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树脂交换法提取辛弗林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俊 余丽娟 李健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5-26,共2页
介绍了以枳实为原料,以盐酸水溶液为提取剂、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树脂为吸附剂、乙酸乙酯为洗脱剂提取、纯化辛弗林的工艺,该工艺产品得率为0.10%,辛弗林含量不低于90%。
关键词 阳离子树脂交换 辛弗林 提纯 工艺 生物碱
全文增补中
阳离子树脂交换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质石膏样品中硼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金龙 何汉江 +2 位作者 冯慧琳 张霞 王艳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3-887,共5页
为减少由于碱熔盐分对测定元素的干扰,通过考察熔矿体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量、树脂吸附时间、清洗液、同位素等条件的选择,建立了氢氧化钠碱熔-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分离,在线加入铑内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石膏... 为减少由于碱熔盐分对测定元素的干扰,通过考察熔矿体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加入量、树脂吸附时间、清洗液、同位素等条件的选择,建立了氢氧化钠碱熔-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分离,在线加入铑内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石膏中硼的方法。实验表明,0.5 g样品用氢氧化钠低温升至450℃熔融30 min后继续升温至700℃熔融10 min,分取浸取后溶液的10%(10 mL)上清液,采用5 g 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1 h,在测定过程中选择氨水(2%)清洗进样管,同时选用11 B作为ICP-MS测定的分析同位素。同时由于石膏国家标准物质不包含硼元素的含量,采用高纯硫酸钙分别与岩石标准物质、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和土壤国家标准物质混合配制成人工标准物质,结果显示,方法的检出限为0.76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90%~1.7%,相对误差为1.56%~3.96%,加标回收率在97.5%~102%,方法快速、准确,记忆效应小,适合石膏中硼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碱熔 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制备氘代阳离子交换树脂
3
作者 罗承扬 宋江锋 +4 位作者 周琳森 陈长安 何宁 喻彬 杨剑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7,I0003,共9页
重水作为散裂中子源的冷却剂,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常会被杂质污染,而直接使用常规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重水则置换出H^(+)/OH^(-),会降低重水纯度,因此需对树脂进行氘代处理。以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氘代阳离子... 重水作为散裂中子源的冷却剂,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常会被杂质污染,而直接使用常规离子交换树脂净化重水则置换出H^(+)/OH^(-),会降低重水纯度,因此需对树脂进行氘代处理。以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氘代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线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的平衡数据。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G)、焓变(△H)和熵变(△S)表明:吸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并且随着温度升高,树脂吸附容量增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结果表明,DCl浓度大于0.8 mol/L时,氘代率达到98%。此外,不同温度下Na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较好,吸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固定床实验中,床层温度升高导致传质区长度减小,使树脂床更快达到饱和,333 K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制备温度。D型和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无显著差异。此研究能够为氘代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工艺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氘代率 吸附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临界水氧化处理核电站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响应面优化
4
作者 高亚华 郭丽潇 +3 位作者 柴涛 张宇航 蒋可为 罗丹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6-1160,共5页
采用近临界状态的水氧化环境下对核电站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实施处理。研究采纳了响应曲面法,构建了涵盖温度、压力、反应时长、过氧系数与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对各变量的显著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影... 采用近临界状态的水氧化环境下对核电站使用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实施处理。研究采纳了响应曲面法,构建了涵盖温度、压力、反应时长、过氧系数与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对各变量的显著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影响反应过程的显著性依次为:反应温度、停留时间、过氧系数和反应压力。优化工艺条件设定为温度527℃,压力20.8 MPa,停留时长37.2 min,以及过氧系数2.7。验证结果表明,该条件下COD去除率为99.51%,与模拟结果相差在0.5%以内,证明了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在模拟废液中添加了用于模拟核电站放射性物质的锶离子和铯离子,在最理想的工艺下进行处理,结果显示锶离子分离率为99.75%,钴离子的分离率为99.83%,展现了理想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临界水氧化 阳离子交换树脂 化学需氧量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离子交换树脂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降解行为研究
5
作者 王晨 柴涛 +3 位作者 刘玉存 田楠 刘悦 郑静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达到放射性废树脂无害化减容,本文使用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研究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降解行为,考察其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利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CODcr测定等手段对反应后的水样和... 为达到放射性废树脂无害化减容,本文使用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研究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在超/亚临界水中的溶解、降解行为,考察其温度、压力、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利用拉曼光谱、扫描电镜、CODcr测定等手段对反应后的水样和残渣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条件或亚临界条件下,提高温度、停留时间和加入解聚剂有利于树脂的溶、降解。混合树脂在高温高压下官能团和聚苯乙烯骨架发生断裂,形成以单环芳烃为主的中间产物,继而生成苯类衍生物或降解为其他小分子有机物,溶解在超/亚临界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亚临界水氧化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 溶解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方法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宋以龙 刘敏 侯可军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92,共16页
