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新5因子模型 被引量:79
1
作者 肖春玲 范宏振 +4 位作者 崔界峰 杨贵刚 宋崇升 谭淑平 邹义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4-266,共3页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是用于评定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由Kay等[1]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PANSS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余年,但包含的因子和条目数仍观点各异[2]。何燕玲等[3]在200...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是用于评定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由Kay等[1]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PANSS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余年,但包含的因子和条目数仍观点各异[2]。何燕玲等[3]在2000年建立了PANSS中文版常模和探索性5因子模型(30个条目),其认为模型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因子模型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优化 因子分析 心理测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后饮酒行为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8
2
作者 汪卫东 刘寰忠 +4 位作者 李文正 姚献虎 夏磊 钟怡 张志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514-2519,共6页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感知、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是评估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常用工具,且信度效度俱佳。国外研究已发现饮酒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存在关联,...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感知、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是评估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常用工具,且信度效度俱佳。国外研究已发现饮酒与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存在关联,但国内此类研究较为罕见,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后的饮酒行为对PANSS评分影响的相关研究。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后饮酒行为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3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病程、体质指数(BMI)、吸烟情况、运动情况、住院时间、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治疗情况。调查患者发病前后饮酒行为并将其分为发病前后均不饮酒(Ⅰ组,247例)、发病前饮酒发病后不饮酒(Ⅱ组,32例)、发病前后均饮酒(Ⅲ组,53例)三组。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饮酒行为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患者的性别和吸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病程、BMI、运动情况、住院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和药物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后均饮酒是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β=4.700,95%CI(2.469,6.931)〕、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量表得分〔β=6.308,95%CI(2.371,10.245)〕和PANSS总分〔β=12.893,95%CI(5.519,20.266)〕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和发病后的持续饮酒行为与高PANSS评分相关,发病后及时戒酒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饮酒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 酒精 相关性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质子波谱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甘景梨 段惠峰 +7 位作者 杨家明 高存友 张东卫 祝希泉 蒋战魁 史振娟 王志娟 马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7d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及影响脑内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药物的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丘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7d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及影响脑内乙酰胆碱神经递质药物的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名正常对照,入组24h内采用多体素1H-MRS检测受试者前额叶和丘脑生化代谢物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复合物(Cr),并计算NAA/Cr、Cho/Cr和NAA/(Cho+Cr)的比值。患者组同时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患者组左侧前额叶及左右侧丘脑NAA/Cr值[分别为(1.30±0.39)、(1.53±0.36)和(1.47±0.3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4±0.24)、(1.73±0.25)和(1.74±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左侧前额叶NAA/(Cho+Cr)值[(0.63±0.12)]低于对照组[(0.74±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左侧前额叶NAA/Cr值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48,P<0.01;r=-0.54,P<0.01),右侧丘脑NAA/Cr值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及丘脑存在神经元功能和(或)结构异常,左侧前额叶NAA/Cr值可能作为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波谱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前额叶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及对血清心肌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曹颖 刘士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59-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给依据。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利培酮高剂量和低剂量治疗,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给依据。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利培酮高剂量和低剂量治疗,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肌钙蛋白(cTnI)的测定,比较疗效及血清心肌标志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PANSS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在治疗2周起,两组PANSS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至治疗8周,两组间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得分:高剂量组治疗2周即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差异始终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得分:高剂量组治疗8周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差异始终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90.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治疗2周后两组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对照组恢复治疗前水平(P>0.05),而高剂量组治疗8周时才恢复正常(P>0.05);MYO和CK-MB:均治疗2周后升高(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MYO和CK-MB水平逐渐恢复,并在治疗8周时基本恢复治疗前水平(P>0.05);cTnI:两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治疗早期出现MYO和CK-MB变化,但随着治疗进行,该影响逐渐减弱,且此变化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肌红蛋白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精神分裂症短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崴 陈策 +5 位作者 郭丽阳 贾敏 姜文慧 李雅妹 杨小波 朱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与临床特征和短期治疗效果的关系,评估sTNFR作为抗精神病药短期疗效标记物的价值。方法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与临床特征和短期治疗效果的关系,评估sTNFR作为抗精神病药短期疗效标记物的价值。方法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9名,并选取与病例组人口统计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对照66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sTNFR1和sTNFR2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病理症状,并对其中完成随访的26名患者,评估药物治疗6周后的短期疗效。并进一步分析与sTNFR1和sTNFR2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血清sTNFR1和sTNFR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 1)。sTNFR1与治疗前后PANSS阳性症状总分(治疗前r_s=0.56,P<0.001;治疗后r_s=0.41,P=0.007)及PANSS总分正相关(治疗前r_s=0.42,P=0.004;治疗后r_s=0.27,P=0.034),而sTNFR2与治疗前后PANSS各项得分均不相关(P>0.05)。此外,治疗6周后有治疗效应组血清内sTNFR1浓度低于无治疗效应组(P<0.000 1),sTNFR1下降水平与药物疗效相关(rs=0.679,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TNFR1和sTNFR2升高,血清sTNFR1上调与症状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治疗后血清sTNFR1下降程度可预测抗精神病药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药物疗效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巧 纪家武 +5 位作者 官芳萍 林耀平 罗兰珠 胡耀华 郝楷荣 吴建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中药组在阿立哌唑治疗的同时服用补阳还五汤。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中药组在阿立哌唑治疗的同时服用补阳还五汤。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软件系统在患者入组时、第6周末评估其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结果到达观测点中药组33例,西药组34例。中药组总显效率39.39%,西药组总显效率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第6周末PANSS总分均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药组第6周末PANSS总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第6周末的血清BDNF水平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正常值高限为基线,入组时WCST结果 2组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6周末WCST结果显示西药组持续应答数以及中药组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均改善,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能进一步改善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升高血清BNDF,减轻患者的认知缺陷,加强疗效,可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补阳还五汤 阿立哌唑 阴性症状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