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制备及对纸张增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沈一丁 李刚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3-207,共5页
使用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以及淀粉和阳离子淀粉,通过引发剂过硫酸铵的引发,用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和保护剂,在80℃进行乳液共聚,反应时间为2h,制得多元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和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接枝淀粉乳液增... 使用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以及淀粉和阳离子淀粉,通过引发剂过硫酸铵的引发,用聚乙烯醇作为分散剂和保护剂,在80℃进行乳液共聚,反应时间为2h,制得多元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和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接枝淀粉乳液增干强剂。这两类共聚物具有自乳化性,乳液pH值2.0~5.0,粘度700mPa.s~1500mPa.s,Zeta电位20mV~40mV。可用作造纸增干强剂。用IR、DSC等手段对增干强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试验表明,制备的两种增干强剂对提高纸的干强度、环压指数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制备 增强性能 丙烯 丙烯酸 丙烯酰胺 过硫酸铵 聚乙烯醇 接枝共聚物 环压指数 增干强剂 造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度对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其胶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沈一丁 王春磊 +1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8-21,共4页
为研究阳离子度对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其胶膜表面性能的影响,添加DMC阳离子改性单体,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丙烯酸丁酯(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共聚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 为研究阳离子度对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其胶膜表面性能的影响,添加DMC阳离子改性单体,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M)、丙烯酸丁酯(B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共聚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其结构、形态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阳离子度对乳液粒径、稳定性、形貌及其胶膜的耐水接触角、表面张力、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阳离子单体的增加,乳液粒径减小,稳定性增大;胶膜的耐水性减小,表面自由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含氟丙烯酸树脂 共聚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祖顺 路国红 +1 位作者 程时远 李建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作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四元体系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乳胶粒的微观形态,并对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考察了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含量、聚合方... 以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作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四元体系自交联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乳胶粒的微观形态,并对共聚物乳液的流变性,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考察了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含量、聚合方式对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共聚物 形态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羧基/环氧树脂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与交联(Ⅳ)——混合乳液的制备及其中温交联 被引量:6
4
作者 余鼎声 刘淑霞 焦书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研究了含羧基丙烯酸酯乳液和含环氧树脂乳液的混合和交联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混合乳液具有较高的机械稳定性,在室温下可以稳定贮存5个月以上,证实了在叔胺促进剂作用下,交联固化机理为单酯化反应,混合乳液可在中温(<100℃)下固化,涂... 研究了含羧基丙烯酸酯乳液和含环氧树脂乳液的混合和交联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混合乳液具有较高的机械稳定性,在室温下可以稳定贮存5个月以上,证实了在叔胺促进剂作用下,交联固化机理为单酯化反应,混合乳液可在中温(<100℃)下固化,涂膜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羧基/环氧树脂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和交联——1.含羧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分子设计和制备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淑霞 余鼎声 焦书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286-1289,共4页
以在低温下(<100℃)实现含羧基/环氧树脂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交联固化为目的,进行了分子设计;估算了共聚物的组成,用碱滴定法测定了乳胶粒表面的羧基数,并比较了不同单体配比所得乳液的成膜性能.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共聚物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三元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纪晓丽 余樟清 +1 位作者 倪沛红 邵亚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90-894,共5页
由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丙烯酸丁酯 (BA)和含氟丙烯酸酯合成了含氟三元共聚乳液。FT IR、1HNMR、13 CNMR和19FNMR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含氟单体用量、增溶剂 β 环糊精(β CD)用量和聚合条件对乳液聚合动力学、粒径... 由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丙烯酸丁酯 (BA)和含氟丙烯酸酯合成了含氟三元共聚乳液。FT IR、1HNMR、13 CNMR和19FNMR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含氟单体用量、增溶剂 β 环糊精(β CD)用量和聚合条件对乳液聚合动力学、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以及这些因素对三元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合反应温度在 5 5~ 6 5℃范围 ,升高温度 ,使聚合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热分析表明 ,聚合温度对共聚物的组成几乎没有影响。增加含氟单体用量 (摩尔分数 0~ 3 0 % ) ,使聚合反应速率略有降低。加入少量增溶剂 β CD使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 (Tg)升高。与不含氟的共聚物P(MMA co BA)膜性能比较 ,三元含氟共聚物乳液涂膜的表面接触角明显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含氟甲基丙烯酸酯 Β-环糊精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复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沈一丁 辛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溶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在使用中会产生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乳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开发和应用,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通过乳液聚合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其他烯类单体共聚,以及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和其他乳液通过共混... 溶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在使用中会产生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乳液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开发和应用,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通过乳液聚合将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其他烯类单体共聚,以及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和其他乳液通过共混和偶联进行复配。本文对这2 种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共聚物 含氟 丙烯酸酯聚合物 配研 制备 丙烯酸酯单体 环境污染 单体共聚 聚合 烯类 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 被引量:3
