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可靠叙述与阅读伦理——鲁迅《狂人日记》文本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志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6,共5页
文章旨在探求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的艺术价值形成机制,在细读的基础上认为,《狂人日记》的特殊艺术魅力主要由独特的二度叙事及不可靠叙述来体现的。由此出发将研究视角拓展到读者阅读层面,并从阅读伦理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观照。
关键词 《狂人日记》 文本分析 二度叙事 不可靠叙述 阅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伦理?——回看罗蒂与艾柯、卡勒有关阐释限度的论争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拥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3,共11页
在与艾柯、卡勒等人有关"阐释的限度"的论争中,罗蒂不仅以富于反讽性的论说策略对实用主义的阐释观做了生动的演绎,还通过一系列兼具力度与新意的论辩,将实用主义的哲学逻辑、文学诉求与政治考量渐次展开。其"阐释即使用... 在与艾柯、卡勒等人有关"阐释的限度"的论争中,罗蒂不仅以富于反讽性的论说策略对实用主义的阐释观做了生动的演绎,还通过一系列兼具力度与新意的论辩,将实用主义的哲学逻辑、文学诉求与政治考量渐次展开。其"阐释即使用"的主张提供了一条极有价值的思路:阐释的焦点不在限度而在目的和需要,因为后者关联着更大的难题,既是伦理难题,更是政治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艾柯 卡勒 阐释限度 阅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伦理学视野下的阅读行为四要素——探索阅读行为中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的伦理维度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6-191,共6页
在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的基础上,J.希利斯·米勒提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四个要素: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因为阅读行为的述行性而呈现出伦理的维度。这四个伦理维度共同产生于读者阅读过程中伦理的时刻,往往呈现为一... 在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的基础上,J.希利斯·米勒提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四个要素: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因为阅读行为的述行性而呈现出伦理的维度。这四个伦理维度共同产生于读者阅读过程中伦理的时刻,往往呈现为一种相互纠缠又异质矛盾的张力状态。在阅读的伦理时刻,作者在文本中的权威性呈现一种时有时无的尴尬,作者无法对文本、叙述者和人物施展完全的控制;叙述者往往也不是从一而终的,而是不断变换身份、不停地在文本中游移;文本中的人物也时常呈现出多元异质的矛盾特性,因此,面对这样的文本时刻,读者往往具有美学的和伦理的双重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利斯·米勒 作者 叙述者 人物 读者 阅读伦理 阅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修辞·阅读的伦理·批评多元主义——再论韦恩·布斯的文学伦理批评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后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6,共8页
为了恢复道德视角在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布斯在原则、方法和目的上重新定位了伦理批评。他采用修辞分析与伦理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伦理批评在理性描述与道德评价两方面的协调统一。他重新界定了伦理批评的几个关键词,提出了共导、... 为了恢复道德视角在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布斯在原则、方法和目的上重新定位了伦理批评。他采用修辞分析与伦理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伦理批评在理性描述与道德评价两方面的协调统一。他重新界定了伦理批评的几个关键词,提出了共导、阅读的伦理以及批评多元主义等全新的理念,同时还复活并深化了"以书为友"的传统隐喻。但布斯在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和价值设想上仍未完全摆脱自由人文主义批评的影响,这让他的理论主张虽然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却很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斯 伦理批评 小说修辞 阅读伦理 批评多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与伦理阅读——评《竹林中》 被引量:3
5
作者 范静遐 《理论月刊》 2007年第5期135-137,共3页
本文借助叙事学的某些观点,通过细读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一是探讨小说中的叙述者涉及事实轴和价值轴的不可靠性,二是探讨作者、叙述者、读者之间的伦理回应,以此来阐释读者的伦理阅读与叙述者的伦理观以及作者的伦... 本文借助叙事学的某些观点,通过细读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一是探讨小说中的叙述者涉及事实轴和价值轴的不可靠性,二是探讨作者、叙述者、读者之间的伦理回应,以此来阐释读者的伦理阅读与叙述者的伦理观以及作者的伦理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者的不可靠性 伦理阅读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叙事伦理理论研究之辨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程丽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6,共9页
20世纪后期,叙事研究的伦理转向与伦理学的叙事转向几乎同时发生而又相互呼应,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融合推动了文学叙事伦理研究迅速发展。欧美叙事伦理研究发端于现实人文事件,列维纳斯和德里达的伦理哲学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重新认识... 20世纪后期,叙事研究的伦理转向与伦理学的叙事转向几乎同时发生而又相互呼应,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融合推动了文学叙事伦理研究迅速发展。欧美叙事伦理研究发端于现实人文事件,列维纳斯和德里达的伦理哲学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重新认识以及女性主义伦理学对个体经验的意义肯定,导致西方伦理哲学研究楔入到文学叙事伦理研究之中;此外,以布思为代表的修辞叙事研究也启迪着哲学和文学学者的叙事伦理研究。伦理哲学领域的叙事研究路径与从文学修辞出发的叙事伦理研究路径交织在一起,核心在以叙事建构伦理意义,解构了伦理意义的确定性,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中国叙事伦理研究呈现出古今传承、中西融合的特点,在文学研究诸多领域均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核心乃在以叙事反映或承载伦理意义,显示出中国传统批评的深刻印记。中西叙事伦理研究各有特点,应当相互取长补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伦理 写作伦理 故事伦理 讲述伦理 阅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探索与构建——第一届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宁 邓朝全 杨新涯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1,共5页
文章首先概述第一届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讨会情况,然后梳理14个报告和研讨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推广是现代图书馆的使命;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新思想,如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一项基本服务,全民阅读推广背景下的阅读推广概念界定,阅读... 文章首先概述第一届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讨会情况,然后梳理14个报告和研讨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推广是现代图书馆的使命;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新思想,如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一项基本服务,全民阅读推广背景下的阅读推广概念界定,阅读推广伦理、边界、绩效评价,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阅读推广中的阅读行为;基于技术、社交媒体、馆藏、品牌营销的阅读推广实践新探索。第一届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讨会展示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丰富性,拓展了现代图书馆学的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推广 基础理论 图书馆基本服务 阅读推广伦理 阅读推广边界 绩效评价 阅读行为 社会化阅读 社交媒体 内容营销 品牌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解读规范:在多元理解中建构秩序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煜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10,共7页
文本解读既是教师建构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师生高质量对话的前提。当前语文文本解读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作者中心的“一元解读论”对师生主观感受的抑制,而是读者中心的“多元解读论”对师生主观感受的放任。基于文本这一作用于意义传... 文本解读既是教师建构教学内容的基础,也是师生高质量对话的前提。当前语文文本解读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作者中心的“一元解读论”对师生主观感受的抑制,而是读者中心的“多元解读论”对师生主观感受的放任。基于文本这一作用于意义传播的稳定的书面语言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教师作为专业读者的阅读伦理,从概念界定、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以及转化应用等维度明确文本解读规范,是语文学科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科内部和跨学科交流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多元理解 阅读伦理 解读规范 文学类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