(双水相).研究了该类双水相体系的形... 癸基三乙基溴化铵-癸基磺酸钠(C10NE-C10SO3)等摩尔混合均相体系(即使在表面活性剂总浓度高达0.2mol·L-1时仍然可形成稳定的均相溶液)在外加盐NaF、Na2SO4和Na3PO4的作用下可自发分离成两个水相(双水相).研究了该类双水相体系的形成、相行为及其对牛血清蛋白(BSA)的分配,并与普通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双水相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类双水相体系克服了普通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双水相体系的一些不足,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该类双水相体系的相行为可以通过外加盐进行调控,通过外加盐的种类来调控和优化BSA的分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作用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混合体系 蛋白质 癸基三乙基溴化铵-癸基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显色体系的研究——镧-偶氮硝羧-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执明 胡杰 王益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SDBS和TPB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镧与偶氮硝羧的显色反应,两种表面活性剂在等摩尔附近时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其ε_(730)为3.00×10^(5)l,mol^(-1),cm^(-1),用电导法测定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关键词 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 临界胶束浓度 偶氮硝羧 显色体系 增敏作用 等摩尔 显色反应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富林 侯研博 +1 位作者 江建林 秦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7,共7页
为对比研究不同寡聚度的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种Gemini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alic-2C12及一种三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itric-3C12。通过表面张力技术,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 为对比研究不同寡聚度的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种Gemini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Malic-2C12及一种三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itric-3C12。通过表面张力技术,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Malic-2C12及Citric-3C12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EHSB)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TAB与EHSB的混合行为接近于理想混合。然而,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低于理想混合模型的CMC,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混合胶束中存在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优先进入体相聚集形成混合胶束,而在表面吸附层中的排列变得疏松,导致Malic-2C12或Citric-3C12与EHSB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γCMC)反而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另外,结合相互作用参数结果,发现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寡聚度由1(DTAB)增加至2(Malic-2C12)再到3(Citric-3C12),其与EHSB之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存在协同作用的比例区间逐渐增大,但寡聚度逐级增加所带来的增效逐渐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阳离子季铵表面活性 磺基两性表面活性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寡聚度 表面活性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0
11
作者 邹利宏 方云 吕栓锁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40,共4页
综合介绍了阴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各种物化性能的增效效应 ,例如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表面张力的效率、降低临界胶束浓度的能力、改善表面吸附的能力 ,以及这些增效效应在去污、增溶、泡沫、润湿、乳化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提... 综合介绍了阴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各种物化性能的增效效应 ,例如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表面张力的效率、降低临界胶束浓度的能力、改善表面吸附的能力 ,以及这些增效效应在去污、增溶、泡沫、润湿、乳化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提高阴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可配伍性之对策 ,诸如采用非等摩尔比复配、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引入聚氧乙烯链及加入非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调节等手段以优化配方性能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总结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用于洗涤用品的可行性配方技术 ,即采取无机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表面活性 阳离子表面活性 复配体系 增强效应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11
12
作者 祝丽丽 康保安 +3 位作者 孙永强 武华萍 孙晋源 张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3-168,共6页
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EO加合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基磺酸钠[NPSO-n(n=5,8)]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混合吸附层和混合胶束的组成及相互作用参数(βs和βm)。结... 研究了2种具有不同EO加合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基磺酸钠[NPSO-n(n=5,8)]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混合吸附层和混合胶束的组成及相互作用参数(βs和βm)。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较单一组分低得多,并随1227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1227的摩尔分数达0.5时,cmc最低,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cmc低2个数量级;并且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中的分子相互作用较强,混合胶束和混合吸附层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接近1∶1;2种复配体系均具有比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更好的泡沫、润湿和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阳离子复配体系 表面活性 分子相互作用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型泡排剂的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鲁红升 唐昌强 黄志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4-887,935,共5页
该文运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协同效应和形成囊泡使泡沫稳定性增加的特点,优选出一类新型的用于气井泡沫排水的复配型泡排剂。结果表明,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小于16时,碳链越长,泡沫稳定性越好。利用正交实验设计,... 该文运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协同效应和形成囊泡使泡沫稳定性增加的特点,优选出一类新型的用于气井泡沫排水的复配型泡排剂。结果表明,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小于16时,碳链越长,泡沫稳定性越好。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得到最佳质量比为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m〔α-烯烃磺酸钠(AOS)〕∶m〔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m〔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1∶2∶2∶2,半衰期接近SDS的4倍,引入聚氧乙烯链使泡沫稳定性增加。在一定Na+浓度范围内,体系泡沫黏度最大值为112 mPa.s,半衰期最大值为50 min;但Ca2+使体系容易形成沉淀,泡沫的性能变差。体系10 min时的泡沫携液体积为126.5 mL,与甲醇的配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复配体系 泡排 出液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正构烷烃/水界面张力的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光 叶仲斌 +2 位作者 张凤英 杨建军 薛剑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对正构烷烃/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这两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以不同比例复配降...