8
作者 沈一丁 王璐 +1 位作者 杨晓武 李刚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2,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2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溶剂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表面施胶剂,系统研究了n(—NCO)∶n(—OH)、MDEA用量以及m(St)∶m(BA)...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PTMG2000)、N-甲基二乙醇胺(MDE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溶剂阳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表面施胶剂,系统研究了n(—NCO)∶n(—OH)、MDEA用量以及m(St)∶m(BA)等对制备表面施胶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NCO)∶n(—OH)=1.0~1.1,MDEA用量为6%(对单体总质量),m(St)∶m(BA)=2.0时,纸张施胶度可达到120s,纸张耐折度可提高42%,抗张强度可提高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 阳离子 无溶剂 表面施胶剂 施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黎文部 王洛礼 于洁 《胶体与聚合物》 2005年第4期35-36,45,共3页
描述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链转移剂、pH调节剂以及保护胶体等基本组成及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加料方式等影响因素对丙烯酸酯乳液共聚过程及所得共聚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酸酯共聚物 基本组成 影响因素 化剂 链转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室温可见光交联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宇正 石淑先 +1 位作者 陈振光 叶晶磊 《国外建材科技》 2004年第4期80-82,共3页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室温快速交联一直是涂料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论文合成了常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和含叔胺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然后在该共聚物乳液中混配乙烯基不饱和单体和可见光下分解的光敏引发剂 ,共混物涂膜于自然光下室温...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室温快速交联一直是涂料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论文合成了常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和含叔胺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然后在该共聚物乳液中混配乙烯基不饱和单体和可见光下分解的光敏引发剂 ,共混物涂膜于自然光下室温固化交联。考察了光敏引发剂用量、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交联时间对乳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异丙基硫杂蒽酮 (ITX)为光引发剂 ,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单体时 ,常规乳液室温光交联 8h,胶膜交联程度大于 80 % ;而含叔胺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室温下的光交联速度更快 ,2 h内就可完成 ,最终交联程度可达到 86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共聚物 交联程度 光敏引发剂 单体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叔胺 室温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被引量:7
11
作者 辛华 沈一丁 《胶体与聚合物》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介绍了含氟丙烯酸酯的共聚和共混改性的方法与应用。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共聚物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乳化剂FC80含量对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珍英 管蓉 《胶体与聚合物》 2001年第4期14-16,20,共4页
研究了含氟乳化剂 FC80含量对丙酸酯乳液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FC80含量从0 .0 1 %增加到 0 .3% ,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的表面张力和粘度下降 ;耐酸性增强 ,p H值稳定范围增宽 ;乳液粒子直径下降 ;稀释和贮存稳定性好 ;耐电解质... 研究了含氟乳化剂 FC80含量对丙酸酯乳液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FC80含量从0 .0 1 %增加到 0 .3% ,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的表面张力和粘度下降 ;耐酸性增强 ,p H值稳定范围增宽 ;乳液粒子直径下降 ;稀释和贮存稳定性好 ;耐电解质稳定性呈现抛物线变化。 FC80含氟乳化剂的最佳用量以 0 .0 5 %到 0 .1 %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化剂FC80 丙烯酸酯 含量 性能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艳军 张钰英 +1 位作者 张超灿 李国兵 《化学建材》 2008年第1期10-12,19,共4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十六醇(HDL)为助乳化剂,使用超声预乳化工艺,制备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丁酯共聚物(PF3-CO-BA)的细乳液。着重探讨细乳液聚合反应条件,以及聚合条件对乳胶粒粒径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IR)、示差扫...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十六醇(HDL)为助乳化剂,使用超声预乳化工艺,制备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与丙烯酸丁酯共聚物(PF3-CO-BA)的细乳液。着重探讨细乳液聚合反应条件,以及聚合条件对乳胶粒粒径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计(DSC)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并考察了细乳液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可见光交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淑先 夏宇正 +2 位作者 时燚 叶晶磊 焦书科 《胶体与聚合物》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在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加入光活性乙烯基不饱和交联单体和与可见光匹配的光敏引发剂共混后涂膜并在室温自然光下固化交联。考察了光敏引发剂用量、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交联时间对乳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丙基硫杂蒽酮 ( I... 在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加入光活性乙烯基不饱和交联单体和与可见光匹配的光敏引发剂共混后涂膜并在室温自然光下固化交联。考察了光敏引发剂用量、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交联时间对乳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丙基硫杂蒽酮 ( ITX)为光引发剂 ,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 TPGDA)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 TMPTA)为交联单体时 ,2~ 3h乳胶膜交联程度大于5 0 %,8h内交联程度大于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 丙烯酸酯共聚物 可见光交联 自然光 光敏引发剂 异丙基硫杂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齐 党明岩 +1 位作者 王亚健 刘平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首先利用丙烯酸酯化环氧树脂制得不饱和环氧树脂中间体(EM),然后以EM、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阳离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乳液。研究酯化反应中丙烯酸用量对制备EM的... 