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损伤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新文 周爱云 +4 位作者 邱丘 任旋 兰丽霞 宋志杰 叶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探讨非损伤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慢性CSCR患者60例(60眼),分为3组... 目的探讨非损伤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慢性CSCR患者60例(60眼),分为3组非治疗观察(non-therapeutic observation,NTO)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组、SML组,每组20例(20眼)。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自发荧光、黄斑完整评估仪等获取研究前后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敏感度(retinal sensitivity,RS)、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高度及消失时间、中心黄斑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choriocapillaris flow area,CFA)等数据以及评估椭圆体带、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等损伤。结果NTO组仅4眼SRF消失,消失时间为(2.98±0.34)个月;PDT组患眼经(1.25±0.44)次PDT治疗后SRF均消失,消失时间为(1.87±1.32)个月;SML组患眼经(2.70±1.63)次治疗后SRF均消失,消失时间为(3.50±2.06)个月,PDT组与SML组治疗次数及SRF消失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NTO组BCVA、RS稍改善,CMT、SCFT及CFA均较入组时下降,但末次随访时NTO组上述指标与PDT组、S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T组、SML组BCVA、RS及CF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CMT与SCFT均较治疗前下降,两治疗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TO组持续存在椭圆体带损伤,PDT组、SML组椭圆体带形态均改善,自发荧光均未见明显变化,均未见脉络膜新生血管,SML组未见滴定激光斑点。结论慢性CSCR积极治疗可以避免黄斑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损伤;SML治疗与PDT治疗结果类似,均能有效改善慢性CSCR患眼视功能与恢复视网膜形态结构,但SML治疗次数相对较多、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光动力疗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自发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乔芯蕊(综述) 安建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8-692,共5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当今影响青壮年人群视力的主要疾病,因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的特点使得其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SC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传统激光光凝治疗、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DM)治疗、抗血管内皮...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当今影响青壮年人群视力的主要疾病,因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的特点使得其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SC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传统激光光凝治疗、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光凝(SDM)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等,其中SDM是一种高频率、短促、阈值下、选择性光凝的激光,因为其能量小,安全性好、创伤小等优点受到了众多临床医生的青睐。不同波长的激光可被眼内不同色素吸收,因此不同CSC的发病部位所选用的SDM发射的治疗光波长也不尽相同。SDM治疗需要确定有效的治疗范围和参数,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本文就SDM治疗CSC的机制、不同波长阈值下微脉冲激光的区别、治疗部位及参数选择、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577 nm激光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柏西普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30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祺 段淯平 金中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阿柏西普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PL)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招募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60例,70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35只眼,为单独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组;B组30例35只眼,为阿柏... 目的探讨阿柏西普联合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PL)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招募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60例,70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35只眼,为单独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组;B组30例35只眼,为阿柏西普眼内注射联合SMPL治疗组。主要观察结果为在12个月随访期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MT),次要结果为注射和激光治疗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在12个月末,A组31只眼、B组33只眼完成治疗,最终BCVA均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MT比基线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B组CMT低于A组(P<0.05)。B组平均注射(4.9±1.6)次,明显低于A组的(7.3±1.5)次(P<0.05)。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注射阿柏西普和激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阿柏西普联合SMPL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安全,有效,并且注射频数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柏西普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糖尿病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蕴智 安洋 +2 位作者 成艾璇 芦志雯 范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常见的并发症,而DR患者常因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需要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DME的治疗方案随着玻璃体内替代物和药物动力学的改变发生变化,目前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案有抗血管内皮生长...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常见的并发症,而DR患者常因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需要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DME的治疗方案随着玻璃体内替代物和药物动力学的改变发生变化,目前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案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糖皮质激素和阈值下微脉冲激光等。本文就玻璃体切割术后DME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玻璃体切割术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皮质激素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