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对正构烷烃/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这两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以不同比例复配降低十六烷/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同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CTAB与SDBS混合比例为2∶1时,混合体系可以降低十四烷、十六烷/水的界面张力至超低,同时对其它单组分烷烃/水的界面张力也有明显的降低效果;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与OP-10复配,虽有一定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但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复配体系 正构烷烃 界面张力 协同作用 协同效应 碳数最低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污泥脱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丽君 李超 李松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31-2434,共4页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浓度、添加量、调理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 m L浓度1%的CTMAB调理污泥效果最佳,重力沉降的滤液体积最大。在最佳用量下,搅拌2 h,搅拌温度60℃时...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浓度、添加量、调理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 m L浓度1%的CTMAB调理污泥效果最佳,重力沉降的滤液体积最大。在最佳用量下,搅拌2 h,搅拌温度60℃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毛细吸水时间为8. 7 s,泥饼含水率下降了25%。通过SEM观察了原污泥和CTMAB调理后的污泥微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污泥脱 泥饼含 毛细吸时间 CT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抗盐体系注入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泉 张世东 周万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针对M油田目的层油藏物性差、非均质强、矿化度高等问题,研究了新型双烷基甘油醚衍生表面活性剂(diGE-EO)的耐温抗盐性能,并利用霍尔曲线对比研究了聚合物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抗盐体系的注入性能,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抗盐... 针对M油田目的层油藏物性差、非均质强、矿化度高等问题,研究了新型双烷基甘油醚衍生表面活性剂(diGE-EO)的耐温抗盐性能,并利用霍尔曲线对比研究了聚合物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抗盐体系的注入性能,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抗盐体系提高M油田目的层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双烷基甘油醚衍生表面活性剂(diGE-EO)在质量浓度高于3500 mg/L时依然保持较好的抗盐性能,在85℃条件下放置超过45 d,仍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5.73×10^(-3)mN/m,处于超低界面张力范围,可满足高矿化度油藏开发的要求。同时分析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抗盐体系的注入性能。结果表明,当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达到1500 mg/L、岩心渗透率低于200 mD时,单独注入聚合物难度增大;存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注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该结果为M油田二元复合驱项目方案设计及现场实施提供了室内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二元驱 注入性能 表面活性 体系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Ⅱ)——稀溶液性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杜志平 王万绪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7-250,共4页
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稀溶液性质。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因分子间极性基正/负离子的强静电吸引作用,易形成棒状胶束,浓度超过cmc后,可能发生聚集,出现浑浊、分相等情况,使用短链表面... 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稀溶液性质。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因分子间极性基正/负离子的强静电吸引作用,易形成棒状胶束,浓度超过cmc后,可能发生聚集,出现浑浊、分相等情况,使用短链表面活性剂、引入聚氧乙烯链及非等摩尔复配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这种现象。均相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对非极性有机物的增溶存在增效作用,但对极性有机物的增溶能力则有可能下降;在一定浓度及混合比范围内还可能出现类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混合体系 静电作用 棒状胶束 增溶能力 浊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表面活性剂所组成分散体系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波 刘德山 李艳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6-748,共3页
After the carefu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ulsification of the dispers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oil, water and surfactant,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emulsions, a mathematica... After the carefu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ulsification of the dispers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oil, water and surfactant,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emulsions,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be used in the emulsification was derived finally.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with the results concluded from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el was reasonable and useful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emuls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混合体系 表面活性 分散体系 数学模型 分散相粒子半径 界面张力 界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碱驱油体系中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宏度 何涛 +1 位作者 吴一慧 万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3,371,共4页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126/WGN(2 4/0 6g/L)溶液中O126和WGN的静吸附量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加入电解质NaOH,NaCl或Na2CO3(9 0g/L)使吸附量增大,其中Na2CO3的影响程度较小;在液固比1∶4下,吸附后的不含和含电解质的溶液中O126和ORS 41的摩尔浓度比大体上接近初始比值(0 7971)。在大庆去油油砂上,吸附后ICO435/WGN/Na2CO3(5 33/0 67/10 0g/L)溶液中ICO435与WGN的摩尔浓度比,在液固比1∶4时为0 9063,接近初始比值(0 8919)。在人造岩心驱油中,注入O126/ORS 41/NaOH/HPAM(0 77/0 82/12 0/1 2g/L)驱油溶液0 3PV和HPAM(0 8g/L)溶液0 3PV后,流出液中O126和ORS 41的质量浓度与初始质量浓度之比随累计流出体积(0 31~3 49PV)的变化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认为:在接近实际驱油过程的液固比下(1∶3~1∶4),石油羧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的色谱分离较弱,在驱油液中可大体上保持初始比例。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 石油羧酸 复配表面活性 吸附研究 驱油体系 NA2CO3 人造岩心 NaOH 初始比值 质量浓度 吸附量 液固比 混合溶液 净化污 静态吸附 NaCl 影响程度 驱油溶液 变化趋势 驱油过程 色谱分离 工业品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MDB的合成及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斗波 房宽峻 +1 位作者 张霞 付少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和1-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吩噻嗪为阻聚剂,在50℃恒温反应20 h,合成了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DB),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水溶液的性质。以DMDB为分...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和1-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吩噻嗪为阻聚剂,在50℃恒温反应20 h,合成了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DB),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水溶液的性质。以DMDB为分散剂,用超声波粉碎法制备了超细颜料分散体系,考察了DMDB质量分数分别为0.1%、0.3%、0.5%、0.7%、1%时超细颜料分散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当w(DMDB)≥0.3%时,分散体系的粒径小于300 nm,Zeta电位在25 mV左右,具有较好的离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 临界胶束浓度 性分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