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铍的Nd∶YAG激光焊接阈值功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盛和 谢志强 +1 位作者 姜云波 吴东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28,共4页
利用Nd:YAG激光焊接了铍环,研究了不同激光入射角度和铍环直径变化对阈值功率变化的影响,得到了铍在激光焊接过程中阈值功率密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铍环直径大小对阈值功率密度有显著影响,随着铍环直径的增加,铍环的曲率减小,... 利用Nd:YAG激光焊接了铍环,研究了不同激光入射角度和铍环直径变化对阈值功率变化的影响,得到了铍在激光焊接过程中阈值功率密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铍环直径大小对阈值功率密度有显著影响,随着铍环直径的增加,铍环的曲率减小,由背反射引起的调Q脉冲增强,导致出现深熔焊的阈值功率密度降低。对同一直径的铍环,激光入射角度从伊调整到30后,由于消除了背反射激光在谐振腔内形成调Q脉冲,激光焊接时出现深熔焊的临界功率密度增加。深熔焊形成的焊缝深宽比值较大,为1.0~1.5,而热传导焊形成的焊缝深宽比值较小,只有0.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阈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泵浦铷蒸气激光器阈值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琳 谭荣清 +1 位作者 徐程 李志永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速率方程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采用迭代计算方法,对单程端面泵浦铷蒸气激光器的阈值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铷室温度和长度对阈值泵浦功率密度的影响具有等价性,存在使阈值功率密度达到最小的最佳铷室长度与温度组合。泵浦光线... 以速率方程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采用迭代计算方法,对单程端面泵浦铷蒸气激光器的阈值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铷室温度和长度对阈值泵浦功率密度的影响具有等价性,存在使阈值功率密度达到最小的最佳铷室长度与温度组合。泵浦光线宽对阈值功率密度的影响基本呈线性;泵浦光线宽越宽,泵浦光中心波长与铷原子吸收波长的偏移量对阈值功率密度的影响越小;存在最佳的铷原子吸收线宽,使阈值功率密度达到最小;为减小阈值功率密度,铷室窗口片应尽量考虑镀膜,谐振腔输出耦合率不宜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泵浦 铷蒸气激光器 阈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脉冲与透明固体相互作用机制
3
作者 郑瑞伦 刘晓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Z01期409-413,共5页
本文论述了光学元件激光辐照损伤的标准,从光子与声子相互作用的机制出发,导出了固体材料的能量吸收速率;解热传导方程,求出材料温升及温升率,以SiO2为例,得出激光阈值功率密度随脉冲时间的变化规律。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符合。
关键词 强激光 辐射损伤 能量吸收速率 阈值功率密度 透明固体 温升 微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材料的激光损伤形态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郭少锋 陆启生 +2 位作者 程湘爱 江厚满 曾学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8-242,共5页
提出了破坏形态因子的概念并以高功率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学材料的热力学响应为例 ,通过积分变换的方法给出激光作用期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解析形式 ,继而得到破坏形态因子的表达式及其简化形式 ,研究破坏形态因子与材料性质、激光参数的... 提出了破坏形态因子的概念并以高功率连续激光作用下的光学材料的热力学响应为例 ,通过积分变换的方法给出激光作用期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解析形式 ,继而得到破坏形态因子的表达式及其简化形式 ,研究破坏形态因子与材料性质、激光参数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机理 形态因子 温度场 应力场 功率密度阈值 激光损伤 光学材料 损伤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波长的激光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规律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磊 雷小华 +3 位作者 谭小刚 刘显明 邓益俊 陈伟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6,共6页
采用可见光波段的488nm、518nm和637nm激光对氧化石墨烯薄膜样品进行光照还原实验,并实时测量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透过率和电阻率,通过其变化规律表征不同波长的激光对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透过率和电阻率在不... 采用可见光波段的488nm、518nm和637nm激光对氧化石墨烯薄膜样品进行光照还原实验,并实时测量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透过率和电阻率,通过其变化规律表征不同波长的激光对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透过率和电阻率在不同波长激光照射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采用488nm激光照射时,在激光功率密度很小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即可发生还原反应,还原过程符合光化学还原规律;采用518nm与637nm激光照射时,只有当激光功率密度大于某一阈值时,氧化石墨烯才发生还原反应;激光波长越长,功率阈值越高;还原过程符合光热还原规律.该研究结果可为光还原石墨烯薄膜的图案化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可见光波段 光化学还原 光热还原 功率密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诱导的薄片反冲塞破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尹益辉 颜怡霞 +1 位作者 陈裕泽 苏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6,共7页
