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江远清 莫江明 +1 位作者 方运霆 李志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研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马尾松荷木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三种代表性森林类型表层土壤(0~20cm)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因元素种类、森林类型和季节不同而异。三种森林土壤交换性阳... 研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林、马尾松荷木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三种代表性森林类型表层土壤(0~20cm)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因元素种类、森林类型和季节不同而异。三种森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都表现为:Al^3+〉H^+〉K^+〉Ca^2+、Mg^2+、Na^+。几乎所有调查的阳离子含量在阔叶林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混交林,但后两者之间大多数阳离子含量差异不显著。鼎湖山森林土壤可交换性阳离子含量虽然较高,但盐基饱和度却很低。马尾松林、混交林和阔叶林土壤可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在1997年6月份分别为:58.3、84.5和118.7mmolc/kg,盐基饱和度分别为:5.5%、3.2%和4.5%。三种森林土壤交换性Ca^2+、Mg^2+、K^+和H^+含量季节差异极显著(P〈0.001),但交换性Al^3+含量只在马尾松林土壤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差异(P〈0.001)。同一元素季节变化大小程度趋向马尾松林〉混交林〉阔叶林。森林土壤交换性Ca^2+、Na^+和H^+含量与土壤pH值相关关系不明显,但交换性Mg^2+、K^+和Al^3+与土壤pH值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交换阳离子 季节动态 PH值 鼎湖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阳离子交换容量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戚淑芳 张杰 王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8-212,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膨润土交换性阳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采用氯化铵-氨水作为交换剂,用抽滤分离代替离心分离,提高了分离速度,分离效果好。用氯化钙-甲醛法代替氮蒸馏法测定阳离子交换容量,方法简便可靠。进行了该方法的精...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膨润土交换性阳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采用氯化铵-氨水作为交换剂,用抽滤分离代替离心分离,提高了分离速度,分离效果好。用氯化钙-甲醛法代替氮蒸馏法测定阳离子交换容量,方法简便可靠。进行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实验:当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含量小于2mmol/100g土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当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含量大于2mmol/100g土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稳定性良好,精密度满足分析要求。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约为1%;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之和占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比例大于97%,符合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阳离子交换容量 交换阳离子 抽滤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膨润土中的交换性阳离子钙镁钾钠 被引量:10
3
作者 段九存 和振云 +3 位作者 李瑞仙 巨力佩 张旺强 毛振才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对膨润土交换性阳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试是评价膨润土矿的主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测定膨润土交换性阳离子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容量法,操作手续复杂繁琐。本文用氯化铵-乙醇交换液交换出试样中的可交换性阳离子钙、镁、钾、钠,分... 对膨润土交换性阳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试是评价膨润土矿的主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测定膨润土交换性阳离子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容量法,操作手续复杂繁琐。本文用氯化铵-乙醇交换液交换出试样中的可交换性阳离子钙、镁、钾、钠,分取蒸至湿盐状,制备成盐酸介质的溶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交换1次,加入25 mL交换液,搅拌30 min,沉淀洗涤2次。分别选择315.887 nm、279.079 nm、766.490 nm、589.592 nm作为钙、镁、钾、钠的分析谱线,绘制的标准曲线中钾、钠的浓度在0~0.6 mmol/L,钙、镁的浓度在0~3.0 m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12~0.048 mmol/100 g。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精密度为0.5%~2.5%(RSD,n=11),准确度为-6.1%~10%,加标回收率为97.0%~100.0%。本方法样品处理方法程序简单快速,分析重现性好,克服了传统分析方法测定手续繁琐、时间冗长且成本高等缺点,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交换阳离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性阳离子和胡敏酸对粘土絮凝-分散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兰叶青 胡琼英 薛家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选用Na+、Ca2+和胡敏酸(HA)研究不同价态的交换性阳离子、土壤有机质对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絮凝-分散的作用。结果表明:粘粒悬浮液中Na+或Ca2+浓度较低时,土壤有机质均能提高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的分散程度,表现为粘粒... 选用Na+、Ca2+和胡敏酸(HA)研究不同价态的交换性阳离子、土壤有机质对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絮凝-分散的作用。