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诱导剂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年来 乃小英 +3 位作者 张玉鑫 乔昌萍 张建农 李喜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6-2021,共6页
以甜瓜主栽品种‘银帝’(抗病)和‘卡拉克赛’(感病)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诱导剂对其接种古巴假霜霉菌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和葡聚糖酶(GLU)活性的影响,以阐... 以甜瓜主栽品种‘银帝’(抗病)和‘卡拉克赛’(感病)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植物源诱导剂对其接种古巴假霜霉菌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和葡聚糖酶(GLU)活性的影响,以阐释植物源诱导剂提高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机制。结果显示:苯丙噻二唑(BTH)、侧柏叶提取液(CB)和中草药制剂(ZY)处理对甜瓜霜霉菌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诱导处理或接菌后甜瓜叶片中上述抗病相关酶活性都显著上升,抗病品种‘银帝’的PPO、PAL、CHI、GLU活性增幅大于感病品种‘卡拉克赛’,‘卡拉克赛’的POD活性增幅则较‘银帝’大。研究表明,叶面喷施两种植物源诱抗剂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增强具有系统诱导作用,而叶片防卫酶活性增强可能是诱导剂处理后甜瓜对霜霉抗性提高的重要生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诱导抗性 霜霉病 侧柏叶提取液 中草药制剂 防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与灰斑病菌互作早期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
2
作者 高学文 杨春 +3 位作者 樊建坤 丁俊杰 郑天琪 马淑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用大豆同一品种与不同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和不同品种与同一生理小种互作 ,测定了大豆叶片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与不同亲和性的小种互作后POD和SOD活性都有增强 ,但非亲和互作中防卫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强度显... 用大豆同一品种与不同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和不同品种与同一生理小种互作 ,测定了大豆叶片防卫酶及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与不同亲和性的小种互作后POD和SOD活性都有增强 ,但非亲和互作中防卫酶活性增加的速度和强度显著高于亲和互作。POD和SOD同工酶谱带仅发生强弱变化 ,未见有数量改变 ,说明POD和SOD活性的增加与同工酶活性的增强有关。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显示 ,在非亲和或亲和互作中大豆某些可溶性蛋白谱带有所增强 ,是一些病程相关蛋白。而大豆不同品种与灰斑病菌同一生理小种互作后POD快速而显著表达也与大豆和灰斑病菌的非亲和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防卫酶POD和SOD活性的快速而显著增高是大豆与灰斑病菌非亲和互作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互作 防卫酶 可溶性蛋白 表达特征 感病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损伤与氨基丁酸的交互作用对烟草防卫性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葛少林 程新胜 +1 位作者 杨丽文 薛泽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和剪叶对烟草(NicotianatabacumL.cv.Yunyan85)防卫性酶活性和两者间互作对其抗性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BABA或剪叶都能明显地提高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且这些酶活性的变化与BAB... 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和剪叶对烟草(NicotianatabacumL.cv.Yunyan85)防卫性酶活性和两者间互作对其抗性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BABA或剪叶都能明显地提高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且这些酶活性的变化与BABA的浓度和诱抗时间有关。然而在剪叶后使用BABA,会削弱对PAL和PPO活性的诱导。BABA+剪叶处理后烟草花叶病(TMV)症状明显较BABA单独处理的严重,这表明BABA和机械性损伤呈现拮抗效应。BABA及其它以水杨酸(SA)为信号分子的化学诱抗剂可能不适宜用于剪叶后的烟草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剪叶损伤 烟草 防卫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黑腐病抗病品种筛选及抗病相关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8
4
作者 袁汇涛 张云霞 +2 位作者 向梅梅 罗梅 董章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58-2266,共9页
花生黑腐病是由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引起的花生毁灭性病害。为研究花生品种对该病害的抗性情况和抗性机制,采用幼芽水培接种的方法对128个花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发现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花生品种数分别为1、13... 花生黑腐病是由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引起的花生毁灭性病害。为研究花生品种对该病害的抗性情况和抗性机制,采用幼芽水培接种的方法对128个花生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发现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花生品种数分别为1、13、42和72个。高抗品种T09的病情指数仅为8.0,发病率为36.7%;高感品种P562的病情指数高达46.0,发病率为100%。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对P562、桂花35、云花生、AS09和T09进行抗病性检验,结果与幼芽水培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通过测定T09和P562接种花生黑腐病菌后防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T09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在接种后0.5和5 d出现2次高峰(最大峰值为451.09 U·g^(-1)·h^(-1)FW),其峰值出现时间较高感品种P562早;T09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接种后0.5 d出现峰值(271.67 U·g^(-1)·min^(-1)FW),P562的PPO活性在接种后1 d出现峰值(160.02 U·g^(-1)·min^(-1)FW);两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T09在接种后0.5 d出现高峰(239.23 U·g^(-1)·min^(-1)FW),P562在接种后0.25 d出现高峰(135.75 U·g^(-1)·min^(-1)FW);两个品种接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升高,T09在接种后的第5天出现高峰(28.08 U·g^(-1)·h^(-1)FW),P562在接种后第3天出现高峰(16.79 U·g^(-1)·h^(-1)FW)。酶活性结果表明,PAL、PPO、POD和SOD在花生抗病性中可能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后续花生高抗品种的选育及花生黑腐病的抗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黑腐病 冬青丽赤壳 抗病品种 防卫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前胡提取物对水稻幼苗抗稻瘟病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桂华 肖艳松 柏连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2-604,共3页
采用盆栽水稻幼苗,喷施诱抗剂后接种水稻稻瘟病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前胡提取物A,B,C对水稻抗稻瘟病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无抑制作用,但叶面喷施处理水稻幼苗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瘟病... 采用盆栽水稻幼苗,喷施诱抗剂后接种水稻稻瘟病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前胡提取物A,B,C对水稻抗稻瘟病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无抑制作用,但叶面喷施处理水稻幼苗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病性.在质量浓度为1~10mg/L时,随着质量浓度增高诱导效果增强,10mg/L时诱导防病效果达43%以上;在质量浓度10~100mg/L时,随着浓度增高诱导效果降低.3种提取物处理可使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等防卫酶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水稻稻瘟病 诱导抗病性 防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