为提高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首先利用丙烯酸酯化环氧树脂制得不饱和环氧树脂中间体(EM),然后以EM、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阳离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乳液。研究酯化反应中丙烯酸用量对制备EM的影响及乳液聚合时EM用量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与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1.1∶1时时,可制得环氧值理想的EM;当EM用量达到30%(占单体质量分数)时,涂膜硬度可达2H,附着力为1级,吸水率为1.43%,腐蚀电流为2.48×10^(-6)A,腐蚀电位为-0.8901V,耐盐雾时间达360h,贮存稳定性良好,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两性丙烯酸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其对环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宝华 沈一丁 +1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1-54,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硅烷(KH570)、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共聚制备了自交联两性丙烯酸共聚物浆内环压强度增强剂。讨论了各单体...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硅烷(KH570)、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共聚制备了自交联两性丙烯酸共聚物浆内环压强度增强剂。讨论了各单体用量对纸张环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合成条件为: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h,w(AN)=5%~6%,w(AM)=5%,w(KH570)=1%~1.2%,w(PVA)=2%~3%,w(KPS)=0.1%,n(DMC)/n(AA)=1.6:1.0。当浆内添加量为0.4%时,可使环压指数提高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压强度 共聚物 阳离子丙烯酰胺 丙烯酸 自交联 制备 阳离子淀粉 接枝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乳化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泓丞 姚志伟 +2 位作者 李喜坤 唐方圆 杨仁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5,共9页
本研究分别使用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纤维素纳米晶体(CNC)乳化苯乙烯-丙烯酸酯(SA)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共聚物PSA,并对其各项性能及力学性能增强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在PSA的制备过程中发挥... 本研究分别使用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纤维素纳米晶体(CNC)乳化苯乙烯-丙烯酸酯(SA)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共聚物PSA,并对其各项性能及力学性能增强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在PSA的制备过程中发挥了界面活性剂和功能性填料的双重作用。其中,CNF-PSA乳液稳定性强但黏度较高,CNC-PSA乳液则兼具高稳定性和低黏度的特性。由CNF、CN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乳化后聚合得到的PSA共聚物转化率分别为76.32%、78.28%和82.62%。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显示CNF和CNC在固化过程中被保留在涂层中,并形成氢键结合。拉伸测试结果表明,CNF-PSA、CNC-PSA和SDS-PSA膜的抗拉强度分别为8.14、6.91和1.09 MPa,其中,CNF-PSA膜的弹性模量达到130.3 MPa,为SDS-PSA膜的65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植物纤维 Pick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单良 李战雄 +3 位作者 臧雄 蔡露 许燕 吴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以聚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核,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丙烯酰氧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TEAC-6)共聚物为壳,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 以聚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核,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丙烯酰氧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TEAC-6)共聚物为壳,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及接触角(CA)研究了核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以及不同含氟量与交联剂用量对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和织物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单体与有机硅交联剂参与了共聚合,所合成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为76 nm左右。当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的氟含量为6.7%,交联剂用量为3%时,用于织物整理效果最佳,整理棉织物的拒水评分达到80,拒油达5级,水接触角为138.2°。共聚时有机硅交联剂的加入使整理织物拒水拒油和耐热性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含氟丙烯酸酯 共聚物 拒水拒油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和表面性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钰明 徐群华 黄静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26-2127,共2页
The Perfluoroalkylethyl acrylate copolymer, with an excellent property of waterproof and oilproof, was prepar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polymer was performed by surface free e... The Perfluoroalkylethyl acrylate copolymer, with an excellent property of waterproof and oilproof, was prepar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polymer was performed by surface free energy calculation and AES analysis. The calculated result of surface free energy was 0.012 6 J/m\+2, 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organosilicon polymer. It was found by AES that perfluoroalkyl groups for the outermost layer has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共聚 表面性质 表面自由能 制备 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水溶性聚合物复配用于纸张表面施胶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光华 李慧 +1 位作者 李俊国 张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73,共3页
以全氟辛酸、乙醇胺、2,4-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丙烯酸酯单体。然后在水溶液中以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OP-10为乳化剂,在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引发作用下与其它烯类单体共聚得到含... 以全氟辛酸、乙醇胺、2,4-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羟乙基全氟辛酰胺丙烯酸酯单体。然后在水溶液中以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OP-10为乳化剂,在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引发作用下与其它烯类单体共聚得到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将其与氧化淀粉、聚乙烯醇复配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讨论了复配体系中不同质量配比对纸张施胶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复配体系的最佳质量配比为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氧化淀粉∶聚乙烯醇为55∶25∶4。实验发现,纸张的抗水性随着施胶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到达一定值后,再提高施胶量抗水性不再变化,而抗油性随着施胶量的增加而一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共聚物 表面施胶剂 防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