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俊 杨培法 +1 位作者 李杰 李翠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692-694,共3页
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em in i 12-3-1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两相滴定法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分析,测定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饱和吸附量(Γm ax)、单分子饱和吸附面积(Am ... 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em in i 12-3-1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两相滴定法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分析,测定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饱和吸附量(Γm ax)、单分子饱和吸附面积(Am in)。结果表明,Gem in i 12-3-12的收率为77.2%,纯度为98.4%,它与相应的单尾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的表面活性相当,但CMC比DTAB低14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饱和吸附量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振忠 杜全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7期6713-6716,共4页
用乙烷和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乙烷-1,2-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记为16-2-16,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该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为3.4×10-4 N/m... 用乙烷和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乙烷-1,2-二(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记为16-2-16,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该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为3.4×10-4 N/m,25℃下的cmc为2.2×10-4 mol/L,同时也测定了其与普通常用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发现具有优良的复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合成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因素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学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1-892,共2页
用1,2-二溴乙烷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乙烷-1,2-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记为12-2-12,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合成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是70℃,药品加入次序是... 用1,2-二溴乙烷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乙烷-1,2-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记为12-2-12,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合成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是70℃,药品加入次序是1,2-二溴乙烷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物料比为n(1,2-二溴乙烷):n(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2∶1,持续加热20 h,收率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合成 1 2-二溴乙烷 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醚类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吕雅娟 王春艳 贺文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91-1796,共6页
以4-(辛/癸/十二烷氧基)甲基吡啶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制得含有醚键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溴化-1,4-二[4-(辛/癸/十二烷氧基)甲基吡啶]丁烷,记作QAE n-4-n(n=8,10,12)。通过1H NMR、^(13)C 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并对表面张力、泡沫... 以4-(辛/癸/十二烷氧基)甲基吡啶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制得含有醚键的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溴化-1,4-二[4-(辛/癸/十二烷氧基)甲基吡啶]丁烷,记作QAE n-4-n(n=8,10,12)。通过1H NMR、^(13)C 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并对表面张力、泡沫性能、杀菌性能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QAE12-4-12的CMC为9.1×10^(-2)mmol·L^(-1),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QAE10-4-10则杀菌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均小于10mmol·L^(-1),最小杀菌浓度在4~20mmol·L^(-1)之间。该系列醚类季铵盐合成方法简单、表面活性好,杀菌效果明显,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类 季铵盐 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6-14型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逯红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9002-9004,共3页
以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1,6-二溴己烷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记作:14-6-14。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以异丙醇做溶剂,保持温度67℃恒温,在搅拌状态下反应8 h,最终产率94.7%。对产物进行了光谱分析,表明产物是实验设... 以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1,6-二溴己烷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记作:14-6-14。反应的最佳条件是:以异丙醇做溶剂,保持温度67℃恒温,在搅拌状态下反应8 h,最终产率94.7%。对产物进行了光谱分析,表明产物是实验设定的目标产物。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产物的油水界面张力,数值达到10-4数量级,有望在三次采油领域用作驱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界面张力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良仙 张乐 +3 位作者 李顺琴 李婷 尤龙飞 安秋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以烯丙基环氧基聚醚、α,ω-含氢硅油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等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季铵化两步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CSGS).CSGS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IR)进行了确认,并对CSGS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临界胶束... 