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透气式防毒服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赵晓明
刘宝成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083-3089,309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6122)
2017年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TJPU2K20170105)
-
文摘
近年来恐怖袭击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个人防护装备的市场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透气式防毒服是一类可透过空气和湿气,但能阻止外界有毒气体、雾滴状毒剂、细菌和放射性尘埃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军民使用的皮肤防护装备。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各国已有相对成熟的透气式防毒服问世,其大多采用活性炭吸附材料制成。这种活性炭吸附型材料的防护性能虽好,但也存在无选择吸附、对大的毒剂液滴防护性能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完善,透气式防毒服材料将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活性炭吸附技术,而是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且向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和舒适化的方向发展。选择性透过材料允许水蒸气等小分子透过,而较大的毒剂分子不能透过,防护性能好,能够防御分子较大的液态、气态、气溶胶及固体等状态的有害物质,具有较好的透湿性能和穿着舒适性,是透气式防毒服较理想的材料。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有助于对致命的化学毒剂、细菌和病毒建立良好的物理屏障,从而为相关人员提供及时、不间断的防护。静电纺纳米纤维具有非常小的孔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具有对气溶胶过滤效率高、透气性好、面密度低和压力损失小等优点,将其应用到防护织物上,更有利于提高个人防护装备的性能。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本征空腔结构、单分散的纳米孔道和输送性能,能够有效促进气体或液体分子的传递,为未来真正做出超轻、超透气且薄如蝉翼的防护服带来了希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规整的孔径分布、开阔的骨架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超高的吸附容量。将其应用到生化防护领域,将明显改进防护服的防护效果,降低危险生化物质给人体带来的损伤。自净化材料可快速抑制或杀死广谱生物,快速净化有毒试剂,该材料制备的防护服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舒适和透气性。本文概述了各国透气式防毒服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透气式防毒服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新材料、新技术在透气式防毒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
-
关键词
生化防护
活性炭吸附材料
透气式防毒服
新材料
-
Keywords
biochemical protection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material
permeable protective suit
new material
-
分类号
TJ9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球形活性炭防毒服内层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其霞
周逸如
张倩
王梅
王玉萍
季涛
高强
-
机构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苏通碳纤维有限公司
-
出处
《纺织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64-6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2167)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7-1927)
南通大学“创新人才基金”资助项目(CXZR201503)
-
文摘
用自制的上炭设备,采取点黏技术按照5种复合方案制备了10种不同规格的球形活性炭防毒服内层材料,探讨了复合工艺、上炭量、球形活性炭直径等因素对其透气性、耐机洗黏结牢度以及液-液和液-气防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黏结牢度、防毒性能、成本等多方面指标,采用小球做吸附剂制成高点密单层上炭内层材料方案最佳。
-
关键词
球形活性炭
防毒服
内层材料
防毒性能
-
Keywords
: sphericai activated carbon
:chem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inner material
chemical protectiveperformance
-
分类号
TS1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防毒服基布的轻薄化设计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孟粉叶
陈旭炜
李毓陵
李欣
-
机构
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共4页
-
文摘
采用Tencel合股纱、Modal单纱及Modal/Cotton 50/50混纺纱,以不同紧度、密度及组织设计织制成防毒服的基布。对基布进行面密度、厚度及经纬向断裂强力性能的测定,从数据对比中找出了使防毒服基布达到轻薄化的设计参数,同时得到了基布经纬向强力达到最佳效果的织造参数。
-
关键词
防毒服
基布
Tencel纱线
轻薄织物
织物设计
断裂强力
-
Keywords
gas protective clothing, base cloth, tencel yarn, feathery fabric, fabric design, tensile strength
-
分类号
TS10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TS106.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新型防毒服面料用基布的舒适性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雪纯
孟粉叶
陈旭炜
李毓陵
-
机构
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5-38,共4页
-
文摘
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织制成四种防毒服面料基布,测试了防毒整理前后织物试样的透湿性、透气性、保温性,并与现有防毒服面料进行对比,在满足防毒服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得到了使防毒服面料更加舒适的基布的设计参数。
-
关键词
防毒服
基布
透湿性
透气性
保温性
舒适性
-
Keywords
antitoxic clothing, base cloth, the moisture permeability, air permeability, heat insulating ability,comfort
-
分类号
TS101.92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新型防毒服吸附层的结构开发及其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周红伟
高强
季涛
-
机构
南通大学
-
出处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5,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H07-030)
-
文摘
简要介绍了粉状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布吸附层结构的制作,重点研究了球状活性炭吸附层结构,测试了各种吸附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球状活性炭吸附层具有良好的耐用性、透气性、吸附性和防毒性能。
-
关键词
活性炭
防毒服
吸附层结构
活性碳纤维
-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gas protective clothing, adsorption layer structure, activated carbon fiber
-
分类号
TS941.73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TS195.59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国内外透气式防毒服发展概述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张兰
王灵杰
崔灵燕
李秀明
-
机构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山东纺织科技》
2019年第6期54-56,共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802805)
-
文摘
文章概述了透气式防毒服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重点对国内外透气式防毒服产品的防护材料、防护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为透气式防毒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透气式防毒服
发展
个体防护
-
Keywords
permeable protective suits
development
personal protection
-
分类号
TJ9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透气式防毒服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李小银
-
机构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
出处
《产业用纺织品》
2022年第11期1-8,16,共9页
-
文摘
透气式防护服是一种重要的核生化个人防护装备,其最大优势在于保证具有足够防护能力的同时能够“呼吸”,使空气和水汽能够自由地从服装面料的孔隙流向外界环境。根据透气式防毒服各种基本参数的不同侧重,各国开发了不同类型的透气防毒面料用于制备透气式防毒服。回顾了透气式防毒服的起源、防毒面料和透气防毒服的发展历程。
-
关键词
透气式防毒服
化学防护服
防毒面料
活性炭
活性炭纤维
静电纺丝
-
Keywords
perme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suit
chemical protective suit
protective fabric
activated carb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
分类号
TS941.73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不同活性炭对芥子气模拟剂的静态吸附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林涛
赵宝旭
高缨
黄源
邓斯奇
刘夺奎
李秀明
-
机构
陆军装备部防化军事代表局驻北京地区防化军事代表室
陆军装备部防化军事代表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产业用纺织品》
2021年第6期12-15,共4页
-
文摘
研究了4种活性炭对芥子气模拟剂2-氯二乙基硫醚(CEES)和二丙基硫醚(DPS)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因DPS的饱和蒸气压较高,24 h内活性炭对DPS的吸附量大于CEES,但由于活性炭与CEES之间的分子作用力较大,120 h后活性炭对CEES的吸附量大于DPS。常规测试中可采用DPS作为模拟剂进行快速、粗略的吸附研究。活性炭表面的孔隙总体积与DPS 24 h的吸附量呈线性正相关。
-
关键词
防毒服
活性炭
模拟剂
静态吸附
-
Keywords
protective suit
activated carbon
simulant
static absorption
-
分类号
TJ92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