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保障费税改革:“范式”选择与阙疑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义圣 陈昌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7,共7页
有关我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的学术文章俯拾即是,但存在相当数量的跟风现象,一味地追捧税费改革,缺乏学术独立性,从而降低了部分文章的价值,使税费改革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理论准备上仍稍显不敷,而内容上则多偏向于研究具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有关我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的学术文章俯拾即是,但存在相当数量的跟风现象,一味地追捧税费改革,缺乏学术独立性,从而降低了部分文章的价值,使税费改革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理论准备上仍稍显不敷,而内容上则多偏向于研究具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西方发达国家,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探讨并不多见,因此,研究视角宜适当转向亚洲特别是与中国近邻的具有较为成熟社保制度的国家。至于社会保障费改税之后能够增强强制性的观点我们也有两点疑义:一者,对税能提高资金征收的强制性抱审慎怀疑态度;二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多数是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形式颁布的条例,虽不是法律但属于规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文件性质,费改税后,以正式法律条令确定下来,然两种条令之间的效力差别不得而知。基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费在征缴力度上已经具有和税类似的强制性特征,拉弗曲线援用至我国社会保障缴费领域顺理成章,但对开征社会保障税仍存隐忧,改革模式的选择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费改税 拉弗曲线 “范式”选择 阙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儒郑玉《春秋》诠释三题——以《春秋阙疑》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恩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5期88-100,共13页
郑玉的《春秋》诠释以"圣人未修之《春秋》"与"圣人已修之《春秋》"的区分为基础,批评杜预、孔颖达等对《春秋》命名的界说,肯认《春秋》是经非史,客观上构成对朱熹等人所持以史视《春秋》观点的反动。杜预、孔颖... 郑玉的《春秋》诠释以"圣人未修之《春秋》"与"圣人已修之《春秋》"的区分为基础,批评杜预、孔颖达等对《春秋》命名的界说,肯认《春秋》是经非史,客观上构成对朱熹等人所持以史视《春秋》观点的反动。杜预、孔颖达及公羊学家们所持感麟作经故经止获麟的说法,是就《春秋》之形式而言,《春秋》实质上终于黄池之会。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为《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为《春秋》旨归。在解经方法上,基于对《春秋》经史性质的界定,在以往经学家那里相为扞格的解经方法,在他那里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阙疑 郑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慎《说文解字》阙疑研究
3
作者 许春颖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4-76,90,共4页
许慎在《说文解字》自序中写道:"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书中多处标注"阙"字,自成体例。现存《说文解字》中的阙疑问题前人没有深入研究,文章从传世文献及出土古文字材料出发,对《说文解字》阙疑问题做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许慎 阙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梦窗词阙疑地名笺证
4
作者 孙虹 何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1,共5页
文章按时间先后对吴梦窗词中付诸阙如或有疑义的地名进行了重新考察,笺考出无锡华山,德清县圃,新城碧沼寺,苏州西楼(观风楼),绍兴西湖、秦山,临安东园等地名。通过钩稽史料考证词中地名,可以为梦窗一生行迹进行时空定位,进而为词作系年... 文章按时间先后对吴梦窗词中付诸阙如或有疑义的地名进行了重新考察,笺考出无锡华山,德清县圃,新城碧沼寺,苏州西楼(观风楼),绍兴西湖、秦山,临安东园等地名。通过钩稽史料考证词中地名,可以为梦窗一生行迹进行时空定位,进而为词作系年,也能为抉微词中精蕴提供裨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窗词 阙疑地名 时空定位 词作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土文献研究中的“默证”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淑一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2,共8页
出土文献研究中存在某种“只要不能被证伪的就是真实的”逻辑,与过度疑古派“只要不能被证实的就是伪造的”的“默证法”在学术理路上一致,可谓为一种反方向的“默证”。在具体研究中表现为随意对应、捕风捉影、以主观臆测代替客观证明... 出土文献研究中存在某种“只要不能被证伪的就是真实的”逻辑,与过度疑古派“只要不能被证实的就是伪造的”的“默证法”在学术理路上一致,可谓为一种反方向的“默证”。在具体研究中表现为随意对应、捕风捉影、以主观臆测代替客观证明、用局部经验推论整体等方法论上的错误,并造成以讹传讹、以假乱真、无谓争论等次生弊端。研究应回归历史学“求真”的本质,对出土文献材料进行精密考证与严谨分析,同时对目前尚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要有勇于阙疑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默证” 张荫麟 方法论 阙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在我国编辑史上的开拓性地位和贡献 被引量:4
6
作者 马鸿盛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56-61,共6页
有关孔子的学术研究甚为丰富,但近年来才涉及他在编辑学方面建树的研究,然而还很不深入。其实,孔子在编辑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也是异常卓著的:他不但以丰硕的编辑成果享誉于世,而且在编辑理论方面的见解和主张也甚为精辟深邃。
关键词 孔子 编辑史 “六经” 述而不作 隐寓褒贬 多闻阙疑 排斥虚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明诚、李清照与古文字学
7
作者 林志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16-117,119+119-122,共7页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分别作为金石学家和文学家而被人们所重视,论者颇多,但他们对中国古文字学的贡献却很少被论及。本文根据《金石录》等材料对赵李二人的古文字学作了归纳性论述:一,他们对古文字材料的保存流布功不可没;二,他们...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分别作为金石学家和文学家而被人们所重视,论者颇多,但他们对中国古文字学的贡献却很少被论及。本文根据《金石录》等材料对赵李二人的古文字学作了归纳性论述:一,他们对古文字材料的保存流布功不可没;二,他们对古文字材料证经订史之功用的阐述很具体明确,利用古文字材料与经籍记载相印证之例亦多可观;三,反对无事不征、无字不释的流弊,提倡阙疑精神,治学严谨,值得肯定。此外,在器物断代、器物定名、文字研究等方面,亦有可资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 金石学家和文学家 古文字学的贡献 阙疑待问精神器物断代与定名 文字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中国古代史学之祖
8
作者 耿天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3-55,共3页
中国古代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孔子作《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奠基者。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学 孔子作《春秋》 司马迁著《史记》 《尚书》 优良传统 史学思想 奠基者 中国史学 《清代学术概论》 多闻阙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则须疑
9
作者 王正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53-153,共1页
古代学者都强调学习要善疑。如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然而对此有更为详尽论述的,要推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反复强调“学则须疑”。... 古代学者都强调学习要善疑。如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然而对此有更为详尽论述的,要推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反复强调“学则须疑”。首先,他认为提出疑问是学习的起点,“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其次,即使学有所得,张载认为仍须有疑,才能“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再次,他还认为人们在实际行动中碰到疑难是必然的,“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实行,既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处,是疑也。”最后,他对“疑”与“不疑”的关系理解得很辩证。“不疑”、“不惑”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境界,它是经常疑虑,“积久自觉渐变”的结果。但是达到了“不疑”的地步,还须“有疑”才能进步。所以,“学者恶其自足,足则不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哲学家 多闻阙疑 孟子 孔子 北宋 论语 境界 疑问 张载 学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