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及训练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学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39-44,48,共7页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可分为在强攻和快攻两种进攻方法下防守。各种进攻体系中的强攻接拦回球防守,以集中优势防前区为重点,防守阵形相对比较固定。快攻下接拦回球防守,由于快攻的突然、快速、多点进攻等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其防守阵形则是...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可分为在强攻和快攻两种进攻方法下防守。各种进攻体系中的强攻接拦回球防守,以集中优势防前区为重点,防守阵形相对比较固定。快攻下接拦回球防守,由于快攻的突然、快速、多点进攻等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其防守阵形则是变化不定的。对抓好接拦回球防守训练,必须加强保护防守的意识训练;反射性接球能力接球动作训练;成队的各种进攻战术被拦回球的整体防守阵形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拦回球
防守阵形
保护
防守
防守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及其训练的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国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可分为在强攻和快攻两种方法下防守.各种进攻体系中的强攻接拦回球防守,以集中优势防前区为重点,防守阵形相对较固定.快攻下接拦回球防守,由于快攻的突然、快速、多点进攻等不同情况的变化,其防守阵形也是变化不定的....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可分为在强攻和快攻两种方法下防守.各种进攻体系中的强攻接拦回球防守,以集中优势防前区为重点,防守阵形相对较固定.快攻下接拦回球防守,由于快攻的突然、快速、多点进攻等不同情况的变化,其防守阵形也是变化不定的.为抓好接拦回球防守训练,必须加强保护防守的意识训练;反射性接球能力接球动作训练;全队的各种进攻战术被拦回反应的整体防守阵形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拦回球
防守阵形
保护
防守
防守
训练
排球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自由人为核心的排球防守阵型的特点及发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郭荣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针对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特点,结合世界女排强队比赛中实际运用效果的录像统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打法,通过自由人替换副攻手防守5号位,进一步扩大自由人防守区域,使全队防守的整体...
针对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特点,结合世界女排强队比赛中实际运用效果的录像统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打法,通过自由人替换副攻手防守5号位,进一步扩大自由人防守区域,使全队防守的整体实力大大提高,同时有利于减轻主攻手的后排防守压力,使主攻手在防守时能够处于后排进攻的有利位置。为加强后排进攻、增加场上进攻点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自由人
防守阵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攻联防的快速传球战术
4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2-42,共1页
美国《教练讲座》l990年第10期文摘: 介绍1种篮球进攻联防的新战术,其主要特点是攻方以快速传球调动防守人,打乱其防守阵形,然后通过底线、篮板后面的掩护来创造投篮篮手,在距离篮圈15~20英尺处投篮命中把握较大.对此战术的跑动路线及...
美国《教练讲座》l990年第10期文摘: 介绍1种篮球进攻联防的新战术,其主要特点是攻方以快速传球调动防守人,打乱其防守阵形,然后通过底线、篮板后面的掩护来创造投篮篮手,在距离篮圈15~20英尺处投篮命中把握较大.对此战术的跑动路线及传球路线和一些要点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战术
进攻
传球路线
防守阵形
主要特点
快速
篮球
投篮手
文摘
讲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二传手的二次吊球技术
5
作者
杨蜀韩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71-72,共2页
二传手的二次吊球技术,具有突然、快速、准确和成功率高的特点,因此近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一些优秀的二传选手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据笔者通过观看电视录相与现场观摩,对1981年至1986年的56场国际、...
二传手的二次吊球技术,具有突然、快速、准确和成功率高的特点,因此近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一些优秀的二传选手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据笔者通过观看电视录相与现场观摩,对1981年至1986年的56场国际、国内重大比赛进行了统计,其中二次吊球317次,命中248次,成功率达78.2%;198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日女排的半决赛中,孙晋芳二次吊球9次,成功6次,从而在决战的关键时刻,打乱了日本女排的防守阵形。由此可见,二传手的二次吊球在实战中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球技术
二传手
二传队员
重大比赛
世界女排锦标赛
中日女排
关键时刻
防守阵形
实战效果
电视录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四合一”联防
6
作者
赵经宏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14期25-27,共3页
近几年来,美国一些教练针对每一种区域联防形式都有它的弱点的客观情况,比较普遍地把几种不同形式的区域联防结合起来运用。这样,一方面可弥补单一联防的弱点,又起到了迷惑对方的作用。这种被重新组合起来的防守,主要是由一个中锋在他...
