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集空间特征及甜点段评价——以溱潼凹陷QY1井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玉巧 蔡潇 +2 位作者 夏威 吴艳艳 陈云燕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926,共11页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是常规油重点产层,同时也是中国东部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优选层位。对溱潼凹陷QY1井岩心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表明,该套页岩具有低有机质丰度、较低镜质体反射率(R_(o))、矿物组分均衡及孔隙网络复杂的特点;运用...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是常规油重点产层,同时也是中国东部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优选层位。对溱潼凹陷QY1井岩心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表明,该套页岩具有低有机质丰度、较低镜质体反射率(R_(o))、矿物组分均衡及孔隙网络复杂的特点;运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方法等对该页岩油储层的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含油性与可动性、脆性指数与可压性特征等进行研究,指明了生产甜点段。阜二段是一套混积页岩纹层型储层,矿物组成以黏土、长英质和碳酸盐矿物为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32%,R_(o)为0.9%~1.1%;平均孔隙度中下部为4%,上部为2.2%。根据“有机质丰度+构造特征+岩性”将阜二段页岩划分为6种岩相,其储集性具有明显差异,纹层发育特征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岩相具有不同储集空间特征的重要原因。除低有机质纹层/层状灰云质页岩外,其他岩相都具有较好的含油性;高有机质层状灰质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最高。纹层数量与油气可动性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从中有机质纹层状含灰云页岩到高有机质块状泥岩,平均含油饱和度指数从202.62 mg/g降至77.83 mg/g。高有机质块状泥岩由于存在大量塑性矿物,造缝效果是6种岩相中最差的。中有机质纹层状含灰云页岩是最优岩相,中有机质层状含灰云页岩和中有机质纹层/层状灰云质页岩略差,但也可以作为优势岩相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根据优势岩相在纵向上的分布,优选阜二段Ⅰ亚段③—⑤小层和Ⅱ亚段②—④小层为该区地质甜点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甜点段评价 页岩油 阜宁组 古近系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花页1井古近系阜宁组裂缝脉体流体演化及其对页岩油充注过程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超 罗涛 +3 位作者 黄亚浩 刘义承 陈俊林 王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高邮凹陷花页1井岩心观察发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天然裂缝发育,脉体内保存了大量页岩油气流体活动迁移的信息。以阜二段页岩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脉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矿物学、元素地... 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高邮凹陷花页1井岩心观察发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天然裂缝发育,脉体内保存了大量页岩油气流体活动迁移的信息。以阜二段页岩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脉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以及地质流体技术,聚焦页岩裂缝脉体的古流体来源、脉体形成时间以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页岩含油层埋藏、抬升剥蚀过程中古温度条件与对应地质时间。阜二段页岩裂缝主要产状类型为层理缝、滑脱缝、剪切缝、收缩缝和张性缝,裂缝内主要充填一期纤维状方解石脉体,方解石脉体表现为偏还原环境热液流体的来源;始新世中期阜二段裂缝脉体捕获原生绿色荧光油包裹体、始新世晚期捕获次生蓝色荧光油包裹体和第四纪晚期捕获次生绿色荧光油包裹体,分别指示了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存在三期页岩油的充注过程。页岩油的充注主要在页岩最大埋深时期形成,三垛构造运动对于该地区页岩油的调整运移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裂缝脉体 流体包裹体 流体活动 页岩油 阜宁组 古近系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咸化湖盆“低TOC”烃源岩高生烃效率探讨——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泥页岩为例
3
作者 高玉巧 何希鹏 +6 位作者 程熊 唐玄 花彩霞 昝灵 张培先 陈学武 庞伊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87,共10页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但其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不高,一般低于2%。业界认为陆相咸化湖盆“低TOC”烃源岩能生成大量油气,称之为陆相咸化湖盆的“低TOC”高效生烃模式。由于生排烃...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但其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不高,一般低于2%。业界认为陆相咸化湖盆“低TOC”烃源岩能生成大量油气,称之为陆相咸化湖盆的“低TOC”高效生烃模式。由于生排烃效应,烃源岩的TOC会降低,因此,恢复烃源岩原始TOC对客观认识烃源岩的生烃能力、油气资源评价和持续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溱潼凹陷典型钻井阜二段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烃模拟实验和岩石热解资料,采用热模拟TOC演化、有效碳(PC)演化和元素质量守恒法,对QY1井阜二段泥页岩TOC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咸化湖盆烃源岩的TOC恢复系数最高可达3~4,且受到岩相的重要影响。随着热演化程度增高,TOC恢复系数增大,纹层状页岩TOC恢复系数高于块状泥岩,QY1井阜二段Ⅳ亚段泥岩、Ⅰ—Ⅲ亚段页岩TOC恢复系数可分别高达1.1~1.5、1.5~3.0。母质类型和生烃活化能的差异导致页岩成烃转化率和TOC恢复系数高于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 总有机碳 恢复系数 阜宁组二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坛盆地始新统阜宁组四段页岩油地质条件
