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
1
作者 贾杰 任芳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6-260,共5页
阀控对称液压缸运动过程中,受到液压系统的压力供应、流量大小、阀门响应速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液压缸位置很难有效固定。因此提出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方法。基于液压缸运动特性,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构建液压缸位... 阀控对称液压缸运动过程中,受到液压系统的压力供应、流量大小、阀门响应速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液压缸位置很难有效固定。因此提出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下阀控对称液压缸控制方法。基于液压缸运动特性,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构建液压缸位置与液压系统中阀门和泵的非线性关联函数,并以此作为非线性关联约束,结合卡尔曼滤波和PID控制器控制阀控对称液压缸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自动搜索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组合,在完成非线性微分方程改进的同时,完成阀控对称液压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容腔大小为160m~3时位移控制误差最小,为2.5mm,动态响应迅速,为0.09s且无震荡,且对噪声干扰具有快速恢复能力,仅需0.05s调整时间。表明该方法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迅速、稳定性好,并具备快速恢复能力,对提升阀控对称液压缸的控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对称液压缸 非线性微分方程 位置 卡尔曼滤波-PID制器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 被引量:33
2
作者 何常玉 施光林 +1 位作者 郭秦阳 王冬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9-216,共8页
针对一类模型中存在未知非线性函数以及未知参数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电液位置系统,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和鲁棒性能.通过引入动态面技术,液压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设计过程可以被极大地简化,同时,传统的反步... 针对一类模型中存在未知非线性函数以及未知参数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电液位置系统,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和鲁棒性能.通过引入动态面技术,液压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设计过程可以被极大地简化,同时,传统的反步法所固有的复杂爆炸问题可以被有效地避免.通过设计基于不连续投影方法的自适应律,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可以被有效地估计并补偿到控制器中.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Simulink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鲁棒 对称液压缸 未知非线性函数 未知参数 动态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泄漏问题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文林 廖生行 周恩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液压缸的泄漏是液压系统比较常见的故障。本文利用状态方程建立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所建立的状态方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确定液压缸泄漏量的变化对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对称液压缸 泄漏 状态方程 仿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对称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孟亚东 杨婉秋 +1 位作者 甘海云 严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54-59,70,共7页
针对阀控液压缸的建模,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现有建模过程中需要线性化近似,同时负载压力、负载流量的定义多样化,虽然最终可以建立统一的传递函数,但传递函数的系数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这将直接影响高精度的应用。从工程角度出发,重... 针对阀控液压缸的建模,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现有建模过程中需要线性化近似,同时负载压力、负载流量的定义多样化,虽然最终可以建立统一的传递函数,但传递函数的系数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这将直接影响高精度的应用。从工程角度出发,重新定义负载压力、负载流量的概念,推导出对称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两个方向的传递函数,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为电液比例对称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高精度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对称液压缸 负载压力 负载流量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支持向量机的非对称阀控液压缸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泰春 陶建峰 +1 位作者 覃程锦 刘成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0,107,共9页
针对非对称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中出现超调与由阀芯换向引起的压力冲击问题,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采用支持向量机拟合控制信号与活塞速度的关系得到系统的近似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 针对非对称阀控液压缸位置控制中出现超调与由阀芯换向引起的压力冲击问题,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采用支持向量机拟合控制信号与活塞速度的关系得到系统的近似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获取控制器输出;通过增加输出约束以及满足输入约束实现每次控制过程中阀芯不换向、活塞快速到达目标位置并且无超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对位置误差信号大于8%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始终大于最大控制信号的90%,有效缩短了系统的响应时间;在保证活塞位置无超调、阀芯不换向的条件下,实现了精确位置控制,稳态误差小于0.02%。所提算法实现了多约束条件下非对称阀控液压缸系统的无超调快速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液压缸 模型预测 支持向量机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浩 陶建峰 +1 位作者 余宏淦 刘成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3,共8页
针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在采用PID控制器进行位置闭环控制时,存在液压缸活塞位置超调和由伺服阀阀芯切换导致控制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高斯过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采用高斯过程回归训练得到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 针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在采用PID控制器进行位置闭环控制时,存在液压缸活塞位置超调和由伺服阀阀芯切换导致控制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高斯过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采用高斯过程回归训练得到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通过求解二次规划问题,控制器输出最优序列。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学习方法有效估计了位置增量中噪声的标准差,预测输出更接近真实值;在多约束条件下能有效提高系统响应时间,保证活塞位置无超调,位置控制精度满足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液压缸 位置 模型预测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多级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白寒 王庆九 +1 位作者 徐振 管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3-198,共6页
