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照射辣椒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部分防御信号基因cDNA的检测
1
作者 官德义 赖燕 +3 位作者 林明 王育娜 曹蕾 何水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对抗病的朝天椒地方品种,以紫外线(UV)处理叶片并提取叶片总RNA,采用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了一个cDNA文库.该文库含有2.6×106个独立的噬菌斑克隆,扩增后滴度达到1.5×109pfu.μL-1,随机挑取的噬菌斑PCR检测发现重组率... 对抗病的朝天椒地方品种,以紫外线(UV)处理叶片并提取叶片总RNA,采用SMARTTM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了一个cDNA文库.该文库含有2.6×106个独立的噬菌斑克隆,扩增后滴度达到1.5×109pfu.μL-1,随机挑取的噬菌斑PCR检测发现重组率达90.0%.在搜索、拼接与植物WRKY、bZIP、AP2和E2等重要调节基因同源的辣椒表达序列标签(ESTs),获得重叠群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上述基因ESTs重叠群特异性引物,以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部分上述基因cDNA存在于文库中.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文库可用于进一步分离响应UV的重要调节基因cDNA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CDNA文库 紫外线 防御信号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防御信号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汤丽川 赵永亮 +1 位作者 毛龙 李爱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植物由于不能移动而发展了复杂而精密的抗病系统.近年来,人们发现作为细胞膜组分的脂肪酸在植物的各种抗病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不仅参与植物基础免疫和系统免疫,还参与经典抗病基因(R基因)介导的抗病过程.目前... 植物由于不能移动而发展了复杂而精密的抗病系统.近年来,人们发现作为细胞膜组分的脂肪酸在植物的各种抗病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不仅参与植物基础免疫和系统免疫,还参与经典抗病基因(R基因)介导的抗病过程.目前,已发现许多与脂肪酸(尤其是16碳和18碳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代谢相关的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抗病性改变的分子机制研究成为植物抗病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植物防御信号转导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抗病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防御信号转导 主动防御 植物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叶螨刺吸胁迫对玉米防御信号分子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玉溪 杨群芳 +4 位作者 黄玉碧 李庆 刘应红 蒋春先 王海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0-687,共8页
【目的】探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持续为害对玉米Zea mays叶片内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乙烯(ethylene,ET)、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 【目的】探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持续为害对玉米Zea mays叶片内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乙烯(ethylene,ET)、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6个防御信号分子的诱导作用。【方法】室内人工接螨(10,20和30头/叶),采用分光光度法(SP)、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朱砂叶螨持续为害0,24,48,72和96 h后,玉米幼苗叶片内6个信号分子的含量。【结果】朱砂叶螨持续刺吸为害玉米幼苗叶片后,JA,ABA和H2O23个信号分子含量在叶螨刺吸为害24 h内迅速上升,在24 h时达高峰值,叶螨密度为30头/叶时其含量分别为同期未接螨对照的4.13,3.84和3.20倍,24-48 h内迅速下降;此后,ABA和H2O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而JA含量在48-96 h内又上升至次高峰值。NO含量则在24-48 h内上升较快,48 h时达最高,叶螨密度为30头/叶时其含量为同期未接螨对照的5.09倍。SA和ET含量在96 h内均随刺吸时间的延长而增大,96 h时最高,叶螨密度为30头/叶时其含量分别为同期未接螨对照的5.17和2.99倍。叶螨密度为30头/叶时,6个信号分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期未接螨对照(P<0.05)。【结论】朱砂叶螨为害对玉米叶片内JA,SA,ET,NO,ABA和H2O2均具有诱导作用,且6个信号分子在叶螨持续为害玉米叶片后循序被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玉米 防御信号分子 茉莉酸 水杨酸 乙烯 一氧化氮 脱落酸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介导的防卫信号途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徐刚 姚银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是植物体内主要的几个防御信号途径,也是研究比较多的几个信号途径。很多试验证明不同的防御信号途径相互间存在相互作用,他们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从这三种信号途径相互间的作用,及作用的联系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乙烯 水杨酸 茉莉酸 防御信号途径 相互作用 联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重要害虫与番茄攻防互作研究进展
5
作者 康志伟 渠成 +3 位作者 曹利军 林熠斌 孙江华 李建彩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40,共16页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近年来,番茄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虫害威胁,包括传统重要害虫烟粉虱Bemisi tabaci、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及新出现的入侵害虫番茄...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近年来,番茄产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虫害威胁,包括传统重要害虫烟粉虱Bemisi tabaci、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及新出现的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解析番茄应答虫害的防御机制,尤其是具有高抗虫特性的野生番茄种质资源的抗虫机制,可以为番茄抗虫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同时关键的抗虫代谢物也可以指导更安全和生态友好的植物源新型绿色农药的开发。本文从植物抗虫的各个层次综述了番茄害虫与番茄等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主要包括:(1)刺吸式和咀嚼式昆虫唾液蛋白被番茄识别及对抗虫免疫的影响;(2)番茄抗虫防御信号转导网络和核心防御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3)植物抗虫性实现的结构和代谢机制,包括毛状体、酰基糖、酚胺、甾体生物碱和挥发性物质等应答虫害并发挥抗虫作用的分子和生态学机制。未来研究应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和空间转录组等新技术,结合基因编辑遗传操纵手段,进一步厘清番茄抗虫信号通路和防御物质的合成与调控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培育高产番茄抗虫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植物昆虫互作 昆虫唾液蛋白 防御信号转导 防御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丝网络介导苜蓿植株间机械损伤信号的传递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莎 斯那永宗 +3 位作者 徐若 字淑慧 范林元 刘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2-388,共7页
