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视角下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安峰 范秀芳 +2 位作者 杜温瑞 孙婉馨 徐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30,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在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基础作用,基于韧性视角,从场所安全性、管理规范性、交通可达性、服务保障性、重建恢复性5个维度,构建多维度的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 为进一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在综合防灾减灾中的基础作用,基于韧性视角,从场所安全性、管理规范性、交通可达性、服务保障性、重建恢复性5个维度,构建多维度的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根据其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和开源数据,综合评估该区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分析评估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能力,可找出应急避难场所的薄弱指标,为管理者提供优化提升的方向。实例分析中,瓯海区低韧性的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且村级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较低,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减灾能力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灾避难体系与体育健身场馆体系兼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杰 蒋明建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78,共3页
对体育健身场馆体系与减灾防灾紧急避难体系在功能、布局与规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城市体育健身体系应与紧急避难空间体系在规划布局及使用功能实现兼容,对四川省灾后重建及全国其他城市体育健身场馆体系和防灾减灾紧急避难体系的... 对体育健身场馆体系与减灾防灾紧急避难体系在功能、布局与规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城市体育健身体系应与紧急避难空间体系在规划布局及使用功能实现兼容,对四川省灾后重建及全国其他城市体育健身场馆体系和防灾减灾紧急避难体系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防灾减灾紧急避难体系 全民健身场馆体系 规划建设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