考虑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逆向递推方法的多级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器。首先采用Backstepping逆向递推技术和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方法,给出系统的多级滑模控制器。然后依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系统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 考虑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逆向递推方法的多级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器。首先采用Backstepping逆向递推技术和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方法,给出系统的多级滑模控制器。然后依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系统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并在自适应控制中引入鲁棒控制的设计方法,实现对活塞位移的精确位置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多级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液压缸 多级滑模 自适应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阀控非对称缸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戴博见 陶建峰 +1 位作者 孙浩 刘成良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6,共7页
针对使用PID方法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位置控制中出现的超调问题,以及传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求解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阀控非对称缸模型预测控制方案。首先建立了阀控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运用微分几何理... 针对使用PID方法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位置控制中出现的超调问题,以及传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求解计算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阀控非对称缸模型预测控制方案。首先建立了阀控系统状态空间模型,运用微分几何理论讨论系统可反馈线性化的充要条件,并将非线性系统映射为新坐标空间内的线性系统模型;设计了反馈线性化模型预测控制器(Feedback Linearizati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FLMPC),讨论了线性系统下的约束问题,其中由于系统仿真预测时域远小于系统响应时间,对模型预测控制的损失函数加以修正。结果证明,在相同输入情况下,反馈线性化系统与原系统的位置误差满足控制需要,且在保证被控对象快速稳定控制的条件下,对比该算法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单步计算时间,证明该算法能够缩短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液压缸 位置 反馈线性化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非线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黎波 严骏 +2 位作者 郭刚 曾拥华 钱海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8-1462,共5页
为实现挖掘机自动控制,对其加装了电液比例阀。为有效分析系统,分别建立了电液比例阀及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非线性模型,由此得出整个系统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系统中死区非线性会引起方波跟踪的稳态误差和正弦跟踪的... 为实现挖掘机自动控制,对其加装了电液比例阀。为有效分析系统,分别建立了电液比例阀及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非线性模型,由此得出整个系统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表明,系统中死区非线性会引起方波跟踪的稳态误差和正弦跟踪的滞后及平顶效应,阀控非对称缸正反向响应特性存在差异。针对系统中存在的本质非线性特性,采用了带死区补偿的分段PID控制算法。对比实验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克服系统死区非线性及不对称性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电液比例 对称液压缸 非线性建模 分段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挖掘臂关节伺服系统非线性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黎波 严骏 +1 位作者 曾拥华 郭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807-1810,共4页
为有效分析挖掘臂关节伺服控制系统,提高控制精度,通过机理建模分析了系统存在的非线性特性——比例阀死区、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动态特性不对称特性、液压缸非线性摩擦力、非线性液压弹簧力及挖掘臂关节非线性动力学。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 为有效分析挖掘臂关节伺服控制系统,提高控制精度,通过机理建模分析了系统存在的非线性特性——比例阀死区、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动态特性不对称特性、液压缸非线性摩擦力、非线性液压弹簧力及挖掘臂关节非线性动力学。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中各项非线性特性对其控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几种非线性特性对系统动态响应均存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臂 电液伺服系统 对称液压缸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压机位置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及simulink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亚锐 徐莉萍 +1 位作者 任德志 李健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7,共3页
针对国内常用的六面顶金刚石压机 ,分析其停锤位和同步位位置控制特点及要求 ,建立比例节流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位置的数学模型 ,用PID对其进行校正 ,采用PID控制算法并利用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 。
关键词 金刚石压机 位置 对称液压缸 数学模型 SIMULINK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悬架试验台液压伺服驱动控制性能研究
12
作者 于冰 苏东海 +2 位作者 梁全 邬云诗 王伟平 《机电工程》 2025年第9期1638-1648,1770,共12页
在液压主动悬架试验台的控制过程中,由于非对称液压缸的建模复杂性、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控制算法的调试难度等问题,导致了控制精度下降、系统稳定性变差或动态响应不理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滑模控制(SMC)与自适应反步法的... 在液压主动悬架试验台的控制过程中,由于非对称液压缸的建模复杂性、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控制算法的调试难度等问题,导致了控制精度下降、系统稳定性变差或动态响应不理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滑模控制(SMC)与自适应反步法的液压主动悬架试验台控制方法,即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主动悬架与阀控非对称缸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理想天棚阻尼控制原理的滑模控制器作为控制参考;然后,提出了针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自适应反步法控制策略,以达到高精度的力追踪目的,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构建了完整的系统模型,模拟了路面激励;最后,采用实验将该方法应用在主动悬架试验台中,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能够显著降低车辆车身的垂向位移与加速度,降幅分别达到20.58%和44.61%;同时,自适应反步法控制策略在力追踪控制上表现出色,相较于传统PID控制器,追踪精度提高了35.5%;此外,在阀控缸的作用下,车辆车身的垂向位移进一步降低了17.65%。自适应反步法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器,能够更好地进行力追踪,超调量远小于PID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系统 液压伺服系统 液压主动悬架试验台 滑模制精度 对称液压缸 自适应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削片机进给机构随动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绍群 王海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提高削片机的工作效率,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解决随动系统跟踪过程中响应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以削片机进给机构液压随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系统中双喷嘴挡板二级电液伺服阀和四通阀控非对称液压缸2个主要部件的结... 为提高削片机的工作效率,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解决随动系统跟踪过程中响应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以削片机进给机构液压随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系统中双喷嘴挡板二级电液伺服阀和四通阀控非对称液压缸2个主要部件的结构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系统原理框图,推导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采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系统Simulink仿真框图,通过PID控制器校正系统,对比分析校正前后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截止频率由86. 3 rad/s降为25. 8 rad/s,响应时间由0. 679 s缩短至0. 302 s,幅值裕度提高至为6. 09 dB,校正后系统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片机 随动系统 电液伺服 对称液压缸 截止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