结果表明:粘粒悬浮液中Na+或Ca2+浓度较低时,土壤有机质均能提高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的分散程度,表现为粘粒悬浮液的临界絮凝浓度(CFC)随HA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Na+或Ca2+浓度较高时,有机质失去对粘粒的分散作用。用H2O2去除土壤有机质后,土壤粘粒分散程度明显下降,CFC减小,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黄棕壤CFC下降程度大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与Ca2+作用下相比,Na+作用下HA对粘土矿物的分散度较大,1∶1型高岭矿或以1∶1型矿物为主的红壤的粘粒悬浮液的CFC受HA的影响大于2∶1型蒙脱矿或以2∶1型矿物为主的黄棕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质 交换阳离子 粘粒 絮凝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改良滨海盐土的根际交换性阳离子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龙华 张素君 +1 位作者 叶静 朱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0-234,共5页
采用根袋法研究腐熟有机物料对滨海盐土水稻根际交换性离子组成的影响及其与植株元素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使土壤交换性Ca,K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上升;交换性Mg显著递减;Na则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土壤CEC和... 采用根袋法研究腐熟有机物料对滨海盐土水稻根际交换性离子组成的影响及其与植株元素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使土壤交换性Ca,K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上升;交换性Mg显著递减;Na则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土壤CEC和ESP也略有上升,但差异也未达5%显著性水平;水稻植株含K显著上升,Na则显著下降,Ca,Mg含量略增但变化没有一价元素显著;土壤交换性K,Ca的上升显著减少了植株的Na含量,体现了有机物料改良滨海盐土的良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土 有机物料 交换阳离子 滨海盐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改性沸石中主要交换性阳离子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燕存岳 吴景贵 康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57,共3页
近年来天然沸石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硫酸对天然沸石进行活化试验,通过对其1年的动态监测,分析沸石中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的交换性K+、Ca2+、Mg2+、Na+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动态变化,以得到硫酸和沸石反应后各养分的动态变化,为... 近年来天然沸石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硫酸对天然沸石进行活化试验,通过对其1年的动态监测,分析沸石中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的交换性K+、Ca2+、Mg2+、Na+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动态变化,以得到硫酸和沸石反应后各养分的动态变化,为改性后沸石生产农作物矿物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改沸石 交换阳离子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北盐碱地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布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淑玲 杨建国 +3 位作者 王晓静 石欣 李素萍 宋泽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1期33-35,共3页
选取了银北典型的盐化土和碱化土的土壤剖面,分析了100 cm深度内交换性Ca^2+、Mg^2+、Na^+、K^+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交换性Ca^2+和Mg^2+、K^+和Na^+、Na^+和M... 选取了银北典型的盐化土和碱化土的土壤剖面,分析了100 cm深度内交换性Ca^2+、Mg^2+、Na^+、K^+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交换性Ca^2+和Mg^2+、K^+和Na^+、Na^+和Mg^2+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0~60 cm土层是交换性Na的集中分布层,也是盐分的集中分布层。因此,该层既是银北盐碱化土壤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壤改良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北 盐碱地土壤 交换阳离子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北盐化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与水溶盐离子特征的研究
8
作者 李淑玲 杨建国 +2 位作者 王晓静 石欣 宋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304-11306,11310,共4页
[目的]为认识银北地区盐化土壤形成规律,指导盐化土壤的施肥与改良利用.[方法]选取了银北典型的盐化土壤剖面,分析了100cm深度内pH、全盐、交换性Ca、Mg、Na、K,水溶盐中的Ca^2+、Mg^2+、Na^+、K^+、、CO3^2--、HCO3^-、Cl^-、SO4^... [目的]为认识银北地区盐化土壤形成规律,指导盐化土壤的施肥与改良利用.[方法]选取了银北典型的盐化土壤剖面,分析了100cm深度内pH、全盐、交换性Ca、Mg、Na、K,水溶盐中的Ca^2+、Mg^2+、Na^+、K^+、、CO3^2--、HCO3^-、Cl^-、SO4^2--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交换性阳离子与土壤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pH和总碱度等碱化参数之间以及交换性阳离子与土壤水溶盐中的阴阳离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交换性Na与各碱化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O4^2-和Cl^-是惠农燕子墩盐化土壤可溶盐阴离子的主要成分,Na^+和Ca^2+是可溶盐阳离子的主要成分.[结论]0~60 cm土层是交换性钠和水溶盐离子的集中分布层,因此该层既是银北盐化土壤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壤改良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土壤 交换阳离子 水溶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盐沉降对森林沼泽土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和交换过程的影响(英文)
9