锂(Li)同位素是良好地球化学示踪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壳幔物质循环、行星起源与演化、大陆风化、古环境与气候变迁、成矿机制及环境污染等领域。然而,分析测试过程中同质异位素的潜在干扰使得自然样品中Li的高效分离纯化成为关键需求。近... 锂(Li)同位素是良好地球化学示踪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壳幔物质循环、行星起源与演化、大陆风化、古环境与气候变迁、成矿机制及环境污染等领域。然而,分析测试过程中同质异位素的潜在干扰使得自然样品中Li的高效分离纯化成为关键需求。近几十年来,锂同位素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形成了多类型不同自然样品中Li分离纯化的一系列方法体系。从早期Li的分离纯化方法仅注重于实现自然样品Li的分离效果,使之满足TIMS分析需求,逐渐发展到注重减少分离纯化过程中引入空白污染、简化操作提高分离效率以及对不同类型自然样品具有广泛适用性等方面。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基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的锂同位素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单柱法、双柱法、多柱法和套柱法的操作流程与技术特点,从树脂类型选择及用量、淋洗液类型选择及其在不同类型自然样品中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各类方法的应用优势。目前单柱法和双柱法是Li分离纯化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在不断优化过程中,一些方法的树脂用量低至1mL,淋洗液用量少于10mL,流程空白控制在1‰以下,整个淋洗流程被缩短至数小时之内。但不同分离纯化方法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样品Li含量及其他基质离子等因素。因此,在兼顾分离效率、适用范围以及经济性等因素下,进一步优化现有方法体系、扩展不同类型样品适用范围,对于提升锂同位素分析效率和精度以及推动锂同位素应用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测试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探索自动化淋洗设备在自然样品Li高效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将成为锂同位素分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分离纯化 色谱柱 阳离子交换树脂 锂回收率 样品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铅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菲 王连军 +2 位作者 孙秀云 李健生 范晨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4-569,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001×7树脂吸附Pb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b2+在001×7树...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b2+在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红外光谱的方法探讨了001×7树脂吸附Pb2+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b2+在001×7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液膜扩散为Pb2+在001×7树脂上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加,吸附速率会逐渐增大;最佳的吸附pH在4左右,用3mol/L的硝酸对饱和树脂进行洗脱再生,洗脱率可达98%以上;298K温度下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414mg/g(湿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被引量:21
8
作者 霍稳周 李花伊 +2 位作者 陈明 吕清林 高飞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1-684,共4页
开发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丁酯。用13C核磁共振光谱表征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结构;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以耐... 开发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采用此催化剂,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丁酯。用13C核磁共振光谱表征了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结构;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比了不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考察了进料量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乙酸丁酯,在反应釜温度120℃、分馏柱顶部温度91~92℃、正丁醇与乙酸摩尔比1.02、进料量60mL/h的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为95.1%,达到了采用硫酸催化剂时的水平。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寿命在500h以上,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丁酯 乙酸 正丁醇 耐温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固体酸催化剂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吴雪辉 李琳 +2 位作者 郭祀远 蔡妙颜 郑必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7-51,共5页
对化学转化法制备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实验探讨. 结果表明, 铁盐溶液中Fe3 + 与Fe2 + 的配比及浓度、浸渍的时间与温度、NaOH 的浓度和用量、化学转化条件等对磁性树脂中Fe3 O4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磁性树脂 磁化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的谱学性能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丽荣 黄彪 +4 位作者 戴达松 欧文 李涛 周东东 陈学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体(NCC)。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FEG)、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转子式流变仪对所制备NCC的形貌... 采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体(NCC)。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FEG)、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转子式流变仪对所制备NCC的形貌、谱学和流变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NCC为近球形,颗粒尺寸约为25 nm~50nm,样品属于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84.26%,晶粒平均由6个晶胞组成。