以烯丙基环氧基聚醚、α,ω-含氢硅油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等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季铵化两步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CSGS).CSGS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IR)进行了确认,并对CSGS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临界胶束浓度(cmc)、耐酸碱盐稳定性以及其对整理织物的应用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SGS水溶液的γcmc为25.5mN·m-1,cmc为1.6g·L-1,CSGS溶液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盐等化学稳定性.和空白布样相比,经CSGS水乳液整理后的织物的弯曲刚度由453mN降为219mN,织物的柔软性显著提高,但白度值由78.62变为73.88,白度有所下降,而吸水性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稳定性 织物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广颖 张龙力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种。介绍了国... 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种。介绍了国内外用于驱油领域的四种类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这四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理化性质,包括表面性质、界面性质、润湿性能以及耐温耐盐性等,最后阐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驱油领域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双子表面活性 合成方法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酯基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_(12)-E_(2n)O_(m)-C_(1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扬博 梁亚琴 +3 位作者 刘正薇 冀晓宇 赵晓男 高瑞敏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9-714,共6页
以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氯乙酰氯和N, 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等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不同连接基链长的含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E_(2n)O_(m)-C_(12)(n=1, 2, 3;m=2, 3, 4),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氢谱(^(1)H NMR)、核... 以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氯乙酰氯和N, 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等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不同连接基链长的含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E_(2n)O_(m)-C_(12)(n=1, 2, 3;m=2, 3, 4),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氢谱(^(1)H NMR)、核磁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率质谱(HRMS)表征其结构,并对其表面张力、乳化性能、润湿性能、泡沫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_(12)-E_(2)O_(2)-C_(12),C_(12)-E_(4)O_(3)-C_(12)和C_(12)-E_(6)O_(4)-C_(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0.815,0.152和0.044 2 mmol/L,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 (cmc值为10.25 mmol/L)相比要低1~2个数量级,且随着连接基链长的增加cmc值降低。C_(12)-E_(2)O_(2)-C_(12),C_(12)-E_(4)O_(3)-C_(12)和C_(12)-E_(6)O_(4)-C_(12)的乳化分水时间分别为336,492和682 s,润湿时间分别为79,70和64 s,与DTAC (乳化分水时间和润湿时间分别为116和87 s)相比,C_(12)-E_(2n)O_(m)-C_(12)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润湿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C_(12)-E_(2n)O_(m)-C_(12)具有优异的起泡和稳泡性能;且随着连接基链长的增长,其乳化、起泡、稳泡和润湿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基 连接基 双子表面活性 季铵盐 表面性能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启斌 韦园红 +2 位作者 施云海 刘洪来 胡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
合成了3种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nH2n—(CH3)2NC12H25,2Br-1(n=3,4,6),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偶联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单个分子的面积和胶束电离度。结果表... 合成了3种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nH2n—(CH3)2NC12H25,2Br-1(n=3,4,6),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偶联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单个分子的面积和胶束电离度。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单头基单尾链表面活性剂相比,偶联表面活性剂具有很低的CMC和很强的表面活性,联接基团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化 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电导率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电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乃妮 郑敏燕 王小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25,共7页
阴-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是最常见的一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分子排列更紧密、表面活性更高、界面吸附能力更强的优点,具有广泛的用途。综述了磺酸盐、羧酸盐、磷酸盐和硫酸盐四类阴-阳离子型Ge... 阴-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是最常见的一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分子排列更紧密、表面活性更高、界面吸附能力更强的优点,具有广泛的用途。综述了磺酸盐、羧酸盐、磷酸盐和硫酸盐四类阴-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合成路线及性能,分析了阴-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纺织造纸、石油化工、日用化学品、金属防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对新型阴-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温敏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及其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莉 董晶 孟庆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31,共4页