4
作者 臧素华 荆晓明 +1 位作者 刘志华 印燕铃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为评价以金坛盆地为代表的苏南新生代残留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潜力,以金坛盆地J9井钻井、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开展阜宁组四段岩石沉积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特征、储层特征等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坛盆... 为评价以金坛盆地为代表的苏南新生代残留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潜力,以金坛盆地J9井钻井、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开展阜宁组四段岩石沉积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特征、储层特征等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坛盆地阜四段形成于浅湖—半深湖为主的半封闭—封闭咸化沉积环境,具有泥页岩厚度大(深凹带大于250 m)、总有机碳(TOC)含量偏低(平均为1.02%)、热演化成熟度(R_(o))中低(介于0.81%~0.85%)的特征,具备一定的成烃物质基础。阜四段泥页岩发育裂缝、孔隙两类储集空间,具备良好的储集性能,同时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有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结合已有钻孔油气显示情况,认为苏南地区茅山构造推覆带前排的金坛盆地阜四段具备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坛盆地 阜宁组四段 页岩油 地质条件 中低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新统阜宁组二段侵入岩围岩变质带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5
作者 臧素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6,共9页
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侵入岩分布广泛,油气显示活跃,已成为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深化勘探和规模增储的重要领域,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目前针对火山岩对泥页岩围岩储层及其成藏影响的研究较为缺... 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侵入岩分布广泛,油气显示活跃,已成为我国东部陆相盆地油气深化勘探和规模增储的重要领域,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目前针对火山岩对泥页岩围岩储层及其成藏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泥页岩围岩变质带能否作为勘探重点领域有待深入评价。为了推动苏北盆地侵入岩围岩变质带新类型油藏勘探,以溱潼凹陷阜二段侵入岩围岩变质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薄片、全岩、测井等资料,系统揭示了泥页岩变质带储层特征,明确了岩浆侵入对阜二段变质带油气成藏的贡献。研究表明,溱潼凹陷阜二段泥页岩受岩浆侵入影响,泥页岩围岩发生蚀变形成环状变质带储层,岩浆的侵入具有明显“增储作用”;变质带储层发育孔隙、裂缝两类储集空间,储层发育程度受侵入岩厚度及烘烤强度控制,岩浆的侵入具有“催熟作用”,同等深度下泥页岩Ro可增加0.4%~0.5%;阜宁组侵入岩形成于吴堡期—三垛期,火成岩侵入形成环状变质带的时间早于油气充注期,具有良好的成藏匹配关系。受岩浆侵入、侵入岩空间分布以及源储匹配关系控制,溱潼凹陷阜二段侵入岩围岩变质带具有源储一体、近源富集的特征,是规模增储的新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围岩变质带 阜宁组二段 古新统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页岩油赋存状态定量表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宫厚健 姜振学 +4 位作者 朱峰 李鹏 陈志祥 王子朋 王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71,124,I0004,I0005,共16页
鉴于页岩油赋存状态对页岩油富集和可动性有重要影响,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温阶热解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定量表征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赋存状态,明确赋存状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高邮凹... 鉴于页岩油赋存状态对页岩油富集和可动性有重要影响,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温阶热解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定量表征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赋存状态,明确赋存状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赋存状态分为游离油和吸附油两大类,以游离油为主,平均占总含油量的65.16%;不同岩相页岩油赋存状态差异明显,游离油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长英质页岩>长英—灰云质混积页岩>长英—黏土质混积页岩>灰云质页岩;有机质成熟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矿物组分和孔隙结构等因素共同控制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赋存状态。游离油和吸附油量主要受w(TOC)和孔隙结构控制,游离油量与w(TOC)呈弱正相关关系,吸附油量与w(TOC)呈强正相关关系。游离油、吸附油量与孔体积呈正相关关系,与比表面积相关性不明显。游离油和吸附油的比例主要受有机质成熟度、长英质矿物含量和孔隙结构影响,吸附油比例随有机质成熟度增高而减小,游离油比例与长英质矿物含量呈弱正相关关系。宏孔及微裂缝越发育,游离油比例越高。该结果对苏北盆地页岩油的规模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阜宁组二段 页岩油 赋存状态 游离油 吸附油 控制因素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深层页岩储层地应力方向及主控因素
