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黎钢 张松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用酯交换反应合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粘均分子量260万、电荷密度45%).用于油污泥的混凝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可以使粘土颗粒表面Zeta电位中和到0mV,并使油污泥实现油、水与泥渣三相... 采用酯交换反应合成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粘均分子量260万、电荷密度45%).用于油污泥的混凝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可以使粘土颗粒表面Zeta电位中和到0mV,并使油污泥实现油、水与泥渣三相分层,油品回收率达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荷 阳离子聚电解质 油污泥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电解质强化絮凝去除活性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秉晖 潘纲 栾兆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选用三种活性染料分别配成模拟染料废水,用阳离子聚电解质(PDADMAC)强化絮凝去除活性染料.结果表明,PDADMAC去除活性染料的机理为聚电解质络合絮凝.PDADMAC的阳离子度高,分子量低,疏水性大,脱色去除效果较好.而且,活性染料的脱色去除率... 选用三种活性染料分别配成模拟染料废水,用阳离子聚电解质(PDADMAC)强化絮凝去除活性染料.结果表明,PDADMAC去除活性染料的机理为聚电解质络合絮凝.PDADMAC的阳离子度高,分子量低,疏水性大,脱色去除效果较好.而且,活性染料的脱色去除率随活性染料色度的深浅而不同,表现为活性黑K-BG>活性艳红K-2BP>活性嫩黄K-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活性染料 阳离子聚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电解质对油污泥的絮凝作用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黎钢 许涛 +1 位作者 张松梅 于翠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90-1792,共3页
A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 with a high density charge, its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as 2.60×10 6 and cationic character reached 45%, adsorbed on the particles with the adsorption pattern of static electricity gr... A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 with a high density charge, its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as 2.60×10 6 and cationic character reached 45%, adsorbed on the particles with the adsorption pattern of static electricity gravitation between the cationic groups and the clay surface with negative charges. It could be neutralize the ζ potential of clay particle surface to 0 mV and keep with 0 mV, and make the capillary suction time of oily sludge reduce to 100~200 s and finally make it chemical destabilization, but also make the fine grains(diameter under 20 μm) be effectively flocculated and swept away. The flocculating reaction kinetics of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 to solid particles of oily sludge was made certain as second order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阳离子聚电解质 油污泥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碱水降解的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志信 沈友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以三氧化硫脲(甲脒磺酸)、乙二胺和乙二酸为原料合成了胍羧缩聚阳离子聚电解质。该阳离子聚电解质在酸中稳定,在pH>10水溶液中快速降解;对水体中的微小颗粒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阴离子具有优异的絮凝作用。在酸性介质中收集的絮体可... 以三氧化硫脲(甲脒磺酸)、乙二胺和乙二酸为原料合成了胍羧缩聚阳离子聚电解质。该阳离子聚电解质在酸中稳定,在pH>10水溶液中快速降解;对水体中的微小颗粒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阴离子具有优异的絮凝作用。在酸性介质中收集的絮体可以加碱使其中的阳离子聚电解质破坏,使絮凝回收的有用材料免遭絮凝剂污染而被重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电解质 合成 三氧化硫脲 乙二胺 乙二酸 降解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处理油污泥
5
作者 黎钢 张松梅 +1 位作者 刘海同 李永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30,共3页
采用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粘均相对分子质量260万、阳离子度45%)对油污泥进行混凝处理,该方法实现了油污泥中油、水、泥渣三相分层,油品回收率为50%~85%,混凝分离出的水达到工业排放要求.机理研究表明,高密度... 采用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粘均相对分子质量260万、阳离子度45%)对油污泥进行混凝处理,该方法实现了油污泥中油、水、泥渣三相分层,油品回收率为50%~85%,混凝分离出的水达到工业排放要求.机理研究表明,高密度电荷阳离子聚电解质的综合混凝作用,不仅可以使粘土颗粒表面ζ电位中和到0mV,而且有效的絮凝清除了粒径在20μm以下的微细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电解质 油污泥 污泥处理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阳离子聚电解质处理废弃钻井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黎钢 朱墨 钱家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8年第1期31-33,共3页