由FT-IR分析可知,NOC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NCC胶体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黏度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平缓,结果表明NCC胶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体 阳离子交换树脂 谱学性能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铅、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英江 刘永明 +3 位作者 张秀珍 孙玉增 高继庆 秦华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2,共4页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Cu,Pb,Cd。实验选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Cu,Pb,Cd能同时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定量吸附。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3﹪,样品加标回收率93﹪~102﹪,检出限分别为Cu ...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Cu,Pb,Cd。实验选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Cu,Pb,Cd能同时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定量吸附。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3﹪,样品加标回收率93﹪~102﹪,检出限分别为Cu 0.06μg/L,Pb 0.06μg/L,Cd 0.005μg/L。本法操作简便、快速、无干扰、无污染,已用于海水中铜、铅、镉的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酯化反应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志刚 邵太丽 +1 位作者 秦国正 陈靠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92-1596,共5页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时,丁二酸单乙酯产率最高为68.76%;在丁二酸单乙酯的合成体系中加入分离出的副产物丁二酸二乙酯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单酯的产率(90.79%)。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14.5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时,乙酰水杨酸产率最高为77.57%;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时,催化能力才有明显下降,对连续使用过5次的催化剂重新活化后催化能力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酯化 催化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6
13
作者 鲁雪梅 熊鹰 +1 位作者 张广之 倪晋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80-1589,共10页
采用原位沉淀-空气氧化法将锰氧化物负载于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上,制备出一种新型锰氧化物-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Mn-D001,并对该材料吸附水中Pb2+、Cd2+、Cu2+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TEM、XRD以及XPS的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的锰... 采用原位沉淀-空气氧化法将锰氧化物负载于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上,制备出一种新型锰氧化物-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Mn-D001,并对该材料吸附水中Pb2+、Cd2+、Cu2+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TEM、XRD以及XPS的分析结果表明,负载的锰氧化物以MnO2的形态存在.基于单一金属离子静态吸附的一元体系实验表明,Mn-D001比D001对Pb2+、Cd2+、Cu2+具有更高的吸附选择性,在高浓度竞争离子Ca2+、Mg2+、Na+共存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重金属去除率;Mn-D001对Pb2+、Cd2+、Cu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9)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R2>0.99).在温度为303 K时,Mn-D001对3种重金属的饱和吸附容量可分别达到476.19 mg.g-1、243.90 mg.g-1及196.08 mg.g-1,优于原有树脂D001.基于复合重金属离子竞争吸附的二元、三元体系的实验表明,Mn-D001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顺序为Pb2+>Cu2+>Cd2+,吸附能力由原有树脂D001以及负载的锰氧化物的性质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 阳离子交换树脂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双酚F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文雯 李运山 +1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2-1035,共4页
筛选了可用于催化苯酚、甲醛缩合合成双酚F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研究了以负载AlCl3的大孔型低交联度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5/1,75℃反应2.5h,双酚F的收率可达80%以上,... 筛选了可用于催化苯酚、甲醛缩合合成双酚F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研究了以负载AlCl3的大孔型低交联度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双酚F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5/1,75℃反应2.5h,双酚F的收率可达80%以上,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 改性 ALCL3 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桂 向柏霖 +1 位作者 袁叶 刘跃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1-1476,共6页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具有选择、交换、吸收和催化等功能,但其存在耐高温性能差、酸强度低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分离处理、环境保护及生物制药等领域。...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具有选择、交换、吸收和催化等功能,但其存在耐高温性能差、酸强度低等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改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分离处理、环境保护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包含:金属离子改性(Al^(3+)、Sn^(4+)、Zn^(2+)、Ti^(4+)、Fe^(3+)和Fe^(2+)、Ce^(4+)和Ga^(3+)、Ni^(2+)、Zr^(4+)、Pd^(2+)等)、磺化改性、巯基改性、胺化改性及其他类改性等方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发和研制具有耐高热和化学稳定性的树脂载体材料成为其研究的关键。除此之外,对树脂进行各种改性处理也是改善树脂综合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载体 改性 催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低交换容量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色谱分离中性氨基酸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菊湘 刘国栋 +4 位作者 阎虎生 程晓辉 何炳林 姜根华 杨国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00-2103,共4页