作者 张振华 FARRELLEP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7-172,共6页
1996年1月至1997年3月,每月1次在爱尔兰 Galw ay 县 Cloosh 林地采集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交换性阳离子( Ca2 + 、 Mg2 + 、 K+ 、 Na+ 、 Fe3 + 、 M n2+ 、 Al3 + 和 H+ )的... 1996年1月至1997年3月,每月1次在爱尔兰 Galw ay 县 Cloosh 林地采集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交换性阳离子( Ca2 + 、 Mg2 + 、 K+ 、 Na+ 、 Fe3 + 、 M n2+ 、 Al3 + 和 H+ )的浓度。结果显示:在沼泽土0~60 cm 土层中,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为 Mg2+ 和 Na+ ,表现了海盐沉降对其的影响,但在森林土壤表层的 O1 层中,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为 Ca2 + ,说明其受森林及管理的影响;交换性阳离子的分布随土层深度和森林生长、休眠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体现了营养元素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迁移性和循环性。海盐沉降较小时,将会对土壤阳离子交换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可以推测,海盐沉降较大或特大时,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的分布则将产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盐沉降 交换阳离子 阳离子交换 森林沼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钾影响酸化茶园土壤pH及其交换性阳离子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海娟 林慧凌 +9 位作者 李昊宇 于淑琪 姚懿洪 冯沛胜 邓璐 王朝强 向萍 朱悦蕊 林文雄 高水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目的】明确施用磷酸钾对酸化茶园土壤pH及其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以探索便捷高效的茶园土壤酸化改良方法。【方法】分别选取pH 3.53和pH 4.16的茶园土壤,以磷酸钾作为钾肥,分别设置4种不同浓度水平的施钾处理(50、100、150、200 mg/kg)... 【目的】明确施用磷酸钾对酸化茶园土壤pH及其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以探索便捷高效的茶园土壤酸化改良方法。【方法】分别选取pH 3.53和pH 4.16的茶园土壤,以磷酸钾作为钾肥,分别设置4种不同浓度水平的施钾处理(50、100、150、200 mg/kg),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每隔1、5、10、20、30、45、60 d取出1次土样晾干并测定土壤pH、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H^(+)、Al^(3+)、铵态氮、硝态氮。【结果】①在2种受试土壤中,添加磷酸钾均可显著(P<0.05)提高酸化茶园土壤pH和交换性K^(+)含量,提高幅度与磷酸钾的添加量呈正比,其中添加200 mg/kg磷酸钾处理对土壤pH和交换性K^(+)的增幅最大,与CK相比,2种受试土壤pH分别提高0.17、0.19个单位,交换性K^(+)的增幅分别为26.84%~104.97%,32.56%~100.98%;②交换性Al^(3+)含量在添加磷酸钾处理下显著降低,且与pH呈显著负相关;③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施用磷酸钾主要通过增加土壤中交换性K^(+)和降低交换性Al^(3+)两条路径提高土壤pH。在pH 3.53和pH 4.16的受试土壤中,这两条路径的直接效应绝对值之和分别为0.848、0.817,分别占总直接效应系数的67.4%、65.2%。【结论】施用磷酸钾可以改良茶园土壤酸化,且改良效果随施用浓度而递增,其中200 mg/kg的高浓度水平对pH提高最为显著,在培养20 d后其改良效果最佳;且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酸化改良的主要作用路径是土壤中交换性K^(+)含量的增加和交换性Al^(3+)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钾 酸化茶园土壤 PH 交换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洪明 陈立新 孙骥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9期32-35,共4页
通过对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均无酸化、碱化趋势;一、二代落叶松幼龄林相比,除根际一代落叶松幼龄林交换性钠略低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土壤深度60cm时,盐基饱... 通过对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二代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土壤均无酸化、碱化趋势;一、二代落叶松幼龄林相比,除根际一代落叶松幼龄林交换性钠略低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土壤深度60cm时,盐基饱和度略低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外,在土壤其他深度,一代落叶松幼龄林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盐基总量,交换性阳离子钠、钾、钙、镁的含量均高于二代落叶松幼龄林;落叶松连栽使土壤地力下降,影响树木生长,连栽代数增加,土壤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钾、镁的含量与落叶松代数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分析 交换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林龄不同林型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顺龙 陈洪明 +1 位作者 张祝生 陈立新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3期22-24,36,共4页
通过对二代落叶松幼龄林、樟子松幼龄林、天然次生林、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分析,得到了同林龄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变化趋势,为评价土壤供肥蓄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利用林地、营造速生丰产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林型 交换阳离子 土壤 含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根际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的比较
13
作者 陈洪明 张祝生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4期35-36,共2页
