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因导向下的街道空间关键要素阈值测定——基于虚拟现实和可穿戴生理传感器的循证研究
1
作者 方雪丽 于瀚婷 +2 位作者 李燕 张华丽 叶宇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113,共10页
【目的】在城市建设存量优化的背景下,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成为城市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支持人本尺度的精细化设计与精细管理,开展街道空间关键要素品质效应区间的实证研究,推动街道空间设计从经验驱动向循证设计转型。【方法】基于国内... 【目的】在城市建设存量优化的背景下,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成为城市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支持人本尺度的精细化设计与精细管理,开展街道空间关键要素品质效应区间的实证研究,推动街道空间设计从经验驱动向循证设计转型。【方法】基于国内外学者经典研究、现行导则和规范,明确了街道空间设计中的4类典型街道类型、2种道路等级及4项关键空间要素,并提取其对应的指导区间。以8条典型街道为空间原型,根据要素梯度分布构建251个虚拟现实场景,并招募185名被试者进行主观偏好和生理监测相结合的具身循证感知实验。先通过心理数据初步收缩现行导则中关键要素的阈值区间,为后续生理数据中异常值剔除提供参考;再进一步运用窗口式变点检测算法(window-basedchangepoint detection)处理生理数据,精细化测定关键要素的阈值区间。【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在心理评价维度,人行道宽度、设施带宽度值区间呈现“适中效应”,而界面通透性与感知评价正相关;2)在生理测度维度,不同类型街道的人行道宽度阈值区间差值最小,而商业型街道对设施带宽度和界面通透性需求较高;3)生理监测数据可精细化界定并补充现有导则中要素的指导区间范围,阈值范围收缩幅度可达20%~80%。【结论】搭建了一套可操作、易推广的街道空间要素阈值区间精细化分析框架,实现了虚拟现实、可穿戴生理传感器技术与设计实践需求的有效对接,探索了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研究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导向 街道空间 阈值测度 虚拟现实 可穿戴生理传感器 循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林分抗虫性的评判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孟楼 王鸿哲 张学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针对用林分多样性指标难以对林分抗虫能力作出评价的问题,论述了应用多样性测度阈值和林分虫害强度确定混交林混交率,并根据特定林分的混交率判定其对特定害虫抗性强弱的原理,并阐述了应用多样性阈值评判林分抗虫性的可行性及其影响...  针对用林分多样性指标难以对林分抗虫能力作出评价的问题,论述了应用多样性测度阈值和林分虫害强度确定混交林混交率,并根据特定林分的混交率判定其对特定害虫抗性强弱的原理,并阐述了应用多样性阈值评判林分抗虫性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林分抗虫性 多样性测度阈值 混交林 混交率 评判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