7
作者 严泽宇 梁兵 +2 位作者 孙雅雄 段宏亮 邱旭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7-1197,共11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页岩油资源量超7亿吨,但该区构造、应力双复杂的地质条件对页岩油勘探开发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现今地应力方向的认识不清,制约了水平井井组方案的部署和压裂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基于区域震源机制解、特殊测井...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页岩油资源量超7亿吨,但该区构造、应力双复杂的地质条件对页岩油勘探开发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现今地应力方向的认识不清,制约了水平井井组方案的部署和压裂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基于区域震源机制解、特殊测井和水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等资料,结合波速各向异性、古地磁等实验测试分析资料,开展了各类地应力方向解释方法在深层页岩储层中的适用性研究,查明了花庄地区现今地应力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高邮凹陷阜二段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分布在40°—55°,平均方位角为45°,即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向。平面上,研究区地应力方向与大区域上应力方向具有较小的应力偏转,主要受构造格局的影响;此外,断层附近存在应力扰动带,扰动带内应力偏转较为明显,扰动带的宽度与断层的断距和延伸长度成正相关。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微地震监测、诱导裂缝/井壁崩落、岩心实测、阵列声波各向异性的适用性逐级降低,阵列声波测井中的波速各向异性受平面上岩相相变的影响较大。结合地应力方向解释结果、天然裂缝优势走向,建议该区水平井的部署方位为SE155°—SSE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地应力方向 阜宁组 古近系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测井曲线的页岩岩相识别与应用——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为例
8
作者 王心乾 余文端 +6 位作者 马晓东 周韬 邰浩 崔钦宇 邓空 陆永潮 刘占红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9-706,713,共9页
页岩岩相的识别、划分在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钻井溱页1井岩心样品进行全岩/黏土X射线衍射分析,应用前人的页岩矿物组分“三端元”图解,得出... 页岩岩相的识别、划分在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钻井溱页1井岩心样品进行全岩/黏土X射线衍射分析,应用前人的页岩矿物组分“三端元”图解,得出该地区的页岩岩相类型。同时,利用一种基于原子搜索优化算法优化的BP(反向传播算法)神经网络方法对测井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以此建立黏土矿物、硅质矿物、碳酸盐岩矿物相对含量的预测模型,实现了通过自然能谱到页岩矿物含量的定量表征。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溱页1井和沙垛1井阜宁组二段进行岩性预测及岩相识别,其识别结果与样品实测数据的岩相划分结果高度一致。研究为实现页岩岩相的间接识别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高效的方法,可通过测井曲线有效地预测页岩岩相组合体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缺乏取心、实测样品井段的岩相识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溱潼凹陷 阜宁组二段 测井曲线 页岩油气 岩相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有机质来源与沉积环境分析——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花庄地区古近系阜宁组二段为例
9
作者 陈洋 尹楠鑫 +6 位作者 陈岑 尤启东 孔维军 李立峰 王馨玥 赵娅 曾强浩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0,48,I0002,共16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较高。以高邮凹陷花庄地区阜宁组二段(阜二段)典型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分析,采用X线衍射(XRD)法对黏土矿物进行定量测试,采用电感耦...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较高。以高邮凹陷花庄地区阜宁组二段(阜二段)典型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分析,采用X线衍射(XRD)法对黏土矿物进行定量测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明确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形成于还原环境。阜二段沉积早期以寒冷干旱的气候为主,降雨量较少;阜二段沉积后期降雨量逐渐增大,过渡到温暖湿润的气候。阜二段沉积早期水体环境为咸水环境,沉积后期水体咸度逐渐降低。潮湿条件下形成的湖泊是油页岩沉积的先决条件,缺氧还原环境与咸水沉积环境是有机质富集的关键因素。该结果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花庄地区页岩油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有机质来源 古环境 陆相 阜宁组二段 古近系 花庄地区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富集高产主控因素与勘探重大突破 被引量:31
10