合成了N 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M)与氯化三甲基 3 丙烯酰胺丙基胺 (DMAPAA Q)的共聚凝胶 ,分别考察了阳离子单体DMAPAA Q含量对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 (LCST)、溶胀性、溶胀动力学、再溶胀动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x(DMAPAA Q) &... 合成了N 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M)与氯化三甲基 3 丙烯酰胺丙基胺 (DMAPAA Q)的共聚凝胶 ,分别考察了阳离子单体DMAPAA Q含量对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 (LCST)、溶胀性、溶胀动力学、再溶胀动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x(DMAPAA Q) <7 5 %时 ,随着阳离子含量的增加 ,水凝胶的溶胀度增大 ,LCST升高 ;而当x(DMAPAA Q) =37.5 %时 ,水凝胶的LCST已经消失。退溶胀动力学的研究表明 ,水凝胶 45℃时 2min内体积收缩最快 ,5min后基本达到平衡 ;而再溶胀过程中 2h内速度最快 ,5h内可达到溶胀平衡。与以往的聚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形成 1∶1复合物有所不同 ,NIPAM与DMAPAA Q的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间形成了 2步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温敏水凝胶 溶胀性能 吸附行为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阳离子单体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A3碳钢缓蚀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 郭芳 +1 位作者 许俊强 李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8-1042,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静态失重法和观察法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复合体系在1M HCl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离子协同效应,在较低浓度下即具有很... 采用电化学方法、静态失重法和观察法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复合体系在1M HCl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离子协同效应,在较低浓度下即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属于阴极/阳极混合型抑制剂,当二者复合摩尔比为1:0.8时,协同效应最佳,缓蚀率达到99.9%。通过实验所得数据对其缓蚀机理进行推导,结果表明其缓蚀机理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 缓蚀 协同效应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改性硝酸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志文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对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膨化处理的改性硝酸铵进行了电镜扫描、孔径与孔容分布、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抗吸湿结块性及爆炸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普通硝酸铵相比,阳离子型偶联改性硝酸铵的晶形不规则,富含气孔;比表面积大,... 对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膨化处理的改性硝酸铵进行了电镜扫描、孔径与孔容分布、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抗吸湿结块性及爆炸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普通硝酸铵相比,阳离子型偶联改性硝酸铵的晶形不规则,富含气孔;比表面积大,可达3869.56cm^2/g;95%有效孔径处于介孔范围,有较小的粒径范围,主要分布在10~1000μm范围内;并且有良好的抗吸湿结块性,改性硝酸铵的吸湿率比普通硝酸铵的吸湿率降低约60%,抗压破坏力仅为普通硝酸铵的1/6,用其制得的粉状工业炸药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和爆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 硝酸铵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硬脂酸混合单分子膜性质
14
作者 李蓉 陈启斌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2Br-,简写为18-3-18,2Br-1)和硬脂酸(SA)混合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测定了这一混合体系的表面压-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的压缩... 研究了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8H37(CH3)2N+—(CH2)3—N+(CH3)2C18H37],2Br-,简写为18-3-18,2Br-1)和硬脂酸(SA)混合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测定了这一混合体系的表面压-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计算了混合单分子膜的压缩比(κ)以及过剩面积(Aex)与混合单分子膜的组成(硬脂酸的摩尔分数,xSA)的关系;给出了过剩面积和理想混合面积之比与混合单分子膜组成的关系;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单分子膜在不同组分下的形貌。结果显示:表面压起始增加值所对应的平均分子面积随xSA增加而降低,并且混合单分子膜由液态扩张膜向凝固态膜转变,混合单分子膜出现严重的负偏离现象。由混合单分子膜的可混合性和非理想性可看出,18-3-18,2Br-1与SA在气液界面上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容易混合。AFM图像还说明18-3-18,2Br-1分子难以成膜,SA分子易于成膜,在18-3-18,2Br-1中加入SA可以增加18-3-18,2Br-1成膜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 硬脂酸 混合单分子膜 气液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聚合物相互作用减阻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青会 刘冬洁 魏进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相互作用的减阻效果,对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C和非离子型聚合物PAM的纯溶液和混合溶液进行湍流减阻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C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非离子型PAM,混合溶液减阻的临界温度均相同但低于相应... 为探究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相互作用的减阻效果,对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C和非离子型聚合物PAM的纯溶液和混合溶液进行湍流减阻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C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非离子型PAM,混合溶液减阻的临界温度均相同但低于相应纯CTAC溶液的临界温度,而超过临界温度后混合溶液减阻能力的下降趋势更缓;各个温度下混合溶液的减阻稳定区和纯CTAC溶液基本一致,且减阻稳定区内的摩擦系数也都相同;在超过临界雷诺数的减阻破坏区,混合溶液减阻效果更好,且PAM浓度升高,溶液减阻能力增强。提出了表面活性剂胶束联结在聚合物长链上形成了内部交联密集、结构稳定的混合网状结构模型,应用此模型合理解释了CTAC溶液中加入非离子型PAM形成的混合溶液的湍流减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 混合网状结构模型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 离子型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双子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2
16