通过磺化苯乙烯 -二乙烯苯共聚物或商品化的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0 0 1× 7)的逆磺化反应 ,得到一系列不同交换容量的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研究了丙氨酸和缬氨酸及缬氨酸和亮氨酸在这些树脂柱上的色谱分... 通过磺化苯乙烯 -二乙烯苯共聚物或商品化的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0 0 1× 7)的逆磺化反应 ,得到一系列不同交换容量的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研究了丙氨酸和缬氨酸及缬氨酸和亮氨酸在这些树脂柱上的色谱分离 .结果表明 ,用两种方法得到的树脂对丙氨酸和缬氨酸的色谱分离性能基本相同 ;同时中性氨基酸与聚苯乙烯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作用包括离子作用和疏水作用 ,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阳离子交换树脂 疏水作用 色谱 聚苯乙烯 分离 性能 色谱柱 蛋白质水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大孔树脂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桑叶活性物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黄勇 刘凡 +6 位作者 廖森泰 肖更生 刘吉平 邹宇晓 施英 刘军 沈维治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为了高效利用桑叶资源获取功能活性物质,在连续提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的基础上,对3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大孔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叶活性物质的吸附与洗脱性能。从3种大孔树脂中筛选的D101大孔树脂对桑叶多糖和黄酮具... 为了高效利用桑叶资源获取功能活性物质,在连续提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的基础上,对3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大孔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叶活性物质的吸附与洗脱性能。从3种大孔树脂中筛选的D101大孔树脂对桑叶多糖和黄酮具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对桑叶多糖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08.42 mg/g,解吸率达70.18%,对桑叶多糖的脱色率和脱蛋白率分别达到89.29%、78.74%;对桑叶黄酮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8.11 mg/g,解吸率达81.46%。从2种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筛选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桑叶生物碱,其最大吸附量达26.61 mg/g,解吸率达83.49%。分离纯化得到的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样品纯度分别为35.73%、38.64%、29.75%,表明联合使用D101大孔树脂和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能有效地从桑叶提取物中分离纯化桑叶多糖、黄酮和生物碱3类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黄酮 生物碱 大孔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性 洗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l_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萌萌 谢利平 +1 位作者 周鹏 李瑞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7-799,802,共4页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SnC l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FTIR和X射线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用SnC l4对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改性后,树脂骨架结构变化不大,Sn4+的负载量达13.47%(质量分数,下同)。合成柠檬酸三丁...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SnC l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FTIR和X射线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用SnC l4对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改性后,树脂骨架结构变化不大,Sn4+的负载量达13.47%(质量分数,下同)。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55℃,反应时间6 h,n(正丁醇)∶n(柠檬酸)=4.1∶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5%,柠檬酸三丁酯的产率可达97.3%。催化剂不经任何处理重复使用8次后,产率仍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四氯化锡 柠檬酸三丁酯 酯化 固体酸 橡塑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棕榈酸甲酯 被引量:9
19
作者 孔维宝 张娟 +2 位作者 景洋 来宝鹏 张继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5,共4页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棕榈酸甲酯,考察了树脂类型、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脱水剂无水CaCl2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棕榈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KC-9型树脂催化合成棕榈酸甲酯的效... 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棕榈酸甲酯,考察了树脂类型、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脱水剂无水CaCl2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棕榈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KC-9型树脂催化合成棕榈酸甲酯的效果较好;NKC-9型树脂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1∶2,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50%(占棕榈酸质量),脱水剂无水CaCl2用量10%(占催化剂质量),反应时间3 h;在反应的最佳条件下,棕榈酸转化率可达95.36%;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棕榈酸转化率仍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棕榈酸甲酯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不锈钢酸洗废水中的铁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菲 赵俊学 +2 位作者 马红周 曾媛 李小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Fe3+的行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298 K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Fe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5.3 mg/g(干树脂);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根据...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Fe3+的行为,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298 K下,001×7树脂对废水中Fe3+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5.3 mg/g(干树脂);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根据动边界模型,颗粒扩散为001×7树脂吸附Fe3+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速率与树脂性质、温度有关,与搅拌强度无关;用质量浓度7.4 g/L的硫酸溶液洗脱负载树脂,铁洗脱率达99.5%,树脂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酸洗废水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