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阐释“主体”的诞生——以王国维对“美术”概念的阐释为个案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卫萍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7,共8页
从作为术语的“美术”来看,经过王国维的阐释和运用之后,消解了外来语这一层隔膜。“美术”作为一个现代概念进入中国学术语境获得了思想的含量。“美术”在王国维的思想结构当中获得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方法论自觉的阐释主体逐步...
从作为术语的“美术”来看,经过王国维的阐释和运用之后,消解了外来语这一层隔膜。“美术”作为一个现代概念进入中国学术语境获得了思想的含量。“美术”在王国维的思想结构当中获得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方法论自觉的阐释主体逐步“诞生”的过程:王国维不仅精细地处理阐释对象,还对阐释的环节和限度有清晰的认知和反思,从历史的自觉达到方法论的自觉。王国维的方法论探索产生了重要的思想积累,所谓的文化建设,或者文化对接正是在他对这个概念进行阐释和运用的过程中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阐释主体
方法论
美术
《红楼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
被引量:
31
2
作者
金玉柱
王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在"泛西化"浪潮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武术被强行纳入体育场域被"塑造"的"强制性阐释"之路,只讲"应然",不讲"实然"。在这种主体隐退的阐释下,武术出现了一系列不尽人意的尴尬处境。研究...
在"泛西化"浪潮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武术被强行纳入体育场域被"塑造"的"强制性阐释"之路,只讲"应然",不讲"实然"。在这种主体隐退的阐释下,武术出现了一系列不尽人意的尴尬处境。研究认为,要摆脱"圈套"的发展范式,必须改变"强制性阐释"的局面,坚持"主体性阐释"的立场,建构中国武术发展的自身经验,方能产生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根据"主体性阐释"的文化特征,从相关联的四个维度提出了适合中国武术自身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强制性
阐释
主体
性
主体
性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建构
3
作者
李胜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4-197,共4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在本质上是从主体向度对社会生活进行实践性阐释所形成的一种话语模式。它的提问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互动关系框架中,文学文化等社会意识作为关系过程的主动因素和主导因素是...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在本质上是从主体向度对社会生活进行实践性阐释所形成的一种话语模式。它的提问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互动关系框架中,文学文化等社会意识作为关系过程的主动因素和主导因素是如何对作为客体基础的社会存在发生价值赋型与实践改造作用的。从其特定的历史身份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主要体现为某种批判性的话语模式。作为一种客观性的阐释视界,它主要以一种实践性的阐释机制来实现其对象化的存在,而人及其情感心理则构成了这种主体阐释视界对客体基础发生实践作用的现实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主体
阐释
视界
批判性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反“强制阐释”转向的“本体阐释”范式探骊
4
作者
姬志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8,共6页
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这一断语,既指出了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表征和长期积弊,也为国内文学批评界、理论研究界反思中国古典、现当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话语重建等提供了一个包容性极强的"问题阈"。关...
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这一断语,既指出了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表征和长期积弊,也为国内文学批评界、理论研究界反思中国古典、现当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话语重建等提供了一个包容性极强的"问题阈"。关于当代文论的建设性出路,张江教授又进一步给出了"本体阐释"的前瞻性主张。本文是在这一新的阐释范式建构思路的触发下,从"本体阐释"的阐释策略、阐释话语和阐释者三个密切联系的维度对之所作的进一步探索,主要述及了这一新的阐释范式自身在具体的阐释策略方法论层面所具有的科学价值问题,作为本体阐释话语的民族性文学理论体系及其建设问题,以及阐释主体应有的批评学养和批评态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
阐释
论
本体
阐释
方法论
民族性
阐释
话语
阐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阐释中的穆时英形象
被引量:
1
5
作者
许靓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穆时英的形象阐释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从普罗文学白眉到新感觉派圣手,从软性电影论者到被刺杀的汉奸作家,从尴尬的"抗日英烈"到都市文学的奠基者,从现代文学作家到隐没的电影理论家。这既与阐释主体阐释动机的不同密切相关...
