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IFOF的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瀚 林树体 劳贵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方面对比,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6.7%,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各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这两个时间段的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这两个时间段髋关节评分对比,对照组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所以在选择方面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髓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刘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22-122,共1页
目的就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临床研究.方法:4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全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出血量为90 mL.术后平均随访5.5 个月,均没有... 目的就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临床研究.方法:4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全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出血量为90 mL.术后平均随访5.5 个月,均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治疗优良率为90.0%,其中4 例为可, 14 例为良,22 例为优.X 线片结果显示骨折均有效愈合.结论: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佳,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刀片髓内 老年患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曾超 王一任 +4 位作者 魏捷 高曙光 杨土保 孙振球 雷光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615,共10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至2011年12月5日。收集PFNA与DHS固定比较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5.0。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58例患者,其中PFNA组475例,DHS组483例。资料分析显示,PFNA固定与DHS固定比较,手术时间缩短[WMD=-21.38,95%CI(-33.050,-9.26),P<0.05]、术中失血量减少[WMD=-176.36,95%CI(-232.20,-120.52),P<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R=0.46,95%CI(0.31,0.70),P<0.05]、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降低[RR=0.27,95%CI(0.11,0.62),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能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减少平均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PFNA在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后骨折发生率、髋内翻发生率、术后浅表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上要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META分析 股骨髓内 动力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1
4
作者 闫军 周劲松 +2 位作者 李雷 胡波 周立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2例。股骨干骨折按AO分型,A1型2例,B1型1例,B2型2例,B3型4例,C1型2例,C3型1例。术中利用牵引架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通过提拉钉纠正旋转及分离移位,再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大粗隆顶点打入导针,根据股骨髓腔大小插入合适直径的PFNA主钉,近端打入螺旋刀片,远端静态锁定。结果手术时间62~155 min,平均86.4 min。术中出血量80~240 ml,平均92.3 ml。11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16~36周,平均24周;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髋内翻畸形及下肢短缩等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9%(10/11)。结论闭合复位加长型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是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髓内 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09
5
作者 周跃江 包洪卫 +1 位作者 王海红 程彦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小切口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8月使用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1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大粗隆近端做长约3 cm小切口,于大粗隆内侧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小切口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8月使用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1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大粗隆近端做长约3 cm小切口,于大粗隆内侧壁开孔扩髓后插入PFNA主钉,调整主钉深度及螺旋刀头孔的前倾角,安装螺旋刀头及远端锁钉,固定骨折。结果手术时间为25~45 min,平均38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术后61例接受输血,输红细胞1.5~5U,平均2.8 U。165例随访8~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颈干角丢失:Evans分类Ⅰ型1度0例,Ⅰ型2度0例,Ⅰ型3度3例,Ⅰ型4度11例,Ⅱ型2例。1例术后2个月时出现主钉断裂,重新更换PFNA及骨折处植骨后5个月因心脏病死亡;1例术后9个月骨折不愈合,到其他医院治疗。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股骨头未发生螺旋刀头切出。165例术后6个月患肢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07例,良53例,差5例,优良率97.0%(160/165)。结论采用PFNA小切口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及恢复快的特点,适合所有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但需要注意术后隐性失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老年患者 股骨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兴艳 陈苏 +3 位作者 郭风劲 李光辉 游洪波 陈安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617-3619,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术...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26个月。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术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关节功能恢复更佳(P〈0.05)。结论:相对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价值评估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江滔 李选民 +1 位作者 张琛 赵邦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26-2729,共4页
目的:探究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计选入117例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8例)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 目的:探究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计选入117例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58例)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59例)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前后骨密度水平(股骨大粗隆、股骨颈、Ward三角)、术前及术后7 d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gR)、D-二聚体(D-D)水平、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治疗满意率等数据。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近,P>0.05,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Harri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术前,两组患者股骨大粗隆、股骨颈、Ward三角骨密度水平相当,P>0.05,术后4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PLT、PAgR、D-D水平相当,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PLT、PAgR、D-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12.0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6.61%)高于对照组(84.48%),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通脉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临床价值极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密度水平改善,血栓等并发症率低,患者恢复快,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通脉汤 股骨髓内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骨密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牵引床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鲁成 刘磊 +7 位作者 仲文军 陈家麟 项征 杨劲松 薛天乐 侯德胜 吴泉 韩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非牵引床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非牵引床下采用PFNA治疗4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31例;年龄44-93岁,平均73.9岁。按AO分型:31A2型38... 目的 探讨在非牵引床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非牵引床下采用PFNA治疗4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31例;年龄44-93岁,平均73.9岁。按AO分型:31A2型38例,31A3型5例;改良Evans分型:ⅡA型6例,ⅡB型8例,Ⅲ型29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下床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35-86 min,平均(48±13)min;术中出血量50-180 ml,平均(87±23)ml。4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26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5周,平均10周;患者术后可完全负重行走为8-16周,平均12周。其中2例患侧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感染、髋内翻畸形、股骨头切割及断钉发生。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患侧髋关节功能,其中优32例、良9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35%(41/43)。结论 PFNA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股骨髓内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技术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创伤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黄建国 陈明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技术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诊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中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FNA技术组(手术组,33例)和PFNA技术联合...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技术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临床诊疗方法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中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FNA技术组(手术组,33例)和PFNA技术联合桃红四物汤组(联合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少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手术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6及12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手术组(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PFNA技术内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及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临床价值优于单纯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 桃红四物汤 诊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长春 高浩 赵春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滑动加...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每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Ⅰ、Ⅱ型稳定型骨折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Ⅲ、Ⅳ、Ⅴ型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对Ⅰ、Ⅱ型稳定型骨折的治疗效果相当,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Ⅲ、Ⅳ、Ⅴ型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滑动加压髋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 滑动加压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非插管全麻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婕 贾暄东 唐立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非插管全麻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择期行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非插管全麻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择期行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65岁,BMI 18~25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插管全麻组(T组,n=28)和非插管全麻组(NT组,n=29)。