为了解植株间的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的功能,对丛枝菌根菌丝网络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机械损伤信号传递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经机械损伤处理的供体植株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叶片中挥发物的数... 为了解植株间的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s)的功能,对丛枝菌根菌丝网络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机械损伤信号传递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经机械损伤处理的供体植株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叶片中挥发物的数量和种类都显著高于无CMNs连接的植株;供体植株经机械损伤处理后,有CMNs连接的受体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逆酶活性都显著升高。这表明机械损伤诱导的防御信号可通过地下菌丝网络传递给邻近植株,激活邻近植株防御系统,使邻近未受机械损伤的苜蓿植株改变挥发性气体,并改变其防御酶活性,用以修复损伤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菌丝网络 防御信号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和小麦抗病性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增艳 姚乌兰 +1 位作者 李宏涛 辛志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9-143,共5页
抗病性是大麦和小麦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状。本文介绍了大麦和小麦的抗病分子基础研究进展:从大麦和小麦分离出的抗病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及独特性;从大麦中鉴定、分离出抗病基因介导、激活防御反应所必需的一些附加基因,并发现... 抗病性是大麦和小麦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状。本文介绍了大麦和小麦的抗病分子基础研究进展:从大麦和小麦分离出的抗病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及独特性;从大麦中鉴定、分离出抗病基因介导、激活防御反应所必需的一些附加基因,并发现在双子叶植物与禾谷作物的抗病防御反应中一些信号传导基因具有保守性,有利于对大麦和小麦抗病信号传导途径的理解和同源基因的分离;从大麦和小麦中分离出病原诱导表达的一些防卫基因。本文讨论了利用已克隆的抗病基因结构保守性和比较基因组学进一步分离克隆大麦和小麦抗病基因的潜力与限制以及利用克隆的抗病基因进行生物工程育种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还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即不仅将继续深入研究显性单基因的分子机制,还将揭示持久的多基因抗性和广谱的非寄主抗性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小麦 抗病基因 防御信号 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食与熏蒸对马尾松苗木针叶酚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文红 沈应柏 +1 位作者 李镇宇 蒋湘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
以马尾松为实验材料,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h后,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中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虫害、10μmol/L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 以马尾松为实验材料,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h后,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中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虫害、10μmol/L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酚酸含量除虫害后的系统下枝略有降低外,其他均明显升高。说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的报警信号,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马尾松苗木 昆虫取食 气体防御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非寄主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廖甜甜 许克静 +5 位作者 雷珍珍 郭正红 望彗星 潘虹 叶晶龙 乐超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2,共5页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多数病原菌的抗病形式,具有广谱性和持久性。早前多认为非寄主抗性是植物体识别病原菌激发子,释放抗病信号,经一系列级联放大反应,进而产生非寄主抗性,目前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参与病原菌防御的非寄主抗性基因和转录因... 非寄主抗性是植物对多数病原菌的抗病形式,具有广谱性和持久性。早前多认为非寄主抗性是植物体识别病原菌激发子,释放抗病信号,经一系列级联放大反应,进而产生非寄主抗性,目前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参与病原菌防御的非寄主抗性基因和转录因子。从非寄主抗性的组分和类型对植物非寄主抗性机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主抗性 防御机制 防御信号 转录因子 非寄主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唾液主要成分及其在寄主和害虫互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蕊 陈巨莲 +1 位作者 程登发 孙京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共7页
刺吸式害虫唾液里的某些成分通常是植物诱导反应中一些共有的或特异性诱导信号物质。本文综述了蚜虫取食、唾液的主要成分和取食诱发的植物防御信号传导途径,例如水杨酸途径、茉莉酸/乙烯途径,以及唾液诱导使植物防御因子上调效应的分... 刺吸式害虫唾液里的某些成分通常是植物诱导反应中一些共有的或特异性诱导信号物质。本文综述了蚜虫取食、唾液的主要成分和取食诱发的植物防御信号传导途径,例如水杨酸途径、茉莉酸/乙烯途径,以及唾液诱导使植物防御因子上调效应的分子检测方法;同时还展望了蚜虫唾液研究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唾液 寄主和蚜虫互作 诱导防御信号途径 唾液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ABA对积雪草相连分株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欣然 陈彦弛 +1 位作者 胡宇轩 刘洪宇 《草学》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试验以积雪草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4连株积雪草第一分株叶片喷施ABA后,对整个克隆植株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ABA后,4连株积雪草第一、第二和第三分株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 本试验以积雪草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4连株积雪草第一分株叶片喷施ABA后,对整个克隆植株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ABA后,4连株积雪草第一、第二和第三分株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内ROS和MDA含量显著降低,母株的相关生理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由此可见,喷施外源ABA诱导的防御信号可以通过生理整合在克隆植株相连分株间传输,且防御信号的传输是向顶性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积雪草 抗旱性 防御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