穆时英的形象阐释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从普罗文学白眉到新感觉派圣手,从软性电影论者到被刺杀的汉奸作家,从尴尬的"抗日英烈"到都市文学的奠基者,从现代文学作家到隐没的电影理论家。这既与阐释主体阐释动机的不同密切相关,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转型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时英
形象
阐释
阐释主体
阐释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与重构
被引量:
19
6
作者
金玉柱
王岗
李丽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以文化主体性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的近现代发展与变迁进行剖析,认为:体育化下的"强制性阐释"之路是造成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的主要原因;在这种主体隐退的发展模式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出现了空间的...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以文化主体性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的近现代发展与变迁进行剖析,认为:体育化下的"强制性阐释"之路是造成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的主要原因;在这种主体隐退的发展模式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出现了空间的挤压、文化的失根、技术的异化,以及记忆的消逝等危机现象;消除文化焦虑,回归中国武术的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主体性阐释"的文化发展之路,因为这是一种"内生的力量",具有较强的"可塑力"。认为修复武术文化、彰显文化身份、确立中国立场、重塑中国形象是重构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的主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文化
主体
性
强制性
阐释
主体
性
阐释
路径选择
武术文化
中国形象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阐释“主体”的诞生——以王国维对“美术”概念的阐释为个案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卫萍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7,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文艺思想通史·近代卷”(13JJD750004)。
文摘
从作为术语的“美术”来看,经过王国维的阐释和运用之后,消解了外来语这一层隔膜。“美术”作为一个现代概念进入中国学术语境获得了思想的含量。“美术”在王国维的思想结构当中获得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方法论自觉的阐释主体逐步“诞生”的过程:王国维不仅精细地处理阐释对象,还对阐释的环节和限度有清晰的认知和反思,从历史的自觉达到方法论的自觉。王国维的方法论探索产生了重要的思想积累,所谓的文化建设,或者文化对接正是在他对这个概念进行阐释和运用的过程中展开。
关键词
王国维
阐释主体
方法论
美术
《红楼梦评论》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
被引量:
31
2
作者
金玉柱
王岗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TY001)
文摘
在"泛西化"浪潮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武术被强行纳入体育场域被"塑造"的"强制性阐释"之路,只讲"应然",不讲"实然"。在这种主体隐退的阐释下,武术出现了一系列不尽人意的尴尬处境。研究认为,要摆脱"圈套"的发展范式,必须改变"强制性阐释"的局面,坚持"主体性阐释"的立场,建构中国武术发展的自身经验,方能产生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根据"主体性阐释"的文化特征,从相关联的四个维度提出了适合中国武术自身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武术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强制性
阐释
主体
性
主体
性
阐释
Keywords
Chinese Wushu
development
way
forced interpretation
subjectivity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建构
3
作者
李胜清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规划课题"意识形态文论的实践性问题意识研究"成果之一(07YBB221)
文摘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在本质上是从主体向度对社会生活进行实践性阐释所形成的一种话语模式。它的提问方式主要表现为:在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互动关系框架中,文学文化等社会意识作为关系过程的主动因素和主导因素是如何对作为客体基础的社会存在发生价值赋型与实践改造作用的。从其特定的历史身份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主要体现为某种批判性的话语模式。作为一种客观性的阐释视界,它主要以一种实践性的阐释机制来实现其对象化的存在,而人及其情感心理则构成了这种主体阐释视界对客体基础发生实践作用的现实中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主体
阐释
视界
批判性
实践性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反“强制阐释”转向的“本体阐释”范式探骊
4
作者
姬志海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8,共6页
文摘
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这一断语,既指出了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表征和长期积弊,也为国内文学批评界、理论研究界反思中国古典、现当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话语重建等提供了一个包容性极强的"问题阈"。关于当代文论的建设性出路,张江教授又进一步给出了"本体阐释"的前瞻性主张。本文是在这一新的阐释范式建构思路的触发下,从"本体阐释"的阐释策略、阐释话语和阐释者三个密切联系的维度对之所作的进一步探索,主要述及了这一新的阐释范式自身在具体的阐释策略方法论层面所具有的科学价值问题,作为本体阐释话语的民族性文学理论体系及其建设问题,以及阐释主体应有的批评学养和批评态度问题。
关键词
强制
阐释
论
本体
阐释
方法论
民族性
阐释
话语
阐释主体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阐释中的穆时英形象
被引量:
1
5
作者
许靓静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摘
穆时英的形象阐释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从普罗文学白眉到新感觉派圣手,从软性电影论者到被刺杀的汉奸作家,从尴尬的"抗日英烈"到都市文学的奠基者,从现代文学作家到隐没的电影理论家。这既与阐释主体阐释动机的不同密切相关,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转型的表征。
关键词
穆时英
形象
阐释
阐释主体
阐释
动机
Keywords
Mushiying
interpretation of image
body of interpretation
motive of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与重构
被引量:
19
6
作者
金玉柱
王岗
李丽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武术的国家地位及社会责任研究(14BTY076)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青年项目:陕西省传统武术文化记忆与生存状态的口述史研究(WSHU2015Q007)
文摘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以文化主体性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的近现代发展与变迁进行剖析,认为:体育化下的"强制性阐释"之路是造成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的主要原因;在这种主体隐退的发展模式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出现了空间的挤压、文化的失根、技术的异化,以及记忆的消逝等危机现象;消除文化焦虑,回归中国武术的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主体性阐释"的文化发展之路,因为这是一种"内生的力量",具有较强的"可塑力"。认为修复武术文化、彰显文化身份、确立中国立场、重塑中国形象是重构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的主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
武术
文化
主体
性
强制性
阐释
主体
性
阐释
路径选择
武术文化
中国形象
文化身份
Keywords
Wushu
culture subjectivity
compulsory interpretation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route choice
Wushu culture
Chinese image
cultural identity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阐释“主体”的诞生——以王国维对“美术”概念的阐释为个案
唐卫萍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主体性阐释:中国武术发展的自在路径与必然选择
金玉柱
王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体阐释视界建构
李胜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作为反“强制阐释”转向的“本体阐释”范式探骊
姬志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历史阐释中的穆时英形象
许靓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与重构
金玉柱
王岗
李丽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