通过对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根际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比较,得到了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根际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变化趋势为:除钠外,落叶松的各项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均大于水曲柳,钠与钾、钙、镁存在拮抗作用,营造落叶松混交林有利于促进落叶... 通过对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根际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比较,得到了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根际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变化趋势为:除钠外,落叶松的各项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均大于水曲柳,钠与钾、钙、镁存在拮抗作用,营造落叶松混交林有利于促进落叶松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阳离子 土壤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空间分布及其组成演变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海娟 陈立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71-76,105,共7页
以长白山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空间分布及其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随着林龄增加而减小;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离子含量则相反,随... 以长白山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空间分布及其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随着林龄增加而减小;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离子含量则相反,随林龄增大而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表层大于底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其组成根际土壤大于非根际土壤;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钠红松阔叶混交林大于红松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CEC 盐基饱和度 交换阳离子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乙酸铵浸提ICP-OES法直接测定土壤中的交换性钾钠钙镁锰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邢雁 朱丽琴 张红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694-15695,共2页
[目的]土壤交换性能可以用来评价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研究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为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0.005mol/LEDTA-乙酸铵混合溶液作为交换提取剂,与土壤中的Ca2+、Mg2+、Mn2+、Na+、K+等阳离子进行交换,浸取... [目的]土壤交换性能可以用来评价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研究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为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0.005mol/LEDTA-乙酸铵混合溶液作为交换提取剂,与土壤中的Ca2+、Mg2+、Mn2+、Na+、K+等阳离子进行交换,浸取液干过滤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直接测定土壤中多种交换性阳离子。[结果]该方法的钙(Ca)、镁(Mg)、钾(K)、钠(Na)和锰(Mn)检出限分别为:0.1500、0.0075、0.2500、0.0640、0.0010μg/ml。该方法快速、简便。标准物质ASA-1a,ASA-4a,ASA-5a,ASA-6a,ASA-7测定钙、镁、钾、钠和锰的相对误差(RE)分别为0.62%~7.50%,2.22%~9.52%,1.59%~4.88%,2.98%~10.00%和3.23%~9.38%。5次测定ASA-1a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1.69%、1.58%、1.33%、5.80%、4.20%,ASA-6a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3.20%、2.21%、2.89%、2.25%、7.87%。[结论]分析结果符合《DD2005-03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为土壤阳离子交换性阳离子的简便快速测定提供新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乙酸铵 ICP—OES法 土壤 交换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沉降强度对马尾松土壤活性铝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君琳 刘敏 +3 位作者 王云琦 李成 郑永林 张晓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6-386,共11页
为探究长期自然环境中酸沉降强度对马尾松林下土壤活性铝的影响,以酸沉降强度依次增大的重庆四面山、缙云山、铁山坪为研究区,选取母质相同的马尾松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酸沉降强度下土壤pH值、营养元素含量、交换性阳离子含量、酶... 为探究长期自然环境中酸沉降强度对马尾松林下土壤活性铝的影响,以酸沉降强度依次增大的重庆四面山、缙云山、铁山坪为研究区,选取母质相同的马尾松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酸沉降强度下土壤pH值、营养元素含量、交换性阳离子含量、酶活性与土壤活性铝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酸沉降强度的增大,土壤pH值及全碳(TC)、全氮(TN)、交换性铝(Ex-Al)、单聚体羟基铝(Hy-Al)、酸溶无机铝(Ac-Al)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交换性Mn^(2+)含量不断上升。研究区活性铝以Ac-Al和腐殖质酸铝(Hu-Al)为主,共占比77.1%~84.9%。酸沉降条件下,土壤各形态活性铝含量与TC含量、TN含量、全硫(TS)含量、铵态氮(NH_(4)^(+)-N)含量、脲酶(UE)活性显著相关(P<0.05),活性铝总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为NH_(4)^(+)-N含量。酸沉降强度改变影响土壤活性铝的主导因子。在四面山,TC、TN、TS含量与各形态活性铝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在缙云山,Mg^(2+)含量与Ac-Al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Ex-Al、Hy-Al、Hu-Al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在铁山坪,硝态氮(NO_(3)^(-)-N)含量与Ex-Al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Hy-Al、Ac-Al、Hu-Al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酸沉降强度的增大,马尾松土壤碳氮元素流失,活性铝淋溶,交换性Mn^(2+)含量升高。经冗余分析可知,随酸沉降强度增大,影响土壤各形态活性含量的主要因子由TC、TN、TS含量转变为交换性Mg^(2+)含量,后为NO_(3)^(-)-N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强度 土壤活 土壤交换阳离子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行山区不同侧柏人工林对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洁 汤雨露 《河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3,22,共4页
