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对付犯罪的新尝试
1
作者 昭明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6期29-31,共3页
近十年中美国监狱中的在押犯人数翻了一番,达到了100万,犯罪率远远高于其它国家。若再加上300万处缓刑或假释的罪犯,受法庭监管的人数竟比芝加哥市的人口还要多。增加监狱不过是用蚊子攻击大象但是令政治家、公诉人惊讶和失望的是,尽管... 近十年中美国监狱中的在押犯人数翻了一番,达到了100万,犯罪率远远高于其它国家。若再加上300万处缓刑或假释的罪犯,受法庭监管的人数竟比芝加哥市的人口还要多。增加监狱不过是用蚊子攻击大象但是令政治家、公诉人惊讶和失望的是,尽管将监狱110%超负荷地塞满犯人还是不能有效地制止犯罪。据联邦调查局统计,仅在1990年,暴力犯罪——谋杀、武装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就比上年上升10%,且始终高居不下。现在美国社会雇佣的私人保安人员比警察还要多,这无疑证明了执法机制的无效。日复一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法机制 联邦调查局 暴力犯罪 保安人员 芝加哥市 犯罪学家 防止犯罪 恶性案件 打击犯罪 执法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止的真挚性及其立法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中止的真挚性是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为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作的真挚努力。真挚性是中止犯成立的扩张要件,在中止行为与既遂结果未发生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时,它能补强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足以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真挚性程度... 中止的真挚性是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为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作的真挚努力。真挚性是中止犯成立的扩张要件,在中止行为与既遂结果未发生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时,它能补强中止犯的减免处罚根据。"足以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真挚性程度标准对真挚性的成立要求过高。对"真挚性"的判断应坚持以一般人为基础的主观判断,以行为人是否"尽力"作为"真挚性"成立与否的标准。行为人尽一切可能地采取了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措施时,即便犯罪既遂结果未发生与中止行为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也成立中止犯。我国应当在现行刑法典第24条第2款之后增加两款,对单独犯罪中止和共同犯罪中止的真挚性条件分别加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止犯 真挚性 足以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尽力 立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防治体制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
3
作者 夏吉先 《现代法学》 1988年第3期50-52,共3页
如何完善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法部门和法学界急待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着导致犯罪产生的“犯罪源”与“犯罪流”。完善我国... 如何完善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政法部门和法学界急待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着导致犯罪产生的“犯罪源”与“犯罪流”。完善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的必要性,就在于我国出现犯罪情况,并非短暂的现象,而是有着犯罪源规律作用和犯罪流规律作用必将导致犯罪产生的长期的历史现象。因此,综合治理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大年之计。可是,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人们没有认识到:我国在本世纪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历史条件和发展程度,同马克思当年揭示社会运动的规律和远景而作的科学预测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预防犯罪 防止犯罪 社会主义社会 犯罪 防治犯罪 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体制 实践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东京宠物犬巡逻队每天上街维持治安
4
《中国工作犬业》 2021年第9期70-70,共1页
据联合早报报道,守望相助"人犬有责",日本东京乌山社区有一支宠物犬巡逻队,这些犬每天会和主人到街上巡逻,让日常的散步成为协助维护上下学孩童安全,以及防止犯罪的有意义任务。乌山(Karasuyama)是最早推出这类社区安全计划... 据联合早报报道,守望相助"人犬有责",日本东京乌山社区有一支宠物犬巡逻队,这些犬每天会和主人到街上巡逻,让日常的散步成为协助维护上下学孩童安全,以及防止犯罪的有意义任务。乌山(Karasuyama)是最早推出这类社区安全计划的日本社区之一,当地的"汪汪巡逻队"由一名警察创立,目前约有150头志愿巡逻犬,它们的主人有很多是当地学生的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犬 联合早报 防止犯罪 社区安全 守望相助 日本东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六十年代美国反贫困斗争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金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5-38,共4页
评六十年代美国反贫困斗争吴金平1964年1月,约翰逊总统宣布“向贫困宣战”,不啻是投向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顿时在美国人心中激起阵阵涟漪。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不是一个丰裕社会吗,怎么会有贫困让总统如此大动干戈?本文欲就... 评六十年代美国反贫困斗争吴金平1964年1月,约翰逊总统宣布“向贫困宣战”,不啻是投向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顿时在美国人心中激起阵阵涟漪。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不是一个丰裕社会吗,怎么会有贫困让总统如此大动干戈?本文欲就这一事件作些探讨。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 防止青少年犯罪 城市更新 六十年代 向贫困开战 经济机会 大学出版社 约翰逊总统 种族隔离 丰裕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