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AngleⅡ类错颞下颌关节(TMJ)间隙改变的研究
1
作者 胡志运 彭友俭 王世平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研究AngleⅡ类病例TMJ间隙左右对称的情况。方法 :通过对 45例儿童薛氏片前、上、后间隙的定量测量 ,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左右关节间隙均值的差异。结果 :儿童左右TMJ间隙不对称。结论 :AngleⅡ类错可影响TMJ的发育 。
关键词 AngleⅡ类错He TMJ 儿童 下颌关节间隙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正畸方法对成人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马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正畸治疗方法对成人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正畸治疗结束的成人患者80例,共有下颌第三磨牙154颗。按照下颌单侧拔牙的情况分为非拔牙组40颗,拔第一前磨牙组66颗,拔第二前磨牙组48颗。对术前、术后的... 目的:比较不同的正畸治疗方法对成人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正畸治疗结束的成人患者80例,共有下颌第三磨牙154颗。按照下颌单侧拔牙的情况分为非拔牙组40颗,拔第一前磨牙组66颗,拔第二前磨牙组48颗。对术前、术后的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第三磨牙角度及萌出间隙,并且根据术后X线片选取116颗下颌第三磨牙判断其萌出水平。结果:正畸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改变量在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下颌第三磨牙间隙的变化量在3组之间均有高度的统计学差异(P<0.01),拔第二前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拔第一前磨牙组大于非拔牙组。拔第二前磨牙组正畸后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水平显著优于非拔牙组和拔第一前磨牙组(P<0.05)。结论:成人正畸患者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角度的变化与治疗方法关系不大,但其萌出间隙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支抗越弱,间隙增加越多,萌出状况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改变 间隙改变 非拔牙矫治 前磨牙拔除 下颌第三磨牙 萌出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