通过对侧柏纯林和混交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显著,得出对土壤改良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混交林2>混交林1>侧柏纯林;混交林土壤保存速效养分和供给养分的能力均比侧柏... 通过对侧柏纯林和混交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影响显著,得出对土壤改良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混交林2>混交林1>侧柏纯林;混交林土壤保存速效养分和供给养分的能力均比侧柏纯林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土层深度 交换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蒙脱石对Sr^(2+)的去除研究
18
作者 代亚平 吴平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3-134,共2页
粘土矿物由于其表面活性高、性质稳定、价格便宜等特点,作为一种很好的环境修复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蒙脱石是典型的2:1型层状粘土矿物,具有吸附性、粘结性、阳离子交换性、分散悬浮性、纳-微米级粒径等多种性质,改性后的蒙脱石性能更好。
关键词 蒙脱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层状粘土矿物 阳离子交换性 表面活 材料 修复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秸秆对不同有机含量土壤酸度及缓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王娇 王鸿斌 +1 位作者 赵兴敏 赵兰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1-368,共8页
通过向低(LSOM)、中(MSOM)、高(HSOM)及去除(RSOM)有机质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秸秆添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酸度及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恒温培养150天后,土壤pH、交换性盐基离子、CEC和盐基饱和度的... 通过向低(LSOM)、中(MSOM)、高(HSOM)及去除(RSOM)有机质土壤中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秸秆添加量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酸度及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恒温培养150天后,土壤pH、交换性盐基离子、CEC和盐基饱和度的含量均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交换性H+、交换性Al^3+含量均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秸秆添加量为10~15 g/kg时,LSOM处理中土壤pH增幅、交换性Al^3+及交换性H+含量减幅最大;秸秆添加量为15~20 g/kg时,在MSOM和HSOM处理中土壤pH增幅及土壤交换性Al^3+、交换性H+含量减幅最大;且HSOM处理添加秸秆后对降低土壤酸度效果最好。土壤中添加秸秆后可明显提高土壤酸碱缓冲能力,且土壤对加碱侧表现出的缓冲区间比酸侧明显;土壤的缓冲容量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升高,且HSOM处理对酸碱缓冲能力>MSOM处理>LSOM处理>RSOM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PH 阳离子交换性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覆盖对养分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袁俊吉 蒋先军 +2 位作者 胡宇 李楠 谢德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7,122,共7页
研究了重庆缙云山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在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和土壤结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竹林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及土壤结构的... 研究了重庆缙云山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在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和土壤结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竹林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及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显著低于马尾松林和草地土壤。植被覆盖对养分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没有显著影响,在>2mm水稳性团聚体和<0.053mm粒级的粉砂与粘粒组分中,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交换性K+、Na+、Ca2+、Mg2+的浓度最高;地表植被覆盖的变化对有机碳、全氮、全磷和交换性盐基离子在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含量产生显著影响,草地和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土壤,主要表现在0.25~0.053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草地和竹林土壤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土壤;而草地土壤>2mm水稳性团聚体和<0.053mm粒级的粉砂与粘粒组分中的磷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草地土壤。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均以Ca2+、Mg2+为主,占交换性盐基总量(Total exchangeable bases TEB)的91.8%~92.9%。草地土壤各个粒级的TEB都要大于其他两种植被覆盖下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土壤 土壤结构 有机碳 全氮 交换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