作者 徐群 曹明丽 +2 位作者 马文辉 孙东风 王维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0-282,共3页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盐酸、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后与3种不同烷基链长的长链烷基叔胺反应,得到3种非对称Gemini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Ⅰ~Ⅲ)。通过IR光谱,1HNMR确证了中间...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盐酸、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后与3种不同烷基链长的长链烷基叔胺反应,得到3种非对称Gemini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Ⅰ~Ⅲ)。通过IR光谱,1HNMR确证了中间体及目的产物的结构。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γcmc。cmc分别为1 07×10-3mol·dm-3、1 99×10-3mol·dm-3和9 55×10-3mol·dm-3,γcmc分别为40 9mN·m-1、48 0mN·m-1和50 9mN·m-1。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非对称Gemini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非对称 双季铵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9
17
作者 赵田红 胡星琪 +1 位作者 赵法军 彭国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97,共5页
以乙二胺、2-溴乙基磺酸钠、月桂酸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阴离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N,N′-乙撑双[(N-乙磺酸钠)-十二酰胺](DTM-12),以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目标产物水溶液的cmc(5.0×10-4mol/L)是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 以乙二胺、2-溴乙基磺酸钠、月桂酸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阴离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N,N′-乙撑双[(N-乙磺酸钠)-十二酰胺](DTM-12),以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目标产物水溶液的cmc(5.0×10-4mol/L)是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1/20和1/16,γcmc(29.7 mN/m)比它们低8 mN/m^10 mN/m。DTM-12分别与DTAB和Triton X-100组成的复配体系在摩尔比为3∶7时,cmc达到1.06×10-4mol/L和0.49×10-4mol/L,γcmc达到25.4 mN/m和31.7 mN/m,DTM-12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DTM-12还具有良好的润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 协同效应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珍 秦文龙 +2 位作者 杨江 杨冠科 肖曾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7,96,共4页
以二乙醇基脂肪胺和1,4-二溴丁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C22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该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GY_VES)的流变特性及破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双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低浓度下就可以形成较稳定的蠕虫状胶束结构... 以二乙醇基脂肪胺和1,4-二溴丁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C22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该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GY_VES)的流变特性及破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双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低浓度下就可以形成较稳定的蠕虫状胶束结构,且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剪切稳定性,该压裂液在110℃下剪切120min依然保持较高的黏度,含1%NH4Cl的GY_VES压裂液在120℃的黏度可维持在30 mPa·s;在低于100℃,0.1rad/s角频率下测量其动态流变性能,测得的弹性模量大于损耗模量,表明其具有高弹性特性,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支撑悬浮性能;极性大的溶剂比极性小的溶剂对流体黏度的影响小;同时该压裂液在遇到混合烃或地层水稀释时,能迅速破胶。现场实验结果表明,GY_VES压裂液比瓜胶压裂液施工后的日均产量提高近一倍,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黏弹性表面活性 双子表面活性 流变性 破胶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清洁压裂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明书 唐善法 +2 位作者 方飞飞 梁策 黄嵘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51-653,共3页
采用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C-18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复配,并引入有机阴离子,得到新型清洁压裂液VES-GCA。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GA-12与有机阴离子添加剂X对压裂液体系黏度的影响,得到压裂液最优配方为0.10 g/L GC-18+0.10 g/L... 采用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C-18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复配,并引入有机阴离子,得到新型清洁压裂液VES-GCA。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GA-12与有机阴离子添加剂X对压裂液体系黏度的影响,得到压裂液最优配方为0.10 g/L GC-18+0.10 g/L GA-12+0.03 g/L X。研究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在70℃,170 s-1条件下,表观黏度在30 mPa.s以上,能够满足清洁压裂液的携砂要求;抗剪切能力良好,破胶能力强,破胶后无残渣,对地层伤害小,且具有添加量低的优点,在中低温、低渗储层的压裂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双子表面活性 黏弹性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翔宇 孙玉海 +4 位作者 渠慧敏 毛振强 徐永辉 齐迪 王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中低注入能力、低采液速度、低采出程度的难题,提出了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对驱油用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评价了不同分子结构时的界面性能,优选出界面性能最好的样...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中低注入能力、低采液速度、低采出程度的难题,提出了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对驱油用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评价了不同分子结构时的界面性能,优选出界面性能最好的样品G-3,进行了不同浓度时的乳化性能和驱油性能评价,并结合微观刻蚀玻璃模型阐明了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2%的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0.0039 mN/m,此时能与原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乳状液液滴粒径为12μm;对于渗透率为6.966 mD的岩心,水驱后注入0.5 PV质量分数为0.2%的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G-3溶液,再次水驱采收率提高值达9.6%,降压率达17.4%;微观驱油机理为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残余油乳化聚并。该驱油技术在胜利油田低渗透区块进行了矿场试验,实施后区块水井的注入能力提高了2倍,油井的日增油量为5.7 t/d,含水率下降了11.0%,截至2023年6月区块累积增油量为1791 t,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设计 活性 强乳化 低渗透 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