作者 姚红生 昝灵 +4 位作者 高玉巧 花彩霞 余文端 骆卫峰 马晓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6-783,共8页
在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生烃特征、含油性、储集性研究的基础上,剖析页岩油富集的主控因素。溱潼凹陷阜二段泥页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TOC)中等,具备页岩油富集的物质基础。深凹带阜二段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R_(o))... 在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生烃特征、含油性、储集性研究的基础上,剖析页岩油富集的主控因素。溱潼凹陷阜二段泥页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TOC)中等,具备页岩油富集的物质基础。深凹带阜二段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R_(o))为0.9%~1.0%,热演化程度适中,页岩油具有轻烃和气测全烃值高、流动性好的特点;断层不发育,保存条件好,地层压力高,有利于富集高产;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纹层和天然裂缝发育,可压性好。连续性大面积分布的优质泥页岩是油气富集的基础,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热演化程度是含油性的决定因素,异常高压、纹层发育和较高脆性矿物是高产的重要因素。沙垛地区SD1井阜二段页岩油具有低TOC(1%)、低气油比(40~80 m^(3)/t)、高异常压力(1.25 MPa)的特征,该井的成功开发,降低了陆相页岩油评价标准的门限,拓展了页岩油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保存条件 页岩油 纹层状泥页岩 阜宁组二段 古近系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阜宁组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姜生玲 聂海宽 +2 位作者 荆铁亚 于京都 李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69,154,共4页
高邮凹陷沙埝南—永安地区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但对于戴一段原油的来源问题研究较少,存在较多争议。为了查明戴一段原油来源问题,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阜二段源岩主峰碳以C22圆顶或C25尖顶分布为主... 高邮凹陷沙埝南—永安地区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条件,但对于戴一段原油的来源问题研究较少,存在较多争议。为了查明戴一段原油来源问题,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阜二段源岩主峰碳以C22圆顶或C25尖顶分布为主,奇碳优势不明显,原生甾烷呈"椅式"分布;阜四段源岩主峰碳以C23尖峰为主,奇碳优势明显,原生甾烷呈"V"字型。通过原油与阜宁组源岩对比分析,认为戴一段原油主体来源于阜四段,深凹带原油与阜二段源岩关系密切。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油源对比 阜宁组 沙埝南—永安地区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致密油赋存状态与可动用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彭金宁 邱岐 +4 位作者 王东燕 李志明 朱建辉 梁世友 武英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9,共7页
利用多温阶热解与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阜二、阜四段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碳酸盐岩、致密砂岩样品系统分析,结合少量泥页岩油试采资料,探讨了阜宁组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储层的含油性和致密油可动用性。苏北盆... 利用多温阶热解与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阜二、阜四段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碳酸盐岩、致密砂岩样品系统分析,结合少量泥页岩油试采资料,探讨了阜宁组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储层的含油性和致密油可动用性。苏北盆地阜二、阜四段泥页岩中含致密油一般小于5.0 mg/g,油以吸附-互溶态为主,吸附-互溶态油占总滞留油的比例总体随埋藏深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轻质游离油总体很低,可动油率小于3%;阜二、阜四段泥页岩夹层和邻层砂岩中含油一般大于5.0 mg/g,以游离油为主,轻质游离油量一般大于0.25 mg/g,可动油率一般在4%~7%之间,与北美Bakken中段致密砂岩油可动油率(5%左右)接近。阜宁组泥页岩内可动致密油主要赋存于裂缝中,即构造裂缝为可动致密油主要赋存空间,部分微孔隙(喉道半径大于0.18μm)为次要赋存空间;致密油赋存相态应以游离态为主,吸附态次之。阜二、阜四段邻层(阜一、阜三段)裂缝型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初期产量较高,但产量递减快,生产周期也短,经济可采性有限;相比之下,阜二、阜四段的源内夹层型致密砂岩油初始产量不高,但递减慢,生产周期长,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可动用性 致密油 阜宁组 古新统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闵北地区阜宁组一、二段火山岩的储集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冀国盛 戴俊生 +1 位作者 马欣本 王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闵北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气孔及原生节理 ,是在火山岩堆积、成岩时形成的 ,原生孔隙多处于孤立分布的状态 ,并且又多被充填。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溶蚀孔...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闵北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气孔及原生节理 ,是在火山岩堆积、成岩时形成的 ,原生孔隙多处于孤立分布的状态 ,并且又多被充填。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溶蚀孔、缝、洞等 ,是火山岩成岩之后 ,因风化、淋滤、溶蚀及构造应力作用形成 ,次生孔隙能大大改善储集性能 ,尤其是构造节理 ,对孤立分布的原生孔隙起到了很好的连通作用。通过对火山岩孔、渗测井曲线分析对比发现 ,在剖面上 ,一个岩流单元的孔、渗值由下往上呈变大的趋势 ;岩流组的孔、渗变化特点与岩流单元一致或表现为这一规律的若干次重复 ;研究区东西向孔、渗值变化较大 ,南北向相对平稳。阜宁组一段的Ⅵ~Ⅺ及阜二段的Ⅲ岩流组储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闵北地区 阜宁组 火山岩 储集特征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岩流单元 岩流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付茜 刘启东 +1 位作者 刘世丽 段宏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5-631,共7页