以阳离子聚电解质为絮凝剂和硫酸铝为凝聚剂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可以彻底破坏废弃钻井液的胶体体系,并使其固液分离。研究了阳离子聚电解质对废弃钻井液中悬浮颗粒表面电荷的中和作用以及对固相颗粒的絮凝方式。结果表明,大分子量的阳... 以阳离子聚电解质为絮凝剂和硫酸铝为凝聚剂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可以彻底破坏废弃钻井液的胶体体系,并使其固液分离。研究了阳离子聚电解质对废弃钻井液中悬浮颗粒表面电荷的中和作用以及对固相颗粒的絮凝方式。结果表明,大分子量的阳离子聚电解质的絮凝效果好于小分子量的絮凝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加量的同步增加,可以加速固液分离,但不可过量,否则影响絮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废钻井液处理 阳离子聚电解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化β-CD基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合成及脱色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二辉 朱哲真 +2 位作者 王树根 田秀枝 蒋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7,共7页
以过硫酸铵((NH4)2S2O8)、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引发剂,β-环糊精衍生物(β-CD-MAH)、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ETAC)、苯乙烯(St)为单体,不添加其他任何助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疏水化β-CD基阳离子聚电解质P(β-C... 以过硫酸铵((NH4)2S2O8)、亚硫酸氢钠(NaHSO3)为引发剂,β-环糊精衍生物(β-CD-MAH)、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ETAC)、苯乙烯(St)为单体,不添加其他任何助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疏水化β-CD基阳离子聚电解质P(β-CD-MAH-co-AETAC-co-St)。通过核磁共振(1H-NMR)、阳离子度、特性黏度、溶液表面张力等测试分析产物的物化性能。以阴离子型染料活性艳蓝(KN-R)为研究对象,表征P(β-CD-MAH-co-AETAC-co-St)对染液的絮凝脱色性能。结果表明:P(β-CD-MAH-co-AETAC-co-St)对活性艳蓝(KN-R)染料溶液的脱色速率加快,达到最高脱色率的絮凝剂用量减少,获得较高脱色率的染液pH范围(1-10)、絮凝剂用量范围均变宽,脱色时的耐盐性提高;对于给定的絮凝剂-染料溶液体系,絮凝剂分子与染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静电中和等作用外,还存在较为显著的疏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化 β-CD基阳离子聚电解质 絮凝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阳离子聚氨酯聚电解质插层蒙脱土的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再峰 马仝 +2 位作者 马细柳 訾少宝 徐春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研究了以阳离子聚氨酯对大分子蒙脱土(MM T)的插层行为,得到了稳定的新型水基聚氨酯纳米复合树脂。插层效果分别用傅立叶变换红外技术(FT-IR)、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FT-IR表明纳米MM T粒子与聚氨酯... 研究了以阳离子聚氨酯对大分子蒙脱土(MM T)的插层行为,得到了稳定的新型水基聚氨酯纳米复合树脂。插层效果分别用傅立叶变换红外技术(FT-IR)、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FT-IR表明纳米MM T粒子与聚氨酯分子间存在物理与化学作用,S i-O键的伸缩振动吸收由1037 cm-1移动到1015 cm-1。由于蒙脱土上的S i-O-H与聚氨酯聚合物上的NH的氢键作用,连接S i原子的羟基的弯曲振动由915 cm-1上移至918 cm-1。透射电镜(TEM)表明阳离子聚氨酯具有较好的插层行为。差热分析(DSC)和TGA的结果显示,纳米片层硅酸盐与聚氨酯的相互作用使聚氨酯的Tsg和热稳定性均呈现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氨酯电解质 蒙脱土 大分子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球形聚电解质刷制备及其助留助滤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娜 陈伊凡 +2 位作者 黎厚斌 刘兴海 朱新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55-59,共5页
采用光乳液聚合法制得新型阳离子球形聚电解质刷(CSPBs)。先按照朔滕-鲍曼反应机理用甲甚丙烯酰氯和2-羟基-2-甲基苯丙酮制备光引发剂,之后将光引发剂负载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最后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到带有光引发剂的... 采用光乳液聚合法制得新型阳离子球形聚电解质刷(CSPBs)。先按照朔滕-鲍曼反应机理用甲甚丙烯酰氯和2-羟基-2-甲基苯丙酮制备光引发剂,之后将光引发剂负载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最后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到带有光引发剂的微球表面。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合成的CSPBs,其外观形貌均呈圆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70nm。将合成的CSPBs作为助留助滤剂应用在造纸上,通过动态滤水实验对其助留助滤性能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当其添加量为0.04wt%时得到最短的滤水时间(23.2s);当其添加量为0.035wt%时,其最佳纸浆首程留着率(FPR)为7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球形电解质 光乳液合法 助留助滤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烷基醚化阳离子聚乙烯醇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7
