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淑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年第1期25-31,共7页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传统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研究了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以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能提...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传统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研究了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以及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能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林下套种阔叶树经营模式对上坡位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水解性氮和速效钾等指标的改良效果要优于下坡位,而对毛管孔隙度、全氮及有效磷则表现为下坡位的改良效果优于上坡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下套种阔叶树 林分生长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套种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干形形质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书韧 郭利娜 +3 位作者 白彦锋 臧毅明 朱亚军 姜春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7,共10页
[目的]分析间伐套种措施对杉木林木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明确林分经营方向,为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青阳县23 a林龄的杉木人工林设置3种间伐强度(Ⅰ:47%;Ⅱ:56%;Ⅲ:65%),林下套种2种阔... [目的]分析间伐套种措施对杉木林木生长形质性状、空间利用能力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明确林分经营方向,为杉木人工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徽省青阳县23 a林龄的杉木人工林设置3种间伐强度(Ⅰ:47%;Ⅱ:56%;Ⅲ:65%),林下套种2种阔叶树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檫木(Sassa-fras tzumu),并以未间伐套种的杉木人工纯林为对照(CK:0%间伐,保留密度1740株·hm^(-2)),探究不同间伐与阔叶树套种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间伐与阔叶树套种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1)间伐与阔叶树套种促进了杉木生长,Ⅲ处理的胸径、树高、单木材积、用材出材率均为最大,分别比CK增加了32.07%、21.60%、83.33%、6.77%(P<0.05);但高径比和胸高形数、小条木、小径材、薪材和废材的出材率均低于CK,分别降低了8.64%、3.70%、90.88%、41.47%、54.50%、5.71%。(2)间伐与阔叶树套种改变了杉木的空间利用能力,冠幅、冠长、冠长率、冠形率、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均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提高了12.16%~31.00%、55.58%~61.24%、30.00%~40.00%、16.11%~44.94%、67.17%~95.86%、84.74%~146.63%。(3)间伐套种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征,各处理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Ⅲ(1.186)>Ⅱ(1.092)>Ⅰ(0.671)>CK(-0.709)。[结论]杉木人工林经营若以快速提升杉木人工林生长特征为目的,本研究中Ⅲ处理(65%间伐+套种阔叶树)是最佳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经营 阔叶树套种 空间利用能力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冠下套种树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贝贝 姜俊 +4 位作者 陆元昌 刘宪钊 贾宏炎 明安刚 张显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研究间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冠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纯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化和阔叶树种潜在价值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凭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间伐强度(80%、50%和30%)的试验样地,... 【目的】研究间伐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冠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纯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化和阔叶树种潜在价值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凭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不同间伐强度(80%、50%和30%)的试验样地,间伐后冠下套种大叶栎、红锥、灰木莲、格木4种阔叶树,分析间伐强度对阔叶树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并利用相关分析检验影响套种树生长的关键因子。【结果】不同强度间伐9年后阔叶树的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大叶栎和灰木莲的生长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格木受采伐强度影响不显著。不同强度间伐后大叶栎的胸径、树高生长速度均为最快,且伐后3年就出现快速生长;红椎的冠幅生长在80%和50%强度增加较快,间伐5年后生长加快;格木在间伐后9年间生长最慢。相关性分析表明,马尾松林分密度、林下灌木盖度、土壤厚度和土壤有机质对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结论】间伐后林分的生长空间和环境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林下套种的阔叶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生长,但也因间伐强度和树种特性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不同树种在中高强度的间伐下,生长速度更佳。在制定“间伐+套种”的经营措施时,应该考虑适当延长间伐间隔时间和树种生态学特性,马尾松人工林中高强度间伐(80%或50%)后,建议选用大叶栎、灰木莲进行冠下套种,发挥适应性强和生长迅速的优势,提升人工林的生态功能;低强度(30%)间伐后宜套种红椎和格木以培育长周期、高价值的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间伐强度 套种阔叶树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间伐强度对林下套种格木和木荷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左宗贵 左松源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以马尾松纯林为对象,在浙江省慈溪市林场设置4种不同间伐强度(T0:0%,T1:25%,T2:45%,T3:65%)的实验样地,间伐后套种木荷和格木2种阔叶树,对其存活率进行为期11年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木荷存活率在中度间伐下最高,格木存活率在生长前期... 以马尾松纯林为对象,在浙江省慈溪市林场设置4种不同间伐强度(T0:0%,T1:25%,T2:45%,T3:65%)的实验样地,间伐后套种木荷和格木2种阔叶树,对其存活率进行为期11年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木荷存活率在中度间伐下最高,格木存活率在生长前期以轻度间伐下最高,成林之后以中度间伐下最高,总体上2个套种树种均以中度间伐下的存活率最高。格木比木荷更适合在不间伐和轻度间伐下生存,木荷比格木更适应重度间伐下的环境,中度间伐更能创造适宜木荷和格木共同生长的条件。2个套种阔叶树种的存活率在不同间伐强度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早出现在种植后第2年,不同阔叶树种的生存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自身树种特性存在差异。在纯林混交化改造中,中度间伐(约45%)可以提高林下套种林木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纯林 间伐影响 混交化改造 套种阔叶树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