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阔叶猕猴桃抗生素敏感性及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毕静华 高月 +1 位作者 刘永立 叶庆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7-291,302,共6页
以阔叶猕猴桃(Actinidia latifolia)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各种抗生素对形态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影响,并以叶盘为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组织化学染色表明gus基因已在植物组织中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定芽... 以阔叶猕猴桃(Actinidia latifolia)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各种抗生素对形态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影响,并以叶盘为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组织化学染色表明gus基因已在植物组织中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定芽分化来说,头孢霉素(Cef)效果明显好于羧苄青霉素(Carb)。Cef浓度为300mg.L-1时效果最好,再生频率达100%,平均再生芽数达最大为9.76个芽/外植体。生根过程中高浓度的Cef(≥200mg.L-1)明显抑制生根,而Carb对生根没有显著影响。在卡那霉素(Kan)和Carb组合处理中,Carb对生根没有显著影响,但Kan明显抑制生根。随着Kan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和平均根数迅速减少,当浓度升高到50mg.L-1时,生根完全被抑制。因此,农杆菌介导的阔叶猕猴桃遗传转化中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过程宜选用300mg.L-1Cef来抑制农杆菌生长,Kan筛选的临界浓度为20mg.L-1。在抗性芽生根过程中Kan浓度应该控制在50mg.L-1以内,并改用Carb作为杀菌剂,生根效果会更好。该研究确定了农杆菌介导的阔叶猕猴桃叶片遗传转化中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用量,为通过基因工程对阔叶猕猴桃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猕猴桃 根癌农杆菌 抗生素 GUS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猕猴桃叶片离体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英文) 被引量:21
2
作者 毕静华 刘永立 Syed Asghar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以阔叶猕猴桃(A ctinidia latifolia M err.)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形成不定芽,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暗培养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蔗糖对叶片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BW +0.1μm ol/L N AA +5μm ol/L Zeatin 附加... 以阔叶猕猴桃(A ctinidia latifolia M err.)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形成不定芽,探讨了不同激素组合、暗培养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蔗糖对叶片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BW +0.1μm ol/L N AA +5μm ol/L Zeatin 附加20g/L 蔗糖,先进行21d 暗培养然后转到光下培养效果最好,6周后不定芽再生频率达91.67%,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6.87个。再生芽生根良好,生根率可达100%。首次报道了阔叶猕猴桃的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建立了叶片的高效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猕猴桃 愈伤组织 不定芽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猕猴桃遗传转化技术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月 毕静华 刘永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3-556,F0003,共5页
为了提高阔叶猕猴桃的遗传转化效率,以阔叶猕猴桃叶柄为试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遗传转化技术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柄预培养3~4d、用农杆菌悬浮液(D600nm值0.5)感染10min、共培养48h、共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乙... 为了提高阔叶猕猴桃的遗传转化效率,以阔叶猕猴桃叶柄为试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遗传转化技术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柄预培养3~4d、用农杆菌悬浮液(D600nm值0.5)感染10min、共培养48h、共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乙酰丁香酮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gus基因表达率。在供试的1200个叶柄中获得了49个抗性芽,转化频率为4.1%。对转基因抗性材料进行PCR检测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了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阔叶猕猴桃的基因组中,并得到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猕猴桃 遗传转化 根癌农杆菌 GU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宇 周俊良 +3 位作者 唐冬梅 仲伟敏 马玉华 张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9,共7页
从NCBI中下载阔叶猕猴桃全基因组数据,从中筛选出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后,完成叶绿体基因组拼接组装,并对其进行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聚类分析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注释结果显示,阔叶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5 964 bp,平均GC含量37.30%,SS... 从NCBI中下载阔叶猕猴桃全基因组数据,从中筛选出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后,完成叶绿体基因组拼接组装,并对其进行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聚类分析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注释结果显示,阔叶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5 964 bp,平均GC含量37.30%,SSC、 LSC和IR区长度分别为20 496 bp、88 564 bp和23 452 bp;注释得到117种功能基因,其中包括83种蛋白质编码基因,4种核糖体rRNA基因和30种tRNA基因。SSR分析结果共发现36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单元数目分别为34、1和1,且大部分都偏向于A/T碱基组成。聚类分析表明,阔叶猕猴桃与其他品种遗传距离较远,被单独聚为一支。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阔叶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主要受到自然选择和突变2个因素的影响,最优密码子多以A或T碱基结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猕猴桃 绿体基因组 聚类分析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