10
作者 孟平蕊 李良波 +2 位作者 秦怀侠 刘雪春 陈翠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718-1721,共4页
A novel polycation electrolyte was synthesized by quaternizing polyvinyl alcohol(PVA) with (3-chloro-2-hydroxyprop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HTMAC) and using KOH as catalyst.The product was named as quaternized ... A novel polycation electrolyte was synthesized by quaternizing polyvinyl alcohol(PVA) with (3-chloro-2-hydroxyprop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CHTMAC) and using KOH as catalyst.The product was named as quaternized PVA(QAPVA).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ternization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optimized.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s of QAPVA increased from 1.0% to 6.7%.QAPVA exhibited higher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he conductivity of QAPVA aqueous solution showed direct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QAPVA concentration.PVA and QAPVA were further prepared into the dense membranes and observed membrane surface morphology.It wa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of PVA membrane was flat, whereas the surface of QAPVA membrane took on many spherical tubes.Furthermore, the QAPVA membrane showed permeation flux of 250 g·m -2·h -1 and separation factor of 1540 when dealing with water/ethanol system [containing 95.4%(mass)ethanol] at 75℃.QAPVA was further compounded with phosphatized anionic PVA(PAPVA)to prepare a new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and thereby utilize the new complex to separate water/ethanol[containing 95.4%(mass)ethano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lex had permeation flux of 380 g·m -2·h -1 and separation factor of 2250 for water/ethan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电解质 季铵化乙烯醇 渗透汽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聚合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彦刚 黎钢 +2 位作者 杨超 张广清 陈树东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6-1049,共4页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AM)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水溶液聚合制备线性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工艺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压力下反应液的沸点,得到最佳的反应压力为133Pa;优化了引发聚合的条件:放电时间40s、放电功率60W...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酰胺(AM)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水溶液聚合制备线性阳离子聚电解质的工艺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压力下反应液的沸点,得到最佳的反应压力为133Pa;优化了引发聚合的条件:放电时间40s、放电功率60W、反应溶液pH=4.5、w(AM+DMC)=30%、m(AM)∶m(DMC)=1∶1、聚合时间24h、聚合温度40℃。在优化条件下,聚合物的最高特性粘数为966cm3/g。探索了等离子体引发AM-DMC水溶液聚合的机理:AM与水溶液中H+结合形成的HAM自由基起引发作用,进而与AM或DMC单体进行反应,生成线性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体引发 阳离子聚电解质 水溶液 丙烯酰胺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娟娟 唐洪杰 +1 位作者 单宝田 王悦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的脱乙酰化产物,本身为线型分子,分子链中含有反应性基团羟基(-OH)和氨基(小飓)。在酸性溶液中,由于-OH和-NH2的存在,壳聚糖可形成高电荷密度的阳离子聚电解质,能够凝聚溶液中带负电的悬...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的脱乙酰化产物,本身为线型分子,分子链中含有反应性基团羟基(-OH)和氨基(小飓)。在酸性溶液中,由于-OH和-NH2的存在,壳聚糖可形成高电荷密度的阳离子聚电解质,能够凝聚溶液中带负电的悬浊液、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络合性能和絮凝性能;同时,其分子中的-OH和-NH2具有亲水性,使得壳聚糖分子还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用做污泥脱水剂。由于壳聚糖本身无毒、生物可降解性好、使用后不产生二次污染,在废水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壳聚糖也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小、架桥能力差、使用成本高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衍生物 阳离子聚电解质 应用 生物可降解性 相对分子质量 酸性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专用碳纸功能添加剂的合成及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伟 汪树军 +1 位作者 刘红研 潘惠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2,118,共4页
