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隙长度对气体火花开关静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罗维熙 黄涛 曾江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66-2470,共5页
针对快放电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初级储能开关,调节开关气压,进行相同自击穿电压下不同间隙长度的开关自击穿实验。通过监测自击穿电压分布规律变化,研究开关间隙长度对开关自击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开关间隙长度较大时,电极表面... 针对快放电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初级储能开关,调节开关气压,进行相同自击穿电压下不同间隙长度的开关自击穿实验。通过监测自击穿电压分布规律变化,研究开关间隙长度对开关自击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开关间隙长度较大时,电极表面粗糙度较小,表明电极烧蚀程度较低。开关间隙长度为6mm时,开关自击穿电压分散性达到最小,自击穿电压分布符合高斯函数,间隙长度大于6mm时自击穿电压分布符合极限函数。适当增加开关间隙长度使自击穿电压分布失去对称性,有利于开关在低欠压比下获得更好的静态性能。针对电极结构,选择开关间隙长度为6~9mm时能够获得最佳的静态性能。初步分析,引起开关自击穿电压分布发生改变的原因是电场强度的改变对阴极电子发射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火花开关 开关间隙长度 自击穿电压 分布函数 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式口环几何尺寸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飞翔 吴宏飞 +2 位作者 赖晓锋 王妙云 李雪梅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2,共6页
为了研究浮动式口环几何尺寸对离心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针对ZM65-40-125离心泵,在试验泵上安装5种不同尺寸的浮动式口环,当浮动式口环间隙长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宽度(0.06,0.12,0.24 mm),浮动式口环间隙宽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长度(3,5... 为了研究浮动式口环几何尺寸对离心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针对ZM65-40-125离心泵,在试验泵上安装5种不同尺寸的浮动式口环,当浮动式口环间隙长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宽度(0.06,0.12,0.24 mm),浮动式口环间隙宽度相同、改变口环间隙长度(3,5,7 mm)时,对比分析了泵的流量和扬程的变化;同时计算口环处理论泄漏流量,并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浮动式口环间隙宽度增大,泵的扬程和效率均下降,口环宽度从0.06 mm增加到0.24 mm时,扬程最大下降1.19 m,效率最大下降4.6%;随着浮动式口环间隙长度变短,泵的扬程和效率均下降,口环长度从7 mm减小到3 mm时,扬程最大下降0.38 m,效率最大下降1.78%,下降并不明显,与计算泄漏流量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可为浮动式口环结构离心泵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浮动式口环 口环间隙长度 口环间隙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连续电流对铝合金板材的烧蚀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建国 裴立献 +3 位作者 薛健 蔡力 代盛熙 樊亚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40-3545,共6页
雷电连续电流分量作用时间长、转移电荷量大,对金属接闪器烧蚀效果明显,是飞行器表面材料雷电直接效应考核中最受关注的项目,GJB 3567等相关试验标准要求试验间隙距离不小于5 cm以模拟弧根效应,电弧间隙长度、极性及高压电极对试验效应... 雷电连续电流分量作用时间长、转移电荷量大,对金属接闪器烧蚀效果明显,是飞行器表面材料雷电直接效应考核中最受关注的项目,GJB 3567等相关试验标准要求试验间隙距离不小于5 cm以模拟弧根效应,电弧间隙长度、极性及高压电极对试验效应的影响还未引起关注。因而开展了雷电连续电流对铝合金板材烧蚀特性的试验,研究了正负极性、间隙长度、高压电极材料等对连续电流波形和电弧烧蚀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长度和高压电极对烧蚀效果影响不明显,而连续电流极性对电流波形和烧蚀效果均有影响;正极性电弧烧蚀效果比较集中,一般为1个或2个6 mm×4 mm的凸起,铝合金板上有白色的烧蚀痕迹,负极性电弧烧蚀效果比较分散,表现为多个很小的烧蚀点,且铝合金板上没有白色痕迹。因此开展正、负极性直接效应试验是必要的,以利于分别鉴别损伤效应。研究结果为标准修订时明确电极种类、间隙要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直接效应 连续电流 电弧烧蚀 间隙长度 铝合金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循环中射流现象及其对循环特性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柏岙 王树林 肖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86,共7页
为深入分析斯特林循环中射流特性及其带来的损失,对1台百瓦级β型斯特林发动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搭建斯特林发动机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工质由压缩腔流向膨胀腔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射流冲击,导致冷热工质混合和漩涡产生... 为深入分析斯特林循环中射流特性及其带来的损失,对1台百瓦级β型斯特林发动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搭建斯特林发动机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工质由压缩腔流向膨胀腔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射流冲击,导致冷热工质混合和漩涡产生;压力增大使参与循环的工质质量增大,使膨胀腔内产生更明显的密度分布不均匀现象与冷热工质混合作用;转速增大使得工质的流速增大,并导致更强烈的射流冲击过程;在不同压力和转速下,循环指示功的相对误差范围为3.58%~7.72%,循环效率的相对误差范围为5.48%~9.89%,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以循环效率最大作为回热器结构优化目标,本台百瓦级β型斯特林发动机存在最佳回热器间隙长度比λ,范围为0.037~0.130,其中循环效率最大值比λ=0时对应的循环效率提高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循环 数值模拟 循环特性 射流冲击 回热器间隙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与器件
5
《中国光学》 CAS 2004年第4期70-71,共2页
基于半导体图像传感器CCD的物理图像和相应的基本特性微分方程组,经过离散和线性化处理,并引用解三对角矩阵方程的递归算法,实现了其解析模型求解。据此及其相关的编程软件,对电注人埋沟CCD器件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栅长减小。
关键词 图像传感器 三对角矩阵 微分方程组 半导体 递归算法 间隙长度 基本特性 仿真测试 不均匀性 线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