基于空间轴对称热弹性理论和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 ,建立了脉冲激光辐照下薄片发生反冲塞破坏的一个理论模型 ,导出了薄片反冲塞的激光功率密度阈值条件。以空间均匀分布的 ms级脉冲激光辐照铜薄片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 ,给出了... 基于空间轴对称热弹性理论和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 ,建立了脉冲激光辐照下薄片发生反冲塞破坏的一个理论模型 ,导出了薄片反冲塞的激光功率密度阈值条件。以空间均匀分布的 ms级脉冲激光辐照铜薄片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 ,给出了激光功率密度阈值随薄片厚度线性增加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 反冲塞 脉冲激光 功率密度阈值 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涂层对中红外探测器抗激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振 郭鑫民 +1 位作者 张建隆 卢松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5-940,共6页
中红外激光器功率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临着前所未有的激光威胁。较高能量的激光会使导引头光机系统内部产生杂散光,从而干扰导引头正常工作。为增强当前红外成像导引头内部核心器件探测器的抗激光干扰和损伤能力,本文采... 中红外激光器功率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临着前所未有的激光威胁。较高能量的激光会使导引头光机系统内部产生杂散光,从而干扰导引头正常工作。为增强当前红外成像导引头内部核心器件探测器的抗激光干扰和损伤能力,本文采用新型高吸收型陶瓷涂层材料增加导引头光机系统对杂散光的吸收能力,针对高吸收型陶瓷涂层和磨砂玻璃两种漫反射材料,通过等效实验对比了不同入射激光功率对红外探测器的干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漫反射材料时,探测器在功率密度101.3 mW/cm^2处达到饱和;而采用高吸收型陶瓷涂层材料后,入射激光在探测器像面上的饱和功率密度阈值增大到784.5 mW/cm^2,其抗激光干扰能力相比于普通漫反射材料提高了近8倍。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采用高吸收型陶瓷涂层材料有助于增加红外成像导引头内部光机结构的消杂散光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现役导引头抗激光干扰能力,延长红外制导武器的战场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导引头 激光干扰 高吸收型陶瓷涂层 饱和功率密度阈值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VO_2薄膜温度场分布及透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伟 路远 +1 位作者 侯典心 邹崇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4-1612,共9页
为了探究VO_2薄膜受激光辐照的温度场分布,以及1 064 nm激光直接辐照100 s内至相变的激光功率密度阈值,并比较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透过率调制特性差异。首先基于COMSOL建立了薄膜受激光辐照的模型并进行了温度场仿真,然后分别测试了薄膜... 为了探究VO_2薄膜受激光辐照的温度场分布,以及1 064 nm激光直接辐照100 s内至相变的激光功率密度阈值,并比较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透过率调制特性差异。首先基于COMSOL建立了薄膜受激光辐照的模型并进行了温度场仿真,然后分别测试了薄膜正反面被不同功率密度的1 064 nm激光辐照100 s内激光透过率随时间响应特性。实验中的VO_2薄膜利用分子束外延法在Al_2O_3基底上制备得到。仿真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密度为25 W獉mm^(-2)时,50 nm厚薄膜在被辐照1 ms时间内即达到相变温度。经激光辐照实验发现:50 nm厚的VO_2薄膜正反面受1 064 nm激光直接辐照100 s内至相变的功率密度阈值分别为4.1 W獉mm^(-2)和5.39 W獉mm^(-2)。30 nm厚VO_2薄膜对1 064 nmn激光的透过率调制深度约为13%,对3 459 nm激光透过率调制深度约62%,说明VO_2薄膜对近红外透过率调制特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2薄膜 分子束外延 COMSOL仿真 温度场分布 透过率调制深度 相变功率密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工艺 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
9
《中国光学》 EI CAS 2007年第6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承片台 不平度 步进扫描投影光刻机 条形光波导 技术与设备 微细加工 功率密度阈值 光学工艺 边界条件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