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为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的主要类型之一,高邮凹陷深凹—内坡带是阜宁组二段(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区。为进一步明确高邮凹陷E1f2页岩油"甜点"层段,运用扫描电镜、高温压汞、氮气吸附、CT扫... 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为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的主要类型之一,高邮凹陷深凹—内坡带是阜宁组二段(E1f2)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区。为进一步明确高邮凹陷E1f2页岩油"甜点"层段,运用扫描电镜、高温压汞、氮气吸附、CT扫描、X衍射、三轴力学、多温阶热解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E1f2各页岩段的源岩品质、储层品质、工程条件及可动性。E1f2^页1、E1f2^页2为干热还原咸水的沉积环境,发育优质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33%和1.63%,干酪根类型以Ⅰ、Ⅱ1为主,生烃条件最为有利;黏土矿物层片间孔较发育,储集空间以宏孔、裂缝为主;E1f2^页1—E1f2^页5脆性矿物含量在59.1%~63.6%,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E1f2^页2脆性指数最高为64.25%;在埋深大于3500 m的范围内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明显,页岩脆性及可压裂改造条件更好。高邮凹陷深凹—内坡带E1f2^页1、E1f2^页2页岩层段是下一步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夹层 页岩油 成藏条件 阜宁组二段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阜宁组泥页岩裂缝类型及形成期次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平 陈书平 +2 位作者 刘世丽 梁宇生 程海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0,28,共9页
根据苏北盆地高邮、金湖、盐城主要生油凹陷80口取心井岩心裂缝观察描述结果,按照产状和成因分别将该区裂缝分为直立缝等5种裂缝和平移式剪裂缝等8种裂缝。根据裂缝交切组合关系及应力状态,结合构造演化史,划分了各类型裂缝发育期次,并... 根据苏北盆地高邮、金湖、盐城主要生油凹陷80口取心井岩心裂缝观察描述结果,按照产状和成因分别将该区裂缝分为直立缝等5种裂缝和平移式剪裂缝等8种裂缝。根据裂缝交切组合关系及应力状态,结合构造演化史,划分了各类型裂缝发育期次,并匹配了吴堡运动、三垛运动等主要构造事件。其中,压开直立缝等对于油气保存和运移具有重要作用。裂缝的系统性发育有效地提高了苏北盆地阜宁组泥页岩段储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裂缝 发育期次 构造应力场 阜宁组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秋花 宋全友 +2 位作者 陈刚强 李宝刚 郑艳梅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高邮凹陷北斜坡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质砂岩。该区23口井岩心砂岩储层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分析结果表明: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岩石在埋藏过程中以机械压实作用... 高邮凹陷北斜坡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质砂岩。该区23口井岩心砂岩储层铸体薄片及普通薄片的分析结果表明: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岩石在埋藏过程中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岩胶结物和硅质胶结物,交代作用很普遍,杂基与胶结物的溶解对次生孔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和伊蒙混层的成岩界限等,证实研究区储层基本上处于晚成岩A1亚期和晚成岩A2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成岩界限 阜宁组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20
17
作者 段宏亮 刘世丽 付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2-617,共6页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E1f2)发育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油气显示丰富,页岩油形成条件有利。通过对大量岩心及薄片的观察,结合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全岩X-衍射及微量元素测试资料,研究了苏北盆地E1f2两套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及沉...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E1f2)发育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油气显示丰富,页岩油形成条件有利。通过对大量岩心及薄片的观察,结合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全岩X-衍射及微量元素测试资料,研究了苏北盆地E1f2两套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及沉积环境。