近几年来,美国一些教练针对每一种区域联防形式都有它的弱点的客观情况,比较普遍地把几种不同形式的区域联防结合起来运用。这样,一方面可弥补单一联防的弱点,又起到了迷惑对方的作用。这种被重新组合起来的防守,主要是由一个中锋在他两侧的四个同伴中间,上下移动来改变区域联防的防守阵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联防
防守阵形
中锋队员
合一
持球队员
进攻速度
结合起来
运用
移动
客观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及训练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学倚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39-44,48,共7页
文摘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可分为在强攻和快攻两种进攻方法下防守。各种进攻体系中的强攻接拦回球防守,以集中优势防前区为重点,防守阵形相对比较固定。快攻下接拦回球防守,由于快攻的突然、快速、多点进攻等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其防守阵形则是变化不定的。对抓好接拦回球防守训练,必须加强保护防守的意识训练;反射性接球能力接球动作训练;成队的各种进攻战术被拦回球的整体防守阵形训练。
关键词
接拦回球
防守阵形
保护
防守
防守
训练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及其训练的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国玖
机构
开封教育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文摘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可分为在强攻和快攻两种方法下防守.各种进攻体系中的强攻接拦回球防守,以集中优势防前区为重点,防守阵形相对较固定.快攻下接拦回球防守,由于快攻的突然、快速、多点进攻等不同情况的变化,其防守阵形也是变化不定的.为抓好接拦回球防守训练,必须加强保护防守的意识训练;反射性接球能力接球动作训练;全队的各种进攻战术被拦回反应的整体防守阵形训练.
关键词
接拦回球
防守阵形
保护
防守
防守
训练
排球比赛
Keywords
catch checking back volleyball
disposition of defense
protect defense training for defense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自由人为核心的排球防守阵型的特点及发展
被引量:
13
3
作者
郭荣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95,共3页
文摘
针对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特点,结合世界女排强队比赛中实际运用效果的录像统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由人为核心的防守阵型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打法,通过自由人替换副攻手防守5号位,进一步扩大自由人防守区域,使全队防守的整体实力大大提高,同时有利于减轻主攻手的后排防守压力,使主攻手在防守时能够处于后排进攻的有利位置。为加强后排进攻、增加场上进攻点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关键词
排球
自由人
防守阵形
Keywords
volleyball
free man
defense lineup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攻联防的快速传球战术
4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2-42,共1页
文摘
美国《教练讲座》l990年第10期文摘: 介绍1种篮球进攻联防的新战术,其主要特点是攻方以快速传球调动防守人,打乱其防守阵形,然后通过底线、篮板后面的掩护来创造投篮篮手,在距离篮圈15~20英尺处投篮命中把握较大.对此战术的跑动路线及传球路线和一些要点作了说明.
关键词
新战术
进攻
传球路线
防守阵形
主要特点
快速
篮球
投篮手
文摘
讲座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二传手的二次吊球技术
5
作者
杨蜀韩
机构
福建体院排球教研室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71-72,共2页
文摘
二传手的二次吊球技术,具有突然、快速、准确和成功率高的特点,因此近年来的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一些优秀的二传选手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据笔者通过观看电视录相与现场观摩,对1981年至1986年的56场国际、国内重大比赛进行了统计,其中二次吊球317次,命中248次,成功率达78.2%;198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日女排的半决赛中,孙晋芳二次吊球9次,成功6次,从而在决战的关键时刻,打乱了日本女排的防守阵形。由此可见,二传手的二次吊球在实战中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关键词
吊球技术
二传手
二传队员
重大比赛
世界女排锦标赛
中日女排
关键时刻
防守阵形
实战效果
电视录相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四合一”联防
6
作者
赵经宏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14期25-27,共3页
文摘
近几年来,美国一些教练针对每一种区域联防形式都有它的弱点的客观情况,比较普遍地把几种不同形式的区域联防结合起来运用。这样,一方面可弥补单一联防的弱点,又起到了迷惑对方的作用。这种被重新组合起来的防守,主要是由一个中锋在他两侧的四个同伴中间,上下移动来改变区域联防的防守阵形。
关键词
区域联防
防守阵形
中锋队员
合一
持球队员
进攻速度
结合起来
运用
移动
客观情况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及训练
周学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接拦回球防守阵形及其训练的探讨
赵国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自由人为核心的排球防守阵型的特点及发展
郭荣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进攻联防的快速传球战术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谈二传手的二次吊球技术
杨蜀韩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种“四合一”联防
赵经宏
《中国体育科技》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