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H-FEM耦合的泥石流冲击双柱桥墩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陆玉春 郝梦洁 +3 位作者 赵德博 刘斌 韩育刚 贺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7,I0002,共10页
为研究双柱式桥墩结构在含大块石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有限元(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SPH-FEM)耦合方法,建立泥石流浆体-大块石-双柱式桥墩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分别从泥... 为研究双柱式桥墩结构在含大块石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有限元(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SPH-FEM)耦合方法,建立泥石流浆体-大块石-双柱式桥墩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分别从泥石流冲击特征、桥墩结构应变和冲击力时程等方面,分析泥石流冲击下双柱式桥墩的动力学行为,探讨了不同特性泥石流对桥墩承灾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泥石流冲击、沿桥墩绕流及流出的整个分布过程;泥浆冲击桥墩底部会出现明显的绕流现象,上游的桥墩柱体所受冲击力远大于下游;受块石冲击的桥墩底部承受较大的横向冲击力,导致出现较大应变,甚至混凝土脱落;桥墩所受冲击力与泥石流的冲击速度和大块石直径都呈正相关;夹杂着大块石的泥石流对桥墩的冲击力远大于仅有浆体的冲击力,是造成桥墩破坏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泥石流多发区双柱桥墩的冲击灾变机制,并为其抗冲击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泥石流 双柱桥墩 流固耦合 横向冲击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场土面区压实度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国光 裴磊洋 +1 位作者 杨跃敏 李世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提高机场土面区安全动态预测及保障能力,结合某机场为期6 a的土面区安全评估数据,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压实度预测模型.选取天然密度(natural density,ND)、实测含水率(actual water content,AW)、... 为提高机场土面区安全动态预测及保障能力,结合某机场为期6 a的土面区安全评估数据,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压实度预测模型.选取天然密度(natural density,ND)、实测含水率(actual water content,AW)、最优含水率(optimal water content,OW)、降水状况(rainfall condition,RC)和压实状况(compaction condition,CC)作为输入向量,以双曲正切S型传输函数作为传递函数,利用400组实测数据完成模型训练后,用随机抽取的100组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精确校验,通过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分析ANN模型的预测能力,并进行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充分训练后ANN模型的均方差为0.98,NSE计算值为0.89,可有效预测土面区压实度.机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测区预测误差在±5%之内,仅有1个样本误差为15%,NSE计算值为0.86,达到了工程应用精度.采用影响因素分析法优化ANN模型发现,ND和AW是影响压实度最重要的因素,管理部门可通过严格控制回填土级配和加强排水措施有效改善土面区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压实度 预测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机场土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融作用对寒区机场土面区工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光 杨跃敏 +3 位作者 牛富俊 孟兆刚 王庆彬 薛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1-627,共7页
为研究春融期间温升效应影响下寒区机场升降带土面区导热性能及剪切强度变化规律,通过预埋温度传感器、稳态平板法和快速直剪法,制备了含水率分别为15%、17%、19%和21%,压实度分别为90%、95%和98%的冻土试样,分析了内部温度场变化、导... 为研究春融期间温升效应影响下寒区机场升降带土面区导热性能及剪切强度变化规律,通过预埋温度传感器、稳态平板法和快速直剪法,制备了含水率分别为15%、17%、19%和21%,压实度分别为90%、95%和98%的冻土试样,分析了内部温度场变化、导热系数变化和快速直剪实验结果,得到了冻土试样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总结了春融过程对土面区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土试样内部温度场在温升过程中发生了剧烈变化,冻结核的存在使其融化过程呈现4个阶段,包括快速升温期、缓和融化期、加速融化期和已融化期.通过对12组冻土试样的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分析,发现温升过程中导热系数整体下降但仍存在波动变化,与内部温度场变化规律一致.通过分析60组冻土试样分别在环境温度为-5、-1、3、7和11℃时的快速直剪实验结果发现,在温升过程中压实度提高使抗剪强度变大,含水率增加使抗剪强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寒区工程 春融作用 机场土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险峰 盛敏 +2 位作者 覃达威 周晓青 邢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修复性能,但力学性能会随着微胶囊的加入有所减弱.纤维的加入可以增强材料的裂缝效果,与微胶囊形成有效互补.为研究纤维类型和应变率对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设计3种配合比类型,即聚... 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修复性能,但力学性能会随着微胶囊的加入有所减弱.纤维的加入可以增强材料的裂缝效果,与微胶囊形成有效互补.为研究纤维类型和应变率对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设计3种配合比类型,即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聚酰胺(polyamide,PA)纤维及PVA-PA混杂纤维的实验试件,基于立方体抗压实验系统及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研究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变率为1×10^(-5)s^(-1)时,加入PVA、PA和PVA-PA后,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12.96%、8.91%和9.03%;随着应变率的提高,材料的压缩强度不断增大,且材料的动态增长因子与应变率满足线性关系;在低应变率下,纤维能改善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耗散能及能量耗散因子有所提高.研究可为混凝土材料在动态条件下提高自修复性能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自修复混凝土 微胶囊 纤维 动态力学性能 霍普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截面最佳刚度分布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5
作者 陈文文 马剑 裴星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8,共9页
针对平面和竖向均规则、对称的钢框架结构,基于截面刚度最佳分布,提出一种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将钢框架结构简化为竖向悬臂杆,并设定其层间剪切变形角和弯曲变形角变化率在竖直方向上为定值,依据变形与内力的关系,确定截面刚度的最佳分... 针对平面和竖向均规则、对称的钢框架结构,基于截面刚度最佳分布,提出一种抗震设计方法。首先,将钢框架结构简化为竖向悬臂杆,并设定其层间剪切变形角和弯曲变形角变化率在竖直方向上为定值,依据变形与内力的关系,确定截面刚度的最佳分布。其次,基于截面刚度最佳分布,通过分析截面刚度与截面尺寸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计算单柱截面面积的方法 -比例法。为简化设计方法,借用6层、9层钢框架算例模型地震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钢框架柱截面面积和惯性矩最佳分布,并提出便于工程应用的抗震设计方法。然后,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抗震设计方法建立10层算例模型,选取4条地震波对其进行地震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弹性和塑性层间位移角分布均匀且符合抗震规范要求。最后,通过10层算例模型的层屈服剪力系数与最佳层屈服剪力系数的对比,验证了上述抗震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抗震设计 理论分析 钢框架 刚度分布 面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夹芯结构在油气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抗爆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秋霖 石少卿 +3 位作者 赵启明 蒋新生 隋顺彬 梁建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42,共7页
为研究泡沫铝夹芯结构对油气爆炸冲击波的衰减性能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设计一种试验测试系统。在模拟坑道内,点燃混合均匀的油气混合物获取爆炸荷载,并通过调节油气浓度比例来控制爆炸荷载大小,对油气爆炸荷载作用下泡沫铝夹芯结构的防... 为研究泡沫铝夹芯结构对油气爆炸冲击波的衰减性能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设计一种试验测试系统。在模拟坑道内,点燃混合均匀的油气混合物获取爆炸荷载,并通过调节油气浓度比例来控制爆炸荷载大小,对油气爆炸荷载作用下泡沫铝夹芯结构的防护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泡沫铝芯层厚度≥10 mm时,泡沫铝夹芯结构对油气爆炸冲击波的衰减效果优于实体金属结构;泡沫铝夹芯结构对油气爆炸冲击波的衰减效果随芯层厚度的增加而提升,但衰减效率呈逐渐减小趋势,试验得出的芯层最优厚度下限为1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泡沫铝夹芯结构 油气爆炸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