麻醉诱导前20 min行超声引导下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注射0.375%罗哌卡因30 ml。T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NT组切皮前静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术中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25 mg·kg^(-1)·h^(-1)和丙泊酚1.5 mg·kg^(-1)·h^(-1)进行麻醉维持,术中保留自主呼吸。记录术中低血压、托下颌和体动例数、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24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记录术后6、12、24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 C-反应蛋白(CRP)浓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头晕、谵妄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两组CRP浓度和NLR明显升高(P<0.05)。与T组比较,NT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后肺部感染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术后12、24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1 d CRP浓度和NLR明显降低(P<0.05)。两组托下颌和体动发生率、术后6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前1 d CRP浓度和N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中,与气管插管全麻比较,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非插管全麻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非插管全身麻醉 股骨髓内 髂筋膜间隙阻滞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刚 钟洲 龙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1期76-81,共6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D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分析维生素D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维生素D辅助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form health survey-36,SF-36量表)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质-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结果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38);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2、3、6、12个月,研究组患者HHS、血清BMP-7和25(OH)D3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研究组患者HHS、血清BMP-7和25(OH)D3水平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维生素D辅助PFNA内固定能够明显提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血清BMP-7和25(OH)D3水平,对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股骨髓内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远期疗效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7 25-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型锁定钢板、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晨曦 顾晓峰 +4 位作者 李雅欣 王凌 高剑锐 丁育健 冯德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7例)。对比各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天数,比较PFNA组和PF-LCP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明显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和PF-LCP组总输血量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好的手术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但需要谨慎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 人工股骨头置换 解剖型锁定钢板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Meta分析 被引量:58
14
作者 张轩轩 李宝丰 +1 位作者 章莹 吴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3-907,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2018年发表有关PFNA与髋关节置换术对比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外文文章,选取随机对照研究(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2018年发表有关PFNA与髋关节置换术对比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外文文章,选取随机对照研究(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的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Harris功能评分、术后下地负重时间(d)、术后并发症、再手术率。结果共纳入6篇英文文献,共672例研究对象,其中PFNA组329例,髋关节置换术组3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FNA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有关手术并发症少,术后Har-ris功能评分高;但髋关节置换组下地时间早,两者术后再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一定的优势,但临床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 pfna(股骨髓内) 髋关节置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振江 朱辉 +3 位作者 张国瑞 张艳亮 翟艺宗 徐永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 目的 探究3D打印(3DP)定制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PFNA组(n=52)使用PFNA,Unite组(n=56)为在PFNA组基础上联合3DP定制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Harris评分、炎症因子、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采用随机行走模型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结果 与PFNA组相比,Unite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及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 <0.05)。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及Harris总分均更高(P <0.05),术后1个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更低(P <0.05)。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Unite组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PFNA组。与PFNA组相比,Unite组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满意度更高(P <0.05)。结论 对于治疗外侧壁粉碎的IFF患者,3DP定制钢板联合PFNA治疗,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用PFNA,且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股骨髓内 外侧壁 股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洪石 吴征杰 李灿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5-336,共2页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是目前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主流,传统PFNA的置入方式依赖于术中反复的透视,增加了患者和医生的射线暴露和手术时间。随着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发展,使手术趋于精准、微创化,国内已...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是目前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主流,传统PFNA的置入方式依赖于术中反复的透视,增加了患者和医生的射线暴露和手术时间。随着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发展,使手术趋于精准、微创化,国内已有机器人辅助骨盆经皮螺钉置入的相关报道,其极大提高了螺钉置入准确率[1-2],但没有关于粗隆间骨折的应用研究。佛山市中医院自引进手术机器人以来,已使用机器人辅助置入PFNA内固定8例,现做一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治疗 股骨 髓内 pfna 置入方式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安全 李鹏 +2 位作者 鲍志祥 周建生 罗海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82例老年...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CCP组和PFNA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融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FNA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和骨折融合时间均显著短于PCCP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PCCP组(P<0.05)。与术前(T_1)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T_2)、术后2个月(T_3)及术后6个月(T_4)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PFNA组患者T_3、T_4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PCCP组(P<0.05)。两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与PC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相当,PFNA恢复速度快,PCCP出血量少,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 经皮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国万 徐国红 蒋剑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30-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收治的86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方法,对照...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收治的86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下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随访HSS髋关节功能评定比较中,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vs.75.6%,P<0.05);在术后并发症统计分析中,治疗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vs.24.4%,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明显,且能够有效降低机体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锁定钢板 股骨髓内 老年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性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易先达 徐静磊 邓俊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其骨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益气续骨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以及对其骨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PFNA手术,术后进行常规术后预防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手术联合益气续骨汤,PFNA手术操作同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tal analogue scale,VAS)分数、Harris分数、髋部骨密度和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2周、1月、3月的观察组的VAS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VAS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分数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VAS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Harris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髋部骨密度值均明显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髋部骨密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I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观察组的血清PI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续骨汤联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明确,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增强髋部骨密度值,降低血清PINP水平,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髓内 益气续骨汤 骨密度 Ⅰ型前胶原氨基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降钙素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谷铭勇 郑润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鲑降钙素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 目的探讨鲑降钙素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碳酸钙D3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鲑降钙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颈和股骨大粗隆骨密度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1 d(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股骨颈和股骨大粗隆骨密度、骨钙素和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鲑降钙素辅助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术后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降钙素 股骨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