通过控制合成工艺条件,合成了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阳离子聚电解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专用碳纸功能性添加剂,研究了过硫酸钾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水溶液聚合的动力学行为,得到的速率方程为:Rp=Kp[K2S2O8]0.55[Na2SO3]0.5... 通过控制合成工艺条件,合成了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的阳离子聚电解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专用碳纸功能性添加剂,研究了过硫酸钾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水溶液聚合的动力学行为,得到的速率方程为:Rp=Kp[K2S2O8]0.55[Na2SO3]0.56[M]1.14。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计算出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的表观活化能为39.8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阳离子聚电解质 合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水溶液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相互作用
14
作者 毛国梁 娄清香 +2 位作者 刘科慧 陈雪松 黎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0,43,共4页
研究了用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合成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阳离子度的阳离子聚电解质(CPAM)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形成的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于理论等电荷时的m(SDS)... 研究了用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合成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阳离子度的阳离子聚电解质(CPAM)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形成的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于理论等电荷时的m(SDS)/m(CPAM)的范围内,随着SDS加入量增大,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及电导率都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阳离子聚电解质的阳离子度对与SDS复合体系的电导率影响较大,阳离子聚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复合体系电导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电解质 十二烷基硫酸钠 复合体系 表观黏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4+)引发PVA接枝聚乙烯铵的合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平蕊 宋庆群 +2 位作者 李良波 于立娟 刘圣环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Ce^(4+)-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将PVA与丙烯酰胺(AAM)接枝共聚合,得到PVA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VA-g-PAAM),研究了引发剂浓度、m(AAM)/m(PVA)、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将PVA-g-PAAM霍夫曼(Hoffman)降解,... 采用Ce^(4+)-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将PVA与丙烯酰胺(AAM)接枝共聚合,得到PVA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PVA-g-PAAM),研究了引发剂浓度、m(AAM)/m(PVA)、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将PVA-g-PAAM霍夫曼(Hoffman)降解,得到PVA接枝聚乙烯铵(PVA-g-PVAM),探讨了该自由基接枝的反应机理。所制PVA-g-PVAM的铵盐是一种新型高电荷密度聚阳离子电解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与浓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醇 乙烯胺 接枝共 阳离子电解质 渗透汽化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接枝聚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平蕊 于立娟 +3 位作者 李良波 刘圣环 王晓慧 张艳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18,22,共4页
Ce4+-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PVA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A)接枝聚合,制备PVA接枝聚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PVA-g-PTMA)。研究了引发剂、TMA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聚合的影响。该接枝聚合反应的接枝参数比较高,表明Ce4+-... Ce4+-聚乙烯醇(PVA)氧化还原体系作引发剂,PVA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A)接枝聚合,制备PVA接枝聚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PVA-g-PTMA)。研究了引发剂、TMA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聚合的影响。该接枝聚合反应的接枝参数比较高,表明Ce4+-PVA对PVA与TMA接枝聚合是一个有效的引发体系。