苏北盆地E1f2两套富有机质页岩特征截然不同,其中第一页岩层(E1f2页1)以深灰色块状含灰泥岩和硅质泥岩为主,微显层理;页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介于2.21%~3.41%,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第二页岩层(E1f2页2)为灰黑色油页岩与纹层状含云、含灰泥岩、泥云岩、泥灰岩互层,纹层发育,有机碳含量平均介于2.02%~2.99%,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苏北盆地E1f2沉积古气候经历了自半干热、还原、半咸水环境向干热、强还原、盐湖环境,再向温湿、氧化、淡水环境演化的过程;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强还原、干热、咸水环境向氧化、温湿、正常淡水环境过渡的最大湖泛面附近,其中E1f2页2形成于强还原、干热的咸水—盐湖环境,E1f2页1形成于强还原、半潮湿—半干热的半咸水环境。沉积环境演化,造就了E1f2泥页岩层间及富有机质页岩内部岩性、电性及烃源岩品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沉积环境 页岩油 阜宁组二段 古近系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特征及地球物理精细刻画——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超 陆永潮 +1 位作者 杜学斌 刘占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4-821,共8页
为了阐明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特征及时空展布规律,应用岩心、测井、地化测试和三维地震资料,从岩石类型、测井曲线、总有机碳含量和矿物组分4个方面将油页岩岩性划分为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灰质泥岩3类。在... 为了阐明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二段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特征及时空展布规律,应用岩心、测井、地化测试和三维地震资料,从岩石类型、测井曲线、总有机碳含量和矿物组分4个方面将油页岩岩性划分为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灰质泥岩3类。在此基础上以层序划分为标准,利用岩相流体概率分析技术开展油页岩岩性时空预测研究,并结合实际录井资料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预测结果揭示出早期湖扩体系域时期,灰质泥岩在工区内广泛发育,粉砂质泥岩仅局限于凹陷西南部,随湖平面上升,灰质泥岩局限于凹陷中部,粉砂质泥岩集中发育于凹陷西南和东北两处,并可见黑色泥岩连片发育;晚期湖扩体系域时期,凹陷内以黑色泥岩发育为主,灰质泥岩呈零星分布,粉砂质泥岩集中发育于工区西南部和北部。以上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表明,岩相流体概率分析技术能够准确预测油页岩岩性非均质性时空展布特征,对油页岩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岩相流体概率 油页岩 阜宁组 溱潼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和录井信息相结合的泥页岩储层识别方法——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闫建平 温丹妮 +2 位作者 司马立强 言语 耿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5,共7页
泥页岩油气储层是目前非常规油气领域备受关注的勘探目标。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试油测试等资料刻度测井和录井信息,开展非常规泥页岩油气储层的识别研究。通过分析泥页岩储层类型及其测井与录井响... 泥页岩油气储层是目前非常规油气领域备受关注的勘探目标。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试油测试等资料刻度测井和录井信息,开展非常规泥页岩油气储层的识别研究。通过分析泥页岩储层类型及其测井与录井响应特征,发现泥页岩储层多数为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灰质泥页岩岩相(发育裂隙),少数为脆性矿物含量低的不含(或少含)灰质的泥页岩岩相。根据这2种泥页岩储层类型,提出了2种相应的成因机制解释模型,借鉴气泡图和雷达图较好地显示出了这2种解释模型的测井与录井特征差异,进而建立了基于测井和录井信息相结合的泥页岩储层识别方法,为苏北盆地泥页岩油气储层识别及有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测井和录井 脆性矿物 全烃含量 钻时 阜宁组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以苏北盆地阜宁组和戴一段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司马立强 吴思仪 +3 位作者 袁龙 温新房 闫建平 耿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60,72,共5页
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的低孔低渗透特征使其不易辨别有效储层和无效储层,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致密砂岩油藏,对其有效厚度的确定进行了重新认识。针对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致密、物性差等特点,结合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等四性关系,以苏北盆地... 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的低孔低渗透特征使其不易辨别有效储层和无效储层,为了经济有效地开发致密砂岩油藏,对其有效厚度的确定进行了重新认识。针对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致密、物性差等特点,结合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等四性关系,以苏北盆地阜宁组和戴一段致密砂岩油藏为例,在岩心分析、试油、压汞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核磁共振、经验统计和最小流动孔喉半径等5种方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及电性下限值,并相互验证。在确定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5口井做实际应用分析,对比见油岩心长度和测井解释有效厚度发现绝对误差为-0.15 m,层划准率为100%,此标准与实际资料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物性下限 有效厚度 电性下限 阜宁组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