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屈曲支撑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伟 常永坤 +2 位作者 丁梦婷 秦昌安 李建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5,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防屈曲支撑(BRB)平面布置方式和抗侧刚度比两种综合因素对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BRBF)的抗震性能影响,以及框架中BRB的合理布置方案。通过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4、8和12层的BRBF空间模型,并进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 本文旨在研究防屈曲支撑(BRB)平面布置方式和抗侧刚度比两种综合因素对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BRBF)的抗震性能影响,以及框架中BRB的合理布置方案。通过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了4、8和12层的BRBF空间模型,并进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3种BRB布置方式与5种抗侧刚度比的组合工况下结构抗震性能,基于分析结果综合判定BRB最优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在外框架、内框架和全框架的3种支撑布置方式中地震损伤程度的控制效果分别可达30%、40%和60%,且效果随抗侧刚度比的增加而递增;BRB的设置显著增加了底柱的最大轴力,其中全框架布置方式在3种支撑方式中表现出最优的降低结构竖向反应的效果。BRB最优布置方案组合为内框架布置与刚度比1.0和全框架布置与刚度比2.5。研究成果可为每层采用相同BRB布置方式的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框架 OPENSEES 刚度比 BRB布置方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
2
作者 杨秋鸣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8,119,共10页
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沿革、结构延性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必要性,介绍了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概念、受力原理。引入了结构体系延性调整系数γRS,介绍了延性设计方法对梁柱节点、构件截面宽厚比、长细比以及层间位移的要求。... 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沿革、结构延性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必要性,介绍了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概念、受力原理。引入了结构体系延性调整系数γRS,介绍了延性设计方法对梁柱节点、构件截面宽厚比、长细比以及层间位移的要求。本文主要是为了得到在抗震设计中采用本文方法设计工程项目时的经济指标,因此工作重点放在按照延性设计方法设计实际工程以及与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比较中。论文给出了13层试设计算例设计对比。利用MTS软件分别按延性设计方法以及按现行规范对一个13层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算例进行试设计,对按两种方法进行设计得出的各个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按延性设计方法设计结构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 支撑 延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损伤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强 马艳 王社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研究防屈曲支撑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程度,首先建立框架柱、框架梁与防屈曲支撑各构件的损伤模型,通过加权系数法合理地考虑各构件的权重系数与重要性系数,建立楼层损伤模型,考虑楼层权重系数,最终建立了能够反映构件损伤、... 为研究防屈曲支撑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程度,首先建立框架柱、框架梁与防屈曲支撑各构件的损伤模型,通过加权系数法合理地考虑各构件的权重系数与重要性系数,建立楼层损伤模型,考虑楼层权重系数,最终建立了能够反映构件损伤、楼层损伤及整体结构损伤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并给出了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的损伤状态及相应的损伤指数范围;同时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与结构不确定性对防屈曲支撑钢框架进行IDA分析,对比不考虑结构不确定性与考虑结构不确定性时结构不同损伤程度的易损性曲线;最后对比了采用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所建立的结构损伤指标为评价指标时结构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在非倒塌状态下,二者区别不大;在倒塌状态下,考虑结构不确定性时对数标准差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框架 构件损伤模型 整体损伤模型 易损性分析 结构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中被撑柱抗震设计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丁玉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7-170,共4页
通过3个算例,对采用人字形和V字形的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即人字形和V字形防屈曲支撑)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重点考察大震下,支撑的轴力分布和对被撑柱所受轴力的影响。分析表明,采用结构在一阶振型下的支撑... 通过3个算例,对采用人字形和V字形的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即人字形和V字形防屈曲支撑)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重点考察大震下,支撑的轴力分布和对被撑柱所受轴力的影响。分析表明,采用结构在一阶振型下的支撑轴力分布来设计被撑柱的做法,适用于多层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而对于高层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高振型影响较显著,上述设计方法对被撑柱的设计较保守,有必要考虑高振型参与下的支撑轴力分布来设计被撑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框架结构 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抗震设计 高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加固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珩 赵健 吴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9,共7页
结合BRB的工作原理,推导了BRB的等效刚度,并采用Perform-3D软件对一幢14层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用BRB加固后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非线性对比分析。分析选取了7条涉及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和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2%的地震波,加... 结合BRB的工作原理,推导了BRB的等效刚度,并采用Perform-3D软件对一幢14层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用BRB加固后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非线性对比分析。分析选取了7条涉及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和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2%的地震波,加速度调整系数根据FEMA356规范选取。通过分析研究了BRB的耗能能力及不同楼层中BRB的轴向变形能力,并比较了两种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值、楼层剪力、构件屈服情况等。分析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简称BRB)能提高结构的刚度,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可以有效地耗散地震能量,能够很好地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BRB) BRB等效刚度 钢筋混凝土框架 支撑混凝土框架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楚衡 高向宇 顾炉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混凝土框架在单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骨架曲线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过程中混凝土采用损伤塑性模型,钢材采用硬化弹塑性模型,采用位移增量法进行控制加...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混凝土框架在单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骨架曲线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过程中混凝土采用损伤塑性模型,钢材采用硬化弹塑性模型,采用位移增量法进行控制加载。在试验基础上进行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了结构内部受力过程、内力分配及重分配规律、改进内部配置、优化结构设计,可为进一步研发、改进内部构造提供模型基础等,弥补了试验试件不能过多,应变片被损坏等不理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 支撑混凝土框架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侧刚度比对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和能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任乐明 钟铁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4,81,共8页
针对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建立了合理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选取了抗侧刚度比这一能够同时反映防屈曲支撑和框架结构特性的参量,分别对处于弹性状态及进入弹塑性状态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计算了结构的各项能量响... 针对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建立了合理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选取了抗侧刚度比这一能够同时反映防屈曲支撑和框架结构特性的参量,分别对处于弹性状态及进入弹塑性状态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计算了结构的各项能量响应,同时还系统研究了抗侧刚度比对其能量输入和能量分配及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抗侧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 支撑框架 抗侧刚度比 滞回耗能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耗能支撑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49
8
作者 周云 唐荣 +1 位作者 钟根全 王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407,共15页
防屈曲耗能支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耗能减震构件。本文阐述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构成和基本原理,根据约束构件的不同材料形式,将防屈曲耗能支撑划分为混凝土约束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全钢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和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分别介... 防屈曲耗能支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耗能减震构件。本文阐述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的构成和基本原理,根据约束构件的不同材料形式,将防屈曲耗能支撑划分为混凝土约束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全钢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和装配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分别介绍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的类型与性能、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分析与子结构试验,以及防屈曲耗能支撑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标准化。指出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今后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支撑 滞回性能 耗能支撑框架 子结构试验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