用红外光谱分析了PVA-g-PT-MA的结构,扫描电镜显示PVA-g-PTMA的微观结构较PVA明显改变。PVA-g-PTMA是一种新型高密度电荷聚阳离子电解质,将PVA-g-PTMA与PVA接枝聚丙烯酸钠(PVA-g-SPAA)自组装聚离子复合物膜,其初步用于95%乙醇(体积分数)脱水时,95℃分离因子α=1000~2500、渗透通量J=600g/m2.h~1500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醇接枝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 阳离子电解质 渗透汽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接枝聚乙烯铵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康智慧 于立娟 +2 位作者 刘圣环 宋庆群 孟平蕊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接枝聚合丙烯酰胺(AM),合成PVA接枝聚丙烯酰胺(PVA-g-PAM),再将其进行Hoffman降解,制备PVA接枝聚乙烯铵(PVA-g-PVAM),得到一种新型高密度电荷聚阳离子膜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PVA-g-PAM和PVA-g-P...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接枝聚合丙烯酰胺(AM),合成PVA接枝聚丙烯酰胺(PVA-g-PAM),再将其进行Hoffman降解,制备PVA接枝聚乙烯铵(PVA-g-PVAM),得到一种新型高密度电荷聚阳离子膜材料。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PVA-g-PAM和PVA-g-PVAM的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VA-g-PVAM膜表面形态,测定PVA-g-PVAM的热稳定性及水溶液的电导率。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75℃,3 h,c(AM)=6.75 mol/L,c(K2S2O8)=0.08 mol/L时,接枝率最高达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醇接枝乙烯铵 阳离子电解质 接枝 霍夫曼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贻贝启发的聚乙烯亚胺固定在膜表面的双重作用:增强涂层的稳定性和内毒素吸附性能
18
作者 党琦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3-403,共1页
目的聚乙烯亚胺(PEI)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富含氨基的阳离子聚电解质,通过与多巴胺(DA)共沉积在膜表面,可以设计成树状结构,以期在血液透析膜表面发挥双重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稳定性聚多巴胺涂层,也可以作为配体以增强内毒素捕获... 目的聚乙烯亚胺(PEI)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富含氨基的阳离子聚电解质,通过与多巴胺(DA)共沉积在膜表面,可以设计成树状结构,以期在血液透析膜表面发挥双重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稳定性聚多巴胺涂层,也可以作为配体以增强内毒素捕获。方法将不同质量比的DA/PEI共沉积在聚丙烯膜(PP)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膜 生物医学工程 乙烯亚胺 膜表面 阳离子聚电解质 树状结构 丙烯膜 共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复合分子筛ZSM-5/Nano-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童伟益 刘志成 +2 位作者 孔德金 祁晓岚 郭杨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64,共6页
以ZSM-5小晶粒为核相材料,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进行表面预处理后,黏附nano-β晶种并焙烧制得核相晶种,再在壳层晶化生长体系中通过水热合成得到ZSM-5/nano-β有序的核壳分子筛.产物的物相和结构通过XRD,SEM,TEM以及N2吸附/... 以ZSM-5小晶粒为核相材料,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进行表面预处理后,黏附nano-β晶种并焙烧制得核相晶种,再在壳层晶化生长体系中通过水热合成得到ZSM-5/nano-β有序的核壳分子筛.产物的物相和结构通过XRD,SEM,TEM以及N2吸附/脱附分析表征,通过对比发现,β壳层的合成以白炭黑为硅源比用正硅酸乙酯(TEOS)更好.通过NH3-TPD表征,以及1,3,5-三甲苯裂化转化反应对分子筛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核壳分子筛通过调变组成分子筛的酸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催化裂化性能,同时延缓了失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纳米β分子筛 核壳复合分子筛 阳离子聚电解质 硅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条件下再生纤维表面的CPAM/CMC静电逐层自组装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艳军 巫山 薛国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101,共4页
利用静电逐层自组装技术,在再生纤维表面沉积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羧甲基纤维素(CMC)复合膜。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CPAM/CMC在再生纤维表面的静电吸附规律。采用FT-IR、SEM和Zeta电位测试对再生纤维表面的聚电解质多层膜进行表征,而... 利用静电逐层自组装技术,在再生纤维表面沉积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羧甲基纤维素(CMC)复合膜。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CPAM/CMC在再生纤维表面的静电吸附规律。采用FT-IR、SEM和Zeta电位测试对再生纤维表面的聚电解质多层膜进行表征,而再生纤维力学性能用纸页的裂断长和耐破指数来评价。研究表明,CPAM/CMC聚合物电解质在再生纤维表面的交替吸附,引起纤维电性变化,说明吸附动力来自于静电作用力。体系pH条件对纤维保水值及再生纤维力学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当pH值为7.5时,自组装5层的再生纤维,保水值提高了19.19%,裂断长和耐破指数分别增大了71.38%、8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瓦楞纸 阳离子聚电解质丙烯酰胺 羧甲基纤维素 静电逐层自组装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